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族自治縣

昌江黎族自治縣

中國芒果之鄉——昌江黎族自治縣位於海南的西北部,依山面海。縣人民政府駐石碌鎮,距省會海口市196公里,距洋浦開發區100公里,距三亞220公里,距八所港50公里。縣內公里四通八達,海榆西線公路、環島高速公路、粵海鐵路貫穿全境,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昌江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4.3℃,全年無冬,四季如春,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1676毫米,生態環境好,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發展名特優水果、反季節瓜菜等熱帶高效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基本信息

概述

昌江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

昌江黎族自治縣位於海南的西北部,依山面海。縣人民政府駐石碌鎮,距省會海口市196公里,距洋浦開發區100公里,距三亞220公里,距八所港50公里。縣內公里四通八達,海榆西線公路、環島高速公路、粵海鐵路貫穿全境,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昌江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4.3攝氏度,全年無冬,四季如春,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1676毫米,生態環境好,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發展名特優水果、反季節瓜菜等熱帶高效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昌江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很大。主要港口有昌化港、海尾港、新港和沙魚塘。昌化港是昌江主要通商港口,昌化漁港是一個天然漁港,也是華南四大漁場之一;石碌鐵礦是亞洲第一富鐵礦,最高品位達68%,泥下石灰岩礦儲量十分豐富,是製作水泥的優質原料。境內有獼猴嶺、雅加大嶺、霸王嶺等原始森林。野生動物有長臂猿、坡鹿、野猿、黑熊。昌江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被國外旅遊專家譽為“萬畝沙漠落海南”的棋子灣,被海南省定為第八大旅遊圈,是島西的旅遊中心,縣內主要旅遊景點有霸王嶺(人類祖先之一,黑冠長臂猿棲息的地方)、石碌水庫皇帝洞趙鼎墓等一百多個。

昌江黎族自治縣  昌江黎族自治縣
昌江立足本地自然資源,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確定“兩條腿(工業和農業)走路,四個輪子(旅遊業、海洋漁業、畜牧業、服務業)齊驅動”的發展思路,高舉工業牌,精心打造西部工業走廊。2004年2月,昌江縣加大工業開發力度,工業發展勢頭迅猛,主要工業企業有海南鋼鐵公司(年產鐵礦石400萬噸)、國投水泥海南省有限公司(年產水泥90萬噸)、昌江糖業公司昌江智源鋼鐵有限公司(年產生鐵35萬噸)、鋰電池廠(日產鋰電池25萬隻);農業發展形式喜人,已建立了十大熱帶高效農業生產基地,最大的生產基地有3個,即:10萬畝芒果生產基地、5萬畝香蕉生產基地和5萬畝鳳梨生產基地。打造海南省農業兩大品牌(即“昌香”牌芒果和香水鳳梨),是海南“香蕉大縣”和“香水鳳梨生產基地縣”。曾獲“全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芒果)標準化示範縣”稱號,是全國著名的“芒果之鄉”。目前,與全國各地的客商建立長期的熱帶高效農業產品銷售網路,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體系。

昌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文明之花處處開放。縣城主要街道整齊乾淨,燈火輝煌,鮮花鬥妍,草木成蔭,縣城綠化覆蓋率達42%,曾獲“全國城鎮園林綠化先進單位”和“環境衛生整治先進市縣”。“投資者是上帝”是全縣人民的共識,以人為本,讓投資者發財,尋求共贏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客商提供更優惠政策和更優質服務將成為全縣人民不懈努力的目標。2004年2月,縣委、縣政府制定了《關於做好招商引資加快發展工作意見》和《昌江黎族自治縣鼓勵招商引資加快發展若干規定》,這些政策的制定,使昌江開放的領域和視野愈來愈大。

自然地理

昌江黎族自治縣地處海南省西北偏西部,東與白沙縣毗鄰,東北部隔珠碧江白沙縣儋州市相望,南與樂東黎族自治縣接壤,西南與東方市昌化江為界河,西北瀕臨北部灣,面積1596平方公里。

