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嬰兒多在出生後1~2個月開始出疹,濕疹多長在面頰、顴部、眉間和額頭,嚴重時四肢軀幹都會出現。最初為兩個面頰發癢和潮紅,小兒常常轉動頭部摩擦或用手抓搔,很快出現紅斑、小米粒樣丘疹,熟後變為皰疹,水皰破損後流出 黃色液體,變乾後形成黃痂皮;濕疹也有乾燥型,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白色糠皮樣脫屑。無論哪種濕疹,都有劇烈的瘙癢,因此,小兒常常煩躁和哭鬧不安,影響食慾和睡眠。如果過分抓撓還會引起皮膚感染和局部淋巴結腫大,這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若無繼發感染,濕疹沒有什麼危險,但常因日光、紫外線、濕熱等物理誘發因素,使病情加重。由於症狀時輕時重,常常復發,父母常十分擔心,其實嬰兒濕疹大多數可自愈,只有少數遲遲不愈而遷延到幼兒期或兒童期。因此,家長對嬰兒濕疹不必過度緊張,只要學會如何進行家庭護理,幫助患兒度過這段時期即可。病因
嬰兒濕疹的病因較複雜,其發病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有時很難明確具體的病因。患兒往往由消化道攝入食物性變應原如魚、蝦、牛羊肉、雞蛋等致
敏因素,使體內發生Ⅰ型變態反應。嬰兒濕疹的高度發病率主要是由於患兒皮膚角質層薄,毛細血管網豐富,以及內皮含水及氯化物較多,因而容易發生變態反應。此外,機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經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誘因。護理不當如過多使用較強的鹼性肥皂,過高營養,以及腸內異常發酵等也可引起本病。有些嬰兒,尤其在新生兒時期,由於母體雌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以致新生兒皮脂增多,易致脂溢性濕疹。
有些嬰兒有遺傳過敏素質(異位性素質),家族中也有異位性皮炎、魚鱗病、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病史,患兒對食物過敏,血中IgE數值增高,嗜酸細胞增高。隨著年齡增長,皮膚損害逐漸限局於四肢屈側處(肘窩、膕窩),往往劇烈抓癢、反覆不愈,直至兒童期甚至延續到成人期。某些外在因素如日光、紫外線、寒冷、濕熱等物理因素,接觸絲織品或人造纖維,外用藥物以及皮膚細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濕疹或加重其病情。
急性期同接觸性皮炎。慢性期時表皮角化亢進及角化不全,棘層肥厚,表皮突增寬下延,真皮乳頭層增厚,淺層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及少許嗜酸性細胞浸潤。
嬰兒濕疹主症甚癢,常常伴有哭鬧不安,不僅夜驚夜啼,白天也睡不穩,有時吃奶時也啼哭、患兒常見枕後部及背部多汗,每每哭鬧時出汗等缺鈣體症。
濕疹的原因及發病機理是較複雜的,近年有專家認為濕疹可能由於血管低鈣性痙攣,局部供血不足,出現皮疹、皮膚粗造、皮屑多。
因為鈣參與神經道質的興奮和釋放,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有鎮靜作用、抗炎作用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所以鈣劑在治療濕疹、蕁麻疹方面有其他藥物所達不到的功能。
以往鈣劑作為非特異脫敏療法治療濕疹和蕁麻疹等皮膚病有效,也證明缺鈣是引起濕疹的主要因素之一。
臨床表現
起病大多在生後1~3月,6個月以後逐漸減輕,2歲以後大多數患兒逐漸自愈。一部分患兒延至幼兒或兒童期。病情輕重不一。皮疹多見於頭面部,如額部、雙頰、頭頂部,以後逐漸蔓延至頦、頸、肩、背、臀、四肢,甚至可以泛發全身。初起時為散發或群集的小紅丘疹或紅斑,逐漸增多,並可見小水皰,黃白色鱗屑及痂皮,可有滲出、糜爛及繼發感染。患兒煩躁不安,夜間哭鬧,影響睡眠,常到處搔癢。由於濕疹的病變在表皮,愈後不留瘢痕。
分類
急性期起病急,皮膚表現為多數群集的小紅丘疹及紅斑,基底水腫,很快變成丘皰疹及小水皰,皰破後糜爛,有明顯的黃色滲液或覆以黃白色漿液性痂,厚薄不一,逐漸向四周蔓延,外圍可見散在小丘疹,也稱衛星疹。面部皮膚可有潮紅及腫脹。間擦部位如腋下、鼠蹊部、肛門周圍等處可以受累併合並擦爛。如護理不當常有繼發感染可泛發全身。此期病兒夜不能眠、煩躁不安,合併感染者可有低熱。
亞急性期
