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學(information science) 的概念源於歐美國家。可使人們有效地傳播已積累的知識;不斷地使人們及時吸收並套用新知識防止情報知識自身的老化;通過情報的貯存與檢索,喚起人們對知識的記憶;通過對情報知識的有效利用,強有力地推動人類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學者們認為:情報學是研究情報的產生、傳遞、利用規律和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手段使情報流通過程、情報系統保持最佳效能狀態的一門科學。它使人們正確認識情報自身及其傳播規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手段,提高情報產生、加工、貯存、流通、利用的效率。
簡介
情報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步形成的一門新學科,至今仍在發展完善中。因此,它不像一些基礎學科那樣,有著嚴格而且統一的學科定義。例如蘇聯是世界上較早提出情報學概念的國家,以Α·И·米哈依洛夫教授為代表的蘇聯情報學家認為:“情報學是研究科學情報及其交流全過程的學科。它研究科學情報的構成和共同特性,研究其交流全過程的規律性。”60年代末,美國情報學會主席J·雅荷達曾指出,“情報學是一門研究情報的特性與活動,管理情報過程的手段,以及為保證情報的有效利用所必需的加工技術的學科”。德國的情報專家則把情報學稱之為情報文獻學,視其為研究情報和文獻的產生及其發展規律和工作方法的學科。“世界科學情報系統”(UNISIST) 的專家給情報學規定了這樣的定義:“情報學是一門研究情報的性質和特點、影響情報流通的因素以及有效查取和利用情報的加工技術和方法的科學,它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
50年代特別是1978年以來,中國科學情報工作者對情報學開展了逐步深入的研究,並且認為它在世界上已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儘管其定義尚無嚴格的統一表述,但都包括了以下共同點:
① 情報學的研究對象是科學情報。
② 情報學研究科學情報的產生、內涵、表征、傳播、流通等自身特性和規律,以及有效加工、傳播和利用科學情報的技術與手段。
③ 情報學是一門新興的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學科。
隨著人類社會向信息化社會的演進,情報學的社會重要性日益增加,其作用和研究成果被認為是信息化社會的強大支柱之一。情報科學家把情報學的社會重要性總結為:可使人們有效地傳播已積累的知識;不斷地使人們及時吸收並套用新知識防止情報知識自身的老化;通過情報的貯存與檢索,喚起人們對知識的記憶;通過對情報知識的有效利用,強有力地推動人類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研究簡史
綜述
不論是西方國家,還是中國,情報學的形成與發展是同它們的情報活動、情報工作和情報事業的發展緊密相聯的。現代情報學理論與活動主要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C.E.香農的“資訊理論”、N.維納的“控制論”、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分別為情報學奠定了理論和物質基礎。情報學的發展歷史可分為4個階段:
孕育與形成階段(40年代中至40年代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方工業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使情報學有了誕生的社會需求和基礎。以德國、英國、美國和蘇聯為主的一些國家積累了大量需要處理和利用的科技文獻資料和科研成果;西方國家對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大大增加;計算機問世並被利用於文獻加工領域;新的學術思想活躍以及新的學科不斷誕生。這些因素成了孕育與形成情報學的強大力量。情報學最初階段的理論基礎是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V.布希和S.C.布拉德福奠定的。前者於1945年發表了“誠若所思”一文,首次提出了機械化檢索文獻縮微品的構想;後者於1948年發表了“文獻工作內容的改進和擴展”一文,強調了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蓬勃發展的文獻工作到20世紀40年代所面臨的必須革新的局面。二者的結合鑄成了文獻工作向情報學的歷史性轉移。這一時期,情報學發展的最重要國際活動是1948年英國皇家學會召開了國際科學情報會議。
初期發展階段(50年代)
在這一階段情報學已初步形成了研究體系和內容:情報組織,情報貯存與檢索設備,機器翻譯和情報需求。美國人M·陶伯、C.N.莫爾斯、A·肯特、H·P·盧恩等人相繼研究出單元詞索引、敘詞索引、組配索引、題內關鍵字索引以及定題情報服務的原理或裝置,給情報檢索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英國人布拉德福和B·C·維克里於50年代前後分別對文獻分布理論、R.A.費爾桑對分類檢索理論、C·W·克萊弗登對檢索系統性能的評價問題分別作了研究。
1957年是這一階段中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年。美國科學家C.柴瑞宣布在美國把各種各樣的交流研究與活動統一於情報學。同年,在美國,情報手工檢索開始越來越多地轉為計算機檢索系統。情報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的性質自此開始越來越有力地顯露出來。
