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陶塑是指陶質的雕塑藝術品,始於秦漢時期。陶塑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日常生活用具及其模型;另一類是以人和動物形象為主的塑像。其中模型和塑像主要用於隨葬。而西安秦代陶塑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
歷史
中國陶塑早在新石器時代,這種藝術形式便已出現。秦漢兩代已有很大的發展,質樸勁健是其主要特徵。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社會動盪,陶塑藝術發展緩慢。到了隋唐、盛唐時期,社會經濟空前發展,貴族階層厚葬之風盛行,作為隨葬明器的陶塑在藝術上取得快速發展。
宋代以後封建社會進入後期和末期,隨著社會思想意識的轉變,宗教信仰較之以前逐漸淡漠,對於死後的墓葬禮儀也趨於簡化,盛行了千餘年隨葬陶塑的習俗,逐漸為紙紮人馬所替代,陶塑藝術隨之步入尾聲。
分類
日常生活用具及其模型
陝西華縣太平莊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鷹鼎,即是實用和藝術相結合的作品,而秦、漢以後流行的灶、屋、井、櫃、倉、桌椅等器物則是日常生活用具的模型,專作明器;
雕塑品
以人和動物的形象為主如虎、豬、羊、鷹、鳥頭、人麵塑像等。裴李崗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都有出土,漢至唐代彩繪陶、鉛釉陶及彩色釉陶的製品最為著名,主要用於陪葬。清代宜興、石灣等窯分別流行各式瓜果的紫砂象生器及各種人像的陶塑品。
代表
漢代陶塑
漢代經濟得到恢復,社會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呈現出與秦代不同的時代特徵。陶塑的內容和藝術風格,隨之發生變化,其場景的塑造,注重從總體上把握對象的精神內涵,注重傳神之處的刻劃,不拘細節的真實,強調動勢和表情語彙在形象塑造中的作用,表現出一種豪放雄邁、飛揚流動的美學格調,是漢代的時代審美特徵。東漢最有代表性的陶塑是成都天回山出土的“說唱俑”。
秦代兵馬俑
秦代兵馬俑在藝術表現上運用嚴格的寫實手段,製作上採用模、塑結合的手法,運用塑、捏、堆、貼、刻、畫等多種技法製作而成。
唐三彩
“唐三彩”所表現的激揚慷慨、瑰麗多姿、壯闊奇縱、恢宏雄俊的格調,正是唐代國威遠播、輝煌壯麗、熱情煥發的時代之音的生動再現,宋代陶瓷藝術的俊麗清新,是那個時代審美習尚、哲學觀念的反映。
相關文物
跽坐俑
秦代。西安幣臨童區出土,高100厘米。泥質灰陶,胎質堅硬。俑呈跪姿,腦後挽一髻,圓臉,表情安詳。身穿交領長袍,寬肩寬袖,背部有彩繪,雙腿跪地,雙手放於兩膝之上。雕塑技法簡練,寫實性強,神態逼真,通過面部、姿態的精心塑造,刻畫出男僕恭順虔誠的性格,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這種俑多出土於馬廄坑內,為養馬者形象。現藏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舞蹈俑
北齊。1987年河北省磁縣灣漳北朝墓出土。高28厘米,寬14厘米。泥質灰陶,表面施白色陶衣,上塗紅彩。頭身分制,頸部留出空心,後將頭部插入。舞俑頭戴小冠,身著右祍廣袖衫,下著長裙,腰系帶,衣衫和長裙均塗紅彩。灣漳墓為一墓室規模宏大的北齊皇陵,出土隨葬品2000餘件,其中陶俑就有1800多件。舞蹈俑共出13件,服飾、姿態基本相同,只是冠飾有小冠和籠冠之分。現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雙人牽馬俑
明代。1999年8月陝西省西安市南郊明宗室汧陽端懿王朱公鏳墓出土,2件。二人一馬站立在方形底板之上,牽馬俑高25.6厘米,馬高29厘米,底板長14.5厘米、寬17.5厘米。馬昂首,鞍俱全,鞍施紅彩。兩個牽馬俑側身背靠馬站立於馬前腿處兩側,一手屈伸向馬頭旁,作執韁狀,一手半握拳屈於腹前。兩俑均頭戴中官帽,身穿圓領長袍,長袍前擺較短,下露內袍,上身內衣白領外露,腰束紅色革帶,足蹬黑色長靴。馬施黑彩,右側牽馬俑袍施紅彩,內袍施綠彩,左側牽馬俑袍施綠彩,內袍施紅彩。現藏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三彩陶山池
唐代。1959年陝西省西安市唐代墓葬出土。山高18厘米,池寬16厘米。水池為海棠形,一邊堆塑一座高山,山峰高聳,山勢起伏陡峭,高低錯落有致,山間有雲朵和小鳥。小鳥有的在歇息,有的在池旁飲水。通體施綠、白、黃等釉彩,以綠釉為主,胎呈白色。此三彩陶塑造型別致新穎,形象逼真,雕刻精工,釉彩鮮亮,反映出唐代庭院的優美景致,寫實性強。現藏陝西曆吏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