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城棋(日文:御城碁),日本江戶時代的圍棋四大家的棋士每年
一度在德川將軍家御前進行的對局比賽。從1626年(寬永3年)開始第一次,以後每年一次。圍棋比賽的同時還有2到3局將棋比賽。
簡介
御城棋到1864年(元治元年)結束一共延續了二百多年。參加御城棋的棋士均為日本圍棋四大家的頂尖棋手,對局勝負不但關係到個人段位升降,更關係到本門榮譽,甚至與日後棋所歸屬有關。故對局者無不全力以赴,比賽異常緊張激烈。歷史上有記錄的御城棋對局共有536局,參加的棋士有67名。歷史上的御城棋最高連勝記錄是本因坊秀策連續13年出場的19連勝。當時,由於四大家對外實行技術保密,平日輕易不與別家的棋士對弈,所以除了爭棋外,御城棋便成了公開較量的唯一場合。對參加御城棋的棋士來說,對局勝負不但關係到個人的前途,更關係到本門本派的榮譽,甚至與日後棋所寶座歸誰家所有有關。故對局者無不全力以赴,比賽緊張酷烈的程度絕非常人所能想像,也著實弈出了許多精彩絕倫的好棋來。據《慶長日件錄》記載:第一次御城棋,對局者有本因坊、利玄、仙角、道碩四人。利玄就是鹿鹽利賢;仙角是本因坊老師仙也的兒子;道碩則是本因坊的徒弟,後來自立門戶,成為安井家的開山祖師。這次比賽,本因坊算砂大概因心理壓力過大有些失常,結果一勝一負。後來的棋聖本因坊秀策曾自1849年起,十三年間創造御城棋賽十九連勝的空前紀錄
比賽規程
御城棋對局場所是在江戶城中奧的黑書院,白書院是棋手休息的
地方。在平時,黑書院和白書院都是用於處理公事的房間,主要舉行規模較小的儀式。所有出席的棋士均賞賜十枚銀子,並賞賜服裝、早晚的食物、茶果等。棋手對局按照交手棋份(手合割)來進行。由於時間有限,從本因坊道策時代的1669年(寬文9年)開始,御城棋都是事先在別處下完,在將軍面前不過是將下完的棋進行復盤。1716年(享保元年),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將御城棋的日期確定為11月17日(為了紀念大坂戰役的勝利),從此每年的御城棋都是在這個固定的時間舉行。
能夠參加御城棋的棋士為本因坊家、安井家、井上家、林家的家元(掌門人)、跡目(繼承人)和七段以上的棋士。此外由各家家元特別推薦的五段以上棋士也可參加御城棋。此外規定御城棋參加者必須剃髮並身著僧侶的服裝。對局期間棋手禁止外出。參
加御城棋的資格
御城棋每年十一月初六報名,十一月十七舉行。圍棋參賽者必須是本因坊家、井上家、安井家、林家四家家元、跡目,以及達到四家協定標準(一般是七段以上)的其他棋士。出席棋士按慣例有十枚銀幣、衣服、茶食等賞賜。在對局期間,對弈者禁止外出。
歷史
成立期
由於德川家康喜好圍棋,1608年(慶長3年)曾命一世本因坊算砂和林利玄在駿府的家康御前對弈。從此以後,每年三月本因坊算砂和其他棋家的棋士都要來到江戶城,在將軍面前對弈供將軍觀看。
1626年(嘉永3年),繼承算砂擔任名人的中村道碩與安井算哲在二條城的將軍御前對弈,這局棋算哲執黑3目勝。一般認為這是最早的正式御城棋。
1631年(寬永8年)以後的“碁將棋御覽”記錄了歷次御城棋活動。
1637年,御城棋里加入了將棋對弈。在德川家綱時代,圍棋和將棋都在寺社奉行管轄之下。1662年(寬文2年)圍棋和將棋作為寺社奉行支配的活動被正式確定下來。
爭奪名人棋所的舞台
中村道碩去世後,本因坊算悅與安井算知為了爭奪名人棋所進行了六番爭棋,爭棋從1645年(正保2年)到1653年(承應2年)共歷時9年,這是在江戶城御城棋的開始。爭棋結果3勝3負雙方未分勝負。