急性濕疹的滲出、紅腫、結痂逐漸減輕,皮膚以小丘疹為主,時有白色鱗屑或殘留少許丘皰疹及糜爛面。此時癢感稍見輕,可持續時間很長。可由急性期演變或治療不當而來。
慢性期
反覆發作,多見於1歲以上的嬰幼兒。皮疹為色素沉著,皮膚變粗稍厚,極少數可發生苔癬樣化。分布在四肢,尤其四窩處較多。若發生在掌跖或關節部位則發生皸裂而疼痛。如果治療不當,或在一定誘因下,隨時可以急性復發,自覺劇烈瘙癢。
脂溢型
多見於1~3月的小嬰兒,其前額、頰部、眉間皮膚潮紅,被覆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可有較厚的黃漿液痂。以後,頦下、後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搽爛、潮紅及滲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較嚴重的痤瘡。患兒一般在6個月後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
滲出型
多見於3~6月肥胖的嬰兒。先出現於頭面部。除口鼻周圍不易發生外,兩面頰可見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紅色小丘疹,間有小水皰及紅斑,基底浮腫,片狀糜爛滲出,黃漿液性結痂較厚。因抓癢常見出血,有黃棕色軟痂皮。剝去痂皮後露出鮮紅色濕爛面,呈顆粒狀,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時治療,可向軀幹,四肢及全身蔓延,並可以繼發感染。
乾燥型
多見於6個月~1歲小兒,或在急性亞急性期以後。皮膚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脫屑及鱗屑結痂,無滲出,常見於面部、軀幹及四肢伸側面。往往合併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以上三種類型可以同時存在。三期皮損也可發生於任何一種濕疹,三期可以互相轉化和重疊。
由於病因複雜難以確定而反覆發作。劇烈地抓癢可繼發局部及淋巴結感染,極個別病例可發生全身感染、敗血症、毒血症,出現高熱、腹瀉、周圍血中性白細胞增高,有時出現中毒顆粒。
嬰兒的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皮膚病。多發於嬰幼兒,常因瘙癢而使嬰兒哭鬧不休。其實奶癬並不是“癬”,它即可以是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的濕疹,也可以是異位性皮炎的早期表現。
和痱子區別
1、什麼是濕疹和痱子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也就是老百姓講的“奶癬”,大多是對牛奶過敏的 寶寶易患濕疹,痱子就是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因為出汗過多,而汗液又蒸發不暢在汗腺周圍突起的一些小水泡或者小丘疹。痱子跟濕疹看上去樣子是差不多,都是紅紅的一片和小水泡之類的。
2、發病時間幫你區分
痱子和濕疹是寶寶皮膚的一種常見疾病,也因為這個,媽媽們會混淆不清,想要區分好這兩者的話,就要了解痱子跟濕疹的特殊性,這樣媽媽們就能區分了。濕疹的發病時間不太明確,可能是過敏造成的,家長可以了解孩子是接觸過什麼過敏原,而痱子一般多發於夏季,一到夏天,寶寶很難不長痱子。
3、部位不同好區分
很多媽媽認為濕疹跟痱子長相差不多,其實濕疹跟痱子各自長的地方也不一樣,只要媽媽們細心觀察,就能發現不同之處,濕疹多見於寶寶的面頰部,前額、眉弓、耳後,而痱子一般多發於寶寶身體多汗的一些皺褶處,比如頸部和枕部。
病因病理
病理
嬰兒濕疹的病因較複雜,其發病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有時很難明確具體的病因。患兒往往由消化道攝入食物性變應原如魚、蝦、牛羊肉、雞蛋等致敏因素,使體內發生Ⅰ型變態反應。嬰兒濕疹的高度發病率主要是由於患兒皮膚角質層薄,毛細血管網豐富,以及內皮含水及氯化物較多,因而容易發生變態反應。此外,機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經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誘因。護理不當如過多使用較強的鹼性肥皂,過高營養,以及腸內異常發酵等也可引起本病。有些嬰兒,尤其在新生兒時期,由於母體雌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以致新生兒皮脂增多,易致脂溢性濕疹。有些嬰兒有遺傳過敏素質(異位性素質),家族中也有異位性皮炎、魚鱗病、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病史,患兒對食物過敏,血中IgE數值增高,嗜酸細胞增高。隨著年齡增長,皮膚損害逐漸限局於四肢屈側處(肘窩、膕窩),往往劇烈抓癢、反覆不愈,直至兒童期甚至延續到成人期。某些外在因素如日光、紫外線、寒冷、濕熱等物理因素,接觸絲織品或人造纖維,外用藥物以及皮膚細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濕疹或加重其病情。
