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正文
歐洲中部國家。簡稱聯邦德國。北瀕北海和波羅的海,陸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瑞士、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和丹麥。地處歐洲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面積24.8萬平方公里。人口6108.9萬(1984)。全國劃分為10個州。首都波恩。自然地理 南北介於南歐阿爾卑斯褶皺帶和北歐波羅的地盾之間,東西處於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東歐溫帶大陸性氣候之間,自然地理特徵有明顯的過渡性。
地形 地勢自南向北傾斜,可分為南德山地、中德高地和北德平原三大地形單元。
①南德山地。大體分布在多瑙河以南,包括阿爾卑斯山地及其山前高原。境內的阿爾卑斯山地面積不大,大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只有15座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位於聯邦德國和奧地利邊境上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山嶺受第四紀山地冰川刻蝕,頗為雄偉陡峭。群山環抱中有許多冰蝕湖,最大的是與瑞士、奧地利交界處的博登湖,面積538平方公里,在聯邦德國境內有305平方公里,是旅遊和療養勝地。山地有許多隘口及河谷,成為通往南歐的要道。山前高原是瑞士高原的延續,平均海拔500米,自南向北降低。高原宜林宜牧,河谷平原或盆地利於發展種植業。
②中德高地。介於多瑙河及北德平原之間。基底是海西褶皺,因受長期侵蝕而準平原化,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時又發生扭曲、斷裂、抬升和岩漿活動,成為緩坡與陡崖、丘陵與盆地交織分布的複雜地形。其中上萊茵河谷平原是兩個平行斷層間的地塹,海拔約100~200米,因受兩旁山地屏障,氣候溫暖晴朗,土壤肥沃,是理想的農耕區。聳立於平原兩側的黑林山、奧登林山等,森林茂密,萊茵片岩山地一般海拔400~800米,多林木。河谷階地氣候暖和,宜種葡萄。斯瓦本-弗蘭克陡坡山及黑森高地是由石灰岩組成並受強烈切割的山地、高原、盆地相間的地區。山地走向西南—東北,面向西北一側多陡坡,老地層清晰可見。高原深受火山活動及斷層作用影響,比較破碎。盆地屬美因河和內卡河流域,是人口及經濟集中所在。波希米亞林山在德、捷邊境和多瑙河之間,花崗岩及片麻岩廣泛出露。山嶺間有盆地或河谷平原,成為經濟中心及交通要衝。 ③北德平原。基底是加里東、海西褶皺,經長期侵蝕,在更新世冰期前地面高差已不超過100~200米。受更新世大陸冰川覆蓋地面留下眾多的冰川地貌。玉木冰期覆蓋範圍局限於易北河以東,使東西兩部分地貌有明顯差異。易北河以西平原冰磧已被夷平,自南向北分成3帶:南部是黃土帶,包括科隆窪地、明斯特窪地和下薩克森窪地,在冰磧土上堆積了肥沃的黃土,經長期合理輪種及施肥,成為富饒的農業區;中部是砂質平原帶,地勢低平,除稍高的砂崗外沼澤湖泊很多;北部是北海沿岸低地和海濱沙丘帶,高潮時易被水淹,現築堤排水闢為圩田,根據日照少、濕度大的氣候特點,種植多汁牧草,發展畜牧業。境內的易北河以東地區面積較小,自西向東依次為圩地、冰磧砂質平原及底磧溺谷帶。這裡冰磧排列宛如長崗,湖泊沼澤眾多,地面崎嶇不平,開發利用程度遠比易北河以西平原差。
境內煤炭、鉀鹽蘊藏較豐富,其他礦藏貧乏。煤炭儲量大,品種全,分布集中。硬煤探明儲量700億噸,主要蘊藏於魯爾區及薩爾區。在海西褶皺邊緣凹陷的石炭系地層中,褐煤探明儲量約580億噸,其中95%集中在科隆—杜塞道夫—埃森之間的萊茵褐煤區。鉀鹽儲量居世界前列,分布在易北河及威悉河之間的二疊系沉積岩中。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中生界地層中,萊茵河上游及阿爾卑斯山前盆地的第三系地層中也有分布。全國石油可采儲量僅4200萬噸,天然氣儲量1800億立方米(1983)。
