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詞目】拜節
【讀音】bài jié
【釋義】節日裡向尊長或親友祝賀。亦特指拜年。
【出處】宋·吳自牧《夢粱錄·正月》:“正月朔日謂之元旦……士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 元·馬臻《客中長至日偶成》詩:“鄰家聚飲分冬酒,稚子來需拜節錢。”
【示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九回:“只有過年過節,由映芝領回去給婆婆拜年拜節,不過住一兩天便走了。”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這一次她又帶著自己的孫兒剛由鄉下來拜節。”
中國民風民俗大辭典(人事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民族之一。這一偉大民族,在黃河,長江流域遼闊的土地上,長期繁衍生息所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弘揚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有助於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乾培養愛國王義情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