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

石斑

石斑魚泛指鱸形目鮨科石斑魚亞科里的各屬魚類。石斑魚屬於輻鰭魚綱,身體肥厚,口部大,並不適宜長途迅速游泳。石斑魚體型相當大,身長可達一米以上,體重超過一百公斤也不足為奇;不過石斑魚的種類頗多,體型大小也各有差別。棲息於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礫的海區、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魚礁等水域。石斑魚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魚類,它靠著靈敏的視覺和感光、感色的分辯能力,往往兇猛地掠食魚、蝦、蟹、章魚、甚至藤壺等海洋生物,特別喜食鮮活動物。屬於瀕危名貴物種。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南海釣到的大石斑 南海釣到的大石斑

石斑是鱸目的一種,頭部比其它的魚長得大,而且大部分的種類屬於大型種,與其它熱帶魚相比較,體色較不鮮艷,幾乎與四周岩石的顏色極相似。包括石斑在內的鱸目,是魚類中種類最多的一目。 石斑魚體大,側扁。體被細櫛鱗,側線完全。口大,稍傾斜。有發達的輔上頜骨。兩頜前端有少數大犬牙,兩側牙細尖。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鰓蓋骨有兩粗棘。犁骨及顎骨具細齒。背鰭鰭棘11枚,強大,與鰭條部相連,鰭條14~18。

生活習性

石斑 石斑

石斑魚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魚類,它靠著靈敏的視覺和感光、感色的分辯能力,往往兇猛地掠食魚、蝦、蟹、章魚、甚至藤壺等海洋生物,特別喜食鮮活動物。

棲息環境

石斑魚為觸礁性魚類。天然的種類棲息於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礫的海區、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魚礁等水域。

種群分布

石斑魚 石斑魚

分布在近海的石斑魚是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種類。

種群現狀

南海、東海沿岸一吉的島嶼有著良好棲息環境, 利於其繁殖生長。但近年來的過度捕撈壓力,魚體逐年小型化,單位捕撈年漁獲量逐年下降,現僅數十噸。

種類

石斑 石斑

其中國沿海的主要種類有:①赤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et Schlegel)]。頭及體部有紅色斑點, 背鰭9~11, 鰭棘基部具一黑斑(見圖)。②青石斑魚 〔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etSchlegel )〕。體側有5條垂直而明顯的暗灰色橫帶,其中第一及第二條自背鰭鰭棘部向下伸至腹部, 第三及第四條自背鰭鰭條部向下伸至臀鰭, 第五條在尾柄上。③鮭點石斑魚〔Epinephelus fario (Thunberg)〕。頭及體側、背鰭、臀鰭、尾鰭有紅褐色斑點, 背鰭後部鰭棘的基底及中部鰭條的基底、尾柄部各有一黑斑。各鰭均有白邊。④網紋石斑魚〔Epinephelus chloros-tigma (Cuvier et Valenciennes)〕。頭、體側及各鰭密布多角形的黑褐色斑點,斑點直徑大於斑點間距。⑤蜂巢石斑魚〔Epinephelus merra Bloch〕。頭、體側及各鰭有多角形黃褐色斑塊, 腹側斑塊略帶紫紅色。⑥巨石斑魚〔Epinephelus tauvina (Forskal)〕。頭、體側及各鰭均有黑色斑點。頭部斑點較密, 體側斑點略大,較疏。背鰭8~11, 鰭棘處有一黑色斑塊。⑦寶石石斑魚〔Epinephelus areolatus (Forskal)〕。體延長、側扁。頭長大於體高。頭、體側及背鰭、腹鰭、臀鰭、尾鰭有橙黃色斑點,胸鰭上有赤色條紋。⑧點帶石斑魚〔Epinephelus malabaricus(Bloch et Schneider)〕。體側有5條暗色斜橫帶。頭、體側及各鰭均有黑色圓斑點。⑨雲紋石斑魚〔 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 et Schlegel)〕。體側有6條雲狀斑帶。第一條自背鰭起點斜向眼後, 第二條自背鰭3~4鰭棘起斜向鰓蓋到眼下頰部, 第三、第四、第五條均自背鰭至腹部, 第六條位於尾柄上。

生物學特性

石斑 石斑

石斑魚是暖水性底層魚類。主要棲息於底質為岩礁或珊瑚礁海域, 喜在礁間縫隙或洞穴中躲藏。肉食性, 兇猛, 主要攝食小型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等。有自相殘食現象, 尤其在稚幼魚階段,個體小者常被個體大者吞食。攝食後即回洞穴或縫隙隱蔽處靜息。一般分散不結成大群, 盛夏移向近岸, 冬季移向深水, 不作長距離洞游。廣鹽性, 鹽度在10‰以上皆適於生長。最適溫度22~28℃。雌雄同體, 雌性先成熟, 有性轉變現象。即同一尾魚的一生中, 低齡時期為雌性, 隨年齡增長逐漸轉為雄性。赤點石斑魚一般體長27.0~30.0厘米、體重0.7~1.0千克為性轉變時期。雄魚多為4~5齡以上的高齡個體,體長26.0厘米、體重0.5千克以下無雄魚。雌性生物學最小型體長23.0~24.0厘米、體重0.5~0.6千克。巨石斑魚體長65.0~75.0厘米為性轉變時期, 體長75.0厘米以上全為雄性。生長速度因種類而異, 分布於中國海區的種類以巨石斑魚體型大, 生長快。赤點石斑魚1齡體長約18.0厘米, 2齡體長約18.0~24.0厘米, 3齡體長約23.0~28.0厘米, 4齡體長約26.0~33.0厘米, 5齡體長約31.0~34.0厘米。繁殖季節因種類與分布海區而異,4~10月均有性成熟個體。赤點石斑魚繁殖盛期在南海區為4~6月, 在東海區為6~7月。青石斑魚繁殖盛期在南海區為4~6月,在東海區為6~8月。卵球形、浮性, 具油球, 屬多次產卵類型。赤點石斑魚產卵量一般為15萬~30萬粒, 多者50餘萬粒。