中國情報學起步稍晚,始於50年代。1956年中國科學院建立了科學情報研究所,標誌著中國科技情報事業的開始。1957年出版了《 科學情報工作 》雜誌( 後改名“科技情報工作”) 介紹國內外情報工作現狀與發展,引起學者們探討情報工作理論的興趣,是中國情報學研究的開端。1958年,該所歸國家科委領導,改名為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既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謀服務,又面向全國各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及廠礦企業。同年,丁柯等人為了整理情報資料的需要,研究、引進並編譯了國際十進分類法,這是情報部門研究情報理論的早期活動。1958年召開了全國科技情報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科技情報工作的“廣、快、精、準”指導方針。1958年中國已開始出現情報述評和分析,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點的情報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綜合性、戰略性和及時性的特點。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還於1958年創辦了中國科技情報大學,後併入中國科技大學,設立了情報專業。
發展與壯大階段(60~70年代中期)
就國外先進工業化社會而言,情報學在這一時期已成為一門成熟的而且仍然在不斷發展的獨立學科。 它的研究對象、 內容、體系、研究方法和手段、 系統與網路實體、 同其他學科和工程技術的交叉程度都變得更為廣泛、嚴格和複雜。1979年由英國、 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和蘇聯6國情報學家所舉行的亞特蘭大“情報科學研究計畫圓桌會議”稱這一階段為情報學的實用研究階段,重點在於發展適用性情報技術,支持國家情報系統的建立,支持和加強專業化情報服務系統,解決情報用戶與情報系統之間相互作用和關係問題。例如1961年美國化學文摘社用電子計算機實現了“化學題錄”的自動編排。1962年美國國家航空與航天局建立了計算機化的 RECON情報檢索系統。
1964 年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建成了 MEDLARS 醫學文獻分析與檢索系統,並於 1971 年將該系統在線上化。1972年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統發展公司的ORBIT、1976年書目檢索服務社(BRS) 的在線上檢索系統相繼投入使用。它們在用戶與資料庫之間架設橋樑,促使在線上系統廣泛套用。與此同時,在理論上也出現了相應的發展,如美國的E·加菲爾德發明引文索引並於1961年試編成了《科學引文索引》。D·J·de S·普賴斯側重從歷史與社會學觀點來研究科學情報,於1961、1963年分別出版了《巴比倫以來的科學》與《小科學、大科學》兩書,為文獻計量學的發展作了奠基性工作,並提出了科學文獻指數增長定律與衡量科學文獻老化的普賴斯指數。米哈依洛夫等人於1965、1968、1976年分別出版了《科學情報原理》、《情報學基礎》、《科學交流與情報學》 3本書,大大豐富了情報學理論。1970年美國T.薩拉塞維克編出了《情報科學導論》,用文集形式系統介紹了美英學者對於情報交流與情報技術的一些觀點。G.索爾頓在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了用加權詞方法的自動標引方案試驗。上述研究與實踐標誌著情報學在60~70年代已進入了它的發展與壯大時期。它是以情報技術的發展與在線上情報系統的建立為特徵的。
在西方國家的情報學發展和壯大的這一時期,中國的情報學只在60年代初期經歷了短暫的發展。1962年袁翰青與曹昌等10多位學者編寫了“科技情報工作講義”,為創立中國的情報學理論作了可貴的嘗試。60年代初期有關文摘的大討論和分類法還是主題法的大討論,經過爭鳴,肯定了自編文摘的方向,加深了對兩種方法優缺點與套用範圍的認識,活躍了學術研究氣氛。同期,還建立健全了中國情報刊物體系,提出了3大類,9小類的理論。1963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成立了情報方法研究室,購置了布爾檢索機,進行機械檢索與計算機自動翻譯等的試驗與研究。這是中國有計畫地研究情報學的開始。在情報交流方面,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了情報網站,通過召集會議,出版刊物,舉辦培訓班等開展情報交流,在某種意義上起到已開發國家情報系統的作用。 因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和影響,1966年至70年代初,中國情報學研究陷於停頓。
提高與充實階段(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高密度信息存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情報學的研究範圍和深度大大拓寬和提高。情報學及其研究成果已被國際社會視為人類信息化社會的理論和物質基礎的一部分。在這一階段,情報學重點面向國家和國際在線上情報檢索系統及網路的“設計與開發”,情報學基礎理論, 情報學與信息化社會。 在基礎理論方面,英國B·C·布魯克斯發表了《情報科學基礎》連載論文,提出情報學要研究主觀精神世界與客觀精神世界相互作用的觀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情報科學技術處制訂了加強情報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情報技術與系統的計畫。肯特開始研究情報傳遞的經濟學。F·W·蘭開斯特“無紙社會”的觀點,F·馬克盧普開始研究“以科學/學術交流為基礎的綜合資料庫”,為未來的情報系統與技術提供必需的理論結構。與此同時,跨越國界的情報在線上檢索系統發展迅速;CD-ROM技術、光碟技術、電子出版物、電子郵政在信息存取和傳播中廣泛套用。情報科學面臨著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會到來的挑戰,從而進入了全面提高與充實的發展階段。
