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工業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輕工業是中國的傳統優勢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食品、造紙、家電等19大類45個行業,是涵蓋衣、食、住、行、用、娛樂等消費領域的產業組合群,是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民生產業,是承啟一、三產業的重要消費品工業,具有“滿足內需型、出口外銷型、就業支柱型、服務三農型”的顯著特徵。
名詞解釋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的總產品按它的最終用途可分為兩大部類:第一部類是生產資料,第二部類是生活資料。輕工業是和重工業相比較而言,輕重工業的劃分是以產品用途為依據的。
國際上對輕工業尚未有一個嚴謹的、統一的概念。在中國,輕工業是以生產生活資料為主的加工工業群體的總稱,是製造產業結構中的一大分類,它是部門經濟分類管理的產物。
日本認為,輕工業屬於製造工業。製造工業按商品用途分類時,不少於75%的產品用於家庭的為消費資料工業,不少於75%的產品供給企業的為生產資料工業。消費資料工業的代表為食品工業、服裝工業、家具工業等。生產資料工業的代表是冶金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從這個意義上講,輕工業是一種消費資料工業。
美國亦認為,輕工業與重工業的區別在於是否從事消費品的生產,而不在於所用的機器或工廠的類型,代表性行業如紡織工業、家用電器工業和食品工業等。
在蘇聯,輕工業就是紡織工業、縫紉工業、皮革工業和玻璃工業等的總稱。
輕工分類
輕工業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食品製造、飲料製造、菸草加工、紡織、縫紉、皮革和毛皮製作、造紙以及印刷等工業;
(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文教體育用品、化學藥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日用玻璃製品、日用金屬製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文化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工業。
劃分規則
工業 指從事自然資源的開採,對採掘品和農產品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質生產部門。具體包括: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對農副產品的加工、再加工;對採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對工業品的修理、翻新,如機器設備的修理、交通運輸工具(包括小臥車)的修理等。
輕工業 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
重工業 是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按其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
根據上述劃分原則,修理業中以重工業產品為修理作業對象的劃為重工業,反之劃為輕工業。
中國輕工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輕工業保持著快速增長,2000—2008年按規模以上企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了5.2倍,年均增長22.9%。2008年輕工業增加值26235億元,占中國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0.3%,占GDP的8.7%。1-11月份實現利稅總額6278億元,占全國工業實現利稅總額的14.8%。出口競爭力大幅增加,成為全球輕工產品重要製造基地。
中國2008年出口總額3092億美元,占全國21.7%,比2000年增長3.4倍,年均增長20.2%;輕工業創造的貿易順差占全國每年的76%以上。四分之一的輕工業產品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海爾、格力、波司登、茅台、青啤等一批品牌享譽國內外。腳踏車、縫紉機、電池、啤酒、家具、日用陶瓷、燈具、空調、冰櫃、洗衣機、微波爐、鞋、鋼琴等10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特別是家電、皮革、家具、羽絨製品、陶瓷、腳踏車等產品占國際市場份額50%以上,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輕工大國。成為具有創新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中國輕工業新產品產值從2005年的3337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近6600億元,年均增長34.2%。家電、塑膠、皮革等行業引進國外技術、關鍵設備進行消化吸收,形成了較強的集成創新的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已經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輕工生產體系。成為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民生產業。
2008年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數2042萬人,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就業人數的25%。加上規模以下企業,全行業吸納就業人數3500多萬人,眾多中小企業為農民工和城市基層勞動人員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成為惠及“三農”的中堅力量。輕工業70%的行業、50%的產值涉及農副產品的深加工,2億多農民直接受益,對實現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產業化,加快城鎮化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已達150多個,年產值約1.2萬億元,占輕工業總產值的16%左右,成為帶動輕工業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2008年9月,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擴散和蔓延,中國輕工業出口大幅下滑、停產倒閉增加、產品積壓嚴重、就業崗位減少、虧損面擴大。
影響因素
輕工業的發展受巨觀調控政策、國內及國際市場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
匯率變化影響
自2005年7月21日中國實行匯改,人民幣對美元呈現單邊升值狀態。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速度,是輕工出口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因為契約從簽訂到執行需要一個較長周期,輕工企業利潤空間原本不大,如果人民幣升值過快,企業執行契約時,利潤將遭受較大損失。2007年中國輕工產品對美國出口額736.8億美元,至2007年底,對比2006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價,相當於損失人民幣371.4億元。
企業主要採取三種方式避免損失:(1)與客戶協商,部分契約從美元結算改為歐元結算;(2)企業簽約時縮短付款時間,減少風險;(3)部分熱銷產品,同客戶協商提價。這些方法只能部分緩解壓力,最終與客戶協商能否成功,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貨幣緊縮政策影響
貨幣緊縮政策使企業融資成本加大。特別是輕工行業中的大量中小企業,在商業銀行控制放款規模之後,籌集發展資金的渠道更加緊張。2007年1—11月,中國輕工規模以上企業負債總額28333億元,以此計算,受利率調整影響,輕工行業下年需多支出利息382.5億元,約占輕工行業本期利潤的11.7%。
降低出口退稅率的影響
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抑制低水平、初級加工產品、“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企業轉變落後的經營方式,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同時,減少貿易摩擦,緩解國家外貿順差過大帶來的突出矛盾,促進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出口退稅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落後企業,使行業平均利潤水平難以提高,影響行業的長遠發展。行業中的優秀企業認為正可以通過這一契機淘汰落後產能,實現淨化市場、改變市場中無序競爭的局面。
減少加工貿易項目的影響
此舉對於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出口具有重要意義,並促使企業向更高技術含量、更大增值方向發展,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限制類商品政策調整主要影響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重點在於商品結構和區域結構調整。
原輔材料漲價影響企業運營和效益
煤、油、鋼材、銅等原材料價格持續震盪攀升,糧油等食品原料價格上漲以及運輸成本增加,直接影響著輕工企業的運營和效益
貿易摩擦形勢嚴峻,反補貼成為新考驗
2007年,中國輕工行業企業面對的反傾銷調查和技術壁壘問題仍然嚴重,而反補貼調查逐漸成為對中國輕工行業出口的新考驗,從可能造成的影響看,甚至超過反傾銷調查和技術壁壘。2007年前11個月,中國共遭受各類貿易救濟調查近70起,依舊處於全球貿易摩擦漩渦的中心位置。在連續12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5年成為遭受的337調查的全球之最之外,中國又成為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共遭受9起反補貼調查,其中涉及輕工產品的為2起。
淘汰落後產能,推動行業結構調整
有計畫、分步驟地淘汰落後產能,短期內可能對地區利益、部門利益產生不利影響,但從國家整體利益方面看,對有效利用資源、避免市場無序競爭、保證產品質量具有巨大意義。切實保證落後產能淘汰目標的完成,對推動輕工行業進步發揮重要作用。
地位作用
