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國名
從前,一位法國航海家到達西非海岸,他上岸後問一當地的婦女:“這是什麼地方?”那位婦女不懂法語,用土語說了聲“幾內亞”,表明自己是婦女。航海家誤認為是地名,因此,就傳開了。
也有一種說法:“幾內亞”一詞來源於柏柏爾語,意思大約是“黑人的國家”。
國旗
幾內亞國旗啟用於1958年11月10日。國旗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紅、黃、綠三色。紅色象徵為自由而鬥爭烈士的鮮血,還象徵勞動者為建設祖國而作出的犧牲;黃色代表國家的黃金,也象徵普照全國的陽光;綠色象徵該國植物。另外,紅、黃、綠三色也是泛非顏色,幾內亞人視之為“勤勞、正義、團結一致”的標誌。國徽
幾內亞國徽中央的黃色後面上交叉著一把劍和一桿槍,發出了人民用武力保衛國家獨立和自由的鋼鐵誓言;一束稻穗與兵器交織著戰爭與和平,稻穀是幾內亞最主要的農產品,它顆粒飽滿,象徵著生活的殷實。盾徽下端繪有與國旗色彩一致的紅、黃、綠色塊,幾內亞的兒女們堅信這三種顏色分別代表“勤勞、正義、團結”,這正是國徽底部飾帶上的箴言。幾內亞的國徽充滿著獨立的尊嚴和自由的驕傲。國徽頂部一隻飛翔的白鴿將和平友愛撤遍人間大地。
人口
1120萬(2011年)。全國有20多個民族,其中富拉族(又稱頗爾族)約占全國人口的40%以上,馬林凱族約占30%以上,蘇蘇族約占20%。官方語言為法語。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主要語種有蘇蘇語、馬林凱語和富拉語(又稱頗爾語)。全國約85%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5%信奉基督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
科納克里(Conakry)是全國最大城市。位於幾內亞西南沿海,瀕臨大西洋東側,由羅斯群島、卡盧姆半島和與半島相連的沿海陸地組成,是幾內亞的最大海港,也是西的最大海港之一。屬熱帶雨林氣候,1月盛行北風,7月為南風。人口約220萬,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2℃,每年5至11月為雨季,年均降雨量約3,000mm。
節日
獨立日:每年10月2日
地理
自然地理
幾內亞面積245,857平方公里。位於西非西岸,北鄰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和馬里,東接象牙海岸,南接獅子山和賴比瑞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352公里。地形複雜,全境分4個自然區:西部(稱下幾內亞)為狹長的沿海平原。中部(中幾內亞)為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賈隆高原,西非3條主要河流——尼日河、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均發源於此,被稱為“西非水塔”。東北部(上幾內亞)為平均海拔約300米的台地。東南部為幾內亞高原,有海拔1752米的寧巴山,為全境最高峰。沿海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內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4——32℃。
自然資源
資源豐富,有“地質奇蹟”之稱。鋁礬土貯藏總量估計為400億噸,其中290多億噸已探明,占世界已探明儲量的30%,居世界第一位,其品位高達58%-62%。鐵礦石儲量為70億噸,品位高達70%。鑽石儲量為2500萬-3000萬克拉。此外還有黃金、銅、鈾、鈷、鉛、鋅等。水力資源極為豐富,開發後年發電量估計可達630億度。沿海漁業資源較豐富,近海淺層水域魚的蘊藏量為23萬噸,深海區蘊藏量約100萬噸。沿海大陸架已發現有石油。東南部有大片原始森林,盛產紅木、黑檀木等貴重木材。
政區地理
全國劃分為首都科納克里和33個市,分別下轄5個區和303個鎮。
幾內亞全國劃分為首都科納克里市和七個行政區(REGION),行政區下轄省(PREFECTURE),省下分為專區(SOUS-PREFECTURE),基層行政單位為自然村或城市街道。
金迪亞區:金迪亞省、科亞省、杜布雷卡省、弗雷卡里亞省、特里梅萊省
博凱區:博凱省、博法省、弗里亞省、高瓦爾省、孔達拉省
拉貝區:拉貝省、庫比亞省、萊魯馬省、馬利省、杜蓋省
馬木區:馬木省、達拉巴省、皮塔省
法拉納區:法拉納省、達波拉省、丁基拉耶省、吉西杜古省
恩澤雷科雷區:恩澤雷科雷省、貝拉省、蓋凱杜省、洛拉省、馬桑達省、尤木省
康康區:康康省、凱魯阿內省、庫魯薩省、芒加納省、西基里省
歷史