1978年以後,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情報學也進入了繁榮的局面。 1978 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成立,1982年《情報學報》創刊。到1990年底該學會共舉辦學術討論會59次,收到論文4904篇。各省市區、各部委科技情報學會(分會)先後相繼成立。《情報科學》、《情報學刊》、《情報理論與實踐》等雜誌陸續出版,使情報學研究十分活躍。1978 年後, 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等數十所高等院校開設了情報學方面的專業,並編出了“情報學”、“情報學概論”與“科技情報工作概論”等有一定學術水平的教材或專著,培養了不少畢業生與研究生。不少科技情報所與大專院校已設立情報學專門研究機構,它們在情報政策、情報需求、情報產業、情報教育等課題研究中獲得了一定成果。中國情報學從一開始發展就注意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吸取先進經驗,推動國內情報學研究和科技情報事業的發展。1978年第一次翻譯出版了西方國家的情報學圖書《情報學淺說》;1979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合作舉辦了中國第一個計算機情報檢索培訓班;1984年國際在線上情報檢索終端首先在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建立。已在近50個城市中配備終端110餘台,檢索課題已超過3萬個。各級情治單位已配備大中小型計算機70餘台,微型機1000多台,從事情報檢索系統與資料庫開發套用服務與維護的人員達4000人以上。中國科技情報系統已自建各類資料庫300多個;引進國外文獻資料庫達到50多種,累計已提供3萬餘個課題的檢索服務。隨著中國科技情報事業的發展,情報學在中國已逐漸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並已開始跟上國際情報學發展的步伐。其標誌是:確立了自己的研究對象與基本概念;研究內容不斷拓展與加深;研究方法開始定量化;有了近千人的研究隊伍和一批有影響的代表人物;有了專門的學術機構、專著和刊物,在高等院校設定了相應的科系或專業,培養了自己的研究生。1991年開始招收博士生。情報學作為一個新興的、生命力很強的交叉學科正在中國學術界贏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學科性質
交叉科學
中國學者和外國大多數情報專家都認為情報學屬於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合成學科,它作為理解現代化通信與知識綜合化所必須的一個領域而存在。現代科學除了繼續細分深化之外,綜合交叉也是一個重要發展特點。從科學技術發展史來看,邊緣交叉學科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自然科學各學科之間、技術科學各學科之間、自然科學與技術學科之間或理論科學與套用科學之間交叉;第二階段則是自然科學、技術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交叉,而情報學則是屬於第二階段的交叉產物。
性質
圍繞著情報學的性質,蘇聯、美國、英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情報專家曾有過一些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論述。鑒於情報學是研究有人參與的情報過程,米哈依洛夫認為它是屬於社會科學的範圍。而美國的一些學者如薩拉塞維克等則將它分為理論情報學與套用情報學,認為前者屬於社會科學,後者屬於自然科學。英國J.法拉丹則認為情報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必先利用可以予以分割的一些可觀察的單元與現象,進而展開研究更複雜與困難的現象。從工作實踐出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情報專家則把圖書館和文獻學、計算機和通訊科學、管理和系統科學這3個領域的交叉產物視為情報學。
內容
因為情報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科學情報及其活動的各種規律”,追求的目標是“最佳的標引方案”、“最少的情報查找時間”、“最大的情報流通”,所以情報學的內容主要有11個方面:
① 情報的產生、內容、特點和結構;
② 情報的傳播、交流和利用;
③ 情報的貯存和檢索;
④ 情報的標準與規範;
⑤ 情報系統和網路;
⑥ 情報用戶和情報需求;
⑦ 情報的大容量存儲和高速傳遞;
⑧ 情報學與相關學科;
⑨ 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段在科學情報領域的套用;
⑩ 情報的經濟學與社會學; 信息化社會。
研究內容
分類
除上述普遍承認的有關情報學 11 項內容的論述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曾於1979年對情報科學的內容進行了另一種歸納,認為其內容主要有4個方面:
① 情報的標準與計量。例如,情報系統的基本特性;情報的數量、複雜性、含義、利用和價值;情報的計量和算法;標準實驗條件的定義和測試等。
② 情報的結構。研究課題包括情報蒐集和存取系統的結構性質;形式和內容之間的關係 (即語法學和語義學) ;語言結構和情報之間的關係;報的統計理論以及情報模式如何通過數學計算的方法加以驗證和自動識別等。
③ 情報傳遞。主要是研究人作為情報加工者的能力和限制條件。研究課題包括人的情報加工特性;人和情報系統、情報資源之間的相互關係;情報的表述。