氣候 國土處於中緯度西風帶內,西與大西洋相距不遠,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溫和濕潤,東部地區逐漸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全國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9℃左右。1月平均氣溫西部高於東部,平原高于山地,平原地區1.5℃左右,高山地區低至-6℃。0℃等溫線呈南北走向,大體經過基爾、漢堡、卡爾斯魯厄一線。萊茵河下游年降雪天數15~25天,1000米以上山地年積雪期長達5個月。7月平均氣溫全國大部分地區17~18℃,阿爾卑斯山前高原只有12~15℃。年降水量500~750毫米,自西北向東南遞減。 西北沿海的不萊梅年降水量715毫米,東南內陸的紐倫堡553毫米。受地形影響,迎風山地降水豐富,楚格峰年降水量達1739毫米。降水季節分配均勻,但在冰洋氣團和溫帶大陸氣團侵入時,天氣很不穩定。常年適中的氣溫和充裕的降水為作物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水系 河流眾多,水量豐富,坡降不大,利於航行。多瑙河發源於黑林山東坡,境內長647公里,通航里程380公里,流域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萊茵河在境內長865公里,通航里程778公里,流域面積10.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40%;水量豐富,水位變化較小,航運意義較大,內河貨運量居世界各河首位;幹流及美因河、內卡河、魯爾河等支流經過全國主要工農業區,是國內經濟意義最大的河流。威悉河境內長440公里,全部可通航,下游有不萊梅及不萊梅港。 易北河下游流經境內長227公里,海輪可直達漢堡。埃姆斯河長370公里,通航里程238公里,河口有埃姆登港。除天然河流外,還有發達的運河網。1938年完工的中部運河全長259公里,連線奧得、 易北、威悉及埃姆斯河,可航行1000噸以下的船舶。多特蒙德-埃姆斯、韋瑟爾-達特爾恩、達特爾恩-哈姆、萊茵-黑爾訥等運河溝通萊茵、埃姆斯、易北、威悉等河。北海-波羅的海運河(基爾運河)全長98.6公里,是波羅的海通北海的捷徑,為著名的國際運河,可通行吃水9米的海輪。萊茵-多瑙運河全長72公里,連線萊茵河及多瑙河兩大水系,可通航載重1500噸的船隻。 植被和土壤 植被和土壤具有過渡性,南德山地生長著以松、杉為主的針葉林和高山草甸,土壤為高山森林灰化土和高山草甸土。中德高地以松、杉及山毛櫸組成的混交林為主,土壤以棕壤為主。北德平原自然植被稀少,主要為生草灰化土及沼澤土。沿海沿河多衝積土,絕大部分已開墾為農田和牧場。對護林及造林十分重視,森林覆蓋率為28%。
居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邦德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明顯上升。 1950年自然增長率為5.7‰,1965年增至6.2‰。1961年外來移民數量達600萬(外來移民主要來自東歐、民主德國和地中海國家)。1974年全國人口達6002萬。此後人口數出現負增長率,同時,外來移民也有減少。人口老齡化十分明顯,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15.5%,18歲以下占23%,其中6歲以下幼兒只占5.7%。1981年全國就業人口2612.3萬,其中農林牧漁從業人數占5.3%,工礦建築業占45%,商業和交通運輸業占17%,文教衛生、政府、軍事和其他服務業約占1/3。 全國從業人員中外籍職工約有200萬人,主要來自土耳其、義大利、南斯拉夫等國。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46.1人(1985),在歐洲僅次於荷蘭和比利時。城鎮人口占總人口74.9%(1981),城鎮化程度居世界前列。人口分布比較均勻,主要集聚區有萊茵-魯爾、萊茵-美因、萊茵-內卡、斯圖加特、慕尼黑、紐倫堡、薩爾、漢諾瓦、漢堡、不萊梅等。萊茵-魯爾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1300人,而北德平原的沼澤區及南德山地人口較稀疏。中小城市發達,往往緊密相連成城市群,大城市較少。1981年全國25%的人口居住在0.5~2萬人的小鎮內,26%的人口居住在2~10萬人中等城鎮裡,34%的人口居住在67個10萬人以上城市內。百萬人以上的城市僅有漢堡和慕尼黑兩市,1984年人口分別為160萬和127.7萬。居民絕大多數為德意志人,講德語,另有少數丹麥人和猶太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