公元9至15世紀,幾內亞是加納王國和馬里帝國的一部分。1870—1875年民族英雄薩摩利·杜爾統一境內各小王國。建立烏阿蘇魯王國。15世紀葡萄牙殖民主義者侵入幾內亞,隨後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國接踵而至。1842—1897年法國殖民主義者同各地部落酋長簽訂30多個“保護”條約。1885年柏林會議劃幾為法國的勢力範圍。1893年命名為法屬幾內亞。1957年幾內亞民主黨領導人艾哈邁德·塞古·杜爾組織半自治領地政府。1958年9月幾內亞人民通過公民投票反對法國戴高樂憲法,要求立即獨立,拒絕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同年10月2日正式宣告獨立,成立幾內亞共和國。杜爾出任共和國首屆總統。1984年3月底塞古·杜爾總統逝世,4月3日以蘭薩納·孔戴為首的軍人發動政變,接管了國家最高權力,宣布改國名為“幾內亞共和國”(亦稱幾內亞第二共和國),孔戴成為幾內亞獨立後的第二位總統。1994年1月,成立第三共和國。
2003年12月,幾內亞舉行總統選舉。此次選舉是幾內亞實行多黨制以來舉行的第三次總統選舉。當時69歲的孔戴以95.25%的得票率蟬聯總統。2008年12月22日,孔戴總統病逝。23日,以穆薩·達迪斯·卡馬拉上尉為首的部分軍人發動政變,成立“國家民主與發展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同時推舉卡馬拉為該委員會主席。2010年11月,幾內亞舉行大選,阿爾法·孔戴贏得選舉,成為幾內亞第一位民選總統。
政治
政體
2010年1月,幾軍政權任命反對黨幾內亞進步同盟主席讓-馬里·多雷為新過渡政府總理,並宣布於6個月內舉行總統選舉、還政於民。6月和11月,幾先後舉行2輪總統選舉,幾內亞人民聯盟主席阿爾法·孔戴勝出。孔戴總統於12月21日宣誓就職,並於2011年初組建新政府。孔戴執政兩年多來,實施“變革新政”,推行行政、司法和安全機構改革,政局總體保持穩定。2012年10月初,幾政府進行了部分改組,總理及多數部長留任。10月29日,幾成立新一屆獨立選舉委員會。該委員會於12月底宣布將於2013年5月12日舉行立法選舉。但朝野雙方就選舉組織有關問題仍存分歧。反對派支持者並於2月底在首都舉行示威遊行,其間與安全部隊發生衝突,造成多人受傷。
憲法
2008年12月幾軍事政變後,幾軍政權中止實施1990年憲法。2010年5月,幾軍政權領導人、代總統科納特署令實施經幾全國過渡委員會(代議會)修改的過渡期憲法,規定總統任期為5年,最多只能擔任2個任期。
議會
2008年12月幾軍事政變後,原國民議會被解散。2010年5月,幾軍政權領導人、代總統科納特署令成立全國過渡委員會為代議會,履行立法機構的職責。過渡期憲法規定應在總統選舉後半年內舉行立法選舉,但因朝野雙方在選舉日期、獨選委人員構成、選民名單等問題上存在分歧,政治對話未達成共識,選舉已數度推遲。
司法
分普通法院和特別法院兩類。普通法院包括最高法院、抗訴法院、初審法院和治安法院。最高法院下設訴訟、行政、經濟財政和立法四個法庭。特別法院包括特別最高法庭、軍事法庭和勞動法庭。2009年3月,軍政權撤銷最高法院。2010年3月,軍政權恢復最高法院,並任命馬馬杜·西拉(MamadouSylla)擔任最高法院院長,阿伊薩圖·巴爾德(AïssatouBaldé,女)擔任總檢察長。
政府
本屆政府成立於2012年10月,包括總理、5名國務部長、24名部長和6名部長級代表。孔戴總統兼任國防部長,其他成員名單如下:總理穆罕默德·賽義德·福法納(MohamedSaïdFOFANA),司法和掌璽國務部長克里斯蒂安·索烏(ChristianSOW),公共工程和交通國務部長奧斯曼·巴(OusmaneBAH),外交和海外僑民國務部長弗朗索瓦·隆塞尼·法爾(FrançoisLouncényFALL),經濟和財政國務部長凱爾法拉·揚薩內(KerfallaYANSANE),能源國務部長帕帕·科利·庫魯馬(PapaKolyKOUROUMA),衛生部長愛德華·尼昂科耶·拉馬(EdouardGnankoyeLAMA),礦產和地質部長穆罕默德·拉明·福法納(MohamedLamineFOFANA),城市化、住房和建設部長易卜拉希馬·邦古拉(IbrahimaBANGOURA),社會事務和婦女、兒童促進部長迪婭卡·迪亞基特(DiakaDIAKITE,女),電信、郵政和新信息技術部長奧耶·吉拉沃吉(OyéGUILAVOGUI),計畫部長塞古·特拉奧雷(SékouTRAORE),青年、青年就業和體育部長塞努西·邦塔馬·索烏(SanoussyBantamaSOW),農業部長埃米爾·永布諾(EmileYOMBOUNO),新聞部長托巴·塞澤爾·波戈穆(TogbaCésaireKPOGHOMOU),國土管理和權力下放部長哈桑·孔戴(AlhassaneCONDE),安全和民事保護部長穆拉馬尼·西塞(MouramaniCISSE),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長泰利韋爾·巴伊洛·迪亞洛(TéliwelBailoDIALLO),就業、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部長達曼唐·阿爾貝·卡馬拉(DamantangAlbertGAMARA),中國小教育部長易卜拉希馬·庫魯馬(IbrahimaKOUROUMA),人權和公共自由部長卡利法·加薩馬·迪亞比(KalifaGassamaDIABY),旅館業、旅遊業和手工業部長隆塞尼·卡馬拉(LouncényCAMARA),工業和中小企業部長拉瑪圖拉耶·巴(RamatoulayeBAH,女),貿易部長穆罕默德·多瓦爾·敦布亞(MohamedDorvalDOUMBOUYA),文化、藝術和遺產部長艾哈邁德·蒂迪亞內·西塞(AhmedTidianeCISSE),漁業和水產部長穆薩·孔戴(MoussaCONDE),國際合作部長穆斯塔法·庫圖布·薩諾(MoustaphaKoutoubouSANO),環境、水域和森林部長易卜拉希馬·布瓦羅(IbrahimaBOIRO),勞工和公職部長瑪麗亞馬·巴爾德(MariamaBALDE,女),畜牧部長薩拉馬迪·杜爾(SaramadyTOURE),預算部長級代表穆罕默德·迪亞雷(MohamedDIARE),國防部長級代表阿卜杜勒·卡貝萊·卡馬拉(AbdoulKabéléCAMARA),社會事務部長級代表米米·孔巴薩(MimiKOUMBASSA,女),海外僑民部長級代表魯吉·巴里(RouguiBARRY,女),交通部長級代表蒂迪亞內·特拉奧雷(TidianeTRAORE),衛生部長級代表納曼·凱塔(NamanKEITA)。