④ 情報經濟學。主要研究情報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的過程。所研究的問題包括情報學概念在經濟結構中的套用,情報經濟模型等。
過程
情報學可分為理論情報學、套用情報學以及情報工程技術3 部分。理論情報學主要研究情報的產生、加工、傳遞與利用問題。中國將其歸納為情報源、流、用的研究模式。 情報學按傳統著重研究源與流兩方面, 認為用是屬於用戶本身的問題,近來則有趨勢強調用的研究,要研究交流的全過程。由於其他學科在情報學中的交叉滲透,近來產生了一些分支領域:如情報經濟、情報心理、情報術語、情報數學、情報控制、情報社會……等問題的研究,這些問題的研究解決將會使情報學的面貌一新。情報又可細分為政治情報、經濟情報、科技情報、軍事情報、社會情報等,但情報學主要關心它們的共性問題。理論情報學的觀點還很多。如M.C.約維茨的決策論觀點,H.葛勞斯的結構與功能觀點,S.K.森的情報基因觀點等等。
套用情報學主要研究情報工作與事業這樣一些偏重實踐的問題, 情報工作按流程可分作情報採集、 加工、報導、檢索、研究、服務等環節。研究這些環節中的規律性問題構成了套用情報學研究的微觀方面。情報事業則是指一個較大領域(如國家、地區、大的團體等)從事的社會情報活動,對它的研究構成了套用情報學研究的巨觀方面,並多涉及情報的基礎結構,如情報政策與規劃、情治單位、情報中心、情報學會、情報標準化、情報教育等問題的研究。它標誌著一個國家的情報吸收能力,也是各級領導與管理人員關心的一些問題。套用情報學在中國有較大影響,中國的科技情報學家在這方面作出了一定貢獻。
情報工程技術主要包括情報技術、情報系統等方面。情報技術主要是指與情報工作有密切聯繫的計算機技術、縮微技術、聲像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又可以按流程分為情報輸入技術、情報存儲技術、情報處理技術、情報輸出技術以及情報傳輸技術。情報技術相對於信息技術則偏重於套用層次,其中在線上情報檢索、自動標引、機器翻譯、光碟技術套用等是目前頗受重視的一些領域。由於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知識工程的運用、智慧型情報檢索、專家系統等給情報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更廣闊的前景。在情報系統方面,比較典型的是通過數據傳輸網將計算機、情報資源、情治單位和用戶聯成有機整體,形成在線上檢索系統,情報資源共享。這方面已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名目繁多的各種情報系統。中國歷來較為重視情報工程技術,各個專業部委在這方面傾注心力較多,其成果較多反映在歷屆的計算機情報檢索及有關技術的研討會上。
按照上述的內容分類,結合中國情報學研究的實際,並且力求與圖書館學、檔案學減少不必要的交叉,本卷情報學共設立了6個分支:屬於理論情報學的情報理論分支;屬於套用情報學的情報業務與情報事業兩個分支;屬於情報工程技術的情報技術與情報系統兩個分支;人物、資料分支。當然,這種分類方法可能不完全合理,只能說基本包括情報學的核心內容。
研究方法
情報學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社會調查法
通過現場調查針對社會現象蒐集數據,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與間接方法兩大類,前者主要是用現場觀察法,後者又分作訪問調查與調查表調查。
文獻計量統計方法
對以記錄形式進行交流的各個方面進行計量統計,如對於某國、某學科的論文數量、年度增長率、利用狀況、對文獻中所附參考文獻種類、數量等進行計量統計。從中找出變化規律,建立相應數學模型,從定性與定量分析中達到掌握過去與現在的變化脈絡,進而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
數學分析法
現代數學的許多分支在情報學的研究中都在套用,如在情報檢索理論、情報傳遞的機制、情報採集方案的確定中,機率論、集合論、模糊數學、微分方程、運籌學等均在套用,甚至數論、圖論、泛函分析、變分法等,也可以套用。
系統分析與評價方法
對於情報系統各個側面與總體,可通過引進系統論等方法,進行分析與評價、規劃與設計。如情治單位的工作量與處理時間,報導與檢索類刊物的時滯,對收藏的文獻進行評價,對情報產品進行測試,對情報服務工作進行評價,對索引方式與檢索系統進行分析、試驗與評價。由於系統論的研究方法眾多,對某一具體研究對象來說,就需要比較不同的方法,從中選擇最佳方法,以期獲得最優的結果。
歷史的研究方法
進行歷史的研究一般先鑑別一個歷史問題,蒐集有關史料,形成假說。然後進一步嚴格蒐集與組織史料,認真加以核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進行這種研究要力求從經驗走向科學,儘管在這一分析中要做到精確是不容易的。歷史研究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情報學是如何形成的,促使人們了解過去的事件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與方式。通過情報學發展過程的剖析,可以加深對於情報學的意義與價值的認識。
情報學的研究方法還很多,諸如德爾斐法、內容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哲學研究法,多綜合加以運用,近來又出現空白點分析法、聚類映像法等。
研究方向
1.情報學理論及套用。本方向主要研究情報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學科體系、學科性質、研究方法、產生與發展等學科理論;情報概念與屬性、情報職能與效用、情報源、情報流、情報用戶等基礎理論及其套用;信息計量、信息構建、信息經濟、信息生態等套用理論及其實際套用。
2.信息組織與知識管理。本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組織的理論基礎、基本原則和方式方法;信息檢索模型、自動索引與文檔組織、檢索中的辭彙控制、自動文摘、檢索接口、信息檢索系統的評價等基本原理與技術問題;知識管理學科的基礎與理論、方法與技術套用與實踐。
