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河道走向
清溪黟縣,青弋江主源稱清溪(有水文資料稱美溪,但黟縣誌沒有此稱謂),發源於黃山山脈方家嶺北麓(方家嶺——位於黟縣洪星鄉和碧山鄉之間,埡口海拔709米,古人鋪石為路,長約5公里,黟(縣)石(台)公路盤嶺而過。),縣境主河長36千米,流域面積137平方千米;正常流量4.28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31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1320立方米/秒(1948年),自南向北,流經洪星鄉的墩上、洪硜、大星等村,在同川口有唐川河匯入,經楊家墩、美溪鄉的藍湖村,在田畈村有打鼓河匯入,再經美溪口至江灣、三甲村,在犁壁拱出縣境;部分河寬63米。河上建有攔河壩25處,跨河橋樑6座,小型水庫2座。有長度10千米以下的支流19條,唐川河、打鼓河為其中較大的支流。
舒溪(太平湖)
在石台縣,清溪河自黟縣經美溪口東北流出在犁壁拱入縣境,經七都鎮張家過大河口與漳溪、鏇溪匯合,為舒溪河,至小溪納毛坦河折東流經黃泥坦、東坑口下出縣境。縣境內幹流長14.6公里,河寬30米至87米,比降為1/15至1/300,總流域面積275.4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9.6%。
在黃山區,流經市境清溪鄉俞家至周家坦匯合王村河注入太平湖(原舒溪河淹沒其中),全程53公里,流域面積407平方公里。陳村水庫蓄水前,舒溪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現僅存其上游清溪河、佘溪河、王村河等支流,中、下游已成浩翰的太平湖。
青弋江本乾
在涇縣,舒溪、麻溪合流後稱青弋江。自西南向東北斜貫縣境,匯合溪、渣溪、濂溪、夏滸溪、徽水、幕溪、孤峰河、琴溪諸水,流經11個鄉鎮,於馬頭村(昔為馬頭鎮)北1公里處出境。縣境內流長75公里,河道寬150~250米,深2—10米。境內集雨面積2029平方公里。河床深潭為泥沙型,激水灘為卵石沙型。青弋江屬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隨降雨量變化而變化。據水文資料記載,最高水位34.63米,最低水位27.25米,流量為5600立方米/秒,是涇縣最大河流。
在宣城市宣州區,青弋江流經本縣西部文昌鎮一隅,流長15公里。
在南陵縣,青弋江蜿蜒本縣東部,自弋江鎮(原奚灘鄉)入境,為本縣與宣州市之界河,經蕪湖縣西河鎮直至本縣太豐鄉出境,分支西出資福河與漳河相通,幹流向北6公里至鱷魚口又分支西出上潮河仍與漳河相通,幹流則向北經灣沚鎮。縣境內青弋江屬中遊河段,長34公里,河寬130~250米,水面比降0.16‰~0.19‰。弋江鎮以上多為卵石河床,枯水季節沙灘外露,水深小於1米,不通航,雨季可通航1噸以下木船。弋江鎮以下為沙質河床,河槽平直,水深常年在1米以上。每年6~9月可通3~20噸木船。
蕪湖縣境內,青弋江 起源於黃山北,從本縣西河鎮十甲壩上游1.5公里處入境,經灣沚、方村、清水、由卜家店至蕪湖市區。縣境內有63公里,是本縣水資源儲量最大的河流。河道總體呈南北向,但曲折多變。河面平均寬110米,河水漫灘後平均寬411米。
在蕪湖市區境內,經蕪湖縣清水河與水陽江連通後,折向西沿市區南境,至市區關門洲(寶塔根)注入長江,全長291公里,有大小支流23條,流域面積4340平方公里。流經市區的青弋江自卜家店至出口寶塔止河道長約9公里,因人類活動的影響,每年有大量爐灰垃圾倒入河中,河床日益變窄,不利防洪。,在蕪湖市範圍內的產流面積為1345平方公里。年平均水位7.52米,最高水位11.47米,最低4.50米。
河道特徵
青弋江從涇縣縣城以上為上遊河段,長126千米,兩岸山勢陡峻,麻川、清溪等支流就穿行於高山狹谷之間。涇縣以下至南陵西河鎮45千米為中遊河段,河寬80-130米,水面比降0.16-1.19‰,沙卵石河床,枯水季節,沙灘外露,水深小於1米。
西河鎮以下為下游,長104千米,沙質、淤泥質河床、河槽平直、水流平穩,兩岸地勢平坦、河網交織,為長江沖積平原組成部分。
在蕪湖縣灣沚附近,青弋江由青山河分向北流經當塗縣查灣、龍山橋於當塗縣城入姑蘇河歸長江;在蕪湖縣清水鎮附近東納水陽江經黃池的來水,但汛期時,受長江高水位頂托其流向順逆不定,青弋江水也有可能流入青山河和水陽江。因此,青弋江的下游水網地帶,水系紊亂,漳河、青弋江和水陽江互相串通,水量難以分清。
水文特徵
