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羅馬帝國東部
君士坦丁王朝(306–363年)軍人統治 (363-364年)
瓦倫丁尼安-狄奧多西亞王朝(364-379年)
肖像 | 中文名 | 英文名 | 在位 | 備註 |
---|---|---|---|---|
瓦倫丁尼安一世 | Valentinian I | 364年—375年 | 軍人,在約維安暴卒後被軍隊擁立為全羅馬皇帝,但不久將東部交給其弟瓦倫斯管理,自己只統治西部 | |
瓦倫斯 | Valens | 364年—378年 | 軍人,瓦倫丁尼安一世之弟,被兄長任命為東部皇帝部 | |
格拉蒂安 | Gratian | 378年—379年 | 瓦倫丁尼安一世之子,原為西部皇帝,在瓦倫斯陣亡後為全羅馬皇帝,不久將東部帝國交給狄奧多西一世,自己只統治西部 | |
狄奧多西一世 | Theodosius I | 379年—395年 | 軍人,被格拉蒂安任命為東部皇帝,與瓦倫丁尼安一世的女兒結婚,後成為全羅馬帝國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後,羅馬帝國永久分裂,東部帝國發展為拜占庭帝國 |
狄奧多西王朝
利奧王朝
查士丁尼王朝
弗卡斯,Phocas(統治期:602年—610年)拜占庭軍人,推翻摩里士,結束了查士丁尼王朝,並導致薩珊王朝國王庫思老二世出兵干預,被席哈克略推翻並殺死。
席哈克略王朝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席哈克略 (Ηρ?κλειο?, Flavius Heraclius) | 610年10月5日– 641年2月11日 | 約於575年出生,為亞美尼亞貴族,拜占庭帝國的阿非利加行省總督之長子,於609年起義,並於610年10月擊退庫思老二世,推翻弗卡斯奪取皇位。他在與薩珊王朝的戰事中取得成功,卻無法阻止穆斯林占領敘利亞。 | |
君士坦丁三世 formally Heraclius New Constantine (Ηρ?κλειο? ν?ο? Κωνσταντ?νο?, Heraclius Novus Constantinus) | 641年2月11日– 5月24/26日 | 生於612年5月3日,為席哈克略之長子 | |
赫拉克洛納斯 (Ηρακλων??,Heraclianus) formally Constantine Heraclius (Κωνσταντ?νο? Ηρ?κλειο?, Constantinus Heraclius) | 641年2月11日– 9月 | 生於626年,為席哈克略的次子 | |
君士坦斯二世 (Κ?νστα? Β',Constantus II) formally Constantine "the Bearded", (Κωνσταντ?νο? ο Πωγων?το?) | 641年9月– 668年9月15日 | 生於630年11月7日,君士坦丁三世之子 | |
君士坦丁四世 (Κωνσταντ?νο? Δ' ο Πωγων?το?) | 668年9月15日– 685年9月 | 生於652年,他成功擊退阿拉伯人首次對君士坦丁堡的圍攻,後死於痢疾 | |
查士丁尼二世 (Ιουστινιαν?? Β' ο Ριν?τμητο?) | 685年9月–695年 705年8月-711年12月 | 生於669年,君士坦丁四世之子。於695年被列昂提推翻,並被剜去鼻子,放逐至克森尼索。後得保加利亞國王協助,再次於705年復位,後被菲利皮科斯推翻並被殺害。 |
二十年混亂時期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列昂提 (Λε?ντιο?) | 695年–698年 | 來自伊蘇利亞的將領。他廢黜了查士丁尼二世,又於698年又在另一場起義中被推翻。他於706年2月遭到處決。 | |
提比略三世 (Τιβ?ριο? Γ' Αψ?μαρο?) | 698年–705年 | 日耳曼將領,推翻列昂提奪取皇位,後於705年被查士丁尼二世廢黜,並於706年2月被處決。 | |
查士丁尼二世 (Ιουστινιαν?? Β' ο Ριν?τμητο?) | 705年8月– 711年12月 | 在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國王幫助下復位,後被菲利皮科斯推翻並被殺害。 | |