3.情報分析與知識挖掘。本方向主要研究情報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論;競爭情報價值鏈、競爭情報與企業戰略管理的融合、企業重大戰略決策的情報保障;知識挖掘的原理、方法、技術和套用。
4.信息化管理與電子政務。本方向主要研究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套用管理的理論與方法;電子政務的原理、運作模式與管理方法;電子政務系統的規劃、建設與套用;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的原理、原則、方法和技術。
5.經濟信息化與電子商務。本方向主要研究經濟信息化的機制和模型;知識經濟、網路經濟的結構原理、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信息產業、網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機制和發展戰略;電子商務的基本原理以及電子商務運作和管理的理論與方法。
與相關學科關係
情報學是在融會許多學科成果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人們稱它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交叉學科。 信息科學是研究信息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的英文名稱也是information science或informatics,是一個複雜的科學群體,正處在統一化、體系化的過程中。信息科學的基礎是資訊理論,它只研究信息傳輸的共性,而不研究信息傳輸的特性,不涉及傳輸的知識內容、價值或語義問題。而情報學除了關心傳輸中的情報結構與形式,還關心傳輸的知識內容。情報學中專門有一個分支──情報研究,專門研究所傳輸的知識內容,分析各個學科、專業的水平動向,並進行適當歸納與綜合,為各種決策提供支持。但人們仍相信,信息科學可以對情報科學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如它對於訊息中有關信息量的概念提供了明確的處理方法。情報學要充分吸收和利用資訊理論的成果,以提高情報傳遞的效率。
計算機科學是通過對信息處理過程的研究,進一步對軟體、特殊套用(人工智慧)、計算機數學及計算機體系結構等方面進行探索性和理論性研究的一門科學。它是一種工具,計算機科學與情報學有著密切的交叉關係。電子計算機在情報活動中的廣泛套用,使情報的蒐集、加工整理、存儲、檢索、傳輸、開發利用等工作及其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改變了圖書館和情治單位的傳統觀念和服務方式。
文獻學與圖書館學關係十分密切,文獻學或文獻工作是情報學的基礎之一,因此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的關係也較密切。但是情報學現在已越出了傳統的以記錄載體為主要對象的階段,著眼於廣義的人類知識交流。一般來說,圖書館是以藏書、出納、閱覽等為工作重點,而情報中心則側重加工、報導、研究以至提供各類情報,要求揭示每篇文獻以至每個數據的內容。目錄學是圖書館學重要分支,而情報學則側重於文獻內容之文摘法、索引法與述評法。藏書量是衡量圖書館規模的重要標誌,而情報中心則以文獻加工數量,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的質量以及情報服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作為衡量其工作之重要標誌。
科學學以科學技術整體活動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是研究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構、機制、趨向及與相關領域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關係。它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的產物,是綜合性很強的新學科。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學術交流。一個研究課題確定後,先要查文獻。科學技術發展的具體體現是出人才出成果,而人才與成果最終也要在文獻上表現出來,這是情報學著重探討的一些問題。因此情報學也同科學學密切相關。再如科學計量學是科學學的一個分支,而在情報學中也有所謂文獻計量學,兩者內容是相同或接近的。只不過前者側重為科學管理決策服務,而後者側重為情報的科學管理服務。
管理學與情報學的關係也十分密切,情報管理就是管理學中的一部分。政府、企業或事業單位的領導人要在複雜情況下做出判斷與決策,必須要有信息與情報做根據,而下屬機構在實施決策過程中,又要不斷將情況反饋給上級部門。為了使各種情報在部門內部外部順暢流動,必須對情報流進行科學管理,才能制訂正確決策,並使之順利實施。在情報活動過程中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因此它與物理、機械、 電工、 電子等硬科學也有密切聯繫。此外,情報學還與控制論、通信科學、語言學、語義學、心理學、社會經濟學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範式
情報學的多學科特性,正是由情報學的多種研究範式決定的。圍繞情報學理論研究,可歸納為以下研究範式。
機構範式
機構範式是一種視圖書館和情報中心為社會機構的一組思想和觀念,以社會學和教育學觀點研究圖書館,從圖書館實踐出發,研究資料(採集文獻)、組織(行政機構和人員管理)、知識屬性(分類、編目、采編政策等),從而驅動資料和組織的有效管理以發揮機構的社會功能。我國20世紀60-70年代情報學以及所探討的文獻合理布局,情報所的地位、作用以及情報政策、管理等都是從機構範式出發,對本行業的問題進行研究。
信息運動範式