輕工業在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表現為:
輕工業是城鄉居民生活消費資料的主要來源,它直接關係城鄉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輕工業為農業、重工業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一部分生產資料和配套產品,為這些部門的發展服務;
輕工業也是擴大產品出口、換取外匯的重要方面;
輕工業一般具有投資少、建設周期短、資金周轉快、積累多的特點,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輕工業大量屬於勞動密集型工業,有利於大量吸收勞動就業。
輕工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不僅取決於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受農業、重工業為輕工業提供的勞動對象、勞動手段的規模所制約。因此,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應該有一個合理的比例關係,才能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順利發展。
振興規劃
2月19日,由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振興規劃提出,設立家電、造紙、照明、洗滌用品與表面活性劑、五金和農產品(000061)深加工等行業產業升級專項,食品安全能力建設專項,輕工重點裝備國產化與信息化融合專項和輕工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專項等。各專項以行業中的重點企業作為技術改造備選對象。
產值計算
輕重工業總產值的劃分也是按“工廠法”計算的,即一個工業企業在正常情況下生產的主要產品的性質屬於輕工業,產的主要產品的性質屬於重工業,則該企業的全部總產值作為重工業總產值。增加值
實收資本
指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人投入的資本。按投資主體可分為國家資本、集體資本、法人資本、個人資本、港澳台資本和外商資本等。資產合計
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資產按其流動性劃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和其他資產。(1)流動資產指企業可以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生產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合計。包括現金及各種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2)固定資產指企業固定資產淨值、固定資產清理、在建工程、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所占用的資金合計。
(3)無形資產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
負債合計
指企業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將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負債一般按償還期長短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遞延稅項等。(1)流動負債指企業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需要償還的債務合計,其中包括短期借款、應付及預收款項、應付工資、應交稅金和應交利潤等。
(2)長期負債指企業在一年以上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需要償還的債務合計,其中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務、長期應付款項等。
權益
指企業投資人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企業淨資產等於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餘額,其中包括投資者對企業的最初投入,以及資本公積金、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對股份制企業即為股東權益。固產原價
指企業在建造、購置、安裝、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某項固定資產時所支出的全部貨幣總額。它一般包括買價、包裝費、運雜費和安裝費等。固產淨值
是指固定資產原價減去歷年已提折舊額後的淨額。流動資產
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及各種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貨款、存貨等。
銷售收入
指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取得的業務總額。銷售成本
指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的實際成本。
資產負債
該指標既反映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也反映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從事經營活動的能力。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費用利潤
指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的利潤與成本費用之比,是反映工業生產成本及費用投入的經濟效益指標,同時也是反映降低成本的經濟效益的指標。計算公式為:工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增加值率
指在一定時期內工業增加值占同期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間消耗的經濟效益。計算公式為:工業增加值率(%)=工業增加值(現價)/工業總產值(現價)×100%
資產周轉
指在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完成的周轉次數,反映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計算公式為:流動資金周轉次數=產品銷售收入/全部流動資產平均餘額
稅金附加
指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應負擔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消費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銷售利潤
指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收入扣除其成本、費用、稅金後的利潤。利潤總額
指企業實現的利潤。交增值稅
指企業在報告期內應交納的增值稅額。資產貢獻
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計算公式為: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銷售率
指報告期工業銷售產值與同期全部工業總產值之比,是反映工業產品已實現銷售的程度,分析工業產銷銜接情況,研究工業產品滿足社會需求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為:產品銷售率(%)=工業銷售產值/工業總產值(現價)×100%
生產率
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目前我國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將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除以同一時期全部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來計算的。計算公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為了使各年度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數字可以比較,1990年以前各年的全員勞動生產率均按指數換算成1990年不變價格。
重工業是指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基礎、以高檔耐用消費品、裝備製造業、電子及電器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輕工業: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為兩大類:(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
在過去的產業經濟學中,往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為輕重工業。產品單位體積的重量大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屬輕工業。屬於重工業的工業部門有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由於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業結構的產業分類中,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同輕、重工業並列。這樣,工業結構就由輕工業、重工業和化學工業三大部分構成。常有人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同輕工業相對。
另外一種劃分輕、重工業的標準是把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以上這兩種劃分原則是有區別的。
國家統計局對輕重工業的劃分接近於後一種標準,《中國統計年鑑》中對重工業的定義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輕工業為: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在研究中,如上文所述,常將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合稱為重化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