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中國人的邏輯

基本信息

作者:翟玉忠
定價:50元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ISBN:978-7-5117-1623-1
頁數:308頁
開本:16開

書籍簡介

《正名:中國人的邏輯》講述了名學是中國文化由形上學形而下學的關鍵所在,是通天人之際的根本。對於修正西方現代自然科學和人文學術中的還原論思維取向,中國正確引八西方學術以及中國學術的本土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名學與西方邏輯學相比較,二者具有十分不同的學術品質。名學更適用於處理複雜的系統,可以直接套用於社會治理,這使名學成為儒家名教之學和法家名法之學的基礎,而西方邏輯學顯然沒有這樣實用性的社會治理功能。站在中國名學的角度反觀西方邏輯學,我們能清楚看到後者的局限性。西方學術建立在對現實的抽象定義和系列假設的基礎之上,一旦沿著邏輯鏈條推演下去,常常發生“文辯辭勝而反事之情”的現象,就是道理上行得通,卻與現實不著邊際。中國名學能夠為本土學術體系提供牢靠的思維防火牆,同時建立起不同文明問交流的“學術海關”,避免出現邏輯概念的混亂。這是西方邏輯學難以勝任的。

書摘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云:“經稟聖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下分十類:曰、曰、曰、曰、曰春秋、曰孝經、曰五經總義、曰四書、曰、曰國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九十一·子部總敘》則云:“自六經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區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軋,自董仲舒別而白之,醇駁乃分。其中或佚不傳,或傳而後莫為繼,或古無其目而今增,古各為類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可以自為部分者,儒家以外有兵家,有法家,有農家,有醫家,有天文算法,有術數,有藝術,有譜錄,有雜家,有類書,有小說家,其別教則有釋家,有道家,敘而次之,凡十四類。”
客觀地說,“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的孔門以及後世儒家對於傳承西周王官學居功甚偉,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中國學術經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至戰國末期已經集成為一體——黃老之學。儒家固守時過境遷、已成“無用之學”的六藝,造成了中國文化主體一直停滯在“西周版”——儒家在宋代取得真正獨尊地位之後,連黃老之學整合的墨家、名家、法家,及至黃老之學本身都幾成絕學,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末,當時科舉考試內容仍基於五經學說。
先秦儒家自己也不否認所學乃“無用之學”,比如繼承家學,“生於戰國之世,兵戎之間”的孔子第九世孫孔鮒(約公元前264~208年,字子魚)就是這樣。孔鮒有一位著名的弟子叫叔孫通,後來協助漢高祖劉邦制訂了漢朝的宮廷禮儀。戰國末年,孔鮒問他何以不出當官,叔孫通回答說自己所學於孔鮒者不能用於當世,孔鮒也承認這一點,最後叔孫通還是以法治之學人仕的。《孔叢子·獨治第十七》記此事說:“秦始皇東並,子魚謂其徒叔孫通日:‘子之學可矣,盍仕乎?’對日:‘臣所學於先生者,不用於今,不可仕也。’子魚日:‘子之材能見時變,今為不用之學,殆非子情也。’叔孫通遂辭去,以法仕秦。”
當然,孔鮒也不是說儒學一無是處,而是認為它可以在世道安定的情況下幫助推行先王之道,用以守成。即《漢書·藝文志》所說的“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孔叢子-獨治第十七》一則故事說:“尹曾謂子魚日:‘子之讀先王之書。將奚以為?’答曰:‘為治也。世治則助之行道,世亂則獨治其身,治之至也。’
……

目錄

導言篇
一、中華文化的軸心:道、名、法
1.將中華文化主體等同於儒家文化是一種常識性錯誤
2.黃老之學——中華文化的軸心所在
二、名學一、二、三、四
1.名學的基本宗旨——正名
2.名學的“立說軌範”:謂、故
3.立辭的三條原則:故、理、類
4.出故四法:辟、侔、援、推
三、名教——以名為教
1.名教源於社會自然秩序
2.黃老之學極大地發展了名教禮義之學
四、名法——刑名法術
1.名法,循名以責實
2.大秦帝國是如何煉成的
名學十三篇
一、序·重建名學
1.鄙名與偽名之災
2.名學的重建
二、名學十三篇·名實論第一
名學論今:名學與現代西方術語學
三、名學十三篇·白馬論第二
名學論今:西方自然科學需要補上中國名學這一課
四、名學十三篇·指物論第三
名學論今: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名
五、名學十三篇·堅白論第四
名學論今:中國何曾有“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六、名學十三篇·通變論第五
名學論今:為西學正名
七、名學十三篇·大取篇第六
名學論今:洋教條之害
八、名學十三篇·小取篇第七
名學論今:誨人不倦的孔子怎會主張愚民
九、名學十三篇·大道篇第八
名學論今:中國近代何曾閉關鎖國
十、名學十三篇·齊物論第九
名學論今:為中國傳統蒙學教育正名
十一、名學十三篇·正名篇第十
名學論今:中國傳統政體不是專制主義
十二、名學十三篇·考偽篇第十一
名學論今:為中國古典學術正名
十三、名學十三篇·審名篇第十二
名學論今:比附之害
十四、名學十三篇·鄙名篇第十三
《形名雜篇》譯釋
一、要略第一
二、法術第二
三、分守第三
四、辭說第四
五、名理第五
六、思辯第六
墨經》名辯精要
一、類比推論發生的“一是而一非”的謬誤
二、類比推論發生的“一周而一不周”的謬誤
三、類推中“行而異,轉而詭,遠而失,流而離本”的謬誤
四、《列子》中的相關闡述
五、《公孫龍子》中的相關闡述
六、《莊子》中惠子歷物十事
附錄一對楚漁《中國人的思維批判》的批判
附錄二中國現代學術的興起與西學的中國化
附錄三神州何處覓大學——古今大學辨
附錄四從三段論的失效看中國名學的內在特點

作者簡介

主要著作:《道法中國——二十一世紀中華文明的復興》(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國富策——中國古典經濟思想及其三十六計》(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年。該書韓文版由韓國The SOUP Publishing Co.於同年出版);《中國拯救世界——應對人類危機的中國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翟玉忠

譯著:《孔門理財學》(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原書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11年出版;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
編著:《中國商道——中國商人的長生久富之道》(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主編:《新法家說》(The New Legalist,中英雙語,與陸壽筠先生合作,美國Tri-City Press、香港東方文化出版社聯合出版)。 南懷瑾先生在聽秘書讀翟玉忠先生的《中國古典經濟學及其三原則》一文(已經收錄在《道法中國——二十一世紀中華文明的復興》一書中)後曾經感嘆道:“中國文化後繼有人!”
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產業創意研究所研究員,國學專家,財經評論家。原《中國產經新聞》國際部主任,香港中國新聞出版社《法制新聞》雜誌社新聞部主任,現任新法家網站(中英文版)總編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