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聲[小麥遺傳育種專家]

李振聲[小麥遺傳育種專家]

李振聲(1931年2月25日——)男,曾用名李永源,山東淄博人。小麥遺傳育種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小麥遠緣雜交育種世界性難題的攻克者、藍粒單體小麥染色體工程的開拓者。曾任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研究實習員,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副所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陝西省科學院院長。出版有《小麥遠緣雜交研究》等。1990年、1991年先後入選第三世界科學院和中科院院士,還先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陳嘉庚農業科學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

基本信息

簡介

李振聲,男,遺傳學家。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現任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曾擔任中科院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長,中科院西安分院、陝西省科學院院長,陝西省科協主席,中科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等職。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全國政協第八屆、第九屆常務委員,曾榮獲陝西省和全國勞動模範。

育成小偃麥8倍體、異附加系、異代換系和異位系等雜種新類型;將偃麥草的耐旱、耐乾熱風、抗多種小麥病害的優良基因轉移到小麥中,育成了小偃麥新品種四、五、六號,小偃六號到1988年累計推廣面積5400萬畝,增產小麥32億斤;建立了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新體系,利用偃麥草藍色胚乳基因作為遺傳標記性狀,首次創製藍粒單體小麥系統,解決了小麥利用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單價染色體漂移”和“染色體數目鑑定工作量過大”兩個難題;育成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並利用其缺體小麥開創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奠定了基礎。

1990年入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入選中科院院士,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先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陳嘉庚農業科學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中華農業英才獎等獎勵。

簡歷

(圖)李振聲李振聲

1931年2月生,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農學系。

1951年-1956年在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任研究實習人員。

1956年-1965年在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

1965年-1987年在西北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1979年被評為中國勞動模範。

1983年-1987年兼任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與陝西省科學院院長。

1987年-1992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遺傳研究所所長,1992年-1997年任遺傳所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任該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2-1997年任遺傳所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該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2年後,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植物細胞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遺傳學會理事長,國務院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扶貧領導小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長期從事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育種及遺傳規律研究,其科研成果“小偃6號”曾獲得陝西省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發明一等獎,中國科學大會獎、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質產品獎和陳嘉庚農業科學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九屆中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2007年2月27日被授予中國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胡錦濤為其頒獎。

科研之路

改良小麥

李振聲[小麥遺傳育種專家]李振聲

1956年,回響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李振聲放棄北京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從中國科學院北京遺傳選種實驗館奔赴陝西楊凌,在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開始小麥育種的研究。從此,開始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1956年,中國經歷了歷史上最嚴重的小麥條鏽病大流行。這種被稱為“小麥癌症”的流行性病害,具有發生區域廣、流行頻率高、危害損失重的特點,會造成小麥產量的巨大損失,甚至絕收。

當時只有25歲的李振聲決定從事小麥改良研究,為農民培育出優良抗病的小麥。李振聲說:“病菌變異的速度快,據25個國家統計條鏽病平均5.5年就能產生一個新的生理小種,而小麥育種的速度慢,8年才能育成一個小麥新品種。想研究出優良抗病的小麥,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李振聲通過多年對牧草的研究,發現長穗偃麥草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於是萌發了通過牧草與小麥雜交把草的抗病基因轉移給小麥的想法。小麥是最原始的一粒小麥先後和擬斯卑爾脫山羊草、粗山羊草,經過兩次天然雜交和長期的自然選擇及人工選擇進化來的。一粒小麥與擬斯卑爾脫山羊草發生天然雜交後形成了二粒小麥,產量提高了;二粒小麥與粗山羊草發生天然雜交後形成了普通小麥,不僅產量提高了而且品質有了根本的改善。小麥經過數千年的人工選擇和栽培,如同溫室里的花朵,抗病的基因逐漸喪失。

經過20年的努力,他帶領課題組克服了小麥遠緣雜交不親和、雜種後代不育、瘋狂分離等困難,將偃麥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轉移到小麥當中,育成小偃麥八倍體,異附加系,異代換系,易位系和小偃4號、5號、6號、54號、81號等小偃系列小麥新品種,其中僅小偃6號就累計推廣1.5億畝,增產糧食40億公斤。小偃系統衍生良種70多個,累計推廣面積大概在3億畝以上,增產小麥超過了75億公斤。

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的施肥量與糧食產量是同步增長的;80年代以後,施肥量還在增長,可是糧食產量卻沒有增加。這樣不僅浪費資源,化肥流失到江河湖泊中去還污染環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當時北京郊區的農民有句順口溜,說農業生產“一靠政府,二靠天,三靠美國的磷二胺”。中國的磷礦主要在西南地區,儲量少、品位低,所以的很多磷肥都要靠進口。李振聲開始琢磨:中國的磷礦資源再有100年就開採完了,有什麼辦法能給國家節省點磷礦資源呢?能不能在生物技術上想想辦法,提高作物對土壤中本身含有的磷的吸收利用效率。這樣不僅可以利用資源,還節省了化肥,保護了環境。