青弋江屬雨源型河流,水位流量隨降雨量變化而變化。西河鎮站多年平均水位10.36米,1957年7月初暴雨驟降,7月5日出現歷史最高水位18.80米;1968年,繼1966、1967年連續3年乾旱,12月12日出現歷史最低水位6.92米。最大洪峰流量8300秒立方米(1983年7月4日),最小洪峰流量290秒立方米。各時段實測最大洪峰流量所占各種年份的百分率在省內各河中屬較低的。西河鎮多年平均流量154秒立方米,最大年平均流量344秒立方米(1954年);最小年平均流量74.3秒立方米。月最大流量1010秒立方米(1954年6月);月最小流量2.02秒立方米(1978年11月)。流入長江正常年徑流62.76億立方米,最豐水年高達104.98億立方米,最枯水年24.53億立方米。
青弋江在50年代以前,流域內植被覆蓋率較高,河水含沙率較低,從1958年以後,毀林開荒,水土流失加劇。60年代含沙量0.07千克/立方米,年輸沙率22萬噸;70年代含沙量0.099千克/立方米,年輸沙量30萬噸,80年代含沙量增至0.157千克/立方米,年輸沙量高達75萬噸,西河鎮河床斷面已淤高1.3-1.5米,汛期洪水位高出兩岸地面1.6-1.8米。
南陵縣誌載:青弋江屬雨源型河流,水位、流量隨降水量變化而變化。西河鎮多年平均水位10.36米,1957年7月上旬暴雨驟降,7月5日出現歷史上最高水位18.80米;1968年繼1966、1967年連續三年乾旱,9月12日出現歷史上最低水位9.21米。西河鎮多年平均流量154立方米每秒,但年際變化大,最大年平均流量344立方米每秒(1954年);最小年平均流量74.3立方米每秒。多年月最大流量1010立方米每秒(1954年6月);多年月最小流量2.02立方米每秒(1954年11月)。歷年最大徑流總量108.4億立方米(1954年);歷年最小徑流總量23.5億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8300立方米每秒(1983年7月4日);最小洪峰流量290立方米每秒(1968年5月8日)。乾旱季節,在西河鎮青弋江曾處於停滯狀態(1964年8月中旬,1967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1968年9月中旬,1978年8~9月)。青弋江在50年代以前,流域內植被覆蓋率較高,含沙量較低。從1958年開始,片面追求“以糧為綱”,亂砍亂伐,毀林開荒,水土流失日益加劇。60年代含沙量0.07公斤每立方米,年輸沙量22萬噸;70年代含沙量0.099公斤每立方米,年輸沙量30萬噸;80年代含沙量增至0.157公斤每立方米,年輸沙量高達75萬噸,河床已淤高1.3~1.5米,汛期洪水位高出兩岸地面1.6~1.8米。
蕪湖縣誌載:根據西河鎮水文站測試:最低水位12.45米大旱年,1978·3·21;最高水位18.60米,年平均水位10.89米;年均流量15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44立方米/秒1957,最小流量74.3立方米/秒1968,最小月平均流量2.02立方米/秒1954·11,年每平方公里經流模數26.6公升/秒,年經流量48.4萬立方米,年經流深835.3毫米;每立方水最高含沙量0.548公斤,輸沙率40.21957·7年輸沙量338萬噸。每平方公里侵蝕模數583.2噸。
蕪湖市志(1999)載:據清水河水文站資料,青弋江年平均水位7.52米,最高水位11.47米,最低水位4.50米,極端最高水位13.2米,極端最低水位4.17米。青弋江高水位出現在7、8、9三個月,低水位出現在12、1、2三個月;年平均流量2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為57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490立方米/秒(因受江水頂托影響),一般最大正流量出現在2、3月,最大負流量則見於8月。另據西河鎮水文站資料,青弋江年平均含沙量為0.198公斤/米3,最高月平均為0.548公斤/米3,最低月平均為0.002公斤/米3。自上游修建陳村水庫後,在調蓄洪水方面發揮了很大的功能,水文動態已受人為控制,特別是對下游及蕪湖市的防洪起了很大的作用。青弋江系卵石及沙質河床,歷年水清見底,透明度較大,自本世紀六十年代以後,因上游水土流失日趨嚴重,據1980年對青弋江水質分析結果表明,枯水期已屬重污染河流,水質較差。
主要支流
黟縣
漳溪,屬青弋江水系,上游有兩條支流,一條是東邊河,發源於蓮花尖西南側;一條是西邊河,發源於章嶺西,經溪頭、撞下至章嶺腳與東邊河匯合,向北流經宏潭鄉湯村、胡村、楊林、溪下、劉下進入石台縣境,在大河口匯入清溪河,流入太平湖。縣境主河全長33千米,流域面積111.4平方千米;正常流量3.48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21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1200立方米/秒(1891年),部分河寬61米。有長度10千米以下支流18條;河上建有攔河壩22處,跨河橋樑10座。竹溪河,長度21千米,流域面積66.4平方千米;石雲河,長度13千米,流域面積41.4平方千米;
