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系統

情報系統

情報系統指情報從情報源、經過情報渠道,到達情報用戶的各構成部分的集合體。情報系統是為蒐集、加工、整理、傳遞情報而建立的人工系統。情報系統是情報學的研究對象之一。情報源主要有口頭情報源、實物情報源和文獻情報源。印刷文獻是最基本的、普遍的情報源。情報源可分為三個層次:原始情報;原始情報提煉後的情報產品;情報產品經過分析綜合後的深度情報。情報系統對情報有輸入功能、貯存功能、處理功能(登錄、分類、編目、標引、摘要等)、輸出功能、控制功能。情報系統與情報環境(相對於情報系統以外的其他系統)不斷地保持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流,不斷更新情報系統的功能。情報系統原指具體的情治單位,而現代情報系統是複雜的大系統,有若干分系統。完整的集成情報系統包括:定期定題情報服務系統;信號情報(快報)編輯系統;文摘雜誌及索引編輯系統;情報檢索服務系統;資料翻譯及複製服務系統等。情報與新聞是密切相關的。我國情報界認為,情報是運動著的知識。這種知識是使用者在得到這種知識之前所不知道的。廣義地說,一切新聞也是情報,新聞傳播也是一種特殊的情報系統。

簡介

qingbao xitong

情報系統

information system

詳細說明

分類

情報系統按行政管理體制,分為國家情報系統、部委情報系統、省市自治區情報系統和基層企事業單位情報系統;按系統的功能,分為單一功能情報系統(即專業情報系統)和多功能情報系統 (即綜合情報系統)。情報系統因其功能和服務範圍不同,在組織上也各不相同例如,綜合情報系統,因其功能豐富、服務對象較多,通常由許多子系統組成,分別提供各種形式的服務;專業情報系統則因其功能單一,只能提供特定而有限的服務。

具體情況

一個完善的情報系統,一般應包括:①定題情報提供服務系統;②快報編輯系統;③文摘雜誌及索引編輯系統;④情報檢索系統;⑤文獻翻譯及複製服務系統。

為提供有效服務,應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①蒐集、整理和加工功能,簡稱輸入功能。按照系統的目標和服務對象的需要,蒐集情報資料,整理、加工成所需要的載體形式。

②存儲功能。將整理好的情報資料保存起來,同時將加工好的二次資料存儲在相應的載體中,例如印刷版、縮微版(膠捲或平片)、機讀磁帶或光碟版等。

③檢索功能。 讀者按規定的方法或規則, 從目錄、索引、文摘等載體中找到所需情報。情報資料可以採取人工傳統方式或者現代化技術手段(例如,電子計算機)來檢索。

④編輯出版功能,簡稱輸出功能。存儲的情報資料或數據,按系統的服務對象編輯成冊。例如,書本式文摘、索引、年鑑、數據手冊或其機讀形式。

⑤諮詢服務功能。為讀者提供查找文獻資料的途徑和方法,以及解答情報業務等問題。

情報系統的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一般需要經過系統分析、基本設計、詳細設計、系統調試、評價和運行幾個階段。情報系統建成後,必須對其進行跟蹤觀察,不斷反饋用戶需求和意見,以便有效維護、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特性

情報系統的兼容性:決定兩個或兩個以上情報系統之間合作能力的一種特性。不同情報系統能夠相互合作的先決條件是它們的處理結果或輸出的產品能夠互相交換使用,也即系統之間具有兼容性。一般認為,當兩個系統的處理結果或產品並無差異或可以立即交換使用時,這兩個系統具有同一性(identity),具有同一性的系統必然是兼容的。而當處理結果或產品存在差異,則不能直接交換使用,需要通過特殊手段的轉換,使之統一起來才能協調地工作,建成聯合系統,我們稱經過轉換才能達到兼容的兩個系統之間具有轉換性(convertibility)。因而可以認為,轉換是達到兼容的一種重要手段。

兼容性的重要作用在於使情報系統或網路互相連線起來達到資源共享。如果一個情報用戶利用同一台終端,使用同一種命令語言和同樣的檢索策略,能夠檢索多個系統的資料庫,並得到統一的輸出結果,而且刪除了其中的重複部分,這樣不但大大地方便了用戶,同時對情報資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十分有利的。但這要求各個系統互聯起來,並具備通訊協定的兼容性,用戶單一命令語言和資料庫記錄格式的兼容性,各資料庫所用詞表的兼容性,以及各系統輸出目錄記錄的兼容性等。不同系統獲得兼容的最直接的方法是採用或遵守相同的技術標準或規範,但由於系統建設中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往往是難以做到的。因而“轉換”便很重要。一般的說,情報系統的轉換性是比較普遍的,大多數系統可以通過轉換達到兼容。但轉換的難易程度卻不同,主要取決於各個系統採取的數字編碼、文獻著錄規則和記錄格式、檢索語言、計算機軟體和硬體,以及通訊協定等方面的可轉換程度。如果這些方面差別很大,則轉換的難度和工作量會很大,費用也會很高,對系統達到兼容是不利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