該範式起始於申農和維納《通信數學理論》一書的通信數學模式:即信息源-傳輸器-噪音-接受器-信息端。信息運動範式關注的是信息運動的過程--反饋和控制。它構成了當代情報檢索系統和文獻計量學研究的基礎。顯然,通信數學模式的概念不適合套用在信息語義上,情報用戶被視為情報檢索系統以外的被動接受者,要去適應檢索系統,利用現有的信息。因此,該範式只是從系統角度去對待情報用戶,而不是從情報用戶角度了解用戶的情報需求。
解釋學範式
伽爾默爾提出解釋學的依據是人對信息、情報的解讀、解釋因人的知識與經驗的不同而取捨,因此要研究傳播、語言、文字、知識、理解及解釋。如果說卡爾·波普爾偏向把情報作為靜態的客觀知識來加以純技術性的分析和處理,伽爾默爾的解釋學認為,社會文化以及情報消費主體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狀態在查詢、解讀和利用情報的過程中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關注情報流動過程中情報客體與情報消費主體的交融。
技術主導範式
V.布希關於實現情報檢索自動化的構想,使情報學研究的主流向著利用技術解決問題的範式演變,技術範式對情報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計算機技術突破了人類生產、處理和存貯信息的能力在數量、時間和智力等方面的限制,通信技術的進步,突破了人類傳遞信息的能力在距離和時間兩方面的限制,信息內容開發從點(字、詞)、線(字元串、全文文本)、面(資料庫、關係資料庫)、立體(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結合)、三維空間(A/V、數據挖掘)到萬象空間(虛擬真實)不斷向縱深發展。情報學研究致力於發展各種先進、高效的情報系統和信息技術套用,但是,情報技術的套用並不是情報學的全部內容,不但如此,由於過分誇大技術的作用,反而導致了重技術輕理論的傾向,忽略情報學的整體研究。
認知範式
由於認知科學的發展,一些研究者開始從認知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語言等,來觀察信息和情報現象。認知範式強調入的知識結構,研究人的信息處理原理,關注情報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報系統的設計和情報服務。認知觀的變遷意味著情報學研究主體從情報檢索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擴大到強調情報用戶的知識結構、認知過程、情報行為和人機互動等認知範圍。
知識主導範式
傳統情報學的研究對象是文獻單元而不是知識內容。英國情報學家布魯克斯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布魯克斯基本方程式,明確地指出情報學的任務是探索和組織客觀知識,情報學要對客觀知識進行分析和組織,以便繪製出知識的“認識地圖”並最終按“認識地圖”來組織知識。情報學從文獻層次向知識層次的深化、演進與發展是情報學研究的新趨勢。知識有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之分。顯性知識存在於信息載體上,通常經過符號化、編碼化或結構化等文獻處理,內容是固定的,外在的。隱性知識存在於人的大腦中、行為上及概念里,是個人的,沒有經過文獻化、內部化的,以經驗為基礎的。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能激活靈感和啟發創新,是一種更有價值的知識,但以往這類知識只能靠個人交流獲取,無法收集和加工利用。情報學要超越顯性知識,研究收集、篩選、加工、整理隱性知識的理論和規律。當前知識經濟、知識組織、知識管理、知識發現、數據挖掘、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問題的研究正在成為情報學界研究熱點和學科體系成長的標誌,最終將使情報學成為研究知識與知識活動包括知識的激活、擴散、轉移、組織、增值、吸收、利用等規律性的一門學科。
經濟學範式
情報學與經濟學的聯繫早期僅僅只是引入經濟學中的效用、效益等概念,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產出分析方法等基本方法,借用政治經濟學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模式來評價情報服務的成本與效率。隨後,情報的價值、情報傳遞的成本與效益以及情報工作的效率等也成為情報經濟學的主要議題。1979年在荷蘭海牙召開了國際情報經濟學年會,內容主要圍繞情報商品與情報市場研究、情報經濟效益研究、情報經濟管理研究、情報產業和信息化社會發展研究等方面。面向21世紀,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方興未艾,網路革命掀起的全球信息化所提出的眾多理論課題與實踐課題正在推動情報經濟學開拓新的領域。例如,信息(情報)經紀業、競爭情報、博弈論、個體經濟學中市場結構理論等,都成為情報經濟學研究熱點。
人文範式
以人為本的思想必然要同人文科學這一更高層次的概念進行整合,從而研究信息民主與信息專制、信息自由與信息保護、信息平等與信息歧視、信息富裕與信息貧窮、信息共享與信息壟斷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災害、信息倫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等以人為主體的信息環境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文化的相互關係。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養,將使情報學更加符合信息化時代特徵和情報學自身的發展要求。
培養教育
簡介