鏇溪河,長度15千米,流域面積46.5平方千米。
天台縣
桐坑河,有二支流同源於稠嶺,一支出大桐坑,東向流6公里,另一支出小桐坑東向流5公里,匯合於新棚村附近,至桐坑口注入清溪河。全長12公里。毛坦河,清溪河支流。源於稠嶺,東向經河口鄉畢家、河口入七都鎮,經毛坦村、黃河村匯窯村河再流1.5公里入清溪河,全長17.5公里。
窯村河,清溪河支流。七都鎮境內。上游有查上河、考坑河二支流。查上河源於七井,南向經正在興建的六百丈水庫,流8.5公里;考坑河源於楊山南向流6公里於七都鎮南匯合為窯村河,轉東再向南流6公里,於黃河村小溪與毛坦河匯合,再流1.5公里入清溪河。全長14.5公里。
雍溪河,正源來自九華山十王峰,南向經青陽縣南陽鄉三溪口經尼姑潭入本縣境,匯魚龍洞水,過雍溪、東向流至高家溪納冷水,大塢、里山諸水南流達銀坦與銀溪河(舊志稱溪源河)匯合入王村河。縣境內幹流長10公里。
黃山區
麻川河,又名東埠河。源於黃山布水峰(海拔1459米),流經湯口、譚家橋、三口鄉、新明鄉葛湖村,過仙源鎮,由新明鄉浮溪口注入太平湖。全程78公里,流域面積690平方公里。其支流一支名逍遙溪水,源出黃山玉屏峰,經溫泉、湯口、石門,由山盆入麻川河;一支名桃樹坑水,源出天星洞,經留杯盪由譚家橋入麻川河;一支名迄溪橋水,源出黃山,經羅村碧山由長源入麻川河;一支名三口水,源出三口鄉南山,經汪家橋、巷裡,由湘潭入麻川河;一支名富溪水,源出弦瑞鄉下曹,經弦瑞村,由仙源南門入麻川河;一支名六頂坑水,源出新明雙龍尖,經葛湖村蛟塘、石嶺,由麻碧潭入麻川河;一支名浮溪水,一源出旌德縣鴉雀山,一源出新明鄉龍王山。二源在浮溪里匯合後經新明村,由浮溪口入麻川河。婆溪河,源於黃山獅子峰(海拔1690米),流經耿城鄉,由大橋共幸注入太平湖。全程34.5公里,流域面積207.7平方公里。其支流一支名溝村水,源出黃山,經溝村,由金橋入婆溪河;一支名金橋水,源出黃山洋湖,經沈家但,由金橋入婆溪河;一支名饒村水,源出溝村松山寺,經饒村由大橋鄉十字畈村入婆溪河;一支名甘棠水,源出霧山南麓,經甘棠老街,由大橋小河溝入婆溪河;一支名劉村水,源出烏羊崗,經烏羊、莊裡,由劉村入婆溪河;一支名興村水,源出火焰山下幽蘭坑,經興村由彩虹橋入婆溪河。
秧溪河,源出於黃山光明頂(海拔1860米),經焦村鄉峰景、陳村、雙溪街、湯家莊,在和平鄉上坡河口注入太平湖,全程44.9公里,流域面積205.9平方公里。其支流一支名焦村水,有三源:一源出焦村梭里(舊為焦村水);一源出焦村玉屏峰(舊為巷口水);一源出黃山松林峰。三源在射下匯合由雙溪街入秧溪河。一支名湯劉水,有二源:一源出九龍山(十八姓水);一源出興嶺(稱趙王水);二源在下湯匯合,經湯劉村由石壁潭入秧溪河。一支名章村水,源出白毛嶺,經章村由湯家莊入秧溪河。
佘溪河,發源於太、黟邊境三府尖(海拔1227米),流經黟縣五溪山、竹溪、上下茅田至黃蓮坑水口入市境桃源鄉,經售口、高橋口,由船渡崗注入太平湖。其支流一支名郭村水,源出黟縣羊棧嶺,經市境郭村鄉扁擔鋪、山河、岩寺、石嶺,由黟縣喜樂亭下與黟縣交界處入佘溪河;一支名賢村水(舊稱綬村水),源出九龍頭(海拔1281米),經賢村采育場、下戴至桃源鄉桃坑,由售口入佘溪河;一支名地理溪,源出桃源鄉南部社屋嶺,經地理溪(金陽家)、戴家,由高橋口入佘溪河。
王村河,主河源於九華山十王峰(海拔1342米)東側,南流經青陽縣黃石溪、三溪口至石台縣魚龍洞、雍溪至銀溪坦;另一支流發源青陽縣南陽灣,經石台縣茅田、高路亭,至銀溪坦主、支流匯合流至吳家州注入太平湖。主河長40公里,流域面積177平方公里。
另有源出九華山余脈的新豐河、洙溪河、陵陽河或直接流入青弋江,或匯入太平湖再入青弋江。
新豐河,發源於新豐鄉安居村傳山南麓,經盛洪、新豐,由勝豐下觀流至涇縣陳村入青弋江。
洙溪河,發源於永豐鄉嶺上村斜山沖與深沖,經嶺上至嶺下,過杜家村、洪田村,在文樓村洪口處注入太平湖。
陵陽河,發源於青陽縣東堡,流經陵陽鎮、沙濟村,至琉璃嶺進入廣陽注入太平湖。
涇縣
徽水,徽河縣內第二大河。位於縣境南部,源出績溪縣徽嶺、古川、黃石坑,經旌德縣於本縣浙溪鄉入境北流,穿浙溪、榔橋、烏溪、黃村、丁橋、百園5鄉1鎮注入青弋江。境內流長51公里,集雨面積361.3平方公里。河道寬100—150米,水深1—5米。最大流量773立米/秒,最小流量0.2立米/秒。涌溪,位於縣境東南部,源出唐山南麓,向西流經涌溪、屏山、榔橋、舉山、榜山等村,在車園大河口注入徽河。小溪,位於縣境東南部,源出磨盤山南麓,向北流經小溪林場,匯涌溪,入徽水,全長約12公里。榔橋河,位於縣境東南部,系涌溪、小溪石井坑水合流後稱榔橋河,注入徽河。烏溪,位於縣境東南部,源出遊馬尖、白花尖、夫人尖,向西流經同心、楊山、烏溪等村,在程家坦入徽河,全長約16公里。孤峰河,古名虎狼澗。位於縣境西北部,源出中村鄉冰山東麓小蔭坑,向東北流經中村、北貢(為栗陽河)受芝麻嶺水過虎氵門東橋,匯管嶺和大曹村水經汀潭北流,繞南陵縣一隅,東轉涇縣田坊、孤峰、昌橋鄉注入青弋江。全長49公里,河道寬10—50米,水深1—3米,洪峰流量400立方米/秒。流域面積160.65平方公里。
