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哲學
由“形上學”的概念而逆向推演來的概念,形上學即:形上學,指研究科學以外的、沒有形體、不可證明的事物,是脫離實踐的,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觀察事物的思維方式。反之,形而下學便是:“對可證明的客觀實在進行的研究分析,是一種具體地、客觀地、運動地觀察方法和思維模式。“
當代中國儒家
其理論繼承自,《易經》中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認為形而上者道(一切形式之上的本質是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形而下者器(一切形式之下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是世界的本源,物質第一性)。
簡析
在世界萬物形成之前,物質還沒有可見的形狀,這是"形而上",即有形物質形成之前的物質,《易經》中把這種狀態中的物質叫做"道"。"道"是無形的物質實體,是世界萬物的本質、根源和本體。因為它是一種物質,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叫做本質物質;當本質物質、本體或"道"發展變化為萬物以後,物質具有了可見的形狀,這就是"形而下",即有形以後的物質,《易經》中把這種狀態中的物質叫做"器"。"器"就是擁有具體形態、形體、質量和硬度的世界萬物,我們可以把它叫做現實物質。"道"是"器"的根源、本質和本體,"器"是"道"的發展態。
研究和論述形上學,首先要通過對現實世界中的各種事物進行全面而又準確的認識和界定後,才能夠推斷本質物質的有關情況,這種學說認為事物在本質上是不變的。
形而下學的理論根據就是現實世界中的各種事物,它主要是以萬事萬物為線索,根據物質的運動、發展和變化情況,研究和認識各種事物並解釋現實問題,這種理論認為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變化的。
形上學試圖揭示組成物質世界的本體的不變性,形而下學揭示了物質在現實世界中的變化性。總之,在這裡的形上學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唯心哲學,它和形而下學的關係類似於今天我們政治課本上講的唯物與唯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