永川概況
永川市位於長江上游北岸、重 慶西部,東距重慶市主城區63公里,西離成都276公里。幅員面積1576平方公里,人口107萬,市區30平方公里,人口30.9萬。轄19個鎮、3個街道辦事 處。是全 國綜合改革試點市、農業綜合開發重點市、村民自治模範市、優秀旅遊城市、食品工業強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廣播電 視、科技、創衛先進市,歷為區域性交通、通 訊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
永川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公元776年置縣。因市區三河匯碧形如篆文的“永”字得名。歷為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江津專區專員公署、永川行政公署駐地。1992年撤縣建市。永川,蘊育了清朝台灣知府黃開基、紅四軍委書記劉安恭、世界知名畫家陳子莊、微生物學家陳 文貴、地理學家徐近之、微刻藝術家劉聲道;迎來過朱德、鄧小平、劉伯承、聶榮臻、彭德懷、賀龍、黃炎培、胡耀邦、江澤民、李鐵映、宋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留下了馮玉祥、宋時輪、吳玉章、宋美齡、基辛格、葉聖陶、何厚鏵等國際國內名流的足跡。
永川區位突出,交通便捷。靠四川腹地,臨三峽庫區, 扼成渝要衝,處於成渝、長江上游和永瀘經濟帶構成的A型經濟骨架上。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橫貫東西,長江流經南境21公里。初步形成渝西能源配給、金融、科教醫療中心。
永川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煤、鐵、天然氣、石英砂儲量巨大。盛產茶葉、黃花梨,出產生物化石桫欏,是全國商品糧、商品豬、桔柑、楠竹、蠶絲生產基地,享有“三江糧倉”之稱。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久負盛名,永川秀芽、“巴山渝水”飲譽中外,露華濃香飄萬里。化工、機械、建材等支柱產業的產品走俏市場,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汽車凸輪軸生產基地。茶山竹海景色宜人,萬頃茶園東南亞第一。衛星湖、黃瓜山風光旖旎,野生動物世界引人入勝。
永川文化繁榮,底蘊深厚。上游永川龍、石鬆化石世界聞名;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遠流長。出土的石斧、石錨約六千年歷史。東漢石天祿、漢代畫像、佛岩寺宋代石窟、唐宋漢東城遺址、大佛洞明代摩岩造像和白蓮教殘部遺址極具觀賞價值。全市職教院校已達26所,在校學生8.3萬人,是國家教育部職教發展聯繫市,是重慶市職教基地。永川人民正以開放的姿態,昂揚的鬥志,圍繞“建設強大新永川,營造渝西中心城”的目標,全力實施“一三五發展戰略”,按照“創新立市”、“工業強市”、“招商建市”、“文化興市”的思路,奮力建設重慶西部區域中心城市和現代大城市,共鑄二十一世紀新輝煌!
行政區劃
永川位於長江上游北岸,重慶西部,東鄰江津區,東北靠壁山縣,北界銅梁縣,西接榮昌縣,南與四川省合江縣、瀘縣接壤。地處東經105°38′~106°05′、北緯28°56′~29°34′。幅員面積1576平方公里,轄19個鎮、3個街道,45個社區居委會、210個行政村。永川區轄3個街道、19個鎮:中山路街道、勝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青峰鎮、大安鎮、金龍鎮、陳食鎮、臨江鎮、雙竹鎮、何埂鎮、松溉鎮、仙龍鎮、吉安鎮、五間鎮、來蘇鎮、寶峰鎮、雙石鎮、紅爐鎮、永榮鎮、三教鎮、板橋鎮、朱沱鎮。
物產資源
礦產資源
永川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儲量大、品種多,以能源、冶金輔助材料的建材礦產為主,主要礦種有天然氣、煤、水泥灰岩等27種。煤炭儲量3億噸,是全國超百萬噸產煤大縣(市),石英砂儲量5000萬噸,天然氣儲量5.3億立方米,是全國稀有金屬鎵三大富集礦地區之一。
農業資源
永川現有耕地面積49802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92畝。2006年,糧食播種面積68663公頃,糧食總產量455690噸,農業總產值實現30億元,非農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達72.8%。農產品優質率、商品率達67%和68%,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突破50%,是重慶市農產品重要出口基地和全國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聯繫市。永川素有“三江糧倉”美譽,物華天寶。物產資源十分豐富,各種水產養殖20萬畝,名特優產品有南方大口鯰、江團等,盛產各種農副產品。建成全國、重慶商品糧、瘦肉型豬、永川梨、大河龍眼、蠶級、茶葉、楠竹、柑桔等生產基地。食品加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有近30個產品獲部、省、市優質產品稱號。地方特產有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來蘇豆乾、來蘇香腸、永川梨和露華濃、百年好合系列低度白酒,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為全國特產。永川梨酥脆香甜、暢銷西南。
森林植被
