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病因複雜,不易明確病因,僅10%~25%患兒可有明確病因。由某些內、外源性因素所致,包括容易發生過敏的食物(如雞蛋、奶製品、蝦蟹、楊梅、香料、染料等等),藥物(如磺胺類化合物、抗生素、血清、疫苗、類毒素等)。吸入過敏物(如花粉、真菌、孢子、動物的羽毛、皮屑、氣霧劑等)或感染(細菌以葡萄球菌和β溶血性鏈球菌A組多見、幽門螺桿菌、病毒、真菌、腸寄生蟲等)。
溫度、日光、摩擦壓力等物理因素,以及精神緊張等也可誘發。某些蕁麻疹伴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及某些肝病。
變應原皮試是尋找過敏原的常用方法之一,急性蕁麻疹,食物可能是常見的主要致敏原,而慢性蕁麻疹則塵蟎和屋塵陽性率最高。嬰幼兒急性蕁麻疹主要由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如腺病毒、EB病毒或腸病毒等)感染、藥物(抗生素、退熱藥等)及食物引起。
誘因
1、食物:無論動物性食物,如魚、蝦、蟹、雞蛋、牛羊肉、奶製品等,還是植物性食物,如鳳梨、蘑菇、蠶豆、大蒜、草莓、番茄等均可引起蕁麻疹,但以動物性食物和奶製品誘發蕁麻疹為多。食物中的添加劑,如孩子們常愛吃的冷飲、汽水、雪糕、糕點、朱古力等食品,因其廣泛含有食物添加劑,常是慢性蕁麻疹的不可忽視的誘因。
2、藥物:約有14%的藥物性皮炎表現為蕁麻疹,可見藥物是導致蕁麻疹的重要原因。常見的藥物有青黴素及青黴素類,其次為磺胺類藥物、四環素類、痢特靈、阿司匹林等退燒藥,鎮靜安眠藥,無論內服還是靜脈或肌肉注射,均可誘發蕁麻疹。
3、感染:各種感染,尤其小兒患各種感染常合併蕁麻疹,如化膿性扁桃腺炎、中耳炎、膿皮病、牙疼、齒槽膿腫,上感、咽炎、肝炎、寄生蟲病,胃腸炎等是常見的誘發因素。
4、理化因素:如寒冷、炎熱、日曬、擠壓、摩擦、搔抓和潮濕等常常引起蕁麻疹。
5、吸入或接觸物:如花粉,空氣中的黴菌孢子、動物的皮屑及羽毛、蟲咬、穿的化纖織物等。
6、輸血及血液製品:各種抗毒血清、球蛋白、白蛋白等。
7、精神因素:如過度緊張、失眠等。
8、遺傳因素:如家族性蕁麻疹綜合徵,家族性局限性熱蕁麻疹、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等。
症狀
本病典型症狀為紅斑與風團。典型病例在接觸過敏原後,先出現紅斑,然後出現風團。風團可出現於紅斑中心,並向周圍擴散。臨床上有時僅有紅斑而無風團(多見於嬰幼兒),有時僅見風團而無紅斑(多見於年長兒及成人)。小兒急性蕁麻疹發病十分突然,可在一瞬間內皮膚異常刺癢,隨著癢感和搔抓迅速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紅色、蒼白色的風疹塊;皮膚劃痕症陽性(用針頭在患兒正常皮膚上劃痕可出現與劃痕一致的紅色疙瘩);皮疹數量一般較多,有的為環狀,也可互相融合成大片,多於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跡。蕁麻疹可在身體任何部位發生。本病極易復發,時隱時現。
多數患兒除皮膚奇癢外,沒其他不適感。但如消化道受累,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支氣管及喉頭受累,則出現咽喉發堵、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有些患兒還可合併手足、眼瞼、甚至整個面部水腫;重時有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慢性蕁麻疹的病程可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一般以超過2~3個月者稱為慢性。
此外,本病可有多種類型,如急性、慢性,寒冷性、局部熱性、日光性、水源性、壓迫性、膽鹼能性、蕁麻疹性血管炎、血清病型、血管性水腫等。
蕁麻疹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能導致蕁麻疹的疾病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蟲感染(腸蛔蟲、蟯蟲等);細菌性感染(齲齒、齒槽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病毒性感染如B型肝炎;真菌感染如手足癬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甚至體內潛在的腫瘤等)。
診斷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診斷不難,關鍵在於明確病因(過敏原)。
治療
1.尋找和清除致敏原治療導致蕁麻疹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蕁麻疹治療困難,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漿透析可使症狀緩解。
2.局部塗抹止癢洗劑
3.藥物治療
(1)口服抗組胺類藥物,如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或鹽酸異丙嗪;第二代H1受體拮抗劑具有療效好,無明顯中樞抑制作用等優點,可用於2歲以上兒童,如鹽酸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均為每日一次口服。鈣劑及維生素C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有利於症狀緩解。H2受體拮抗劑(如甲氰米胍、雷尼替丁)與H1受體拮抗劑聯合套用,可治療腹痛明顯的急性蕁麻疹。賽庚啶可用於慢性或寒冷性蕁麻疹的治療。
(2)對頑固病例可酌情套用潑尼松片口服或氫化可的松靜脈滴入,但不做常規用藥。
4.對症治療
出現支氣管痙攣或喉頭水腫的患兒可用1:1000腎上腺素液皮下注射。
5.脫敏治療
對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慢性蕁麻疹,可根據變應原皮試結果,給予相應脫敏治療,往往可取得一定療效。
6.中醫辨證陰血不足,血虛受風型皮疹反覆發作,遷延日久,午後或夜間加劇,心煩易怒,口乾不思飲,手足心熱,舌紅少苔或舌質淡,脈沉細。證屬明血不足,風邪束表。治宜滋陰養血,疏散風邪。