昌江縣背山靠海,南高北低,東南至西北由山地--陵--台地--階地--平原逐級下降;地貌類型有山地、丘陵、谷地、台地、階地平原、沙灘等6種。山地占34.3%,丘陵占11.8%,谷地占6%,台地占20.7%,階地平原占22.6%,沙灘占2.8%,水域占1.8%。

山嶺

昌江境內山嶺主要有獼猴嶺雅加大嶺南峰山狗嶺毫肉嶺壩王嶺等。其中獼猴嶺海拔1655米為境內最高峰。

河流

昌江黎族自治縣  昌江黎族自治縣
昌江縣境南、北部分別有昌化江珠碧江兩大河流沿境界注入北部灣。其他主要河流有南繞河、七差河、石碌河、青山河、納風河等。總長244.35公里,集雨面積1625.7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為9.16億立方米。全境海岸線長度為43公里,12海里範圍內的海域面積366.74平方公里。主要港灣有昌化港沙魚港、海尾港和新港等4個漁港。昌化港是一個天然漁港,也是昌江縣的主要通商港口。

昌江縣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4.3℃,全年無冬,光照充足,年均日照2000至60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1676毫米,雨量分布:東南山區1600至1800毫米,南北沿海地帶900至1200毫米,每年5月至10月為雨季及颱風季節,是發展熱帶農業的黃金區域,是最適宜種植芒果熱帶水果的寶地。

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面積239萬畝,耕地面積21萬畝,可開發利用的土地有69萬畝,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2.3萬畝,開發利用潛力很大。

海洋資源

海洋開發前景廣闊,主要港口有昌化港、海尾港、新港和沙魚塘港。昌化港是昌江主要通商港口,昌化魚場是一個天然漁港,也是華南四大漁場之一,水產品有馬鮫鯧魚石斑青鱗青林白卜鐵甲面刀海鰻紅魚帶魚等30多個品種。目前,全縣適宜養殖鮑魚的淺海海域有11處,面積2662畝。養種麒麟菜的主要海域有5處,面積1109畝。可開發建塘種養江蘺、魚、蝦、蟹的主要灘涂有6處,面積3550畝。可開發利用淡水面積45700畝,發展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業,條件優越。

礦藏資源

昌江縣主要礦藏有石灰岩熔岩石英沙花崗岩等20多種,境內石碌鐵礦是亞洲第一富鐵礦,最高品位達68%,尼下石灰岩礦儲量十分豐富,是製作水泥的優質原料。

動植物資源

全縣森林56.21萬畝,其中天然林39.6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0%,珍貴木材有花梨子京青梅陸均松海油杉綠楠紅欏雞尖馬格香楠等。境內有彌猴嶺、雅加大嶺、狗嶺、毫內嶺、霸王嶺等原始森林。野生動物有長臂猿坡鹿野猿黑熊蟒蛇彌猴金錢龜穿山甲等動物。

旅遊資源

昌江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被外國旅遊專家譽為“萬畝沙漠落海南”的棋子灣,被海南省定為第八旅遊圈,是島西的旅遊中心,縣內主要旅遊景點有霸王嶺(人類祖先——黑冠長臂猿棲息的地方)、石碌水庫、皇帝洞、七差溫泉昌化峻靈廟趙鼎墓等一百多個。

歷史沿革

昌江縣歷史悠久,是海南島最早的郡縣之一。1914年5月,當時的廣東省民政部長朱開憲令各知事,遞照部令改定全國重複之縣名。因昌化縣與浙江省的昌化縣同名,又因昌化江從五指山發源後流經昌化縣,故將昌化縣改名為昌江縣,當時縣治原設在昌化城,迄至1950年5月30日,昌江、感恩二縣解放,成立昌感縣人民政府,縣治遷移設定在今東方縣的北黎鎮。1958年12月又經國務院批准,將昌感、東方、白沙三縣合併為東方縣,縣治設在叉河鎮(今昌江縣轄)。1960年,縣治又遷往八所鎮(今東方縣轄)。 1962年5月復立昌江縣, 縣治設在石碌鎮至今。