政黨
1992年4月實行多黨制。現有124個合法政黨。主要政黨情況如下:
(1)幾內亞人民聯盟(RassemblementduPeupledeGuinée):始建於1963年。1992年4月3日註冊登記,成為合法政黨。成員多為馬林凱族人。政黨宗旨:將幾內亞人民從一切形式的壓迫中解放出來,團結全體人民,以平等、博愛為基礎,建設民主自由社會,實現國家統一、民族獨立、經濟繁榮和社會公正。該聯盟候選人阿爾法·孔戴(AlphaCondé)於2010年11月當選總統。現任總書記薩盧姆·西塞(SaloumCissé)。2012年4月,幾內亞人民聯盟聯合44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幾內亞人民聯盟-彩虹聯盟(RPG-Arc-en-Ciel)。
(2)幾內亞進步復興聯盟(UnionduProgrèsetduRenouveau):由原反對黨新共和同盟和復興進步黨於1998年9月15日合併而成。成員多為頗爾族人。政黨宗旨:在尊重自由、保障多黨民主的基礎上,建立三權分立的法制國家,加強民族團結和社會凝聚力,反對一切形式的種族中心主義和地方主義,以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和全民福祉的目標,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主席奧斯曼·巴(OusmaneBah),在本屆政府中任公共工程和交通國務部長。
(3)幾內亞民主力量同盟(UniondesForcesDémocratiquesdeGuinée):成立於1991年9月。政黨宗旨:在實現社會團結和民族和解的基礎上,建立民主和法制國家,使國家擺脫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保障全體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主席塞盧·達蘭·迪亞洛(CellouDaleinDiallo),曾於2004年至2006年任總理。在2010年6月首輪總統選舉中獲43.69%的選票,但在第二輪選舉中敗選。
(4)幾內亞共和力量同盟(UniondesForcesRépublicaines):成立於1992年。政黨宗旨:實現民族和解,建立民主、多元化社會,改變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三重落後面貌。主席西迪亞·杜爾(SidyaTouré),曾於1996年至1999年任總理。
(5)幾內亞統一進步黨(Partidel'UnitéetduProgrès):前執政黨。1992年3月27日成立。政黨宗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進步,實現民族和解與團結,建立公正、法制和民主國家。實行自由經濟體制,為私有部門創造有利條件,增加就業。對外開放,與其他國家政黨協商一致、團結合作。主席穆薩·索拉諾(MoussaSolano)。
政要
總統阿爾法·孔戴(AlphaCondé)。1938年生,馬林凱族,信奉伊斯蘭教。早年留學法國,獲法學博士學位,後長期在法國大學任教。上世紀60年代在法國留學期間投身政治運動,創建勞動黨,1988年改名為幾內亞人民聯盟並任黨主席。曾兩次參加總統大選。1995年當選國民議會議員。1998年大選期間被當局逮捕,並被判10年監禁。2001年被提前釋放,隨即流亡法國。2008年幾政變後返幾。2010年11月當選總統。
總理穆罕默德·賽義德·福法納(MohamedSaidFofana)。1952年生於幾內亞西南部的金迪亞省,曾任幾內亞經濟研究機構領導人、貿易和工業部高官,享有很好的國際人脈。在被任命為總理之前他並不是很吸引公眾目光。2010年12月24日福法納被幾內亞總統阿爾法·孔戴任命為幾內亞總理。
軍事
1958年11月成立人民軍,後改稱幾內亞武裝力量。總統是最高軍事統帥,行使任免軍事人員、對外宣戰等權力。國防部作為軍事行政主管,直接隸屬總統府。
幾內亞武裝力量由野戰軍、憲兵和共和國衛隊組成。野戰軍總兵力2萬人,其中陸軍1.8萬人、海軍1500人、空軍500人。憲兵1800人,共和國衛隊1600人。
外交
國策