菲利皮科斯 (Φιλιππικ?? Βαρδ?νη?) | 711年12月– 713年6月3日 | 來自亞美尼亞的將領,廢黜了查士丁尼二世,後又被阿納斯塔修斯二世的軍隊所推翻。 | |
阿納斯塔修斯二世 (Αναστ?σιο? Β') | 713年6月– 715年11月 | 菲里皮科斯的秘書,被軍隊擁立為皇帝,又被另一軍隊廢黜。他曾在718年嘗試重奪帝位,但不遂被殺。 | |
狄奧多西三世 (Θεοδ?σιο? Γ') | 715年5月– 717年3月25日 | 為一稅官,被軍隊擁立為皇帝,後在利奧三世的起義下退位,成為僧侶。 |
伊蘇里亞王朝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利奧三世 (Λ?ων Γ? ο ?σαυρο?) | 717年3月25日– 741年6月18日 | 生於685年。他成為一位將領,在阿拉伯人協助下於717年春奪得帝位。後解除了阿拉伯人對君士坦丁堡的第二次圍攻,並發起了毀壞聖像運動。 | |
君士坦丁五世 (Κωνσταντ?νο? Ε? ο Κοπρ?νυμο?) | 741年6月18日– 775年9月14日 | 生於718年7月,是利奧三世的獨子。他持續了父親的毀壞聖像運動政策, 並數次在與阿拉伯人和保加利亞的戰事中取得勝利。 | |
阿爾塔瓦茲德 (Αρτ?βασδο?) | 741/742年6月– 743年11月2日 | 亞美尼亞軍人,利奧三世之女婿,並起義占領君士坦丁堡,但很快就被君士坦丁五世擊敗. | |
利奧四世 (Λ?ων Δ? ο Χ?ζαρο?) | 775年9月14日– 780年9月8日 | 為君士坦丁五世之長子,於750年1月25日出生 | |
君士坦丁六世 (Κωνσταντ?νο? ΣΤ?) | 780年9月8日– 797年8月 | 生於771年,是利奧四世的獨子,776年起與父共治,780年利奧四世死去,他成為惟一皇帝,直至790年受母親伊琳娜攝政為止。他於797年被母親推翻。 | |
伊琳娜女皇 (Ειρ?νη η Αθηνα?α) | 797年8月– 802年10月31日 | 於752年生於雅典。她嫁給利奧四世,在780–790年攝政,更於797年推翻兒子君士坦丁六世,自立為女皇。她於一次宮廷政變中被廢黜,並遭到流放,最後在803年8月9日死於希臘北部的萊斯博斯島上。 |
尼基弗里亞王朝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尼基弗魯斯一世 (Νικηφ?ρο? Α? ο Λογοθ?τη?) | 802年10月31日– 811年7月26日 | 伊琳娜時期的財政大臣。曾在首段成功抵抗保加利亞的入侵,後於普利斯卡戰役戰敗而死。 | |
斯陶拉基奧斯 (Σταυρ?κιο?) | 811年10月2日– 812年1月11日 | 尼基弗魯斯的獨子,並與伊琳娜女皇之妹狄奧多拉結婚。後在普利斯卡戰役受重傷,並導致癱瘓。他於812年被逼退位給妹夫米海爾一世,並隱退到修道院直至死去。 | |
米海爾一世 (Μιχα?λ Α? Ραγγαβ?) | 812年1月11日– 813年7月11日 | 為尼基弗魯斯的女婿。在利奧五世的起義下,他退位並隱退至修道院,並於844年1月11日死於院裡。 |
813年至820年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利奧五世 (Λ?ων Ε' ο Αρμ?νιο?) | 813年7月11日– 820年12月25日 | 源自亞美尼亞的將領,約生於775年。他起義推翻米海爾一世並成為皇帝。他重推了毀壞聖像運動。最終於820年被米海爾二世所謀殺。 |
弗里吉亞王朝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米海爾二世 (Μιχα?λ Β? ο Τραυλ??/Ψελλ??, ο εξ Αμορ?ου) | 820年12月25日– 829年10月2日 | 於770年生於弗里吉亞,後成為軍官。他和利奧五世本為朋友,後來他殺害了利奧,他自立為皇。他重推毀壞聖像運動,成功鎮壓一名部下托馬斯所發起的叛亂,卻無法阻止阿拉伯人對克里特島的征服,穆斯林更開始了對西西里島的入侵。 | |
狄奧菲洛 (Θε?φιλο?) | 829年10月2日– 842年1月20日 | 生於813年,是米海爾二世的獨子。 | |
