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肉鰭較小,略近圓形,位於胴部兩側中部,狀如"兩耳",長度約為胴長的二分之一。無柄腕長度略有差異,腕式一般為3〉2〉4〉1,雄性第2、3、4對腕吸盤腹側者特大,約為中間吸盤的2、3倍,雌性各腕吸盤大小相近,數目少,一般每腕50個左右;腕吸盤4行,角質環不具齒,雄性左側第1腕莖化,校右側對應腕粗短,基部吸盤較稀疏,其中後部邊緣生有1、2個突起,莖化腕頂部為2、3行膨大突起,突起的頂端具小吸盤;觸腕穗稍膨突,短小,約為全腕長度的五分之一,吸盤極小,約10餘行,細絨狀。內殼退化。直腸兩側各具一個頗大的馬鞍形腺體發光器。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40毫米。分布
黃海,日本群島海域,明顯地偏北分布,在日本的北海道海域很普遍,其分布的南限為東京灣。生活習性
主要營底棲生活,在黃海底棲生物拖網中有所採獲,但生物量遠低於南海底棲生物拖網中的柏氏四盤耳烏賊;在黃海,也以北黃海採獲較多。軟體動物門(三)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