幾內亞奉行睦鄰友好、不結盟、全面開放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強調外交為發展服務。願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主張加強非洲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積極參與非洲聯盟建設。重視發展同歐盟、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以爭取國際支持和援助。注重發展同中國等亞洲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現為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不結盟運動、伊斯蘭合作組織、法語國家組織、非洲聯盟(非盟)、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共體)、西非經濟貨幣聯盟、馬諾河聯盟等組織成員。同110多個國家建有外交關係。
與中國關係
雙邊政治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幾內亞共和國於1959年10月4日建交。幾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
雙邊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建交以來,中國為幾援建了廣播電視中心、人民宮、金康和丁基索水電站、自由電影院、捲菸火柴廠、總統府、醫院等。自1985年起,中國公司進入幾勞務市場。1997年1月,兩國簽訂漁業合作協定和農業合作開發協定。2005年11月,兩國簽署促進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
1960年9月,中幾簽訂貿易與支付協定。1988年7月,兩國簽訂貿易協定。2012年,雙邊貿易額為7.64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其中我出口7.54億美元,進口0.1億美元。中方主要出口運輸工具和機車等,進口木材、鋁礦石等。
文化、教育、衛生、軍事等方面的雙邊交往與合作
1959年10月和1981年7月,中幾先後簽訂兩個文化合作協定。兩國文化藝術團組多次互訪。2009年5月,幾內亞非洲舞蹈團來華訪問演出。10月,中國“東方魅力”藝術團赴幾訪問演出。
中國自1973年開始接受幾留學生。
1967年12月,中幾簽訂關於中國向幾派遣醫療隊議定書。中國自1968年6月起向幾派遣醫療隊,迄今共派23批,累計582人次。
中幾軍事合作始於1961年。幾方重要來訪主要有:國防部長阿卜杜赫曼·迪亞洛(1992年,1993年)、總參謀長依布拉依馬·迪亞洛上校(1999年)、國防部辦公廳主任康代·杜爾中校(2000年)、領土管理、權力下放和安全部長穆薩·索拉諾(2001年)、總參謀長卡馬拉準將(2003年)、國防部辦公廳主任康代·杜爾上校(2006年)。中方重要往訪主要有: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精鬆上將(1995年)、總後勤部政委周坤仁上將(2000年7月)、國防大學外訓系主任姜普敏少將(2001年)、濟南軍區司令員陳炳德上將(2002年)、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少將(2007年6月)、總後司令部副參謀長劉衛平少將(2007年9月)等。
同法國的關係
1963年同法建交。法為幾最大援助國,多年來向幾提供了大量投資和援助。2008年12月幾軍事政變後,法表示希幾遵守憲法,並與軍政權保持一定交往。法負責國際合作的國務秘書儒昂戴曾數次訪幾。2010年3月底,幾軍政權領導人科納特赴法出席法非首腦會議,期間與法總統薩科齊會見。11月幾總統選舉後,法宣布恢復與幾正常合作。12月21日,法負責外交、歐盟和合作的部長德蘭古出席孔戴總統就職儀式。2011年1月,德蘭古再次訪幾,與幾方探討重啟兩國合作事宜。3月下旬,孔戴總統訪法,與法總統薩科齊會談,法向幾提供了500萬歐元的援助。5月,孔戴總統作為薩科齊總統特邀嘉賓,赴法出席八國集團(G8)峰會有關活動。2012年3月,幾國土管理和政治事務部長孔戴訪法。7月,孔戴總統訪法並與法總統奧朗德舉行會談,奧表示支持幾經濟、社會改革。
同美國的關係
美是幾主要援助國之一。1998年以來,美對幾援助總額逾2億美元。2008年12月幾軍事政變後,美國予以譴責並中止對幾援助。2010年初,美向幾提供了價值600萬美元的各種援助用於籌備大選,並在大選期間派員觀察。2010年底幾順利完成政治過渡後,美幾恢復正常往來。2011年7月,孔戴總統應邀赴美訪問。2012年4月,幾經濟和財政部長揚薩內訪美。2012年12月,美國與幾方簽署協定,免除所有幾對美雙邊債務總計9300萬美元。
同日本的關係
2010年以來幾日關係發展迅速,日向幾提供大量援助。1978年至2005年,日累計向幾提供各類援助約5.55億美元。2006年,日本政府援幾220億幾郎用於實施科納克里市政供水項目。2007年,日本向幾提供援助約1000萬美元。幾政治過渡期間,日向幾提供了1.3萬個投票箱,並同聯合國婦女兒童基金會簽訂協定,提供130萬美元用於改善幾婦女兒童健康。2010年、2011年,日本分別向幾提供了580萬美元和100萬美元糧食援助。2012年4月、8月,日本兩次分別向幾提供200萬美元糧食援助。
同鄰國的關係
