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目烏賊

擬目烏賊

擬目烏賊(學名:Sepia lycidas),中國大陸、台灣稱作擬目烏賊,是烏賊目烏賊科烏賊屬的一種。主要分布於韓國、中國大陸、台灣,常棲息在水深10-100米,經濟種。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擬目烏賊目烏賊

胴部盾形,胴長約為胴寬的2倍;胴背具一些眼狀斑,間雜許多較細的橫條紋。肉鰭較寬,最大寬度略小於胴寬的四分之一,位於胴部兩側全緣,在後端分離。無柄腕長度略有差異,一般為4〉3〉2〉1或4〉l〉2〉3,吸盤4行,各腕吸盤大小相近,角質環具鈍頭小齒,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全腕中部的吸盤驟然變小並稀疏;觸腕穗鐮刀形,約為全腕長度的五分之一,邊膜較窄,吸盤7、8行,大小相近,基部者稍大,角質環具鈍頭小齒,頂部者稍小,角質環具小尖齒。內殼橢圓形,長度約為寬度的23倍,背面具同心環狀排列的石灰質顆粒,縱肋不明顯,腹面的橫紋面呈倒“V”形,中央有1條阻溝,殼的後端骨針粗壯。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400毫米。 

生活習性

暖水性較強,主要生活於亞熱帶和熱帶海域。在南海,常與白斑烏賊虎斑烏賊棲居一起。

繁殖習性

春季從百米左右的深水區游向淺水區交配,在10餘米至20餘米水深處產卵。卵子較大,孵化前的卵子長徑27-34毫米,短徑14-16毫米,略呈葡萄狀,一端較突,另一端為分叉柄,卵膜為奶油色型,半透明:卵子分批成熟,單個產出,多扎附於柳珊湖、馬尾藻或細枝、細繩上。

繁殖行為學觀察

採用現場觀察和錄像記錄的方法對擬目烏賊的繁殖學行為學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擬目烏賊在繁殖期間的行為較為複雜,包括求偶、雄性爭鬥、交配、雄性陪護、產卵等行為。擬目烏賊在生殖策略上並非“一夫一妻”制,交配時,雄性利用第一第二對腕固定雌性的頭部,然後用莖化腕將精莢輸送到雌性納精囊內;雌性在外套腔內受精後,不久便產卵。卵白色,半透明,集體連線產卵,卵群葡萄狀,分枝。剛產出的卵短徑約1.2cm,長徑約2.4cm。擬目烏賊的繁殖行為研究對其人工養殖和增殖放流有理論上的指導意義。

軟體動物門(三)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