算悅去世後,在1668年(寬文8年)御城棋的前兩天,幕府宣布安井算知為名人棋所。這一年的御城棋賽本因坊道悅定先與安井算知下了一局,結果為和棋。這時道悅已經向安井算知提出了六十番爭棋(最後只下了二十番棋)請求,所以這一局即作為爭棋的第一局。從此以後在御城棋上爭棋的第一局都下成和棋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慣例。
道悅的繼承者是本因坊道策,他以出眾的棋藝成為無可爭議的名人棋所。道策御城棋16戰14勝2負,所負2局均為讓二子局,其中1683年(天和3年)與安井春知的二子局僅負1目,被譽為“道策畢生的傑作”。此外他與安井算哲(二世算哲,後更名為涉川春海)在御城棋上下過一局有名的天元局,即執黑的算哲第一手下在天元上,這局棋執白的道策以9目大勝。
道策去世後,本因坊家的跡目是本因坊道知。1705年(寶永2年),御城棋賽前三世井上道節因碩(道知的師父、監護人)向安井仙角提出讓15歲的道知以互先的方式與之對弈,遭到仙角的拒絕(當時道知只有四段)。於是道知向寺社奉行提出二十番爭棋要求。這場爭棋道知的棋份是先相先。御城棋第一局道知在終局階段弈出妙手,執黑1目勝安井仙角,這局棋被後世譽為“道知的官子名局”。這次爭棋結果以道知3連勝結束。
1764年(明和元年),九世本因坊察元與六世井上春碩因碩剛剛一起升入八段,察元隨即提出擔任名人棋所的要求,遭到春碩拒絕後察元與春碩展開了二十番爭棋。御城棋上的爭棋第一局依照慣例下成和棋,此後察元連勝5局結束了這場爭棋。察元先後就任名人和棋所。
幕末期
十一世井上幻庵因碩為爭奪名人棋所,曾與十四世本因坊秀和提出爭棋要求。1840年(天保11年)雙方進行了爭棋第一局。對局期間幻庵曾兩度吐血(後世將本局稱為“獻身的爭棋”),結果秀和執黑4目勝出,這樣幻庵只弈一局後就中止了爭棋。1842年(天保13年)兩雄再次在御城棋賽對壘,結果秀和執黑4目再次勝出,使幻庵徹底斷絕了爭奪棋所的念頭。
棋力據天保四傑之首的太田雄藏生得“白面朱唇,眉清目秀,頭髮烏黑”,是個美男子。他因為出戰御城棋必須剃髮的要求而拒絕參加御城棋。最終他沒有剃髮也沒有參加御城棋,不過後來幕府方面珍惜雄藏的才能,最後協商的結果還是滿足了他不剃髮升入七段的要求。
秀和的跡目本因坊秀策於1849年(嘉永2年)初次參加御城棋,到1861年(文久元年)為止的13年間在19次御城棋對局中獲得全勝。
1855年(安政2年)由於安政大地震御城棋中斷,1859年(安政6年)本因坊秀和向幕府提出擔任名人棋所的要求,結果當時幕府正忙於其他事情,秀和的申請最終不了了之。1861年(文久元年),秀和在御城棋上不湊巧地執白1目負於自己的競爭對手井上松本因碩,真是時運不濟。1862年(文久2年)的御城棋只是在賽前下完就結束了,幕府以江戶城發生火災為由停止了御城棋。1864年(元治元年),延續了二百多年的御城棋正式中止。
相關詞條
圍棋百科
圍棋起源於中國古代,是一種策略性二人棋類遊戲,使用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棋子進行對弈。目前圍棋流行於亞太,覆蓋世界範圍,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棋類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