重視發展同鄰國的友好合作關係,並在西共體、尼日河流域組織、馬諾河聯盟、甘比亞河開發組織和塞內加爾河流域開發組織中發揮積極作用。2012年6月,馬諾河聯盟第21屆首腦會在幾首都科納克里召開。2013年3月,該聯盟四國元首(象牙海岸、獅子山、賴比瑞亞、幾內亞)在科納克里舉行會晤,就地區局勢和區域合作等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1986年,幾同獅子山、賴比瑞亞簽訂了互不侵犯和安全合作的馬諾河聯盟條約。1999年4月起,幾與利、塞交界地區武裝衝突不斷,幾、塞同利相互指責對方支持本國反政府武裝,幾利關係一度不睦。利內戰結束後,幾利關係逐步好轉。幾同獅子山一直保持良好關係。2007年2月,塞總統卡巴和利總統瑟利夫訪幾。4月,馬諾河聯盟首腦會議在科納克里舉行。9月,塞總統科羅馬訪幾。2008年10月,塞總統科羅馬、利總統瑟利夫均出席了幾獨立50周年慶典。2010年12月,塞總統科羅馬、利總統瑟利夫均赴幾齣席了孔戴總統就職儀式。2011年7月,孔戴總統訪問賴比瑞亞並出席第20屆馬諾河聯盟首腦會議。2011年10月和2013年2月,塞總統科羅馬對幾進行友好工作訪問。2012年1月,孔戴赴利出席瑟利夫總統的就職儀式。5月,孔戴總統會見了來訪的塞外長達烏達。8月,賴比瑞亞總統瑟利夫訪幾。
1978年,幾分別與塞內加爾和象牙海岸重新互派大使並簽訂友好合作條約。2007年3月,塞總統瓦德訪幾。2008年10月,塞總統瓦德出席幾獨立50周年慶典。當年12月幾軍事政變後,塞總統瓦德公開表示支持幾軍政權,並於2009年1月訪幾。2010年12月,塞總統瓦德赴幾齣席孔戴總統就職儀式。2011年1月,孔戴總統訪塞。2012年2月,塞總理恩迪亞耶訪幾。4月,孔戴赴塞出席新總統薩勒的就職儀式。12月,塞總統薩勒訪幾。2011年5月,孔戴總統赴科出席瓦塔拉總統的就職典禮。12月,瓦塔拉總統對幾進行工作訪問。2012年2月,科總理索羅訪幾。2012年3月,福法納總理和拉馬外長赴科出席西共體特別峰會。4月,孔戴總統會見了來訪的科外長敦坎。同月,孔戴總統赴科出席西共體特別峰會。2013年2月,孔戴赴科出席西共體第42屆首腦會議。
同其他國家的關係
幾重視發展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2007年6月,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訪幾。同月,幾總理庫亞特訪問摩洛哥。2009年1月,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訪幾,對幾軍政權表示支持。2011年1月,孔戴總統訪利。2012年8月,孔戴總統應邀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並出席伊斯蘭合作組織第四次特別首腦會議。10月,孔戴總統再次訪問沙特並赴麥加朝覲。
經濟
經濟概況
系最不已開發國家。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糧食不能自給。2010年以來受國內局勢動盪影響,幾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幾新政府重視發展經濟,重點保障主要城市的水、電供應,大力發展農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財稅金融改革,加強對資源開發的管理與控制。201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GDP):59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26.8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6%。
貨幣名稱:幾內亞法郎(Francguinéen)。
匯率:1美元=7000幾內亞法郎。
通貨膨脹率:15.2%。
匯率(2013年09月30日):1人民幣=1147.7739幾內亞法郎,1美元=7030.00幾內亞法郎,1歐元=9488.2852幾內亞法郎,1日元=71.841幾內亞法郎。
一二產業
工業基礎薄弱,製造業不發達。2010年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7.6%。主要工業部門是農副產品加工、紡織、家俱等。礦業是較為重要的經濟部門,主要礦業公司有:博凱、弗里亞、金迪亞三大鋁礦和阿雷多爾黃金鑽石開採公司等。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國際礦業公司先後進入幾內亞,與幾方開展鐵礦開發合作。2011年9月,幾全國過渡委員會批准了新政府修訂的《礦業法》,其中規定國家將無償獲得新礦業項目15%的股權,另有出資增股20%的權利。2012年2月,幾成立國家礦產委員會,負責在新礦產法基礎上參與礦權證簽發、延期、更新、吊銷等材料的審查工作。2012年5月,孔戴總統任命阿布杜勒·拉馬內·辛庫恩·卡馬拉(AbdoulRamaneSinkounCamara)為該委員會主席。
2006年,農村勞動人口占全國勞動人口的三分之二。2010年,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2%。糧食不能自給。2010年主要糧食作物大米、木薯、玉米的產量分別為149.9萬噸、103.1萬噸、58萬噸。全國森林面積6544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26.6%。2010年工業用圓木產量65萬立方米,出口15萬立方米。2010年漁產品總產量11萬噸。