永川現有森林面積64萬餘畝,森林覆蓋率達24.63%。森林植被種類豐富,共有101科,268種,其中種子植物74科,225種,孢子植物27科,43種。植物的垂直分布較為明顯:山嶺上的常綠針闊混交林區,多屬松科、杉科、忍冬科等組成,山中部的針闊葉林區,多屬櫟類、樺木、野櫻桃、山胡椒等組成。陰山、箕山、巴岳山尚有原生植被、生物活化石—桫欏(樹蕨),三條筋、光皮樺、山枇杷等也在一定範圍零星分布。全區的森林資源以馬尾松最多最廣,占現有森林資源的67.2%。
水利資源
境內小安溪、臨江河、大陸溪、九龍河、聖水河和龍溪河等六條河域橫貫南北,長江幹流在南部通過,過境全長21.5公里,全區水資源總量58852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73立方米。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類水利工程30419處,其中水庫136座,微型水利工程9349處,山坪塘10923口,石河堰517道,引水工程46處,提水工程655處,機井32處,人工淺井8763處,總蓄引提水量26140.4萬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44.4%。
水利資源
境內小安溪、臨江河、大陸溪、九龍河、聖水河和龍溪河等六條河域橫貫南北,長江幹流在南部通過,過境全長21.5公里,全區水資源總量58852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73立方米。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類水利工程30419處,其中水庫136座,微型水利工程9349處,山坪塘10923口,石河堰517道,引水工程46處,提水工程655處,機井32處,人工淺井8763處,總蓄引提水量26140.4萬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44.4%。
歷史沿革
唐大曆十一年(776年)置縣。北宋初,永川縣仍屬昌州。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縣隸梓州路;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縣隸屬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廢,永川、昌元、大足等縣轄地併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隸重慶路合州。元末,明玉珍起義(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建都重慶(國號“夏”),復置大足縣轄永川縣地。明洪武六年(1373年),復置永川縣,屬重慶路。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縣入永川縣。雍正六年(1728年)復置璧山縣,永川仍專治。嘉慶時,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
辛亥革命時,永川縣屬(重慶)蜀軍政府。民國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兩軍政府合併成立四川都督府,設重慶鎮撫府,永川屬之。6月,重慶鎮撫府撤銷,永川縣直屬四川都督府。民國2年,廢府設道,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行政公署,民國3年6月,改為東川道行政公署,後更名為東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屬之。民國18年撤道,永川縣直屬四川省政府。民國24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永川縣。民國30年專員公署遷巴縣,永川縣仍屬之。
解放初,永川縣屬巴縣區行政專員公署。1949年12月20日,專署遷璧山縣,改名璧山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1951年4月,專署遷江津縣,更名江津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1952年9月,江津專署遷永川縣;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5月,改為四川省江津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4月,永川地區行政公署撤銷併入重慶市,永川縣改隸重慶市人民政府。(以上摘自“永川市政府網站”)
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25號)批覆:撤銷永川縣,設立永川市。
2000年,永川市轄中山路、勝利路、南大街3個街道辦事處;大安、石竹、陳食、臨江、雙竹、何埂、松既、朱沱、仙龍、五間、來蘇、寶峰、永榮、紅爐、雙石、三教、板橋、青峰、黃瓜山、金龍、聚美、張家、吉安、王坪、永隆、茶店、蓮花、大河、萬壽、花橋、壽永31個鎮;漲谷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98473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勝利路街道98502中山路街道79248南大街街道36681大安鎮27207石竹鎮26891金龍鎮23820茶店鎮18914陳食鎮35435蓮花鎮13160臨江鎮38112雙竹鎮38058何埂鎮43506松既鎮14954聚美鎮13256朱沱鎮41593大河鎮17275仙龍鎮27366張家鎮22251五間鎮22937吉安鎮13701來蘇鎮34104王坪鎮24952寶峰鎮20265雙石鎮30882永榮鎮17499紅爐鎮30740萬壽鎮21546三教鎮35477板橋鎮26027花橋鎮13477青峰鎮24318永隆鎮15241黃瓜山鎮9941壽永鄉14244漲谷鄉13150