領土形成與開發過程 公元前日耳曼人在境內定居,以後曾不斷與其鄰近民族融合,逐步形成德意志民族。公元5世紀後,日耳曼人建立法蘭克王國。到843年王國一分為三,其中東法蘭克王國奠定了近代德國的疆域(其他兩個王國開始形成今法國和義大利疆域)。13世紀,境內封建割據,分裂為許多城邦國家。17世紀後,普魯士王國興起,1804年起取得了對丹麥、奧地利、法國的三次戰爭的勝利,擺脫了外國對德國統一的阻撓。1848年爆發了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後雖告失敗,但由於工業資本主義的興起,經濟上呈現繁榮景象。1871年完成國家統一,成立了中央在集權的德意志帝國。19、20世紀交替時期,走上軍國主義道路。至20世紀初,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工業強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戰敗,國內發生革命,革命成果被資產階級篡奪。1919年初在魏瑪召開國民議會,通過憲法,建立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1939年起相繼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進攻波蘭,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5日戰敗投降。戰後,美、英、法、蘇四國根據雅爾達會議和波茨坦協定,分區占領德國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9月,在美、英、法三國占領區內宣告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在蘇聯占領區內宣告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經濟地理 聯邦德國成立後經濟發展很快,1983年國民生產總值11430億美元,比1950年增長4倍,僅次於美、蘇、日三國,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卻高於美、蘇等國。由於資本再生產條件的惡化,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從50年代的6.9%,下降為60年代的5%和70年代的3%。1983年經濟雖開始回升,但仍面臨財政赤字、國際市場不穩定及新技術競爭等國內外問題,增長遲緩。
產業結構中製造業比重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1983年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林牧漁業占2.2%,採礦業3.4%,製造業34.4%,建築業6.3%,運輸郵電業6.2%,商業10.2%,科教及服務業37.3%,其他為政府及私人非盈利組織收入。
經濟高度集中壟斷。國家控制絕大部分的鐵路、航空、郵電、港口、採煤、電力等基礎部門及原子能、宇航等尖端工業。其他工業部門多由大壟斷集團控制,如拜耳等三大公司壟斷化學工業,大眾等四大公司支配汽車工業,蒂森、克虜伯等七大公司掌握鋼鐵工業,西門子等七大電器公司壟斷電子電器工業。但中小企業在經濟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生產布局重心在內地,因為內地有煤炭資源,農業生產自然條件也較好;德國工業發展時火車、輪船已普遍套用,可以遠距離運輸原料、燃料及其產品,工業多分布在內地的煤炭基地、交通樞紐及人口集聚區,沿海只有漢堡、不萊梅等少數工業城市。由於國土面積不大,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小,歷史上長期城邦分立,形成眾多的經濟中心,加以歷來注意控制城市規模,重視區域規劃,因此全國生產布局比較均衡。各州都有自己的工業中心和農牧業區,州際經濟水平差異小。過去工業集中在萊茵-魯爾區的局面正在逐步扭轉,相對落後的巴恩和巴登-符騰堡州工業發展很快,出現了慕尼黑、斯圖加特、紐倫堡等新工業中心。