第三產業
旅遊資源較豐富。全國共有旅遊景點201個。位於幾內亞與賴比瑞亞交界的寧巴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受次地區局勢不穩等因素影響,幾旅遊資源未得到有效開發。幾年入境遊客數量約為3萬人。
交通運輸
內陸交通不發達,以公路運輸為主。交通運輸情況如下:
鐵路:有4條鐵路幹線,總長1,046公里。其中3條為通往礦區的專用線,1條為民用運輸線,長661公里。
公路:總長1.4萬公里。其中全天候公路4500公里(其中瀝青路面1300公里),支路9450公里。
水運:科納克里港為西非最大海港之一,2010年貨物吞吐量為700萬噸。卡姆薩深水港為博凱鋁礦專用港,年吞吐量約1000萬噸。
空運:科納克里機場為國際機場,2006年運送旅客35萬人次。全國另有12個國內機場。幾內亞航空公司於2002年7月交由私人經營。主要有法國、比利時、摩洛哥和塞內加爾等國航空公司經營國際和地區航班。
財政金融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收入 | 33520 | 36620 | 42580 | 68240 | 90470 |
支出 | 36,270 | 52,400 | 80490 | 72470 | 103420 |
赤字 | -2750 | -15780 | -37910 | -4230 | -12950 |
對外貿易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預計) | |
出口額 | 1049.7 | 1471.2 | 1638.6 | 1684.9 |
進口額 | 1060.1 | 1404.9 | 1760.7 | 2837 |
主要出口產品為鋁礬土、氧化鋁、鑽石、黃金等。主要進口商品為農產品、食品、菸草、化工產品、機械設備、石油製品等。2011年,向智利出口占幾齣口總額38.5%,西班牙14.4%,印度12.4%,俄羅斯11.7%。從中國進口占幾進口總額32.8%,荷蘭20.1%,美國13.3%,法國9.9%。
外國資本
2011年,外國直接投資額為3.67億美元。
外國援助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2010和2011年,幾分別獲得外援2.18億和2.08億(美元,下同),其中歐盟提供6300萬,國際開發協會(IDA)5600萬,法國8400萬(含法國開發署3200萬),美國2000萬,德國1400萬,全球基金1100萬,伊斯蘭開發銀行1000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800萬,日本600萬。2012年9月26日,幾達到重債窮國完成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巴黎俱樂部分別免除幾政府21億美元、3.56億美元債務。
文化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公布的《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幾人類發展指數在全球187個國家中排名第178位。53%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40萬居民無法解決溫飽問題,出生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81‰和131‰。全國有國家級醫院2所,行政大區醫院7所,省級醫院26所,衛生中心349所,衛生站2987個,私人診所142個。平均約每1萬人擁有1名醫生。2012年人均壽命54.5歲。2010年全國共有固定電話1.8萬部,行動電話400萬部,網際網路用戶9.5萬個。
科教文衛
教育
2000年至2004年,幾教育支出占國家預算的23-24.6%。1984年5月起實行教育改革,規定法語為教學語言,允許私人開辦學校。2004年,全國共有國小6140所,教員2.5萬人,學生114.7萬人,入學率為77%;中學615所,教員8886人,在校學生34萬人,入學率估計為20.1%;高等院校13所,在校生2.2萬人,教員853人。
科納克里大學是幾最高學府,1962年建立,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生物科學3個學科。
衛生
幾內亞的各種疾病發病率很高,主要是瘧疾、急性呼吸道感染、各類寄生蟲、腹瀉、皮膚病、外傷和性病等。其中危害最大的以瘧疾為甚,高發季節主要在換季和雨季期間。幾內亞惡性腦瘧較少,只要及時預防,及時治療,瘧疾並不可怕。此外,腸道血吸蟲病、蟠尾腺蟲病、腦膜炎和霍亂等流行病及肝炎、結核、麻風等傳染病還很多。據了解,全國愛滋病人近一萬人,女性多於男性,20-39歲年齡段占75%。
全國有國家級醫院2所,行政大區醫院7所,專區與省級醫院26所,衛生中心349所,衛生站2987所。此外,另有企業醫院兩所,美國人開辦的國際醫療中心一所,私人藥房181所,私人診所142個。全國已經形成了一個以國家醫院、大區醫院、專區與省級醫院、衛生中心與衛生站三級醫療衛生防治網。
幾內亞衛生部部屬醫院為亞斯丁醫院,駐幾內亞的中國醫療隊即在這家醫院工作。東卡醫院也是首都規模較大的一家。