李振聲[小麥遺傳育種專家]李振聲

於是,李振聲開始探索。他在北京市昌平建立了一個育種基地。基地剛建起來的時候,沒有食堂、沒有衛生間、沒有圍牆,連路都不通。李振聲就帶個飯盒,在田裡一呆就是一天。為了找到能夠高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磷的小麥種質資源,他耐心地對種在花盆中的數千份種質進行篩選。

李振聲最後發現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的小麥種質資源,並研究揭示了其生理機制與遺傳基礎。在此基礎上培育出來的小麥新品種——小偃54能高效吸收土壤中的磷,被列入農業部跨越計畫,在河南、陝西等省累計推廣700萬畝。隨後,他又通過多學科交叉與合作,開展了提高小麥個體和群體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產物的最佳化分配研究,解決了過去長期存在的優質和高產之間的矛盾。這項成果不僅節約了國家資源,還減少了化肥對環境的污染。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李振聲就提出了走資源節約型高產農業道路的可持續農業發展觀。他所秉持的“少投入、多產出、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的小麥育種新方向已經成為育種界的共識,並成為農業973項目研究的重要指導原則。

治理低產田

1985年至1987年中國糧食產量出現了下降,而同期人口累計卻是很大幅度的增長。面對當時的困難,在中國科學院全力支持下,李振聲帶領中科院農業專家組通過3個月的調查研究,提出了在黃淮海地區進行中低產田治理的建議。在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帶領本院25個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員投入冀、魯、豫、皖4省,與地方政府聯合,與兄弟單位合作,開展了大規模中低產田治理工作。

山東片的工作是以禹城試驗區為重點展開的,禹城試驗區包括14萬畝鹽鹼地治理和北丘窪、沙河窪、辛店窪的治理,總稱為“一片三窪”。1987年11月李振聲考察禹城試驗區後,認為“一片三窪”代表黃淮海平原主要低產類型,創造的經驗特別寶貴。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和山東省德州地區聯合舉行“科學技術與生產見面會”,李振聲在會上作動員講話。中國科學院24個研究所和4個職能局在會上介紹了251項技術成果,同13個縣(市)領導、鄉鎮幹部和農民專業戶600多人交流和對接,對全院和山東省雙方起到了發動作用。在李振聲倡導下,3月8日,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的陸懋曾、副省長馬忠臣

和李振聲一起,參加在禹城辛店窪的農業開發萬人勞動大會戰,下午由省和院聯合主持召集參加會戰的地、縣兩級一把手負責人會議,做了進一步部署。會後參加山東片工作的24個研究所的300多名科技人員,從8個方面將工作全面展開。

中科院在黃淮海平原圍繞治理中低產田和發展農業生產的聯合攻關,在工作的重點地區也是原來的重災低產區的魯西北、豫北、皖北和河北滄州的8個地市,1993年糧食總產淨增56億公斤,增34.6%;年平均增5.81%,而黃淮海平原全區平均年增是3.83%,中國同期年平均只增1.28%。中科院的示範基地和成果推廣不但在8個地市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而且為中國農業綜合開發的全面展開起到了引路和帶動作用,為結束上世紀80年代後期農業徘徊、使90年代前期快速發展,以至到1998年中國糧食上到5000億公斤的台階,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豐富的技術經驗。

科研成就

在55年的科學生涯中,李振聲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同時開展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李振聲[小麥遺傳育種專家]李振聲

李振聲開創了小麥偃麥草遠緣雜交育種新領域並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李振聲育成的以小偃6號為代表的系列品種,開創了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先例。小偃6號已成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幹親本,是我國北方麥區的兩個主要優質源之一,其衍生品種已達79個,累計推廣3億多畝。

李振聲創建了藍粒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這是一項原創性成果,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的實用化開闢了一條新路。他的這項成果促成了首屆國際植物染色體工程會議在中國西安召開,受到來自15個國家的100多位專家的充分肯定。

上世紀90年代初,李振聲從我國人多地少、資源不足的國情出發,提出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麥育種新方向和資源節約型農業發展觀。

他培育出的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營養的優質小麥新品種小偃54,累計推廣700餘萬畝。他提出的以“少投入、多產出、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育種新方向,已成為業界共識和農業973項目研究的重要指導原則之一。

1987年,李振聲帶領中科院400餘名科技人員對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進行大規模改造和治理,6年時間實現黃淮海地區糧食增產504.8億斤。

1995年,為打破我國糧食生產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聲向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我國農業生產的問題、潛力與對策》的報告,提出了實現糧食產量增加1000億斤的對策。

2003年,他針對我國糧食生產連續5年減產的情況,提出爭取3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

