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尾圓腹鯡

尖尾圓腹鯡

尖尾圓腹鯡又稱尖吻圓腹鯡(學名:Dussumieria acuta)俗名:臭肉鰮、鰮仔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科圓腹鯡屬其中的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波斯灣,東至菲律賓,北至南中國海、中國台灣,南至阿拉夫拉海及澳洲北部。中國台灣分布於西部及澎湖海域。棲息於近沿海中上群游性小型魚類。主要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產量高之高經濟性魚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尖尾圓腹鯡尖尾圓腹鯡

中文名:尖尾圓腹鯡 尖吻圓腹鯡

俗名:臭肉鰮 鰮仔 
學名:Dussumieriaacuta
英文名:Rainbowsardine,Commonsprat,Dwarfroundherring
模式種產地:Coromandel,Indi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大洋、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10-20米
最大體長:20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尖尾圓腹鯡尖尾圓腹鯡

體延長而側扁,腹部圓鈍,無棱鱗;體長為體高之4.2-5.6倍。頭較小。吻尖長。眼大,上側位,脂性眼瞼發達,但不完全覆蓋住眼睛。口小,端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末端不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皆具絨毛狀齒,鋤骨無齒。鰓蓋條數14-19;下枝鰓耙數24-26。體被細薄圓鱗,極易脫落;縱列鱗數54-56;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9-20;臀鰭起點於背鰭基底中部下方,具軟條14-19;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體背部綠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體側中上部具一條金黃色光澤的縱帶。背鰭、胸鰭尾鰭淡黃色;余鰭淡色。

棲所生態

近沿海中上群游性小型魚類。主要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波斯灣,東至菲律賓,北至南中國海、中國台灣,南至阿拉夫拉海及澳洲北部。中國台灣分布於西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產量高之高經濟性魚種,全世界年產量在10,000-50,000噸間,主要產地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主要漁法為流刺網、拖網與圍網。一般多醃漬後出售,生鮮時可適合煎炸後食用,或製成魚粉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八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本期為第十八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