琴溪,位於縣境東部。原頭為汀、漕二溪,在琴高山合流後稱琴溪,流向西北,經赤灘注入青弋江,全長42.5公里。總流域面積250平方公里(含汀溪、漕溪)。汀溪,位於縣境東北部,源出唐山坑,西北流經寧國縣板橋,大河口折回,經汀溪、愛民、蔡村、琴溪諸鄉,於琴溪橋與漕溪匯流為琴溪河。汀溪河37公里。漕溪位於縣境東南部,源出蘇紅鄉羊皮坑,向北流經蘇紅、漕溪、古壩、潘村、琴溪等鄉與汀溪水匯入琴溪河,全長約25公里。愛民河,別名張北坑河。位縣境東部愛民鄉境內。源出楊尖嶺、金牌嶺、檀皮澇等。在宋村入汀溪,全長約14公里。小康河,位於縣境東北部蔡村鄉境內。源出洋桃嶺北麓,向西流至蔡村壩入汀溪,全長約12公里。感坑河,位於縣境東南部蘇紅鄉境內。源出小桃嶺坑,向北流在前塌村匯漕溪,全長約5公里。
合溪,別名包村河。位於縣境西南部,系清溪、許溪合流水,向東南流經包村、大和、高園,在陳村鎮水口注入青弋江。清溪,位於縣境西部,源出白沙山北麓,向東南流經清溪,蘇嶺、文村、高園等村。匯合溪、全長約11公里。許溪,位於縣境西部,源出佛回山北麓,向東北流經查村、濟陽、富春、前岸等村匯入合溪,全長約9公里。
渣溪(即銅山河),在縣城西南部,源出銅山鄉麻嶺,向北流經唐里、陳坑、渣溪、綠林等村,在陳村鎮水口注入青弋江,全長約60公里。
茂林河,別名古溪。位縣境西南部,茂林鎮境內,源出齊雲山北麓,向北流經末橋、潘村、茂林、延陵、山河等村匯濂溪,石井溪,於溪口注入青弋江,全長約6公里。石井溪,位於縣境西南部鳳村鄉境內。源出南容鄉伏牛山(放牛郎山)西麓。向西北流經石井坑,溪里鳳、長征、沈崗、金盆等村,與濂溪合流匯入茂林河,全長18公里。
濂溪,位縣境西南部,源出南容鄉濂嶺,向西北流經濂長、高坦、高湖、西洪、奎峰、山河等村,匯流茂林河,在溪口注入青弋江,全長約24公里。
中村河,別名夏滸溪。在縣境西部中村鄉境內,源出芝嶺和冰山,向東流經梅村、冰山、郭峰、中村、蘭山等村注入青弋江,全長約15公里。
雲嶺河,位縣境西部,源出四顧山西麓黃龍崗,向南流經南堡、羅里、新興、馬家、洪村等村注入青弋江,全長約13公里。
幕溪(山口河),位於縣境東部,系茶沖河、晏公河合流水,自南向北在園藝場幕山沖注入青弋江,全長約18公里。
秦坑河,位百園鄉境內,源出大坑,經秦坑、東坑,至百園賞溪村入青弋江,流長12公里。
道士湖,在縣城內南端。據舊縣誌記載,原湖水北流入儒學明堂池(即今荷花塘),出北水關入青弋江。後來湖水不再北流,改從賞溪巷入青弋江。解放前後,俗稱長塘,湖面仍見百畝以上,後淤。今僅存縣醫院內小池可辨遺址。
宣城市
境內有其支流2條:周寒河。源於本縣南部金牌坑,流經梅龍、洋口、周王、楊柳、寒亭。於富家湖入青弋江。全長31公里,全河道建有3座混凝土溢流壩(即楊柳官壩、寒亭天門壩和碑潭壩)。
高橋河。源於本縣西南部龍潭坑,流經榨門、柿木鋪,於文昌鄉入青弋江,全長23公里。
南陵縣
資福河,聯通青弋江和漳河的主要河道。自蕪湖縣西河鎮向西,青弋江分支河道曲折,至三叉河與孤峰河相交入漳河,北經金家閣河歸漳河,全長29里,河面寬60~100米,比降0.1‰,水流平緩。中渡常年平均水位9.04米,最高水位12.62米(1983年7月4日),最低水位7.90米(1968年2月3日),可通2~5噸木船。孤峰河,自涇縣中村鄉沙龍山北麓,向北至三岔河匯漳河東分支,資福河,境內全長37.3公里。該河大部分流經青弋江河谷平原,河面寬30~40米,水深0.5~1.8米。
蕪湖縣
資福河,青弋江左側支流,西河鎮至團結凌村,縣境內長8.7公里,平均河面66米,河水漫灘後231米,屬青弋江與漳河之間的串通河。上潮河,青弋江左側支流,紅楊鄉團壩村鶴魚口至三埠管,全長37.5公里,屬本縣與南陵界河和青弋江漳河之間的串通河。
荊山河,青弋江左側支流,紅楊鄉東定村蝦魚溝至蕪湖市卜家店。南北走向,全長32.9公里。平均河面寬73米,河水漫灘後155米。
胡灣河,青弋江左側支流,十連鄉天井壩至陶辛鄉小河,全長10.3公里。
東莞河,青弋江左側支流,紅楊鄉倉門口至保沙鄉夫子闕,長3公里。
方村河,方村鎮小劉嘴至梅村潘前,長5公里。貫通青弋江與荊山河。
歐陽河,荊山鎮大灣至荊山河,長4公里,以古歐陽湖命名。貫通青弋江與荊山河。
和平河,青弋江右側支流,和平鄉六甲湖至紅楊樹,全長14公里。楊灘河 鑼鼓山至紅楊樹,全長7.5公里。和平河支流。湯泊河,和平鄉湯泊至三叉河盛村,全長4.8公里。和平河支流。