價值作用

營養價值

石斑 石斑

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氨基 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魚皮膠質的營養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稱為美容護膚之魚。尤其適合婦女產後食用。味道鮮美是餐桌上的佳品。石斑魚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生活習性,使它的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石斑魚肉中的蛋白質含量高於一般魚類,除含人體所必須的各種胺基酸外,還含有無機鹽、鐵、鈣、磷以及維生素等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一舉成為經濟價值很高的魚類,宴席上的佳肴,是暢銷港澳台的名貴海鮮品。

經濟價值

石斑 石斑

漁民們根據它棲息的水域海況、生活習性及不同季節選擇適口的小蝦 、章魚、沙蠶等作餌料,獵獲甚豐,曾創下單一流次喜獲3萬元漁利的佳績。隨著水產資源的不斷變化和市場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石斑魚的人工養殖隨之迅速發展,南澳縣的獵嶼灣,石斑的養殖已形成基地,主要品種有赤點石斑魚、青石斑魚和鮭點石斑魚等。

石斑魚人工養殖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商品化生產。多年來南澳縣科研工作者、養殖技術員和養殖戶緊密配合,通過實踐的探索,生產管理、色病防治等方面均取得技術突破,整理出版了星火叢書《石斑魚養殖技術》和《石斑魚網箱養殖實用技術》等書刊文章。南澳縣的石斑魚海水網箱養殖成果先後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廣東省漁業“豐收計畫”一等獎和“星火計畫獎”。

養殖方法

自然苗捕撈

石斑魚養殖仍然依賴自然海區的苗種。自然苗的捕撈有兩類, 一類在繁殖季節用小型拖網、圍網等, 在礁緣藻叢處拖捕幼魚。捕獲的幼魚經初選,清除其他雜魚,用水池或網箱進行中間培育。投餵小型甲殼類、幼魚及魚肉糜等, 日投餌兩次。體長2~3厘米魚苗, 放苗量為150~200尾/米3。經1~2個月後, 進行分選, 按不同大小規格逐漸疏養。另一類為手釣作業。釣具有雙門釣或單門釣。釣餌多用活餌,以活蝦為優,其次為小魚。手釣作業多在礁盤海域,作業期長, 一般清明後進入作業旺季。釣捕的石斑魚,個體小者供養殖用苗種, 個體大者作為商品魚上市銷售。

人工育苗

60年代以來, 赤點石斑魚、巨石斑魚、青石斑魚、鮭點石斑魚、鑲點石斑魚等人工繁殖魚苗初步取得成功。

親魚選擇與培育 人工繁殖使用的親魚,有捕撈海區自然生長的成熟親魚及人工養殖的親魚。人工養殖親魚可於前一年選擇體重300~500克或1千克以上的成魚,蓄養於網箱中,餵以鮮魚肉或蝦肉。對1千克以上的成魚,可按每千克體重投餵1毫克劑量的甲基睪丸素(methyltestosterone),每星期3次,促進向雄性轉變。

采卵授精

用自然產卵或藥物催產皆可。催產是在性腺發育至第Ⅲ期或檢查卵徑在450微米以上時注射催產劑。注射劑量為每千克魚體重用人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500單位或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 10微克。上述劑量分兩次注射。排卵前雌雄有追尾行為。雄魚出現婚姻色,體色變淡,頭部出現棕白相間的帶狀,以鰓蓋上方最顯著。此時采卵授精,可獲良好受精率。石斑魚精子量少,宜用乾法授精。產卵適溫為22~29℃。

孵化與魚苗培育

在水溫25℃,鹽度30‰,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的條件下,赤點石斑魚受精卵約經26小時即可孵化。常用水槽、水池或網箱育苗。育苗過程要保持環境安定、水質清新。初孵仔魚全長1.6毫米,無色,卵黃囊占全長的2/3,腹朝上浮於水面。孵化後3小時逐漸下沉。孵化後2天口凹開始形成,並逐漸向上浮升。孵化後3天口和肛門開通,可開始投餌。孵化後第6天出現背鰭棘原基,第7天至13天之間第2背鰭棘及一對腹鰭棘特別長(見圖)。孵化後第18天各鰭已長齊,進入稚魚期。孵化後約28天,腹部上方出現花紋,開始被鱗,進入幼魚期。剛開口的仔魚投餵貝類擔輪幼蟲、橈足類無節幼體或混合投餵少量小型輪蟲。孵化第7天后投餵輪蟲。第15天后混合投餵橈足類。第20天后混合投餵少量鹵蟲無節幼體。第25天可投少量的鹵蟲成此後投餵碎魚肉或體。第30天開始投餵魚、蝦肉糜,比石斑魚苗略小的活魚、蝦苗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