培養情報工作人員和情報用戶,以提高社會利用情報能力為宗旨的社會活動。情報教育事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美國凱斯西部預備大學A.福克教授1950年開設“文獻課”,此後,蘇聯(1962)、聯邦德國(1967)、日本(1979)等國陸續設定了進修班、情報專業或圖書館情報大學。情報教育可分為4種類型:一是在大學設定的情報學院、情報工程系和情報專業;二是與圖書館學教育結合的圖書情報學院(系、專業);三是在職幹部的繼續教育;四是用戶教育。已開發國家為滿足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重視情報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各國投入情報教育的人力、物力不同,辦學的模式也不相同。
各國情況
美國的情報教育是在傳統圖書館學教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特點是圖書館學教育與情報教育相結合,並著重計算機技術在圖書情報工作中的套用。主要培養以下4類人員:一是從事圖書館、情報部門的文獻工作者;二是計算機情報系統的設計、維護、運行的情報工程專業人員;三是圖書館、情報系統網路的管理人員;四是情報科學理論專家、情報教學人員。培養情報人員的主要院校有:凱斯西部預備大學、匹茲堡大學、佛羅里達大學、錫拉丘茲大學、喬治亞工學院等。各校沒有統一教學計畫,課程設定也較自由。
蘇聯情報教育特點是多層次、多形式的。在高等院校、情報工作者進修學院和全蘇科技情報研究所培養情報專家和專業情報人員。在大專、中專、中學高年級學生中進行初級情報教育。在全蘇科技情報所附設的人民大學進行在職情報人員的繼續教育。1977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蘇聯在古比雪夫、塞瓦斯托波爾等城市高等技術學校中設定情報輸出和情報處理過程自動化和機械化專業,1980年又設定了科技情報文獻管理與組織專門化、科技情報文獻與出版物編輯專門化等專業。
日本情報教育也是在圖書館學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60年代後期,多數大學、專科學校、研究生院設定了情報專業。19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圖書館大學,培養大學本科生、專科生和碩士、博士研究生。日本情報教學內容分為兩類:一是情報科學與圖書館學相結合的圖書情報型,多設在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院校中;二是情報科學和技術科學相結合的情報工程型,多設在各大學理工學部。日本情報工程教育以培養計算機信息處理的情報專業人員為目標,體現了“情報-計算機-電訊”三位一體的特點。
中國情報教育始於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創辦科技情報大學,1959年科技情報大學併入中國科技大學,1963年停辦。1978年武漢大學創辦科技情報專業,此後,吉林工業大學(現吉林大學)、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南京大學等院校相繼建立情報工程專業。截至1988年,已有60所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建立情報專業或圖書情報學專業。同時,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武漢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現吉林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等單位開始培養情報研究生。在情報繼續教育方面,採用舉辦函授大學、電視大學、進修班、短訓班等形式進行。1983年國家科委和武漢大學聯合舉辦科技情報人員培訓中心,輪訓在職幹部。1985年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英國文化委員會資助下,創辦情報研究生班,並招收情報碩士研究生,培養在職業務骨幹。1990年在北京大學、武漢大學開始設立博士生點。1998年本科學科目錄調整,情報學專業與其他五個相關專業合併成為新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隸屬“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在碩士、博士階段仍然保留該專業名稱,隸屬“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截至2013年,中國大陸地區共有情報學碩士點77個,獨立博士生點9個。
情報學博士生學術論壇
為了促進情報學專業博士生高水平學術交流,2011年北京大學發起“首屆全國情報學博士生學術論壇”,該活動形成定例由情報學博士點輪流每年承辦。以下為情報學博士生學術論壇信息:
1、首屆全國情報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時間:2011年10月22日-23日,地點:北京,北京大學承辦,主席:賴茂生教授;
2、“第二屆全國情報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時間:2012年10月27日-28日,地點: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承辦,主席:王學東教授;。
3、“第三屆全國情報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時間:2013年9月20日-22日,地點:南京,南京大學承辦,主席:孫建軍教授。
與三論
資訊理論
是運用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統、數據傳輸、密碼學、數據壓縮等問題的套用數學學科。
資訊理論將信息的傳遞作為一種統計現象來考慮,給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傳輸和信息壓縮是資訊理論研究中的兩大領域。這兩個方面又由信息傳輸定理、信源-信道隔離定理相互聯繫。
什麼是信息
信息現代定義。[2006年,醫學信息(雜誌),鄧宇等].