趙家河,青弋江右側支流,周皋鄉南陽村至當塗三里埂,全長21公里,河面平均寬75米,河水漫灘寬250米。安保河,青弋江小支流,趙橋鄉塔子沖至汪溪壩入趙家河,全長6.2公里。汪溪壩河 趙家河支流。新豐鄉余林橋至汪溪壩入趙家河,全長9.8公里,大部分屬人工河。
楊青河,三里埂至清水鎮,是水陽江和青弋江串通河,全長11.3公里。
水利工程
防洪
堤防南陵縣段,有弋江大堤,位於青弋江左岸,地跨涇、南兩縣,由南向北,一面有堤。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13個圩壩聯並而成。上與柏山渠總乾渠防洪堤相接,下連東七圩南埂,全長34.32公里,堤頂高程29.02~18.52米,圩內有奚灘、蒲橋、東河3鄉及弋江鎮,5.36萬人口,保護面積167.86平方公里,耕地6.72萬畝。到1990年,弋江大堤有鉛絲籠透水壩1處,內河大小涵閘34座,塊石護岸18處,總長6.37公里,占堤長19%。解放後42年來,均未發生潰口,對南、繁、蕪3縣沿江圩區安全渡汛發揮了重要作用。
河道治理
涇縣段,青弋江宋熙寧中(1068~1077),賞溪(青弋江縣城河段古稱)東徙,危及城池,縣尉劉誼鳩就水西山麓開鑿新河,以殺水勢。淳熙四年(1177)縣令楊標又於新河開渠2里,築壩捍水。後因上游來水勢猛,壩毀。明萬曆四十一年(1619)知縣姜習孔復開新河,因調任未果。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縣聞人檉於桃花洲一帶開渠10丈,稱中河,工程未竣。雍正元年(1723)知縣李玫按田派工,循舊開新河掘渠300丈,闊3尺許,深7~8尺,因調任未繼。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南陵縣人民政府結合開發利用水資源,著手對青弋江進行綜合治理。1951年從昌橋鄉開挖柏山水渠,引青弋江水入南陵縣境,下游水患減輕。1956年開挖安吳渠,引青弋江水入渠,灌溉農田和發電。1958~1970年,由國家投資在青弋江上游陳村築大壩為水庫並建造水電站,實行蓄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旅遊等綜合利用,水庫建成提高了下游20年一遇防洪標準。1971年由蕪湖專署(後改宣城行署)組織全區7縣民工集中本縣,統一施工,興建青弋江綜合利用工程——陳村灌區,至1976年境內溪口至紀村總乾渠建成,同時建成紀村發電站,引青弋江水入渠發電、灌溉、航運。
堤埂
涇縣段,牛堰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民國間曾重修。堰址在今陳村鎮西岸彩虹崗下,分青弋江水灌農田400餘畝。其後,相繼建梧桐堰、新堰2處,堰址在青弋江西岸豬頭山及水口園兩地(屬包合鄉境內),分青弋江水灌農田近百畝,民國22年曾重修。光緒末,先後在今陳村金盆形建成上堰,安吳鄉境內溪口上下建成西村堰、洪家堰、楊村堰等3堰,均以分江水入堰灌溉農田,灌溉面積共約700餘畝。堰多簡陋,塊石壘疊打樁加固,年久失修,先後圮廢。
清嘉慶《涇縣誌》載,明以還,邑中有防洪堤3處。其一為琴溪曹公堤,明萬曆中知縣曹谷令修石堤,以防水患。其二雙溪石堤(年代不詳),黃田村朱姓建。“南溪自石井坑至獅子山,北溪自馬沖至高村,皆長堤夾岸,築石2里許”。其三漣溪石堤,經魁山至茂林,乾隆三十七年(1772)山洪毀堤,後茂林吳姓合築,上自西吳村,下抵西吳界,闊1丈許,長3里許,開復田百餘畝,下開水門,引水自灌。3處石堤年久失修,清末民初均為水圮。清時,自黃田村起沿鳳子河、榔橋河築石堤,長8里許。今多處毀壞。建國後,境內重點興修和重修青弋江、徽水河、孤峰河沿岸防洪堤埂5處。
圩堤
此外,涇縣段,自1971年青弋江綜合利用工程之一溪口大壩建成後,茂林鄉的溪口,安吳鄉的沙園,陳村鄉的水口、新民、桃東、龍潭,包合鄉高園、三合等8村,因壩內水位抬高成為淹沒區,政府決定圈圩保田,1973年動工,次年竣工,共築堤圈圩4處。圩內54個村民組1520戶,耕地5670畝。國家補助保田經費270餘萬元(部分用於重建圩口大橋和公路改線)。
蕪湖縣段,民國時期,本縣有圩口92個。建國後,逐步聯並成48個。其中5萬畝以上的大圩有麻鳳、萬春、十三連圩,1~5萬畝有三連、陶辛、白沙、埭南、聯建、新連、紅星7圩。4千至一萬畝有十連、石、保太、荊山、羅保、大興、和平、羅公、沈公、昭義10圩。4千畝以下小圩。有聯合圩又名永楊圩、三合圩、立新圩、長崗圩、桃聯圩、安保圩、連河圩,千畝以下有葛埠、天井壩、永聯、蔡家壩、普慶、潘新、永興、桂樹壩、小新、楊辛、新塘、白楊、樊新、黃城、團結、義和、亭子、張家、格子、小泥20個小圩總計農田8027畝,堤長53.56公里。另有500畝以上圩垾34個,因限定堤項高程,大汛時還要行洪蓄水。
塘壩
