櫛鰭烏賊

櫛鰭烏賊

稚仔的肉鰭已橫裂成櫛狀,但分支游離。幼年期個體肉鰭的櫛狀結構已較完整。主要棲居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區,主要營深海生活,最深的採獲記錄為2,000米。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名稱櫛鰭烏賊
..

拉丁名稱Ctenopteryxsiculus
中文門名軟體動物門
拉丁門名Mollusca
中文綱名鞘亞綱
拉丁綱名Coleoidea
中文目名槍形目
拉丁目名Teuthoidea
中文科名櫛鰭烏賊科
拉丁科名Ctenopterygidae
中文屬名櫛鰭烏賊屬
拉丁屬名Ctenopteryx
分布類型海水

形態特徵

胴部圓錐形,較短碩,胴長約為胴寬的2倍,體表具短紋狀色素斑;肉鰭包被胴部全緣,僅在末端分離,肉鰭橫裂成櫛狀,每一鰭的櫛齒由前方向後方漸長,至中部最長,以後又漸短,略呈弧形,兩鰭相接略呈圓形。無柄腕長度相近,腕吸盤4-6行;觸腕穗略膨大,披針葉形,吸盤8-14行。內殼角質,略呈藥匙形,中軸粗壯,邊肋細弱,脈紋細密。直腸附近具一個圓形的腺體發光器。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54毫米。稚仔的肉鰭已橫裂成櫛狀,但分支游離。幼年期個體肉鰭的櫛狀結構已較完整,僅位於胴後,約為胴長的二分之一強;體表具一些近橢圓形的塊狀色素斑;無柄腕甚短,僅及胴長的三分之一;腕吸盤2行,觸腕穗吸盤6行。

分布

南海,日本九州島南端,琉球群島,印度洋,維德角群島西北外海,亞速爾群島西南、南部和北部外海,地中海。

生活習性

主要棲居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區,主要營深海生活,最深的採獲記錄為2,000米。垂直活動能力強,30-180米水深的陸架區也有採獲,夜間常上浮表層。在日本南部海域,稚仔和幼年期個體散布於黑潮區及其逆流區,多聚集於50米左右水層中,數量隨水深的加大而遞減。櫛鰭烏賊為中上層肉食性魚類的捕食對象,在長鰭鮪魚,鯨鰍(Coryphaena)和寶來狗魚(Chauliodus)的胃中曾發現櫛鰭烏賊的肢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