信息是物質、能量、信息及其屬性的標示。逆維納信息定義
信息是確定性的增加。逆香農信息定義
信息是事物現象及其屬性標識的集合。2002年
控制論
是研究動物(包括人類)和機器內部的控制與通信的一般規律的學科,著重於研究過程中的數學關係
協同論
主要研究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在與外界有物質或能量交換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自己內部協同作用,自發地出現時間、空間和功能上的有序結構。協同論以現代科學的最新成果——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突變論等為基礎,吸取了結構耗散理論的大量營養,採用統計學和動力學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不同的領域的分析,提出了多維相空間理論,建立了一整套的數學模型和處理方案,在微觀到巨觀的過渡上,描述了各種系統和現象中從無序到有序轉變的共同規律。
協同論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徵及其協同機理的新興學科,是近十幾年來獲得發展並被廣泛套用的綜合性學科。它著重探討各種系統從無序變為有序時的相似性。協同論的創始人哈肯說過,他把這個學科稱為“協同學”,一方面是由於我們所研究的對象是許多子系統的聯合作用,以產生巨觀尺度上結構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許多不同的學科進行合作,來發現自組織系統的一般原理。
系統論
是研究系統的一般模式,結構和規律的學問,它研究各種系統的共同特徵,用數學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尋求並確立適用於一切系統的原理、原則和數學模型,是具有邏輯和數學性質的一門新興的科學。
發展前景
由於情報工作對促進人類社會和經濟的持續進步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情報學的發展前景將是廣闊的。人們對其前景的預測就是在這一基本認識和估計下展開的。
① 情報學是以情報工作實踐為依據而形成的理論,它是一項涉及面非常廣泛的社會事業。隨著時間的推移,情報社會化的程度將日益提高,傳統情報系統的觀念也將發生大的變化,情報工作將向產業化方向逐漸發展。
② 情報是人類的一種精神財富,不僅由每個有情報意識的人腦來承載, 而且需要 “世界大腦”來承載。為了使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容易地取得所需要的任何情報,這就需要把情報學的研究放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的基礎上來開展。光碟、數字通信、光纖通信、人工智慧型、專家系統等先進的理論與技術將獲巨大發展和套用。技術的發展又將對整個情報學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情報學在高新技術的武裝下,有可能為人類創造性思維活動提供增智工具甚至人工大腦,協助人們進行更加複雜的思維活動。
③ 情報學的內容與框架必將擴大,而不會局限在狹小的科學情報的範圍內。除了紙載文獻這一情報傳統媒體外,其他各種形式的情報媒體──聲像、縮微、電子出版物等正在不斷湧現,這些非紙的媒體的出現將改變辦公室的面貌,使人們開始考慮“無紙信息社會”和“人機對話社會”的出現。社會生活的這種變革,將使情報學在更寬廣的領域內展開。
④ 情報學除了會在情報產生、加工、傳播等環節上繼續加深外,情報交流全過程的研究將會發展,情報利用問題將會突出出來。如果未來在情報學的研究上會有所突破的話,很可能將發生在情報利用的問題上。而情報利用問題的研究反過來又會促進與加深其他環節上的研究。
⑤ 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情報學的綜合化趨勢將更加明顯,會出現更多的分支。在文獻計量學的基礎上,情報計量學將會得到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中的突出位置,將促使對情報經濟問題研究深化。在情報社會化的進程中,情報社會問題的研究將提到日程上來。情報心理問題的研究儘管剛剛開始,但潛力很大。情報學吸收哲學的營養,有可能使現有概念體系升華,引伸出相應的定理與定律。
⑥ 在研究方法上,將從定性的研究過渡到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並將借鑑與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加以改造,創造出更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從而給本學科注入新的活力。
⑦ 隨著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情報學有可能成為21世紀的重要學科之一,它將緊緊地與高新技術結合在一起,逐步形成更加充實的學科體系與研究規範,將揭示未來信息社會中人們情報活動的規律性,以及情報信息在社會、經濟、文化中的巨大影響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