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烏賊

孔雀烏賊

孔雀烏賊(學名:Taonius pavo),是管魷目小頭烏賊科Taonius的一種。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常棲息在水深1180米。

基本信息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孔雀烏賊
..

拉丁名稱Taonizupavo
中文門名軟體動物門
拉丁門名Mollusca
中文綱名鞘亞綱
拉丁綱名Coleoidea
中文目名槍形目
拉丁目名Teuthoidea
中文科名小頭烏賊
拉丁科名Cranchiidae
中文屬名孔雀烏賊屬
拉丁屬名Taonius
分布類型海水

形態特徵

胴部修長,甚柔軟,後端尖削,延伸成細“尾”,胴長約為胴寬的4倍,胴部背面和腹面具大小相間的近圓形色素斑,胴部腹面與漏斗基部在兩處相連。頭部小,眼球大,其直徑幾與頭長相等,眼球外為半透明的薄膜包被,頂端有一個直徑約10毫米的開口;眼胞腹面具2個發光器,略呈新月形,一大一小,小的發光器位於大發光器的凹面。肉鰭位於胴後,兩鰭相接略呈披針葉形,與胴的末端相合,全長約為胴長的三分之一,肉鰭背面具大小相間的近圓形色素斑。無柄腕長度相近,吸盤2行,基部吸盤較大,角質環具20餘個板齒;莖化情況特殊;第2、3、4對腕的頂端突小,形成短“鞭”狀,“鞭”上具2行短小的略尖突起,被稱為“性別飾變”;觸腕約為無柄腕長度的2倍,觸腕穗膨大,略呈菱形,吸盤4行,頂部和基部吸盤小,角質環無齒,中部吸盤大,約有7、8個大吸盤,角質環具2個鉤,其餘的較大吸盤角質環具尖齒。內殼角質,略呈披針葉形,有長柄,具中軸,表面光滑,後端有一個較長的中空“尾椎”。已知成體的最大腕長為540毫米。本種胴長20毫米的稚仔,眼具長柄,鰭呈心形,無柄腕很短,形態與成體差異甚大。

分布

南海,日本群島中部和南部,菲律賓群島,俄勒岡,克羅澤群島,馬德拉群島,紐芬蘭島,墨西哥灣,桑迪灣。

生活習性

深水生活型,在日本群島海域的採獲水深為675米,在菲律賓群島海域的採獲水深為750米,我們的標本由底棲生物拖網采自東海大陸架最外緣,水深1,180米,為迄今已知最深的採獲記錄。在大洋深海區,進行一定範圍的垂直活動,未見於陸架區。中層拖網從200米至1000米水層均有採獲,以500米水層中採獲最多,1,000米水層次之,200米水層中採獲最少。孔雀烏賊為抹香鯨胃中常見的食餌,在帆晰魚的胃中也有發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