心脾兩虛型患者素體虛弱,面色眈白,口唇質淡,失眠多夢,健忘怔忡,心悸盜汗,常入夜起病,汗後發疹,皮疹色淡而癢。多見於精神型蕁麻疹或人工蕁麻疹。證屬心脾兩虛,衛氣不固。治宜養血安神,益氣固表。常使多年頑症得以康復。
風寒型多見於寒冷性蕁麻疹。皮疹色淡紅粉白,遇冷加重。症狀不多或有無汗頭身痛,口不渴。舌體胖舌質淡苔白,脈浮緊。證屬風寒束表,肺衛失宣。治宜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疏風止癢。
中藥草本霜治療各類蕁麻疹有顯效。蕁麻疹急性發作時同急性蕁麻疹治療。根據蕁麻疹的發病機理配製“曾氏透疹方”,迅速緩解皮膚瘙癢,祛除人氣器官內的濕邪之氣,改善體質,根治蕁麻疹。驗方創製於清光緒年間,系純天然中草藥經研磨熬制而成,是姜氏中醫世家百年留傳的小兒蕁麻疹驗方。
過敏檢查
食物是誘發兒童蕁麻疹的主要原因,現將常用、可行的方法介紹如下:1、食物記錄法:把每月所吃食物種類如米、雞蛋、蝦、雞肉、黃瓜、西紅柿等,食入時間(如月、日、時等),蕁麻疹發生時間一一加以記錄。一旦有蕁麻疹發生時,可從記錄中找出食物與蕁麻疹發生的關係。一般應多注意蕁麻疹發生前12—24小時所吃的食物。這種方法雖簡單,容易掌握,但較難得出準確結果。
2、食物排除法:先使用常吃而未發生過敏的食物,即食物中只含米、面、黃豆、土豆、豌豆、胡蘿蔔、南瓜、西葫蘆等極少致敏的東西。飯菜內儘量不要加調味劑及其它有可能引起過敏的成分。連續食用這種清淡食物3周。一般如確為食物過敏,經三周這樣的飲食之後,應不再發生皮疹。此時,可開始再上述清淡食物中一個一個地加入可疑食物。每加一種觀察5天,看有沒有過敏反應發生,如加入一種可疑食物後,出現了蕁麻疹或其它過敏性反應,則這種食物的試驗結果為陽性,應加以記錄。每種可疑食物都要逐個進行試驗,因為一個人可能同時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過敏。經這種方法找出的過敏食物,最好再一次食用和觀察,以便進一步確定它是否為真正引起過敏的食物。對通過食物記錄法找出的過敏食物,最好也再這樣食用和觀察一次,以使結果更為可靠。對已確認的引起過敏的食物,以後不能再吃。經過一段時間這種過敏性食物,有望控制其過敏反應的發生。
3、皮膚試驗:食入組皮膚試驗方法簡單,兒童也可疑耐受,僅是用空針吸入含牛奶、大米、大豆等皮試液,再受試者的上臂處做多個點刺即可觀察多種食物的過敏反應。但由與食入的米、粉、豆類等在體內的消化吸收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過程,所發生的生理、生化變化,並不能全部反映在食入組的受試過程中,因此所得出的結果,儘管是陽性,也需進行臨床綜合分析以最後確定是否為引起過敏的食物。
注意事項
預防過敏
1、不讓孩子用手抓撓患處以免越抓越癢;可用冷敷減輕瘙癢感,也可用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清洗皮膚;
2、注重營養均衡,患兒不宜食用過多高蛋白質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及海鮮類的食物;
3、注意衛生,家庭防蟎很重要;避免孩子接觸花粉類物質,避免在樹底、草叢等處活動;
4、注意天氣變化,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引起寒冷性蕁麻疹;蕁麻症患兒應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以免對患處造成刺激;
5、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注意飲食
在食物性過敏源中,除魚、蝦、蟹、貝類、蛋類、筍等常見的易過敏食物外,蔬果中的芹菜、香菜、辣椒、草莓、香蕉等也可誘發蕁麻疹。還有如泥螺、莧菜、雞毛菜、萵筍等食物也可誘發此病。因為蕁麻疹患者對外界抵抗力差或還沒有適應環境,因此對牛奶、黃豆、花生、雞蛋等過敏的也比較多。
如果禁忌的食物過多但又是人體日常所需的,也可以通過少量漸次增加食用量來達到脫敏的目的。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蔔、香蕉、蘋果、橘子、蘿蔔、綠豆、意仁等。
注意衛生
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之類,要敬而遠之。生活規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橡皮手套、染髮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 蕁麻疹,應予避免。患寒冷性蕁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場,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注意藥物
在臨床中,有些藥物可以引起蕁麻疹,如青黴素、四環素、氯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藥物、多粘黴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等等。在使用這些藥物時如出現過敏症狀應該立即停止使用,並積及時的採用蕁麻疹組合療法進行治療。
積極治療
蕁麻疹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能導致蕁麻疹的疾病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蟲感染像腸蛔蟲、蟯蟲等;細菌性感染像齲齒、齒槽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病毒性感染像B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癬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經紊亂,甚至體內潛在的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
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