工業 門類齊全,重工業占工業產值的70%,輕工業也相當發達。工業分為新、老兩類。老工業部門有採煤、煤電、煤化工、鋼鐵、重型機械製造等,主要分布在採煤區。在德國工業化時迅速發展,是德國軍國主義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物質基礎。聯邦德國成立後曾得到恢復和發展,近年來有停滯趨勢。新工業部門有煉油和石油化工、汽車、精密機械和儀表、電子電器等,60年代以來發展很快,分布在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及輸油管沿線,並向南部擴展。
動力工業以本國煤及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為基礎。能源消費構成已有很大變化。 煤自1950年的 92.2%降為1986年的28.6%,同期石油自3.4%上升至43.3%,天然氣自 0.1%增至15%。歷年能源消費增長均低於產值的遞升。
採煤業是最老的工業部門。 1913年產煤13100萬噸。聯邦德國成立後恢復發展,1960年產煤24100萬噸。以後因進口廉價石油,採煤工業持續10年產量下降。1974年石油提價後,煤產量回升,1984年產20600萬噸,居世界第六位。其中硬煤7900萬噸,產於魯爾區和薩爾區;褐煤12700萬噸,萊茵區是世界最大產地。目前正加強採煤業技術改造,採掘機械及煤化、液化技術馳名世界。
開採石油有百餘年歷史,但產量甚微。德國分治後,油、氣田大多在聯邦德國,1968年產油800萬噸,達歷史最高紀錄,以後產量下降,1983年產412萬噸。油田分布在易北河及埃姆斯河之間平原地區。1983年產天然氣2.49億立方米,氣田在威悉河以西。煉油業發達,1979年原油加工能力1.62億噸,居世界第五位,主要加工進口石油。煉油廠分布在沿海的漢堡、威廉港,魯爾區的杜伊斯堡及南部的卡爾斯魯厄、因戈爾施塔特等。
電力工業 1982年總裝機容量8577萬千瓦, 發電量3669億度,次於美、蘇、日居世界第四位。火電占發電量77%。過去多燃煤發電,70年代以來重油發電比重增加。火電廠主要分布在煤區和工業城市。水電站在南部山區。已建成核電站15座,集中在南部新興工業區及易北、威悉河口,裝機容量1162萬千瓦,核電約占發電總量的23%。
鋼鐵工業所需原材料除焦炭自給有餘外,鐵礦石絕大部分自巴西、澳大利亞、賴比瑞亞、瑞典、加拿大等國進口,合金材料和生鐵、廢鋼也大量輸入。鋼產量連續增長,1949年為915.6萬噸,1974年達5323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7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滯緩和外銷困難,鋼鐵工業開工不足,鋼產量俳徊在4000萬噸左右,1985年開工率79.4%,鋼產量4050萬噸,居世界第五位。鋼鐵工業技術水平高,1985年煉鋼生產中氧氣轉爐產量占81%,特殊鋼占鋼產量23%,均高於世界主要產鋼國水平。鋼材出口量占產量60%,占世界鋼材貿易量15%,在世界上僅次於日本。鋼鐵廠原來分布在煤產區的魯爾和薩爾、鐵產區的薩爾茨吉特,隨著煉鋼鐵耗煤下降及原料、市場更加依賴海外,運價愈益成為鋼鐵工業配置的重要因素,魯爾區鋼鐵業向萊茵河沿岸和沿海集中,杜伊斯堡是最大的鋼鐵工業中心,不萊梅也建有大型鋼鐵廠。
化學工業 1980 年就業人數及銷售額分別占工業的7.4%和10.6%,產值僅次於美、日居世界第三位,出口值為世界第一。德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煤化工的國家。19世紀即開始從煉焦副產品生產苯、蒽。20世紀又用煤製取合成氨、硝酸、硫酸,還以鉀鹽為原料,建立強大的醫藥、染料、化肥等化學工業。兩次世界大戰中化學工業受嚴重破壞,戰後迅速恢復,60年代以來化學工業年平均增長9.2%,超過工業平均增長率。化工原料也轉為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但仍相當重視煤化工。1980年塑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有機化工產品產量分別占世界第二、第三、第四位,燒鹼及鉀肥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二、第四位。化學工業分布在魯爾區、法蘭克福、路德維希港、漢諾瓦、因戈爾施塔特等。