清嘉慶《涇縣誌》載:涇縣共有陂(即山塘)、塘、盪、壩512處,分布在32個都。其中陂、壩415處,塘、盪94處,堤3處,灌溉農田約6.3萬餘畝。以花林都(今安吳鄉)陳塘、雷塘為最早築以備旱之古塘。後淤。宋乾道中(1165~1173)修復,後又數次重修。陂之大者,有岸前都北山坡,新豐都之豐陂(今浙溪鄉),灌田各為500畝。盪則以宣陽都之泉水盪(今賀村)為最,灌田千餘畝。明隆慶中建承流壩(清時改新豐壩,黃村鄉境內)與明代永樂中所建之官壩(土名汪倫壩),灌溉面積分別為2000畝、1400畝,為明清間灌溉效益最大的水利工程。
民國25年,涇縣水工程委員會對全縣重點塘、堰、溝、壩灌溉情形登記,入冊的只有101處,總共灌溉農田面積3.8萬餘畝。其中塘50口,壩20處,堰5處,溝渠26條。官塘(縣城東郊)、汪家塘(縣西萬村)為當時大塘。每口塘灌溉農田都在800畝以上。壩盪灌溉面積最大的有南灣壩(孤峰河昌橋鄉境內)、流碧壩(潘村鄉境內引茶沖水)以及泉水盪(潘村鄉境內),灌溉農田都在千畝以上。其餘多數為小型塘壩,且多為氏族公堂和地主所有。興修都由地方鄉紳或宗祠推舉專人主持施工,按田畝攤工集資。1949年解放初期統計,全縣共有塘壩3810處,灌溉總面積11萬畝。農業生產合作化後,依靠集體發展水利,興修小型塘壩。60年代至70年初期,全縣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發展較快,擴建和新建塘壩3000餘處。1985年統計全縣共有塘壩7025處。其中蓄水1萬立方米以上的大塘427口,小塘5982口,攔河壩614條。年代久遠的昌橋鄉南灣壩,黃田鄉蛟龍壩,都先後修復蓄水灌溉農田,繼續發揮效益。全縣塘壩攔蓄水量達4000萬立方米。溪口大壩,黃村大壩為70年代興建的攔蓄水重點工程。
溪口大壩,位於青弋江上游,距縣城27公里,安吳鄉境內。1971年10月動工,1973年5月建成,為陳村灌區樞紐工程。大壩全長292.6米,由溢流壩、進水閘、閘船、青左進水閘4個主體組成。壩系辛可夫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溢流壩淨寬140米,14孔,壩頂高程52米。設計泄洪流量20年一遇為3040立方米/秒,100年一遇,為4760立方米/秒,校核1000年一遇泄洪量為5020立方米秒。1983年6月29日最大泄洪流量2400立方米秒。
水庫
陳村水庫(太平湖),位於青弋江上游舒溪河流域,1958年開工,1972年竣工,水域面積達88.6平方公里(水位117米),平均水深40米,最深處70米,總蓄水量24.3億立方米。由於電站大壩建在涇縣陳村,故電站稱“陳村水電站”,水庫稱“陳村水庫”。總庫容27.2億立方米,集防洪、發電、灌溉、航運、旅遊、養殖於一體,最大泄量3910秒立方米,年發電量3.16億度,發電尾水由其下游7千米的溪口壩調控,全部輸入陳村灌區總乾渠,可灌溉涇縣、南陵、宣州141萬畝農田。同時總乾渠至涇縣紀村電站形成二級發電。但是卻使青弋江從溪口至涇縣34千米河道終年涸歇。1988年由於陳村水庫汛期泄洪溪口壩開閘溢洪,造成涇縣縣城附近的皖南電機廠浸泡3晝夜,蒙受重大損失。太平湖控制流域面積2800平方公里,汛期攔蓄洪水,使百年一遇的洪峰,每秒10600立方米的水流量削減1/3,有效地保證了下游農田生產和沿河居民的安全。並灌溉下游涇縣、南陵、繁昌、蕪湖一線147萬畝農田,使之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燕山水庫,小〔一〕型水庫,位於涇、南兩縣毗連的奚灘鄉燕山村委會,屬孤峰河流域。集雨面積3.17平方公里,蓄水總庫容119.1萬立方米,興利庫容79萬立方米,灌溉面積2100畝。1958年冬動工興建,1959年春蓄水受益。1982年冬至1983年春,採取大壩灌漿,解決滲漏。最大壩高11米,壩長205米,壩頂高程41.07米,壩頂寬7米,內坡1∶2.5,外坡1∶3,溢洪道為開撇式溢流堰。最大泄洪流量58立方米每秒,防洪標準達到500年一遇。灌區內現有南北乾渠兩條,總長4226米,支渠13條,總長7690米,由南向北排洪乾溝一條,長為2000米。
引水
《新唐書·地理志》載,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南陵縣令范傳正在涇縣柏山修大農陂障青弋江水,置石堰三百步,水所及者60里。唐懿宗鹹通五年(864年),在下張村置永豐陂,障青弋江水入熊家店至莞湖塘以灌田。大農在上流,源流70餘里,灌田3萬畝,永豐在下流,源流60餘里,灌田3萬畝,兩陂灌田甚多。為縣東半壁一大水利,凡縣賦屬三分之一。宋熙寧(1068~1077年)重修大農陂、永豐陂,二陂在唐、宋時期,灌溉歷時達400餘年。自元、明以來,未經修浚,久已堙廢。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南陵知縣郜永春曾與地方士紳同涇縣協商重開,因未達成協定,遂止,堙廢共達700餘年。