幾內亞沒有醫藥工業,所需藥品,醫療器械完全依靠進口。市場上流通的藥品主要來自法國、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中國藥品也隨處可見,但多為私人販售,通過幾衛生部審核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醫藥公司。
幾內亞藥品很貴,所以可隨身攜帶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藥品。由於幾內亞醫院條件有限,消毒觀念差,所以有病可先找中國醫療隊診治。
在幾內亞無法辦理醫療保險。
新聞出版
《幾通社每日新聞公報》和《自由報》(每周出版五期)為官方法文報刊。目前有250多種新聞出版物,10餘種報紙定期出版,基本上是周刊。發行量較大的私營報紙有《外交官報》、《觀察家報》、《新論壇》等。
幾內亞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幾內亞廣播電台為官方電台,每天用法語、富拉語、馬林凱語和蘇蘇語等對內廣播,用英語和法語等對外廣播。
幾內亞電視台為官方電視台,1977年開播。
旅遊資訊
提示
近一段時期以來,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市夜間治安情況嚴重,重大偷盜及武裝搶劫等惡性案件時有發生,幾政府已採取必要措施力圖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但收效甚微。使館提醒國人來幾內亞應注意自身安全,遇到嚴重意外情況時請及時向警方報案,事後向使館提供詳細書面材料以便使館與幾方交涉。簽證、入境與海關
來幾內亞須在幾駐華使館辦妥簽證方可入境。簽證一般為有效期三個月,一次入境。來幾後在有效期之內需辦妥幾居留簽證(半年多次入境)才算取得合法居留資格。而後可以辦居留卡,幾內亞居留卡有效期為一年,到期去移民局更新。
在入境前,所有入境者須填妥一張個人護照資料的入境卡,並須準備護照、簽證及《國際預防接種證書》(即通常所稱的“黃皮書”)以備檢查。如黃皮書丟失,則須繳納一定數額罰款,由邊檢人員開具一張證明書,以便出境時使用。
幾內亞海關規定,貨物到港後,貨主憑航運公司提供的原始提單向海關總署申報,海關總署核對後即可將原始提單交與SGS駐幾商檢機構。SGS根據商品性質及來源重新估價,並按當日銀行外匯牌價計算(一般十天更換一次牌價)貨物總金額。提貨人憑SGS的估價單到幾中央銀行繳清相當於貨款41.34%的海關關稅(銀行設有專門賬戶)。憑此,海關關長簽署貨物驗放檔案。在提貨時,海關總署派專員在貨物出關前開箱驗貨,並隨貨櫃到卸貨地點監督卸貨。
安全
在特別提醒中已提到,2014年幾首都科納克里市夜間治安情況差,白天相對較好,但小偷小搶經常發生。有時也會遇到幾公務人員以檢查為名,攔路索取物品的現象,語言不通的中國人是他們的對象。如隨身帶有皮包經過鬧市時更需小心。建議初到人員儘量避免單獨外出,不要將大量現金及護照等重要證件放在身上。帶上一定數額的幾郎用於盤查(駐幾居留證、身份證等)。如遇到意外情況,儘快通知當地警局。
風俗
按伊斯蘭教的教規和當地習俗,男性可取妻四房,最後一房可隨意休換。幾內亞人無論受過何種教育,一般均能言善辯。對外國人,尤其對中國人熱情大方,願意主動幫忙且期望值較高,敢於提出要求也不羞於被拒絕。索要禮品和消費的現象在全社會普遍存在。同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在幾內亞也應儘量避免談論豬及其製品;不主動敬菸酒;應特別尊重穆斯林的清真飲食和工間祈禱習慣;不向正在祈禱的人問話;不得擅自進入清真寺。當地無特殊法規。
民俗
幾內亞人一般都不準談論有關豬的話題,也十分忌諱使用豬鬃、豬皮和豬內臟製成的物品,如毛刷、皮革、皮箱等。他們對公雞有特殊的感情,視作力量和美麗的象徵,因而男子們常喜愛將其頭梳成高高的雞冠狀,而四周卻剃得光光的,遠遠望去猶如一個突出的雞冠立在頭上,頗為獨特。幾內亞人能歌善舞。鼓在幾內亞的運用十分廣泛,他們常以變幻莫測的鼓點來表達其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的感情。每逢傳統節日,公眾集會,男女舉行婚禮,孩子出生和命名,在集體歌舞的歡樂場面中,總少不了以鼓為主器作歡樂的合奏。可以說,在幾內亞幾乎無處聽不到鼓聲。
在幾內亞,常常可以看到穿古時候那種白衣和斗篷的女性。這些白衣、斗篷,是貞節純潔的象徵。這一身打扮,具有傳統宗教上的意義。男士們一看到這種打扮的異性,無不敬重有加。也就是說女性觀光的旅遊者,若以這樣的打扮出入,會倍受尊敬。
幾內亞人常以大米、甜薯、玉米等為食,又習慣以羊肉為主要的副食品,如羊肉大米飯,串烤羊肉、全烤羊肉等都是他們的佳肴。加外,有雞冠的公雞頭也是他們喜愛的佳肴。他們還常駐以全羊來款待貴賓,以表示特別的尊重。他們的口味偏重,喜愛香、不怕油膩。他們一般都習慣吃大塊的羊肉、牛肉,不愛吃肉片、肉丁之類的菜餚。
非洲政區
非洲政區。 |
非洲聯盟成員國