急性期同接觸性皮炎。慢性期時表皮角化亢進及角化不全,棘層肥厚,表皮突增寬下延,真皮乳頭層增厚,淺層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及少許嗜酸性細胞浸潤。
病因
1.直接病因:引起寶寶濕疹病因是複雜的,其中過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哮喘、食物過敏和藥物過敏等)的寶寶就容易發生濕疹。2.誘發因素:發生了濕疹的寶寶,許多物質又會誘發或加重濕疹症狀,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接觸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毛製品、化纖物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動物皮革及羽毛、發生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環境溫度高或穿著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寶寶的濕疹反覆發生或加重。有一種特殊類型的小兒濕疹,好發生在孩子的肛門周圍,常伴有蟯蟲感染,稱為蟯蟲濕疹。
3.嬰兒濕疹的內因:嬰兒容易發生濕疹還有本身的因素,是因為嬰兒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所以又叫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至於確切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通常把嬰兒濕疹稱為“奶癬”,如果用治療“癬”的藥物來治療嬰兒濕疹,病情會加重。嬰兒濕疹最早見於2-3個月的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幹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皰疹,很癢,皰疹破損,滲出液流出,乾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嬰兒濕疹誘發嬰兒濕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對母乳里蛋白質或對牛羊奶、牛羊肉、魚、蝦、蛋等食物過敏。
(2)過量餵養而致消化不良。
(3)吃糖過多,造成腸內異常發酵。
(4)腸寄生蟲。
(5)強光照射。
(6)肥皂、化妝品、皮毛細纖、花粉、油漆的刺激。
(7)乳母接觸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過乳汁影響嬰兒。
(8)濕疹也有遺傳傾向。
嬰兒濕疹因發生在寶寶喝奶的時期,且有些寶寶一喝奶就濕疹加重,所以俗稱“奶癬”,但此“奶癬”並不是人們想像的“癬”,如果用治“癬”藥來治療嬰兒濕疹會加重病情。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是發生在嬰兒頭面部的急性或亞急性濕疹,一般情況下,可以在短期內治癒。頑固者常有奇癢難忍,久治不愈,到2歲以後大多數可以自愈,但少數可以延伸到幼兒或兒童期,常常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嬰兒濕疹最早見於1-3個月嬰兒,初生兒濕疹又稱為新生兒濕疹。有嬰兒濕疹的孩子以後容易發生其他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對牛奶、母乳和雞蛋白等食物過敏而引起的變態反應皮膚病,它也可能是一種由遺傳性素質引起的皮膚病,如果爸爸媽媽小時候患濕疹,他們的寶寶也容易得濕疹。 小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很輕微的刺激就能使寶寶的皮膚患病。