2002年,永川市轄3個街道、31個鎮、1個鄉,93個居委會、631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106.0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48萬人。
2003年,永川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詳細情況待補充)。
永川市轄19個鎮、3個街道,631個村委會、76個社區,4602個村民小組、477個居民小組。面積1572.66平方千米。
2005年6月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5〕116號)批准同意永川市松既鎮更名為松溉鎮:“溉”通常讀為“gai”,作地名有時讀“ji”,此讀音在《康熙字典》中有專門註解;在1990年1版《漢語大詞典》中,也將“溉”專門注釋為“溉讀為既”。根據松溉鎮的歷史由來和相關歷史記載,為尊重歷史,尊重民眾的意願,充分挖掘松溉鎮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促進該鎮的發展,重慶市政府同意將永川市松既鎮更名為松溉鎮,其管轄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永川市轄3個街道、19個鎮:中山路街道、勝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青峰鎮、大安鎮、金龍鎮、陳食鎮、臨江鎮、雙竹鎮、何埂鎮、松溉鎮、仙龍鎮、吉安鎮、五間鎮、來蘇鎮、寶峰鎮、雙石鎮、紅爐鎮、永榮鎮、三教鎮、板橋鎮、朱沱鎮。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6]110號)批准:撤銷永川市,設立重慶市永川區。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區域為永川區的行政區域,永川區人民政府駐中山路街道。
未來展望
永川人民正以開放的姿態,昂揚的鬥志,圍繞“建設強大新永川,營造渝西中心城”的目標,全力實施“一三五發展戰略”,按照“創新立市”、“工業強市”、“招商建市”、“文化興市”的思路,奮力建設重慶西部區域中心城市和現代大城市,共鑄二十一世紀新輝煌!
2007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0億元,同比增長16.8%,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220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5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0億元,增長18.5%;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實現10.26億元,增長61%;其中稅收收入實現4.28億元,增長41%,增幅為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72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82元。轄區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128.2億元,貸款餘額達到55.3億元。
韓國行政區劃
韓國 | 現有1特別市,6廣域市,8道,1特別自治道。 |
道市名 | 市郡名 |
首爾特別市 | 首爾 |
釜山廣域市 | 釜山;機張郡 |
大邱廣域市 | 大邱;達城郡 |
仁川廣域市 | 仁川;江華郡;瓮津郡 |
光州廣域市 | 光州 |
大田廣域市 | 大田 |
蔚山廣域市 | 蔚山;蔚州郡 |
京畿道 | 水原市;安山市;儀旺市;光州市;城南市;高陽市;河南市;楊州市;議政府市;果川市;龍仁市; 抱川市;安養市;九里市;坡州市;驪州郡;富川市;南楊州市;利川市;漣川郡;光明市;烏山市;安城市;加平郡;平澤市;始興市;金浦市;楊平郡;東豆川市;軍浦市;華城市 |
江原道 | 春川市;束草市;平昌郡;麟蹄郡;原州市;三陟市;旌善郡;高城郡;江陵市;洪川郡;鐵原郡;襄陽郡;東海市;橫城郡;華川郡;太白市;寧越郡;楊口郡 |
忠清北道 | 清州市;清原郡;永同郡;陰城郡忠州市;報恩郡;鎮川郡;丹陽郡堤川市;沃川郡;槐山郡;曾坪郡 |
忠清南道 | 天安市;瑞山市;燕岐郡;洪城郡;公州市;論山市;扶餘郡;禮山郡;保寧市;雞龍市;舒川郡;泰安郡;牙山市;錦山郡;青陽郡;唐津郡 |
全羅北道 | 全州市;南原市;茂朱郡;高敞郡;群山市;金堤市;長水郡;扶安郡;益山市;完州郡;任實郡;井邑市;鎮安郡;淳昌郡 |
全羅南道 | 木浦市;潭陽郡;長興郡;靈光郡;麗水市;谷城郡;康津郡;長城郡;順天市;求禮郡;海南郡;莞島郡;羅州市;高興郡;靈岩郡;珍島郡;光陽市;寶城郡;務安郡;新安郡;和順郡;鹹平郡 |
慶尚北道 | 浦項市;榮州市;青松郡;漆谷郡;慶州市;尚州市;英陽郡;禮泉郡;金泉市;永川市;盈德郡;奉化郡;安東市;聞慶市;清道郡;蔚珍郡;龜尾市;軍威郡;高靈郡;郁陵郡;慶山市;義城郡;星州郡 |
慶尚南道 | 昌原市;泗川市;宜寧郡;河東郡;馬山市;密陽市;鹹安郡;山清郡;晉州市;金海市;昌寧郡;鹹陽郡;鎮海市;巨濟市;固城郡;居昌郡;統營市;梁山市;南海郡;陝川郡 |
濟州特別自治道 | 濟州市;西歸浦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