米海爾三世 (Μιχα?λ Γ? ο Μ?θυσο?) | 842年1月20日– 867年9月23日 | 生於840年1月19日,即位起就由母親狄奧多拉攝政,直至856年為止。他結束了毀壞聖像運動,後被巴西爾一世殺害。 |
馬其頓王朝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巴西爾一世 (Βασ?λειο? Α? ο Μακεδ?ν) | 867 – 886年8月2日 | 約於811年生於帝國的馬其頓行省。他長大後成為了米海爾三世寵愛的馬倌,後殺害米海爾自立為帝,開創了馬其頓王朝。他在數場對抗阿拉伯人和保羅派教徒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並收復了帝國在南義大利(如巴里)的領地。 | |
利奧六世 (拜占庭) (Λ?ων ΣΤ? ο Σοφ??) | 886年– 912年5月11日 | 生於866年9月19日,父親是巴西爾一世,或可能是米海爾三世,綽號“智者”,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於保加利亞的戰事上屢次戰敗,但他成功在908年摧毀了阿拉伯人在愛琴海上的艦隊。 | |
亞歷山大 (Αλ?ξανδρο? Γ?) | 912年5月11日– 913年6月6日 | 生於870年,為巴西爾一世之子。 | |
君士坦丁七世 (Κωνσταντ?νο? Ζ? ο Πορφυρογ?ννητο?) | 913年6月6日– 959年11月9日 | 利奧六世之子,生於905年5月17/18日。他是一著名的學者和多產的作家。 | |
羅曼努斯一世 (Ρωμαν?? Α? Λεκαπην??) | 920年12月17日– 944年12月16日 | 生於約870年,後成為君士坦丁七世的岳父,他成功制服了帝國內特別是伯羅奔尼撒和南義大利的數次起義。944年12月,他被自己的兩名兒子所捕,並在王子群島被迫成為僧侶。他於948年6月15日死在那裡。 | |
羅曼努斯二世 (Ρωμαν?? Β? ο Πορφυρογ?ννητο?) | 959年11月9日– 963年3月15日 | 生於938年3月15日,為君士坦丁七世之子。他在位期間,他的將領尼基弗魯斯·福卡斯從穆斯林手中收復了敘利亞和克里特島。 | |
尼基弗魯斯二世(尼基弗魯斯·福卡斯) (Νικηφ?ρο? Β? Φωκ??) | 963年8月16日– 969年12月11日 | 在羅曼努斯二世死後,他在軍隊、人民的支持下登上皇位,並作為兩位幼小皇帝巴西爾二世和君士坦丁八世的攝政王。在位期間,他繼續向邊疆發動戰爭,其戰功為帝國的復興作出了貢獻。他在57歲時被第二任妻子、身為將領的侄子約翰所殺,後者登基為約翰一世。 | |
約翰一世 (Iω?ννη? Α? Κουρκο?α? ο Τσιμισκ??) | 969年12月11日– 976年2月10日 | 約於925年出生,為尼基弗魯斯二世之外甥。他於969年登基,並同時作為羅曼努斯二世2個兒子的攝政王。 | |
巴西爾二世 (Βασ?λειο? Β? ο Βουλγαροκτ?νο?) | 976年1月10日– 1025年12月15日 | 生於958年,為羅曼努斯二世之長子。他在位期間,戰爭持續了超過20年的保加利亞終於屈服,滅亡了保加利亞第一帝國。他的在位期經常被視為拜占庭帝國的另一個最頂盛的時期。 | |
君士坦丁八世 (Κωνσταντ?νο? Η? ο Πορφυρογ?ννητο?) | 1025年10月15日– 1028年11月15日 | 生於960年,為羅曼努斯二世的次子。在巴西爾二世統治期間他縱情享樂,到正式為帝時已65歲。他是位冷漠的為政者,在位3年間把國事交置官僚、貴族。他死前選擇了羅曼努斯三世為他女兒佐伊的丈夫。 | |
佐伊女皇 (Ζω? η Πορφυρογ?ννητη) | 1028年11月15日– 1050年6月 | 她在父親死後繼位,此時馬其頓王室只剩下她和妹妹狄奧多拉2位成員。她的三位丈夫:羅曼努斯三世(1028–1034),米海爾四世 (1034–1041)與君士坦丁九世(1042–1050)與她一起共政。 | |
羅曼努斯三世 (Ρωμαν?? Γ? Αργυρ??) | 1028年11月15日– 1034年4月11日 | 生於968年,為佐伊的首任丈夫。 | |