柏山渠中型自流灌溉工程,地跨涇、南兩縣,渠首在涇縣柏山腳下,無壩引青弋江水源,灌區東至青弋江,西至漳河,南至柏山,北至資福河,形成三面環水的自然界線,總面積260平方公里,灌溉涇縣(昌橋鄉)、宣城(文昌鄉)及南陵奚灘、蒲橋、東河、東七、葛林、石鋪、九連鄉和弋江鎮,共10個鄉鎮、60個村委會、1159個自然村,14萬人口,有效灌溉面積14萬畝。灌區在地形上,由南向北逐漸傾斜,青弋江常年水位低於地面4~7米,上部為青弋江河谷平原。1952年3月12日正式動工,1954年冬至1956年春,國家對柏山渠配套工程投資51.46萬元,完成新開支渠26條,全長81.4公里,支渠進水閘、橋樑、斗門等大小建築物350座,土方77.31萬立方米,保證灌溉面積達11.6萬畝。1958~1960年,利用渠道水頭落差,全面開展小水電建設,在總乾渠分水閘,東乾渠第一、第二跌水、泄水閘、西乾渠泄水閘,先後動工興建5座水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857千瓦。1959年1月22日至1960年底,總乾渠分水閘,東乾渠第一、第二跌水3座電站建成發電,總裝機容量281千瓦,架設木桿高壓輸電線路24公里,供縣城、弋江鎮、蒲橋等地工業、照明用電,東西乾渠泄水閘兩座水電站,因資金設備問題而停建。1965年已建成的3座水電站,全部停止發電。此間,因受“共產風”影響,專管機構下放、專職人員調離等多種因素,工程失修,效益下降。主要工程:總乾渠進水閘、分水閘、倒虹吸。
水電
彩虹橋水電站。位於黃山區大橋鄉富沿坑村附近婆溪河上。1964年3月施工,1966年5月建成,國家投資56.86萬元。電站樞紐工程包括6.5米高的攔河壩、1800米長引水渠和60米隧洞及廠房。溢流面70米,安裝奧地利B型水輪發電機組2台,總容量208千瓦,有130千伏安主變壓器1台。電站至甘棠變電所10千伏輸電線路7.5公里。1975年5月,該站與縣供電所併網運行。1987年發電量105萬度。仙源水電站。位於黃山區仙源鎮麟鳳橋東,利用仰山永豐壩攔截麻川河水,以灌溉渠引水形成的落差發電,引水渠全長3公里。電站由仙源鎮集資興建,1970年始建廠房,1973年2月建成發電。裝機2台,總容量200千瓦,架設10千伏線路12公里,低壓線路15公里。安裝配電變壓器12台,容量1050千伏安,年發電量80萬度。1977年8月併網運行,1984年被評為全省小水電先進集體。
旅遊
1979年11月,為發展旅遊事業,安徽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將陳村水庫更名為“太平湖”。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地理位置優越,北有佛教聖地九華山,南有國之瑰寶黃山。湖面寬窄不等,寬闊處水天一色,煙波浩淼,狹窄處峰迴水轉;湖水清澈明淨,碧如翡翠。尤其下游平龍山、黃荊塢、小河裡一帶是太平湖自然景觀最佳處,或如灕江,山映水中,人動景移;或如三峽,兩山對峙,峭壁千仞,船行一線。春夏泛舟湖上,山巒松蒼竹翠,湖水澄澈如鏡,滿目流綠滴翠,猶如翡翠般的世界;秋冬遊湖,丹楓秀竹,紅綠相間,高處銀裝素裹,低處白雲成堆,恰如立體山水畫。1984年後,為開發太平湖旅遊資源,先後拓寬、鋪設了市中心甘棠至太平湖共幸碼頭21公里瀝青公路,興建了湖濱和平大橋和共幸至烏石環湖公路,開闢了湖區景點水上遊覽線。至1987年,全湖沿岸已建成省交通廳黃山療養院、省航太平湖招待所、太平湖水產山莊、太平湖旅遊公司接待部等旅遊接待單位,以及商店、車站、郵局等配套設施;旅遊接待單位備有汽艇、橡皮舟數十艘以及充氣帳蓬、炊具、釣具等,可供遊人遊覽、療養時游湖、戲水、野餐、露宿、垂釣。1987年游湖人數近30萬人次。航道港口
黃山區
歷史上境內的水運航道,主要靠舒溪河和麻川、婆溪、秧溪、佘溪、清溪河的中下遊河道,行船走帆,放排流筏。尤其是舒溪、麻川河更是太平縣水上對外交通的命脈,境內的木竹、茶葉等土特產品大多從水路順青弋江而下,直達蕪湖、南京等長江中下游沿岸商埠。各河航道如下:舒溪河,西起夏村,經廣陽、秧溪、安仁坊、龍門、黃荊,東至小河口止,全程45公里。排筏全程可流放,小型木帆船可通至廣陽。
麻川河,排筏和小型木船航道南起葛湖麻碧潭,經仙源、桃河、浮溪、雙坑、饒家、三門、湘潭、中潭、甲坑、周坪,北至小河口入青弋江止,全程38公里。
婆溪河,南起浮丘坦,經曹家莊、華家壟,北至仁村入舒溪河止。全程9公里,可通排筏。
秧溪河,南起焦村,經湯家莊、汪王嶺、上坡、萌坑、高村、秧溪,北至仁村匯婆溪河入舒溪河,全程45公里,皆可通排筏。
佘溪河,南起桃源鄉售口,經高橋口、船渡崗,北至夏村雙河口匯清溪河入舒溪河,全程25公里。可通排筏。