阿爾及利亞 | 安哥拉 | 貝寧 | 波札那 | 布吉納法索 | 蒲隆地 | 喀麥隆 | 維德角 | 中非共和國 | 查德 | 葛摩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剛果共和國 | 象牙海岸 | 吉布地 | 厄利垂亞 | 衣索比亞 | 赤道幾內亞 | 加彭 | 甘比亞 | 加納 | 幾內亞 | 幾內亞比索 | 肯亞 | 賴索托 | 賴比瑞亞 | 利比亞 | 馬達加斯加 | 馬拉威 | 馬里 | 茅利塔尼亞 | 模里西斯 | 莫三比克 | 納米比亞 | 尼日 | 奈及利亞 | 盧安達 | 西撒哈拉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塞內加爾 | 塞席爾 | 獅子山 | 索馬里 | 南非 | 南蘇丹共和國 | 蘇丹 | 史瓦濟蘭 | 坦尚尼亞 | 多哥 | 突尼西亞 | 烏干達 | 尚比亞 | 辛巴威 | 非洲聯盟幾內亞的行政區劃
伊斯蘭會議組織(OIC)
成員國 | 阿富汗 · 阿爾巴尼亞 · 阿爾及利亞 · 亞塞拜然 · 巴林 · 孟加拉國 · 貝寧 · 布吉納法索 · 汶萊 · 喀麥隆 · 查德 · 葛摩 · 象牙海岸 ·吉布地 · 埃及 · 加彭 · 甘比亞 · 幾內亞 · 幾內亞比索 · 蓋亞那 · 印度尼西亞 · 伊朗 · 伊拉克 · 約旦 · 科威特 · 哈薩克斯坦 · 吉爾吉斯斯坦 · 黎巴嫩 · 利比亞 · 馬爾地夫 · 馬來西亞 · 馬里 · 茅利塔尼亞 · 摩洛哥 · 莫三比克 · 尼日 · 奈及利亞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國 · 卡達 · 沙烏地阿拉伯 · 塞內加爾 · 獅子山 · 索馬里 · 蘇丹 · 蘇利南 · 敘利亞 · 塔吉克斯坦 · 土耳其 · 突尼西亞 · 多哥 · 土庫曼斯坦 · 烏干達 · 烏茲別克斯坦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葉門 |
觀察員 | 觀察員國: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中非共和國 · 俄羅斯 · 泰國 · 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 |
穆斯林社區/組織觀察員: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 | |
伊斯蘭機構觀察員:Parliamentary Union of the OIC Member States(PUOICM) 伊斯蘭會議對話與合作青年論壇(ICYFDC) | |
國際組織觀察員:聯合國 · 不結盟運動 · 阿盟 · 非盟 · 經濟合作組織 |
不結盟運動成員國及觀察員
成員國 | 阿富汗 | 阿爾及利亞 | 安哥拉 | 巴哈馬 | 巴林 | 孟加拉國 | 巴貝多 | 白俄羅斯 | 貝里斯 | 貝寧 | 不丹 | 玻利維亞 | 波札那 | 汶萊 | 布吉納法索 | 蒲隆地 | 高棉 | 喀麥隆 | 維德角 | 中非共和國 | 查德 | 智利 | 哥倫比亞 | 葛摩 | 剛果 | 象牙海岸 | 古巴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吉布地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厄瓜多 | 埃及 | 赤道幾內亞 | 厄利垂亞 | 衣索比亞 | 加彭 | 甘比亞 | 加納 | 格瑞那達 | 瓜地馬拉 | 幾內亞 | 幾內亞比索 | 蓋亞那 | 宏都拉斯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伊朗 | 牙買加 | 約旦 | 肯亞 | 科威特 | 寮國 | 黎巴嫩 | 賴索托 | 賴比瑞亞 | 利比亞 | 馬達加斯加 | 馬拉威 | 馬來西亞 | 馬爾地夫 | 馬里 | 茅利塔尼亞 | 模里西斯 | 蒙古 | 摩洛哥 | 莫三比克 | 緬甸 | 納米比亞 | 尼泊爾 | 尼加拉瓜 | 尼日 | 奈及利亞 | 朝鮮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拿馬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秘魯 | 菲律賓 | 卡達 | 盧安達 | 聖露西亞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沙烏地阿拉伯 | 塞內加爾 | 塞席爾 | 獅子山 | 新加坡 | 索馬里 | 南非 | 斯里蘭卡 | 蘇丹 | 蘇利南 | 史瓦濟蘭 | 敘利亞 | 坦尚尼亞 | 泰國 | 東帝汶| 多哥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突尼西亞 | 土庫曼斯坦 | 烏干達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烏茲別克斯坦 | 萬那杜 | 委內瑞拉 | 越南 | 葉門 | 尚比亞 | 辛巴威 |
觀察員 | 國家 安提瓜和巴布達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 | 波赫 | 巴西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哥斯大黎加 | 克羅埃西亞 | 賽普勒斯 | 多米尼加 | 薩爾瓦多 | 哈薩克斯坦 | 吉爾吉斯斯坦 | 墨西哥 | 黑山 | 塞爾維亞 | 烏克蘭 | 烏拉圭 組織 非洲聯盟 | 阿拉伯國家聯盟 | 聯合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