米海爾四世 (Μιχα?λ Δ? ο Παφλαγ?ν) | 1034年4月11日– 1041年12月10日 | 生於1010年。他在羅曼努斯三世存活時已愛上佐伊,並在羅曼努斯死後作為她的丈夫,並成為皇帝與她共政。 | |
米海爾五世 (Μιχα?λ Ε? ο Καλαφ?τη?) | 1041年12月10日– 1042年4月20日 | 生於1015年,他是米海爾四世的侄子,後得提升為皇與佐伊共政。他在位期間曾嘗試廢黜佐伊,但人民起義逼使他於1042年4月19日恢復佐伊和她妹妹狄奧多拉的帝位。他在次日隨即被廢黜,並被弄瞎、遭到去勢和剃度的刑罰,最後死於同年8月24日。 | |
狄奧多拉女皇 (Θεοδ?ρα) | 1042年4月19日– 1056年8月31日 | 生於984年,為佐伊之妹。她於1042年被提升為共治者,在佐伊及其丈夫君士坦丁九世分別在1050和1055年死去後,她得以全面執政,並選擇了米海爾六世為繼位者。她生前無嗣,馬其頓王朝於是告終。 | |
君士坦丁九世 (Κωνσταντ?νο? Θ? Μονομ?χο?) | 1042年6月11日– 1055年1月7/8或11日 | 生於約1000年,有貴族血統,為佐伊的第三任丈夫。他在位期間,巴爾幹半島上的佩切涅格人和東方的塞爾柱人開始入侵帝國,他不能有效為帝國作出防禦。1054年,基督教更出現了東西教會大分裂。他於1055年死後由狄奧多拉繼續執政。 |
1056-1059年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米海爾六世 (Μιχα?λ ΣΤ? Βρ?γγα?, ο Στρατιωτικ??, ο Γ?ρων) | 1056年9月– 1057年8月31日 | 拜占庭將軍,被狄奧多拉選為繼承者,後在伊薩克一世的軍隊起義下被廢黜。 |
科穆寧王朝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伊薩克一世 (Ισα?κιο? Α? Κομνην??) | 1057年6月5日– 1059年11月22日 | 約於1005年出生,是一位成功的將領。他帶領軍隊起義並自稱皇帝,最終在1057年8月31日在米海爾六世退位後得到確認。他於1059年退位,並在1061年左右死去。 |
杜卡王朝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君士坦丁十世 (Κωνσταντ?νο? Ι? Δο?κα?) | 1059年11月24日– 1067年5月22日 | 生於1006年,他是一位將領,亦是伊薩克一世的緊密盟友,後在他退位後登基。 | |
米海爾七世 (Μιχα?λ Ζ? Δο?κα?) | 1067年5月22日– 1078年3月24日 | 生於1050年,是君士坦丁十世的長子,他在父親死後與兄弟共政。後在尼基弗魯斯三世起義前退位,並在1090年左右死於隱退的修道院內。 | |
羅曼努斯四世 (Ρωμαν?? Δ? Διογ?νη?) | 1068年1月1日– 1071年10月24日 | 生於1032年。在曼齊刻爾特戰役後,被塞爾柱人放回去的他被杜卡王室的黨派所廢黜。他在1072年被弄瞎、遭到流放,並在不久後死亡。 | |
尼基弗魯斯三世 (Νικηφ?ρο? Γ? Βοτανει?τη?) | 1078年3月31日– 1081年4月4日 | 生於1001年。他發動起義推翻米海爾七世,並在進入首都時受到人民的歡迎。他後來被科穆寧家族推翻,退隱並於同年12月10日死於一所修道院內。 |
科穆寧王朝
名字 | 在位期 | 備註 | |
---|---|---|---|
阿歷克塞一世 (Αλ?ξιο? Α' Κομνην??) | 1081年4月4日– 1118年8月15日 | 生於1048年,為伊薩克一世之侄。他是一名傑出的將領,推翻了尼基弗魯斯三世,迎娶君士坦丁十世的侄孫女,並當了近37年皇帝。在位期間,帝國爆發了抵抗諾曼人、塞爾柱人的戰鬥,亦於1095年舉行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 |
約翰二世 (Ιω?ννη? Β' Κομνην??) | 1118年8月15日– 1143年4月8日 | 阿歷克塞一世的長子,生於1087年9月13日。他的統治主要集中於與塞爾柱人的戰鬥,以收復帝國於曼齊刻爾特戰役所失之領地。 | |
