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淳安縣文昌鎮

明代屬安東鄉,清為十五都,民國時屬小源鄉。1951年建文昌鄉。1956年閬苑鄉併入。1958年改屬光昌公社。1959年潭頭、富文、淡竹、坪山等公社併入。1961年以原文昌鄉建文昌公社。1984年改為文昌鄉。1992年潭頭鄉併入,建立文昌鎮。
改革開放
1991年,建立淳安縣文昌工藝品廠,生產木製衣帽架等20多個產品,銷往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國。1992年,原文昌鄉與潭頭鄉合併建立文昌鎮;西河村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1994年,開通程控電話;建立文昌鎮有線電視台。1996年,投資120萬元新建鎮中心大橋;投資76萬元,小酉塢村機耕路改線工程完工。1997年,鎮計畫生育協會獲杭州市首批一流協會稱號;鎮人民政府被評為杭州市實施“燎原計畫”示範鄉;總投資30.8萬元新建的鎮衛生院門診大樓竣工。1998年,建立縣級個體私營經濟園區,並投資18萬元建立淳東貿易市場;鎮中心國小普及實驗教學通過省級驗收,鎮殘疾人工作被評為縣級先進。
工業發展2007年,文昌鎮工業企業已達到60餘家,主要為五金、塑膠制筆、木製工藝品、外貿服飾、飲用水、食品罐頭等。全鎮規模企業達到11家,其中8000萬元以上1家,1000萬元4家。實現工業銷售產值57600萬元,比2006年增長24.95%;招商引資協定資金17500萬元,到位資金5418萬元,分別完成縣下達任務的583%和216.7%;地方財政收入114萬元,比上年增長18%;全年新培育來料加工經紀人19名,新增來料加工企業17家,完成來料加工費1000萬元,來料加工業慢慢走向壯大,“小加工做成大產業”已初見成效,為鎮工業經濟新進步注入了活力。
文昌鎮地處青溪、臨岐、威坪陸路交通要道,緊鄰個體私營經濟較發達的桐廬縣分水鎮。鎮委、人民政府制訂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於1998年5月建立縣級個體私營經濟園區。鎮人民政府自籌資金18萬元,在經濟園區建成1500多平方米的淳東集貿市場並投入使用。淳安千島湖制筆廠、千島湖素食品廠、千島湖包裝帶廠等7家私營企業和32家個體工商戶入園經營,實現銷售產值8485萬元。集資建成6幢共2500平方米的商業用房。淳東客運汽車站已批准列項籌建。

全鎮農業主導產業主要以茶葉、花卉苗木和畜禽養殖為主,茶葉面積8369畝,其中新發展以龍井43為主的良種茶2146畝,花卉苗木基地2868畝,三元豬出欄數達1萬餘頭、生態本雞3.2萬羽,是農民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以05省道兩側為主的生態公益林保護6.1萬畝,其中:國家級生態公益林保護面積42327畝,市級生態公益林保護面積18709畝。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73966萬元,增長20.5%;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6368元,比上年增長11.8%。
文昌鎮被列為畜禽業強鄉鎮建設鄉鎮,鎮黨委政府對強鄉鎮建設十分重視,尤其在05省道建成以後,交通區位優勢得到明顯提升,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發展“都市型農業”的效益農業發展戰略,在發展上明確了以“畜禽業、名茶業、苗木業”為重點的三大產業。並把畜禽業作為重中之重,重點對待。2005年飼養三元豬在300頭以上的大戶有18戶。年飼養100頭以上的46戶,年飼養千島湖本雞10000羽以上的大戶3戶,200羽以上的養殖戶達86戶,在這些大戶的帶動下,畜禽業得到快速發展。
全鎮有中心國小1所,完小1所,成人學校1所。在職教師75人,在校學生522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順利通過杭州市教育強鄉鎮的驗收。全鎮有2家衛生院,村級醫療服務站5家,醫療人員28人,醫療病床17張。
四川省梓潼縣文昌鎮

文昌鎮是梓潼縣轄鎮,縣府駐地。1940年置治城鎮,1951年改城關鎮,1992年設文昌鎮。108國道過境,梓(潼)江(油)鹽(亭)公路在此交會。企業有建材、皮革、塑膠等廠和商貿、旅遊、運輸、飲食服務等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蔬菜。
在農業方面,該鎮有著獨特的優勢產業,在種植業方面,一是文昌鎮是中藥材之鄉,文昌鎮的鳳桔、桔梗、苧麻,年種植面積在1200-1500畝以上,年產值在200萬元左右,農民增收120萬元;二是蔬菜種植面積,全鎮在3000畝左右,年收入250-300萬元左右,特別是銅鼓的甘蔗、地瓜,三星的黃瓜、磨菇為潼城人民提供了美味可口的新鮮蔬菜,還遠銷劍閣、廣元等地,全鎮現有水果2505畝,28萬株,年水果產量45萬公斤,特別是雲盤的枇杷、桃子,東風的葡萄、臍橙,潼城的水果80%來自該鎮,年收入150萬元,文昌鎮也是優質糧油主產區,優質稻、優質油料作物年種植面積在35000畝左右。
在養殖業方面,全鎮小家禽年出欄在26-30萬隻,奶牛20餘頭,出欄肉牛500頭,羊8500餘只,生豬1.2萬頭,養殖大戶50餘戶,年產成魚50萬斤,肉鴿3000隻,為潼城人民提供了豐富的生活食品。
文昌鎮緊靠潼江河,有水利工程497處,其中大中型水庫9座,蓄水池338口,提灌站32處,蓄水量820萬方,自流灌溉面積9500多畝。工業以紅磚、預製件等建材生產為主,有紅磚企業3家,預製件生產企業2家。全鎮有1100戶農戶通天然氣,2500戶農戶使用沼氣,村村通電話,17個村通有線電視,10個村通廣播。是梓潼縣商業經濟中心,物流配送體系完善,經貿往來活躍。
安徽省宣城市文昌鎮

文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加上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適宜高效經濟作物的栽培;享有“竹編、制繩之鄉”的美譽,竹編、制繩品種多達百餘種,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改革開放以來,文昌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快速發展,文昌以原鎮精密鑄造廠為依託,精密鑄造版塊經濟已初具規模,尤其是小城鎮建設更是日新月異,已建設成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配套,街道寬敞整潔,精緻幽雅的宜居集鎮,連續三屆被評為市級文明集鎮。
文昌鎮堅持狠抓招商引資,鑄造和服裝兩大產業漸成規模。文昌鎮提出“構建鑄造鎮,打造新文昌”的發展思路。該鎮以鎮辦企業宣州精密鑄造廠為巢,通過租賃廠房、設備的方式,引進全國鑄造之鄉浙江溫州瑞安市客商陳磊,投資250萬元創建了宣城市瑞昌精密鑄造有限公司。2004年,瑞安市龍翔鑄造廠到文昌投資1150萬元,創建了宣城市龍翔特種鑄造有限公司。隨後,瑞安市展望精密鑄造廠投資450萬元,創建了宣城市展望精密鑄造有限公司;溫嶺客商林永斌投資1200萬元,創建了宣城市昌盛鐵業有限公司。4家鑄造企業年產不鏽鋼特種件500噸,碳鋼鑄造件5000噸。文昌鎮逐漸形成了“精密鑄造業”塊狀經濟帶。
2007年3月,該鎮引進的安徽嘉樂製衣有限公司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由上海500強企業——上海嘉樂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計畫投資8000萬元,全部投產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億元,解決3500人就業。嘉樂製衣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的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動工。該鎮以此為基地,正積極籌建“嘉樂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