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口鯰-基本信息
中文名:下口鯰
英文名:Lophiuslitulon
別名:鵝魚(goosefishes)
俗名:海蛤蟆、蛤蟆魚、老頭魚、結巴魚、琵琶魚
科屬: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硬骨魚綱(Osteichthyes),鮟鱇目(Lophiiformes;anglerfishes),鮟鱇科(Lophiidae)
種類:有4屬約25種,中國產3屬3種
分布區域: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產於東海北部以及黃海。
海洋中的垂釣者――琵琶魚
簡介
下口鯰 又稱“電光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狀怪異的魚類。體長一般為45厘米,最長可達2米。體色從褐綠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體表還具有雜色斑點。琵琶魚身體扁平,頭很大,背鰭和胸鰭發達,還有一條馬鞭一樣的長尾。尾根與魚身銜接處長有一排鋒利的刺,刺尖可產生毒液。從魚體的背面俯視,很像一把琵琶,故稱“琵琶魚”。下口鯰屬於異型魚類,很多人都叫清道夫。大部分都在南美洲出產,其實有很多種類。酷眩的外形、豐富多變的體色表現、龐大的族群以及在生態環境、習性上的多變,都是其它任何類型的魚種所無法媲美的。
生活環境
下口鯰是底棲性的魚類,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米~500米深處,喜歡砂礫的底質。下口鯰以各種小型魚類或幼魚為食。說到捕食,就不能不說琵琶魚獨特的“捕食工具”。
下口鯰-體貌特徵
在雌魚頭部的吻上通常有一個釣竿狀的結構。“釣竿”的末端有一個肉質的突起,看上去很像蠕蟲,下口鯰
以此來誘捕其他貪食的魚類。由於下口鯰生活在缺乏光線的深海里,所以在“釣竿”的末端通常有發光器官,該器官能夠發出冷光以幫助下口鯰誘捕其他魚類。所以下口鯰又被稱為“電光魚”。
下口鯰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與一般魚不同,由5~6根獨立分離的鰭棘組成(6根是黃鮟鱇,5 根是黑鮟鱇)。前兩銀位於吻背部。其頂端有皮質穗。第2背鰭與臂鰭均位於尾部。胸鰭很寬,側位,圓形,基部成臂狀,有利助身體滑行。腹鰭短小,喉位。尾鰭圓截形。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這種下口鯰全長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獵物,所以較自己大的食物都儘量吞下。銳利的牙齒是向內邊的,一旦捕到獵物,就不會讓它逃脫。下口鯰不大遊動,捕食機會少,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它的背鰭發生了變化:第一個背鰭逐漸向頭部延伸,背鰭的前三枚鰭棘在頭頂前方分離呈絲太,其末端有一根發光的皮瓣。當小魚在閃光點附近遊動時,下口鯰就搖動它的釣具,引魚上鉤,送入口內。下口鯰的胃口很大,它的胃中常充滿著鯊魚等。它生長在黑暗的大海深處,行動緩慢,又不合群生活,在遼闊的海洋中雄魚很難找到雌魚,一旦遇到雌魚,那就終身相附至死,雄魚一生的營養也由雌魚供給。久而久之,下口鯰就形成了這種絕無僅有的配偶關係。強生氏下口鯰的胃能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獵物也能吞下。體前半部平扁呈圓盤形,尾部柱形,一般體長40~60厘米、體重300~800克。頭特別大而平扁,口寬大,口內有黑白斑紋,下頜有可倒伏的尖牙1~2行。體柔軟、無鱗,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頭及全身邊緣有許多皮質突起。背鰭前部有6根相互分離的鰭棘,第一棘位於吻背面且頂端有皮質穗;胸鰭寬大在身體兩側成臂狀;臀鰭有8~11根鰭條。各鰭均為深褐色。
對於下口鯰發光的確切機制尚未完全弄清。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下口鯰的發光器官中有一種叫"螢光素"的物質,該物質在螢光素酶的氧化作用下即可發出冷光。
繁育
下口鯰的繁殖季節一般是在春夏兩季。雌魚所產的卵可群集形成長9米、寬3米的凝膠質的片狀卵群,這樣的卵群可在海面上漂浮直到孵化出幼體。剛孵化的琵琶魚幼體由一層凝膠質的外膜包裹,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幼魚不論雌雄都在海水表面生長發育,以浮游生物為食,所以幼魚還沒有"釣竿"結構。等到發育至一定程度,雄魚就會選擇一條合適的雌魚,咬破雌魚腹部的組織並貼附在上面。而雌魚的組織生長迅速,很快就可包裹住雄魚。最後,雌魚帶著寄生在自己體內的雄魚一齊沉入海底,開始它們的“二魚世界”的底棲生活。