曼努埃爾一世 (Μανου?λ Α' Κομνην??) | 1143年– 1180年9月24日 | 生於1118年11月28日,為約翰二世的三子和最幼子,在他父親死前被選為皇帝。 | |
阿歷克塞二世 (Αλ?ξιο? B' Κομνην??) | 1180年9月24日– 1183年10月 | 生於1169年9月14日,為曼努埃爾一世的獨子。在1180-82年他受母親攝政。其母后來被安德洛尼卡一世推翻,並最終廢黜、殺害了阿歷克塞二世。 | |
安德洛尼卡一世 (Ανδρ?νικο? Α' Κομνην??) | 1183年– 1185年9月11日 | 生於1118年,為約翰二世的外甥。他從他的外甥阿歷克塞二世取得皇位。由於他不得人心的施政終於令他在人民起義中被推翻和處決。 |
安格洛斯王朝
Name | Reign | Comments | |
---|---|---|---|
伊薩克二世 (Ισα?κιο? Β' ?γγελο?) | 1185年–1195年 | 生於1156年9月,從處決安德洛尼卡一世的人民起義中登上皇位。他最終被他哥哥阿歷克塞三世所廢黜、囚禁、弄瞎。 | |
阿歷克塞三世 (Αλ?ξιο? Γ' ?γγελο?) | 1195年– 1203年7月17/18日 | 生於1153年,為伊薩克二世的哥哥。他的弊政導到帝國進一步崩解。他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軍隊所廢黜,最終於1211年死於尼西亞帝國內。 | |
伊薩克二世 (Ισα?κιο? Β' ?γγελο?) | 1203年7月18日– 1204年1月27/28日 | 他被十字軍所復位,但實權落在他兒子阿歷克塞四世手中。由於他們無法達到第四次十字軍的要求,他於1204年1月被阿歷克塞五世所廢黜,並死於同月28日。 | |
阿歷克塞四世 (Αλ?ξιο? Δ' ?γγελο?) | 1203年8月1日– 1204年1月27/28日 | 生於1182年,為伊薩克二世之子。他與其父一樣被第四次十字軍所廢黜,他本人則在1204年2月8日被勒死。他在位期間,帝國失去了黑海海岸的領土,科穆寧後裔就在這些領地上建立了特拉比松帝國。 | |
阿歷克塞五世"Mourtzouphlos" (Αλ?ξιο? Ε' Δο?κα? ο Μο?ρτζουφλο?) | 1204年2月5日– 1204年4月3日 | 生於1140年,阿歷克塞三世的女婿,在宮廷政變中廢黜了伊薩克二世和其子。他嘗試去驅趕第四次十字軍,但他們在君士坦丁堡之圍 (1204年)攻陷了首都。他逃出君士坦丁堡,並找到了阿歷克塞三世,可是他被後者弄瞎,最後被十字軍所擒,處決於1205年12月。 |
尼西亞帝國
君士坦丁堡於1204年被第四次十字軍攻陷後流亡的拜占庭貴族所建立的政權之一。- 君士坦丁·拉斯卡里斯1204年,是狄奧多爾一世的兄弟,未正式加冕
- 狄奧多爾一世1204年 - 1222年,阿歷克塞三世的女婿
- 約翰三世1222年 - 1254年,狄奧多爾一世的女婿
- 狄奧多爾二世1254年 - 1258年,約翰三世之子
- 約翰四世1258年 - 1261年,狄奧多爾二世之子
約翰四世時的將領米海爾八世於1261年重新占領君士坦丁堡,並建立拜占庭的末代王朝——巴列奧略王朝,尼西亞帝國消亡。
巴列奧略王朝
- 米海爾八世1259年 - 1282年,約翰四世的攝政,後廢帝自立
- 安德洛尼卡二世1282年 - 1328年,米海爾八世之子
- 安德洛尼卡三世1328年 - 1341年,米海爾九世之子,安德洛尼卡二世之孫
- 約翰五世1341年 - 1376年,安德洛尼卡三世之子
- 安德洛尼卡四世1376年 - 1379年,約翰五世之子,推翻了自己的父親
- 約翰五世1379年 - 1390年,第一次復位
- 約翰七世1390年,安德洛尼卡四世之子,推翻約翰五世
- 約翰五世1390年 - 1391年,第二次復位
- 曼努埃爾二世1391年 - 1425年,約翰五世之子,安德洛尼卡四世之弟
- 約翰八世1425年 - 1448年,曼努埃爾二世之子
- 君士坦丁十一世1449年 - 1453年,曼努埃爾二世之子,約翰八世之弟
-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拜占庭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