古代

昌江縣歷史悠久,是海南島最早的郡縣之一。

據史志記載,昌江縣唐虞為南交,三代為揚越之南裔,秦為象郡地之外徼,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島置珠崖、儋耳二郡。西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廢儋耳郡,併入珠崖郡。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罷珠崖郡,改為朱盧縣。

東漢建武十九年(43年)省朱盧縣置珠崖縣。

三國吳大帝黃武七年(223年)改合浦郡為朱官郡,郡治徐聞,領朱官、朱盧二縣。原至來縣併入朱盧縣。赤烏五年(242年)復置珠崖郡。晉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併入合浦郡,屬交州。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復置珠崖郡,但不久就廢除併合浦郡,歸屬越州。梁大同(535-545年)中,廢儋耳郡地置崖州,至來縣歸屬崖州。
隋大二十三年(607年)改梁崖州為珠崖郡,以漢時至來縣析置為義倫、昌化、吉安三縣。

唐初,將吉安縣併入昌化縣,屬儋州轄。貞觀元年(627年)析昌化縣置吉安縣,屬嶺南道,天寶元年(742年)改儋州為昌化郡,乾元年(758年)復昌化郡為儋州,廢吉安縣置洛場縣,昌化縣原屬儋州轄,隸屬嶺南道。五代屬儋州,歸南漢。

宋初,縣治移置二水洲中,熙寧六年(1073年)降儋州為昌化軍,廢昌化,感恩縣併入藤橋鎮,以隸於瓊管安撫司,屬廣南西路。

元豐三年(1080年)復置昌化縣,屬昌化軍轄,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廢昌化軍為宜倫縣、昌化縣歸屬瓊州,十四年(1145年)復置昌化軍,昌化縣歸昌化軍轄,端平二年(1235年)置南寧,明洪武元年(公元1363年)遷縣治到昌化城。

近代

清昌化縣仍屬儋州,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為直隸州,昌化屬崖州轄,統於瓊崖道。
民國三年(1914年)昌化縣改名為昌江縣。1914年5月,廣東省民政部長朱開憲令各知事遞照部令改定全國重複之縣名。因昌化縣與浙江省的昌化縣同名,又因昌化江從五指山發源後流經昌化縣,故將昌化縣改名為昌江縣,當時縣治原設在昌化城。

現代

1950年5月30日,昌江、感恩二縣解放,成立昌感縣人民政府,縣治遷移設定在今東方縣的北黎鎮。1958年12月,將昌感、東方、白沙三縣合併為東方縣,縣治設在叉河鎮(今昌江縣轄)。1960年,縣治又遷往八所鎮(今東方縣轄)。1962年5月撤大縣,復立昌江縣,縣治設在石碌鎮至今。

2004年底,昌江黎族自治縣戶籍人口23431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4032人。

黎族占昌江地區總人口的33%。

風味美食

昌江美食的味型受海南氣候條件、地理條件、物產資源、飲食習俗等因素的影響,其主要流是新、鮮,清、香、美,主要味型有:原鮮味型,多見於海產的製作,白切乳豬,白切小羊、清蒸魚頭、海蟹之類,鹹鮮味型,常見於小炒酸瓜皮海鮮湯,冬瓜海螺湯;多味型,常見於豬尾巴花生堡。魷魚冬粉堡;糖蟹味型,用於青瓜冷菜幾油炸魚、油炸排骨;五香味型及姜蔥味型,用於肉類醃製和滷汁。
昌江還有遠近聞名的烏烈乳羊、黎族山蘭酒、魚茶、昌江芒果昌江海鮮、野生蜂蜜、黎族土陶等原生態的美食和土特產等。

經濟概況

昌江立足本地自然資源,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確定“兩條腿(工業農業)走路,四個輪子(旅遊業海洋業畜牧業服務業)齊驅動”發展思路,高舉工業牌,精心打造西部工業走廊。