清溪河,境內西自俞家,經楊家壟、何家灘、周家坦,東至夏村雙河口匯佘溪河入舒溪河,全程20公里。可通排筏。
以上河流皆屬雨水型季節河,春夏季雨水多,河水上漲,行船走排,通行無阻;秋冬季雨水少,河水淺,不利航運。一般3~4月至8~9月為豐水期,10月以後至翌年2月為枯水期。
建國後,隨著公路運輸的發展、普及,水運業務逐年減少。加之興修水利工程,攔河築壩,分流河水,使河床上升,航道縮短。1970年,陳村水庫(1979年更名太平湖)建成蓄水,舒溪河和其他河流的下游形成浩瀚的太平湖。麻川、婆溪、秧溪、佘溪、清溪諸河航道進一步縮短,而太平湖則成為境內水運主要作業區。太平湖水面(水位117米)13.2萬畝,容水量24.3億立方米,平均水深40米,水域淵深寬闊,航道優良。從東面的浮溪口渡口至西邊的烏石渡口,長達88公里。
涇縣
青弋江為涇縣境內通往長江主航道。上游源出石埭(即石台縣)縣的舒溪和黃山北麓太平縣境的麻溪,匯於涇縣小河口,流經陳村、安吳、章渡、黃村、丁橋、百園、城關、太園、赤灘、昌橋等鄉鎮,由馬頭鎮以下出境,經宣城、南陵、蕪湖縣境至蕪湖市入長江。境內流長75公里。50年代以前舟船排筏常年通航。由於河床較淺,境內航道灘涂甚多,除竹木排筏外,只有吃水很淺的木帆船由人力撐篙或背糹牽通航。承載噸位通常只10餘噸。洪水期,載重30噸木帆船可自石台、太平境內啟運。平常水位本縣至蕪湖下水航程行期3—5天,上水5—7天,枯水期行期更長。1958年後,國家在陳村建水庫發電站,青弋江航道水位受到控制。水運效益明顯下降,僅竹木排筏和小型機帆船和漁舟通航。境內支流航道主要有徽水、汀溪、漕溪(汀、漕下游稱琴溪)。徽水出績溪、旌德,於縣東南入境,流經浙溪、榔橋、烏溪、黃村、百園等鄉,匯榔橋河、烏溪水於百園鄉岩潭村入青弋江。汀溪出寧國縣板橋鄉,流經汀溪、愛民、蔡村、琴溪諸鄉;漕溪原出蘇紅鄉,流經古壩、琴溪等鄉,汀、漕二溪至琴溪合流,出赤灘入青弋江。徽水在旺水季節竹木排筏均可通航。上行至旌德縣三溪鎮,下行至青弋江乃至蕪湖。琴溪及上游汀溪,漕溪僅可流放竹木排筏。
陳村水庫建成後,1971年始,開挖青弋江工程總乾渠(俗稱“運河”)。總乾渠上起安吳溪口大壩,下至赤灘鄉紀村,全長40.5公里,是宣城地區陳村灌區主要水利工程。1976年竣工,渠道為發揮綜合效益,開通黃村~城關航道,置小型客運機動船4艘往返運客。
宣城
青弋江航道 青弋江位於本縣西部,全長233公里,航道流經本縣境內長25公里。解放以前,曾為本縣西部水運支線,沿岸可停靠文昌、西河、紅楊樹、灣沚、方村等集鎮。航道由於年久未疏,沙磧日集,河床淺窄,季節通航3噸至20噸級船舶。解放以後,青弋江航道仍為本縣境西水運支線。1971年,縣域變更,青弋江航道流經本縣境內只有文昌鄉,航程15公里。南陵縣
青弋江航道 該河由涇縣流經本縣奚灘、蒲橋、弋江、東河等鄉鎮,至蕪湖縣西河鎮,經蕪湖市入長江。縣境全程34公里,河床寬130~250米,系季節性河流,通航能力為20噸。民國時期,青弋江航道航行的船隻多為平底“宣船”。解放初期,航行在該河道上的船舶均為20噸級以下木帆船和小掛機船。1956年,組織民工約10萬人,對青弋江航道進行治理,清理弋江鎮至西河航道10公里。青弋江航道有弋江碼頭和14府座渡口。1954年,建弋江鎮碼頭。停靠能力101艘,倉庫1座,容量為308噸,碼頭從業人員80人,日裝卸量10噸。此外,還在石石危建土石碼頭1座,於1987年交蕪湖縣。濱土堪力夜行船碼頭因河床變遷60年代中期廢棄。
1988年,在青弋江邊建奚灘鄉鳳洲村渡口碼頭,長15米,系坡岸碼頭,坡長20米,投資2萬元。
蕪湖
青弋江航道 由蕪湖經荊山、清水、方村、灣沚至西河,縣境內長58公里。清嘉慶年間,載重百擔“仙踏子船”,沿江上行可至仙源、石台。民國初年,通航百擔左右木帆船至涇縣。此後,河道逐漸淤塞。1956年疏浚部分航道,清除土壩、暗樁礁石、石塊等障礙物。1958年後,河道失修,航槽變遷,航程縮短,成季節性通航。1982年國家先後投資50.1萬元,用3艘挖泥機船,對灣沚以下河道進行疏浚。1985年後,河內黃砂採掘日興,航道趨深。灣沚以下可常年通航100噸貨船。豐水期可通航1000噸輪駁隊至西河,境內阻礙航行灘頭有張灣、芳山、紅廟、雙擺渡、小河口、張家祠堂、中窯等處。1987年主要航段設有航標。水陽江航道 由清水經黃池、烏溪、水陽至宣城。縣境內長20.3公里,其中烏溪至三里埂9公里為界河。明清時,馬山埠、漁潭設河泊纖,有漕船45艘,初主漁課,後兼防守。光緒三十年1904百擔木帆船通航宣城縣水東。輪船通航宣城。1958年,修佟公壩截流引水灌溉,河床逐漸增高,宣城以上斷航。1967年蕪湖航運分局投資13.5萬元疏浚淺灘,挖掘土方10餘萬立方米。1978年投資27萬元,疏浚宣城以下部分航道,挖泥38萬餘立方米。1980年後,長江至黃池通航200噸左右駁船或船隊,豐水期可通航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