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技術

情報技術

情報技術是指獲取、處理、存儲、檢索及傳遞文字、數字、圖像、聲音、信息而採用的方法和設備的總稱。包括計算機、通信、高密度存儲、聲像、複印、印刷等廣泛技術領域及其在情報工作中的套用。計算機技術是情報技術的核心。通信技術,特別是數據通信技術的發展,為情報工作與大眾傳播媒介的結合提供了條件。高密度存儲技術,特別是磁碟存儲器、縮微、光碟等技術為大容量情報資料的存儲、檢索提供了條件。印刷、複印技術為情報資料的迅速、廉價傳遞提供了條件。聲像技術為聲音圖像信息的存儲、傳遞提供了條件。情報技術是實現情報工作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社會上,情報技術亦稱信息技術,通常泛指計算機和通信結合進行信息處理。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情報技術情報技術
19世紀末美國H.霍勒里思發明的穿孔卡片,是現代情報技術與情報處理結合的最初套用。1946年2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學院製成世界第一台ENIAC電子計算機,為情報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4年,美國海軍軍械試驗站圖書館利用IBM701電子計算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情報檢索系統。1959年,美國H.P.盧恩利用IBM-650電子計算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定題情報提供(SDI)系統。這個時期的情報輸入輸出設備為卡片穿孔機和紙帶穿孔機,存儲設備為磁帶存儲器,因而建立的情報檢索系統為脫機批處理系統。60年代以後,磁鼓、磁碟開始用作主要的輔助存儲器,中、小型計算機發展迅速,許多文獻工作機構利用計算機建造文獻資料庫磁帶,並利用計算機編輯出版情報刊物。196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M.M.凱塞利用IBM709電子計算機和IBM2741多通道控制台進行了世界首次在線上情報檢索試驗。70年代以來,各類計算機的性能迅速提高,全數字通信網開始套用,文字、數值、圖形圖像、聲音等信息為載體的各種文獻型、事實型、數值型、圖像型資料庫大量產生。在現代計算機技術與數據通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了DIALOG、ORBIT等國際在線上情報檢索系統,在線上終端遍布世界,可檢索的資料庫達數百個,各國建立的資料庫數千個,累計記錄上億條。80年代以來,情報技術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微型計算機技術、高密度存儲技術和數據通信技術3個領域。
微型計算機是計算機家族的後起之秀,在大約15年內經歷了4代的發展。1982年以來,16位微型計算機已成為主流,32位微型計算機也已大量上市。先進的32位微型計算機,運行速度已經達到8MIPS,比10年前大型計算機運行速度還高,而價格則在數千美元數量級之內。微型計算機的發展還包括記憶體的增大、溫盤技術的出現、各種智慧型接口的出現、漢字功能的實現、各種套用軟體的研製等,這些強有力的功能為情報處理和存儲的分散化和情報系統各層次結構的智慧型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條件。
數據傳輸技術的新發展,主要是數據通信網的普及和衛星通信、光纖傳輸的發展。70年代末只有少數已開發國家才能建立的分組交換數據通信網,目前已在全世界範圍內普及。據統計,世界上已有3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上百個公用和專用分組交換數據通信網,此外或有數不清的區域網路。計算機信息處理和通信相結合,是信息系統的技術支柱。數據通信技術的發展,為全文傳輸、圖像傳輸等大量信息的傳遞和微機群之間的數據通信提供了技術條件。光纖傳輸和衛星通信已成為情報傳輸的兩大支柱,為實現高質量、高可靠、低成本的情報傳輸提供了條件。

基本內容

情報技術的內容非常廣泛,按情報處理流程,利用計算機、通訊等設備以及技術手段,大體可分為情報輸入技術、情報存儲技術、情報處理技術、情報輸出技術、情報傳輸技術和文獻複製技術等幾個方面。

發展前景

情報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中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目前仍在日新月異發展中。總趨勢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高密度存儲技術將進一步結合,情報技術套用進一步社會化,技術產品價格性能比更加改善,各種技術和套用將面向普通用戶,全面實現智慧型化。
國外預測,微機群與大型情報中心聯網,將是未來情報系統的主要形式,在線上情報檢索將在全世界範圍內普及,包括開發中國家在內,在線上用戶將大量增加。集中型情報系統將普遍採用大型光碟,資料庫存儲容量將達到百萬MB量級以上,將普遍提供全文和圖像信息的檢索和流通服務,並將為小型個體情報檢索系統提供批髮型資料庫服務。情報的加工和流通將進一步走向自動化和全電子化,作者寫作、編輯部編輯、出版發行、資料庫化、在線上檢索、全文提供等合為一體的"在線上鏈"方式,將成為未來資料庫生產和流通的新模式。事實資料庫尤其全文資料庫和數值資料庫將大量增加。"事實檢索"和"知識檢索"型情報檢索系統和軟體將迅速普及。小型個體的檢索系統將存儲經常存取的信息,包括文獻、圖像、全文資料庫,而且通過局部網為普通終端用戶提供服務。這類系統將普遍採用容量在1000MB以內的光碟。情報處理和服務分散化的結果,將大大提高各類信息的生產和利用。用戶將普遍採用高性能微型機作為終端,具有智慧型的、圖像的、專家系統型的接口,更便於選擇資料庫、編制提問式、上下轉錄資料庫、分析和評價情報並可轉送情報給其他用戶或本地列印。辦公自動化的進一步發展,將是個人計算機、工作站和其他辦公局部網聯結,形成一體化辦公自動化系統,把數值和文字處理、檔案傳遞、電子郵政、機器翻譯以及話音圖像的傳遞等功能結合在一起。異種機型的計算機終端和辦公室自動化設備之間將實現自由通信。計算機、通信和資料庫3者結合將進一步發展為把話音、影視圖像和文字數據的流通和利用融為一體的綜合信息系統(UIS),或稱綜合信息數字通信網(ISDN),估計90年代後將形成全國性網路,終端將像現在的電話那樣普及。用戶可以隨意選擇傳輸速率,最高可達64000波特,可以傳送和檢索包括全文、圖像在內的各種信息。具有自然語言處理和推理能力並可按用戶的要求以任意信息壓縮比輸出信息或自動摘錄摘要的智慧型型檢索系統將實用化。圖像識別和聲音輸入等多樣化輸入技術將得到普及和套用,從而提高加工原始情報源的能力和效率,進一步解放建造資料庫的生產力。
情報技術的進步又將給情報服務產業帶來重要影響。由於數據通信的高速化和智慧型系統的普及,用戶進行情報檢索的所需在線上時間將縮短,情報檢索系統的計價收費結構勢必進行調整。用戶可從情報系統抄錄資料庫並且可以無數次地重複使用,與目前的著作權法和資料庫生產商的政策相牴觸,國家需要重新制訂有關的法律和政策。由於在線上全文資料庫的提供和個人情報檢索系統的普及,圖書館的利用和部分利用率較低的期刊雜誌的訂閱將受到影響。情報系統的智慧型化,也將逐步改變情報檢索專家的作用,圖書館、情報部門的"中間人"職能將隨著相應發生變化[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