特別是2004年2月,海南省批准成立昌江工業開發區,昌江縣加大工業開發力度,啟動昌江工業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發展勢頭迅猛,主要工業企業有海南鋼鐵公司(年產鐵礦石400萬噸)、國投水泥海南省有限公司(年產水泥90萬噸)、昌江糖業公司昌江智源鋼鐵有限公司(年產生鐵35萬噸),鋰電池廠(日產鋰電池25萬隻)、鑽銅)台煉廠、石英砂廠、鐵礦石破碎加工廠、紅林橡膠廠。

昌江通過四年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發展形勢喜人,已建立了十大熱帶高效農業生產基地。最大的生產基地有3個,即:10萬畝芒果生產基地、5萬畝香蕉生產基地和5萬畝鳳梨基地。打造海南省農業兩大品牌(即“昌香”牌芒果和香水鳳梨),是海南“香蕉大縣”和“香水鳳梨生產基地縣”。曾獲“全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芒果)標準化示範縣”稱號,是全國著名的“芒果之鄉”。

昌江縣與全國各地的客商建立長期的熱帶高效農業產品銷售網路,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體系。2003年昌江縣國民生產總值166800萬元,財政收入一億元。

社會

通訊網路

全縣開通了行動電話,實現電話交換程控,國內外長途傳輸數位化。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通訊網路覆蓋全縣,用戶可直撥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縣內寬頻網路也開通。

電力設施

昌江電力充足,現有22萬伏電壓供電中心和13座小型水電站,主變電容合計31.98萬千伏安,與全省聯網供電。全縣自然村全部實現村村通電;東方洋浦海口的天然氣管道網於2003年9月實現輸氣,年供氣24億立方米,並沿西線高速公路穿越昌江境內。

水利設施

全縣有大小河流17條,總流域5381平方公里,建成蓄水工程38宗,設計總蓄水量3.2億立方米,其中省內四大水庫之一的石碌水庫庫容量為1.42億立方米,總產量9.2億立方米行政區劃

位置

昌江黎族自治縣位於海南島西北偏西部,東與白沙縣毗鄰,南與樂東縣接壤,西南與東方縣以昌化江為界,西北瀕臨北部灣,東北部隔珠碧江同儋州市相望。地理坐標為北緯18°53'-19°30'。東經108°38'-109°17'。
拼音:Changjiang Lizu Zizhixian
區號:0898
駐地:縣人民政府駐石碌鎮
區劃:2006年,昌江黎族自治縣轄7個鎮:石碌鎮、叉河鎮、十月田鎮烏烈鎮、昌化鎮、海尾鎮、七叉鎮。境內有2個國有農場(國營紅田農場國營紅林農場)。

石碌鎮
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石碌社區、水頭村、牙營村、雞心村、保梅村、孔車村、保突村、片石村、尖嶺村、香嶺村、山竹溝村、水富村委會;東風路居委會、人民北路第一居委會、人民北路第二居委會、人民南路居委會。
叉河鎮
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叉河社區、叉河村、排岸村、唐村、老宏村老羊村、坎頭村、紅陽村
十月田鎮
轄10個行政村:好清村、王炸村、萬善村才地村、沙田村、南嶺村、保平村、姜園村、塘坊村、青山村。
烏烈鎮
轄7個行政村:烏烈村、峨溝村、道隆村、白石村、長塘村、納鳳村、峨港村。
昌化鎮
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昌田社區昌化社區鹹田村、昌農村、昌城村、楊柳村、舊縣村、耐村、浪炳村、光田村、黃姜村、大風村先田村、新城村。
海尾鎮
轄3個社區、11個行政村:海尾社區、沙漁溏社區、新港社區、進董村、海農村、白沙村、沙地村、打顯村、五大村、南羅村、大安村、三聯村、長山村、五聯村、高石塘村。
七叉鎮
轄13個行政村:紅峰村、乙洞村、尼下村、乙在村、乙勞村、大仍村、大章村、重合村、七叉村、三派村、錢鐵村、洪水村、大炎村。

海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