2006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9949億斤,基本實現了恢復性增長。

李振聲著有《小麥遠緣雜交》等兩部專著,主編論文集5卷,發表論文100多篇,被引用近600次。他還為國家培養了一批高水平人才。

榮譽獎項

陝西省科技成果一、二等獎,

1985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1988年獲陳嘉庚農業科學獎,

1995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

2005年獲首屆“中華農業英才獎”,

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2011年5月3日,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者小行星命名儀式舉行,獲頒小行星命名證書和小行星運行軌道銅牌。

人物評價

學生眼中的李振聲

“很幸運,我如願以償地考入中科院遺傳發育研究所,成為李先生課題組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童依平對自己當初報考博士生的情景記憶猶新。作為李振聲的接班人,童依平說:“對待科研工作,李先生一貫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童依平說:“往往在田間工作大半天,我們都感到有點兒累了,他仍然不知疲倦地調查記錄。”

李振聲的生活非常節儉,在實驗站調查時,他與大家吃在一處。在學生眼中,李振聲是一個“和藹可親、思想開明”的人。

設立振聲獎學金

“振聲獎學金”是以以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李振聲院士名字命名的獎學金,李振聲院士獲得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後,捐贈個人獎金50萬元,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共同設立了這項獎學金。每年評審一次,設特別獎和優秀獎兩種獎項。獎勵對象是該所優秀研究生。

2009年1月在京首次頒獎。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的6名研究生,分別獲得了1萬元、5000元獎學金。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

年份 獲獎人 簡介 主要貢獻
2000年度 吳文俊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名譽所長、研究員。 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領域,特別是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方面的世界性貢獻。
袁隆平 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在雜交水稻育種理論與實踐上的重大突破。
2001年度 王選 計算機專家。生前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方正技術研究院院長,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的創始人,為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
黃昆 物理學家。生前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中國的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取得了世界級的理論成就。
2002年度 金怡濂 高性能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對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3年度 劉東生 地球環境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在中國的古生物學古地質學環境地質學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的原創性研究。
王永志 航天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開創者之一,成功實現中國首次載人航天(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航天船)。
2004年度 空缺
2005年度 葉篤正 大氣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 在全球氣候變化領域的重大系統創見。
吳孟超 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 在肝膽外科手術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突破與理論成果。
2006年度 李振聲 小麥育種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 在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染色體工程育種及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改造與治理中的貢獻。
2007年度 閔恩澤 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高級工程師。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九五”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環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學和反應工程”的主持人。開發化纖單體己內醯胺的製造技術,取得長足進展
吳征鎰 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植物分類研究中,發現並發表了1300個以上新分類群(植物亞科、族、組等新等級不下10個,新屬10個),在國際植物分類學研究領域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事以中國植物為中心的東亞植被和區系研究,研究生物多樣性,編著了大量文獻
2008年度 王忠誠 神經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神經外科開拓者之一。
徐光憲 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稀土元素分離以及套用中做出重要貢獻。
2009年度 谷超豪 我國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國際教育研究院院士,教授。 國家基礎研究重大項目“非線性科學”首席科學家,教育部數學和力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孫家棟 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中國第一枚飛彈總體、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套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2010年度 師昌緒 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 中國高溫合金開拓者之一,發展了中國第一個鐵基高溫合金,領導開發我國第一代空心氣冷鑄造鎳基高溫合金渦輪葉片,可用作耐熱、低溫材料和無磁鐵錳鋁系奧氏體鋼等,具有開創性。多次參加或主持制訂我國有關冶金材料、材料科學、新材料全國科技發展規劃
王振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血液學專家 從事血栓和止血研究,在國內首先建立血友病A與B以及輕型血友病的診斷方法。1980年起開始研究癌腫的分化療法。1986年在國際上首先創導套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獲得很高的緩解率
2011年度 謝家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20世紀80年代,領導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設計和建設。20世紀90年代,提出開展自由電子雷射研究的863項目建議。多次就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重要建議和指導意見,對促進我國加速器領域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吳良鏞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築與城鄉規劃學家 長期從事建築與城鄉規劃基礎理論、工程實踐和學科發展研究,針對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創立了人居環境科學及其理論框架。提出了以人為核心的人居環境建設原則、層次和系統,發展了區域協調論、有機更新論、地域建築論等創新理論
2012年度 鄭哲敏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 提出了流體彈塑性體模型和理論,並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應、穿甲破甲、材料動態破壞、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導海洋工程力學、材料力學性能、環境災害力學的研究,創建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連續介質力學實驗室
王小謨 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工程專家 從事雷達科研30餘年,設計研製了多種型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雷達,尤其在三坐標雷達和低空雷達方面卓有建樹,為國家創造出較大的經濟效益,為軍事電子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3年度 張存浩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專家
程開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專家

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 >>>進入技術百科
吳文俊王選黃昆劉東生葉篤正
吳孟超李振聲閔恩澤吳征鎰徐光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