機械製造工業是聯邦德國最大的工業部門,職工人數占工業從業人員一半,1984年出口值占全國出口總值的44.9%。產品繁多,工具機、電機、重型機械、汽車、光學儀器、精密儀表、辦公室機器、核電站設備都居世界前列。工具機產值占世界第一位。集中在魯爾區。1982年汽車產量412萬輛,僅次於日本及美國。汽車銷售額占整個工業的10.6%,大眾及賓士小轎車以性能優良聞名於世。主要汽車工業中心有沃爾夫斯堡、不萊梅、慕尼黑、斯圖加特等。 電子電器工業占工業總銷售額9.4%,集中在南部的斯圖加特、慕尼黑、紐倫堡附近的安斯巴赫等地。目前通過政府資助,加快計算機和機器人的製造和套用,在採用新技術方面追趕美國和日本。 輕工業就業人數占工業30%,主要有食品、紡織、服裝和出版印刷等。食品工業有乳製品和醃肉、釀酒、甜菜榨糖、魚品及進口食品加工等,多在原料產區及沿海港口,出口值居世界第四位。紡織工業中心是魯爾區的伍珀塔爾及斯圖加特附近。慕尼黑的啤酒、漢堡的快餐食品、紐倫堡的玩具、斯圖加特的出版物都聞名於世。
農業 德國過去農業發展遲緩,是傳統的農產品進口國。又因戰爭破壞和戰後大批移民入境,農產品供應更加不足。50年代以來,由於國家重視,農業發展很快。1980年與1950年相比,農業產值增長近4倍,穀物、肉類、奶類產量分別增長1.3倍、2倍、60%。農業產值年平均增長2%,超過0.9‰的人口年平均增長率。小麥、玉米、甜菜的單產和農機擁有量、化肥施用量等均列世界前茅。
農業以畜牧業為主。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占耕地65%以上,畜牧業比種植業產值高一倍多。長期以養豬業為主,近年加速發展養牛業,其產值已超過養豬業。乳品生產能滿足國內需要並有出口。經濟作物及園藝作物產值遠大於穀物。主要作物有甜菜、葡萄、油菜、小麥、黑麥、花卉等,櫻桃、蘋果、梨產量有世界地位。蛇麻子產量居世界第二,為聯邦德國馳名海外的啤酒原料。林業有相當規模,伐木量居歐洲共同體各國之首。農業地區專門化不如美、法兩國明顯,但也注意因地制宜地發展,發揮自然條件有利的地區優勢,如在萊茵河谷發展葡萄業,在內卡河谷和博登湖畔建設水果區,在斯圖加特附近和維爾茨堡至紐倫堡的美因河谷建立商品蔬菜和花卉區,在黃土帶種植小麥、甜菜等,在中德高地及北德平原,視各地地形及氣候不同建成牧區或混合農業區,城市附近及工業區發展城郊農業,北海沿岸及南部山前高原則建成乳肉業區。
交通 交通運輸業發達。1980年全國貨物周轉量(不包括海運)中,公路占50.7%、 鐵路占24.5%、內河占20.9%、管道占3.9%、航空占0.1%;海運也較發達,組成便捷的綜合運輸網。1983年公路總長48.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84公里(1982),承擔 1/3的公路貨運量。1983年鐵路總長3.1萬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1.12萬公里,負擔鐵路運量的80%以上。聯邦德國是世界上內河航運最發達的國家之一,1980年內河通航里程達4307公里,有大河港80多個,其中萊茵河占內河運量2/3以上,杜伊斯堡是歐洲最大的河港。1980年海運吞吐量1.5億噸,遠洋船有787萬登記噸。漢堡港是最大海港,有300多條航線與世界1100個港口聯繫,10萬噸級海輪可直泊碼頭,1980年吞吐量6310萬噸。其他重要海港有不萊梅、不萊梅港、威廉港、埃姆登等。1980年遠程輸油管道長1580公里,主要管線有自地中海沿岸的熱那亞、的里雅斯特橫穿阿爾卑斯山脈至卡爾斯魯厄和因戈爾施塔特,自鹿特丹和威廉港通過魯爾區至法蘭克福等。航空事業發達,承擔繁重的客運任務。法蘭克福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港,並與國內航線相聯。
