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水孔蛸

印太水孔蛸

印太水孔蛸是水孔蛸科水孔蛸屬的一種生物,分布於南海,日本群島南部,爪哇海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雄體體型比雌體小得多,胴長僅及雌體的二十分之一,胴部後方較尖狹,腕間膜甚狹短,較長的A面和B面也僅及相應腕長的三分之一,A面不具裂口。右側第三腕莖化,形態殊異,有如長長的"毛蟲",莖化腕的頂部具19-22對吸盤,基部具27-29對吸盤,基部吸盤兩側具雙叉邊絲,頂端膨大成一個似桃形的囊,其後生有陰莖突起;性成熟前,莖化腕發育於右側第3、4腕之間的囊中,性成熟後,從此囊中伸出,交配時能自行脫落於雌體的外套腔中。已知雄體的最大胴長為15毫米。兩性的閉鎖結構均簡單,在漏斗基部僅為2個外翻的板狀薄片,在胴腹內緣僅為2個薄而短的口套。漏斗器粗而寬,具20多個縱糟。中央齒為三尖型,第1側齒很小,單尖型,第2、3側齒較大,均為單尖型。內殼退化,僅在背部兩側殘留2個近梭形的薄片殼針。

生活習性

大洋上層區系成員,在1957-1972年間,從印度太平洋區不同海域、不同月份採獲本種的34個調查站中,有33個站采自表層,只有一個站的採獲水深為500米;所採獲的以雌體居多數。已經知道的採獲表層水溫為25.2-25.50℃,利用發達的腕間膜和各腕的互動作用遊行或滑行於水層之中,也有上升和下降的垂直活動,通常,夜間在表層活動,白天下沉較深水層,活動範圍一般不超過100米,垂直活動常受涌升流的影響,同時這種垂直移動一般不延伸到溫躍層以下。在表層水域,常與僧帽水母、海神鰓和海蝸牛等浮遊動物生活一起。在幼年期個體的胃含物中,發現大量翼足類的殼片,在成體的胃含物中,發現許多小魚的骨片;帆蜥魚有攝食本種的記錄。在胴長5-15毫米的幼小個體和雄性成體的第1對和第2對腕上大都生有僧帽水母似的觸手,能釋放刺細胞,是它們的自衛與捕食武器,人被刺後,會引起腫脹,與被水母的刺細胞刺傷後的症狀相似。在我國廣東省南澳島海域,印太水孔蛸主要出現於夏季,在燈光誘捕中國槍烏賊時,用抄網從表層可採獲之,一般七、八成群,中國槍烏賊見其即速避開,故俗稱"魷魚鬼";它們噴出的墨汁很特殊,是多色的,有紅、紫、黑等各色,有時還呈藍色,墨汁的粘性很大,人體接觸後有痛癢的感覺。

分布範圍

南海,日本群島南部,爪哇海,伊里安島,薩摩亞群島,土阿莫土群島,紐西蘭島,夏威夷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阿曼灣,紅海。

軟體動物門(三)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