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烏賊

虎斑烏賊

虎斑烏賊(學名:Sepia pharaonis),中國大陸、台灣稱作虎斑烏賊,是烏賊目、烏賊科、烏賊屬的一種。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台灣,常在淺海區產卵,冬季棲於水深100米左右,經濟種。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形態圖片形態圖片
胴部盾形,胴長約為胴寬的2倍;雄性個體的胴部背面直至頭部背面具許多較密的橫條斑紋,狀如“虎斑”,雌性個體的胴背面也具“虎斑’,但偏向兩側,也較稀疏。肉鰭較寬,最大寬度略小於胴寬的四分之一,位於胴部兩側全緣,在末端分離。無柄腕長度略有差異,一般為4〉3〉2〉l或4〉1〉2〉3,吸盤4行,各腕吸盤大小相近,質環不具齒,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全腕中部的吸盤驟然變小並稀疏;觸腕穗鐮刀形,約為全腕長度的六分之一,邊膜較寬,吸盤5、6行,大小不等,中央者大,其中3、4個特大,其角質環不具齒,小吸盤具小尖齒。內殼橢圓形,長度約為寬度的2.5倍,背面具同心環狀排列的石灰質顆粒,肋不明顯,腹面的橫紋面略呈倒“V形”,線條略有不平,中央有1條淺溝,殼的後端骨針粗壯。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400毫米。

分布

南海,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大洋洲北部、東部和西部,印度近海,紅海

生活習性

暖水性較強,主要生活於亞熱帶熱帶海域。冬季在百米左右的深水區越冬,春季集群游來淺水區交配、產卵;並有明顯的趨光性。漁民利用其追偶、爭偶的習性,使用四角敷網,上縛活的雌體和雄體各一隻,放入海中,配以燈光,誘集前來的虎斑鳥賊。在南海,本種常與白斑鳥賊和擬目鳥賊棲居一起。

繁殖習性

虎斑烏賊斑烏賊
春季集群游來淺水區交配、產卵;在廣東近海的產卵期約為4-5月,水溫18-24℃,產卵於5-20米水深處。卵子較大,孵化前的卵子長徑約27-34毫米,短徑約14-16毫米,略呈葡萄狀,一端較突,另一端為分叉柄,卵膜為奶油色型,半透明;卵子分批成熟,單個產出,多扎附於柳珊珊馬尾藻或細枝、細繩上。在繁殖期間,雄體背面的“虎斑”特別鮮明,即所謂的“婚裝色彩”,有追偶、爭偶等複雜的性行為,並有明顯的趨光性。

分布類型

海水

軟體動物門(三)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