對外貿易 聯邦德國資源和市場依賴國外,外貿是經濟的重要支柱。1980年進、出口值分別占世界進、出口總值的10%和10.5%,均居世界前列,人均出口值居世界第一位。1981年出口總值達1760億美元,比1980年有所下降。工業製成品占出口值的85.7%,主要有機械、運輸設備、鋼材、化工和電子產品等。其中化工產品及機械出口為世界之冠。1981年進口總值1639億美元,礦物燃料(石油、天然氣等)占進口值24.3%,其次是食品、機器車輛、化工產品、原料、紡織品、服裝、鋼鐵和金屬製品。除煤炭外,其他工業原料和燃料如石油、有色金屬、鐵礦石等的進口量占需用量90%以上,是僅次於美國、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原料、燃料進口國。1965年起工業製成品(包括半成品)進口超過原料及食品,1981年占進口值的54.5%。自1952年以來出口值一直超過進口值,對經濟發展及國際收支非常有利。外貿主要對象是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其次是美國。與蘇聯、東歐及開發中國家的貿易也有所增加。 地區經濟差異和城市 聯邦德國境內按自然、歷史及經濟特徵的不同,可分為下列5區:
① 北萊茵-威斯伐倫區,即北萊茵-威斯伐倫州。位於萊茵河及歐洲古代重要商路──“聖路”的交通十字路口,擁有全國90%以上的煤藏及肥沃的黃土、沖積土組成的大片平原。19世紀起以魯爾區為核心,在利用就地煤的基礎上發展電力、鋼鐵、化工、機械等工業,成為德國乃至西歐最大的重工業基地。60年代以來為改變工業重型化結構,發展石油化工、汽車、電子電器等部門,第三產業也有很大增長。
全區人口1000萬以上,有世界著名的大城市群。科隆有發達的技術密集型工業,是全國第三大城和本區最大城市。波恩是全國政治中心和文化名城,有“花園首都”之稱。州的首府杜塞道夫是全國金融中心之一。
② 北部區,包括下薩克森、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漢堡、不萊梅4個州。全國海運大門,交通便利。農業以牧為主,沿海養乳牛,東部內陸則多養豬,是全國最大的畜產品供應地。工業集中在漢堡、不萊梅及以漢諾瓦為中心的下薩克森工業區。漢堡是全國最大城市及外貿中心,工業建立在進口原料基礎上,有煉油和石油化工、造船、食品、化妝品、電子電器等部門。不萊梅及其外港不萊梅港,為全國第二海港,有造船、鋼鐵、汽車等部門,還是重要漁港。漢諾瓦是下薩克森州首府,利用其方便的交通條件及附近的鉀鹽、鐵、有色金屬等多種資源建立多部門工業區,區內有漢諾瓦的精密機械及儀表,不倫瑞克的出版印刷,沃耳夫斯堡的汽車,薩爾茨吉特的鋼鐵等。
③ 西南區,包括巴登-符騰堡、 萊茵蘭-法爾茨、黑森3個州。有一系列的山峽 、高地和萊茵、美因、內卡河流域平原。全國重要的工農業區。農業發達,是全國重要糧倉、葡萄園和水果基地。工業集中在萊茵-美卡區(法蘭克福、威斯巴登-美因茨、達姆施塔特三角地帶)、萊茵-內卡區(曼海姆、路德維希港、斯圖加特)。法蘭克福是本區最大城市和鐵路、空運中心,有化學、精密儀表等工業及發達的金融業。斯圖加特是州首府和工業中心,有汽車、鐘錶、光學儀器、出版等部門。曼海姆-路德維希港是重化工業為主的雙子城。
④ 巴伐利亞區,即巴恩州。境內大部是山地和高原,過去以農業為主,工業落後。現在成為以慕尼黑、紐倫堡、奧格斯堡為中心的新興工業區,機械及電器電子工業在全國有重要地位。冬季滑雪、夏季登山、慕尼黑的啤酒節和拜羅伊特的音樂節等又使本區成為全國旅遊勝地。州首府慕尼黑是全國重要的文化中心和第二大城市。
⑤ 薩爾區,即薩爾州。面積不大,但位置重要,又有豐富的煤藏。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後,處於共同體成員國的中心,已與法國洛林地區、盧森堡建立經濟合作關係,發展很快。現在是全國僅次於魯爾的煤鋼工業區,並開始發展化工、機械、光學儀器、電子電器等部門。工業主要分布在州首府薩爾布呂肯周圍。
參考書目
D. Burtershaw , Economic Geography of West Germany, Macmillan Education Press,London,1977.
Gerhard Fuchs,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Ernst Klett Verlag,Stuttgart,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