下口鯰-生活習性
下口鯰陰險狡詐,常常搖頭擺尾、搔首弄姿來誘惑獵物。大多數動物都是先隱藏後突擊敵人,而琵琶魚 帶
有雄魚的雌下口鯰卻會堂而皇之地把獵物誘騙到自己的餐桌上,一舉拿下,然後慢慢享用。
下口鯰利用自己背上蠕蟲一般肥肥的魚鰭來誘惑小魚。此外,下口鯰還會喬裝打扮一番,使它看上去與自己的身體相分離,像是珊瑚叢中長出的一束水草,以便突擊獵物。
下口鯰具有性別上的二態現象,這樣就在雄魚和雌魚之間產生了一種有趣的動態平衡。雄魚作為附屬,會緊緊咬住雌魚的身體,長期寄生在雌魚身上,這樣兩條魚就血脈相通了。在寄生過程中,雄魚會逐漸解體,直至完全消失。最後,雄魚成為雌魚所需精子的來源。
下口鯰-種類
鋼毛擬鮟鱇
單棘躄魚,又稱蟾蜍魚(seatoads),體色呈淺紅色,皮膚有淡黃色斑點,體型碩壯,具有很高食用價值,台灣漁民稱之為青蛙,大一點的魚可以賣到不錯的價錢,據說吃起來像青蛙肉。
阿布氏單棘躄魚
躄魚,又稱蛙魚(frogfishes),胸鰭呈臂狀,肌肉相當發達,適合在珊瑚礁間爬行,基本上他們用爬的會比用游的快多了。身體顏色具有相當多的變化,ㄒ有些種類非常漂亮,通常也會成為人們的水族寵物。
條紋躄魚
棘茄魚,又稱蝙蝠魚(batfishes),身體通常呈扁平狀,全身布滿很發達的結狀鱗,稱之為盾突(bucklers),所以大概也沒有人想吃它。同時,他們也是擅長在海底爬行的一群,幾乎不太會游泳,這還是以前人所始料未及的。網紋棘茄魚(Halicmetusreticulatus)
強生氏鮟鱇
這種鮟鱇全長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獵物,所以較自己大的食物都儘量吞下。銳利的牙齒是向內邊的,一旦捕到獵物,就不會讓它逃脫。
強生氏鮟鱇的胃能像右圖一樣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獵物也能吞下。
密棘鮟鱇
密棘鮟鱇的雌魚遠大於雄魚,左圖大的為雌魚,全長1-1.2米,小的為雄魚,只有8-16厘米,雄魚寄生在雌魚身上而生活。雄魚遇到雌魚時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為雌魚身體的一部分。左圖雌魚像腹鰭的部分就是寄生的雄魚。
羊齒鮟鱇
全長30厘米,具有體長兩倍以上長的“釣竿”。
疏棘鮟鱇
全長60厘米,具有繩結和繩條一樣的“釣竿”。
經濟價值
魚肉富含維生素A和C。其尾部肌肉可供鮮食或加工製做錢松等,其魚肚、魚籽均是高營養食品,皮可制膠,肝可擔取魚肝油,魚骨是加工明骨魚粉的原料。富含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還是比較高的。經常食用下口鯰肝臟,有助於保護視力﹑預防肝臟疾病發生。
下口鯰-鑑別特徵
下口鯰亦指生存在淡水中的清道夫魚。其成年魚體長約30厘米,口唇發達像吸盤,全身為盾鱗,體表粗糙。體灰黑色或淡褐色,並有黑白色花紋。
下口鯰-生物學特性
清道夫魚為雜食性魚類。體長20~30CM,體扁平似琵琶,頭扁平,背鰭高聳,尾細而長,胸鰭寬大似蒲扇。口唇發達如吸盤,體表粗糙,全身披盾鱗。體灰黑色或淡褐色,體表有黑白色花紋。飼養水溫22~28℃,餌料有水蚯蚓、紅蟲等。經常吸食水族箱缸壁上的藻類,故有清道夫之稱。水質要求不嚴,喜夜間活動。繁殖力強,每次產卵300~500顆,孵化率幾乎達100%。
下口鯰-原產地
清道夫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下口鯰-中國分布現狀
在珠江主航道水域、長江水域重慶段、漢江、北京南長河等地均發現過清道夫魚。
下口鯰-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
清道夫魚作為觀賞魚引入,在家庭養殖被發現吞食魚缸小魚而被投放到野外,目前在珠江航道水域、長江水域重慶段已形成一定的種群數量。漢江、北京南長河都有發現該魚。台灣宜蘭還發動了一場清魚行動阻止土著魚類逐漸減少。由於其環境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強,且專門取食其它魚類的魚卵及魚苗,影響土著魚類的種群數量及其更新。對珠江航道、長江水域重慶段水生態環境造成威脅。此外,該魚在產卵繁殖時通過胸鰭的硬棘可在池塘基下挖幾十厘米到幾米長的魚巢,如果進一步擴散到江河中生長繁殖,將對江河、水庫的堤壩造成重大隱患。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八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本期為第十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