嬰兒濕疹一般都出現在出生後1月到2歲這段時間,又以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常發生於雙頰、頭皮、額部、眉間、頸部、頜下或耳後,也可擴展到其他部位。皮疹形態大同小異,有的嬰兒是在潮紅的皮膚表面覆有黃色油膩性鱗屑或痂皮,有的卻是在潮紅的皮膚上散布著疹子與小水皰。不論哪一種皮疹,都伴有一陣陣奇癢,嬰兒往往倚著媽媽的身體磨擦止癢,直到小水皰擦破,形成大片潮紅濕潤的糜爛才肯罷休。這時候滲液很多,可濕透衣被,乾燥後結成痂皮,也可繼發成化膿性感染,或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奶癬經過適當治療,會很快痊癒,但常常復發,到斷奶後大多會自行消失,但也有遲遲不愈的,發熱時皮疹減輕,出牙時皮疹加劇,冬春季重,夏季較輕。
臨床上可按發病過程分為三期:
1.急性期 起病急,皮膚表現為多數群集的小紅丘疹及紅斑,基底水腫,很快變成丘皰疹及小水皰,皰破後糜爛,有明顯的黃色滲液或覆以黃白色漿液性痂,厚薄不一,逐漸向四周蔓延,外圍可見散在小丘疹,也稱衛星疹。面部皮膚可有潮紅及腫脹。間擦部位如腋下、鼠蹊部、肛門周圍等處可以受累併合並擦爛。如護理不當常有繼發感染可泛發全身。此期病兒夜不能眠、煩躁不安,合併感染者可有低熱。
2.亞急性期 急性濕疹的滲出、紅腫、結痂逐漸減輕,皮膚以小丘疹為主,時有白色鱗屑或殘留少許丘皰疹及糜爛面。此時癢感稍見輕,可持續時間很長。可由急性期演變或治療不當而來。
3.慢性期 反覆發作,多見於1歲以上的嬰幼兒。皮疹為色素沉著,皮膚變粗稍厚,極少數可發生苔癬樣化。分布在四肢,尤其四窩處較多。若發生在掌跖或關節部位則發生皸裂而疼痛。如果治療不當,或在一定誘因下,隨時可以急性復發,自覺劇烈搔癢。
又可按皮膚損害分為三型:
1.脂溢型 多見於1~3月的小嬰兒,其前額、頰部、眉間皮膚潮紅,被覆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可有較厚的黃漿液痂。以後,頦下、後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潮紅及滲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較嚴重的痤瘡。患兒一般在6個月後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
2.滲出型 多見於3~6月肥胖的嬰兒。先出現於頭面部。除口鼻周圍不易發生外,兩面頰可見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紅色小丘疹,間有小水皰及紅斑,基底浮腫,片狀糜爛滲出,黃漿液性結痂較厚。因抓癢常見出血,有黃棕色軟痂皮。剝去痂皮後露出鮮紅色濕爛面,呈顆粒狀,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時治療,可向軀幹,四肢及全身蔓延,並可以繼發感染。
3.乾燥型 多見於6個月~1歲小兒,或在急性亞急性期以後。皮膚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脫屑及鱗屑結痂,無滲出,常見於面部、軀幹及四肢伸側面。往往合併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以上三種類型可以同時存在。三期皮損也可發生於任何一種濕疹,三期可以互相轉化和重迭。
由於病因複雜難以確定而反覆發作。劇烈地抓癢可繼發局部及淋巴結感染,極個別病例可發生全身感染、敗血症、毒血症,出現高熱、腹瀉、周圍血中性白細胞增高,有時出現中毒顆粒。
診斷
根據發病年齡、皮疹的多形性表現,顯著搔癢和反覆發作,不難診斷。
耳後、腹股溝、肛周、頸頦部的急性期濕疹應與擦爛鑑別。後者多發生在肥胖嬰兒,夏季或流涎、腹瀉小兒,不注意局部皮膚清潔者。有時需與接觸性皮炎鑑別,此病有接觸史皮膚損害發生於接觸部位邊界清楚。懷疑有接觸因素時可用斑貼試驗鑑別。但在新生兒期,斑貼試驗往往不易表現出。
在尿布區域或肛周、腋下等處發生濕疹時,須與尿布皮炎及念珠菌感染相鑑別。前者位於尿布區域會陰、股內側,境界清楚的瀰漫性紅斑或少許丘皰疹。勤洗換尿布,保持尿布區域清潔乾躁即可治癒。念珠菌感染則為淡紅色斑片及扁平小丘疹,邊緣隆起,境界清楚,外圍散在小斑片,邊緣可有少量鱗屑。很容易查到真菌,同時往往常合併鵝口瘡、口角炎等。
嬰兒濕疹通常出現在寶寶的前額、臉頰或頭皮上,但也可能延伸到手臂、腿、胸部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嬰兒濕疹症狀表現可以是乾燥、增厚、鱗片樣皮膚,也可能是皮膚有一些輕微的紅腫,有水泡,或滲出液體,搔抓後可能會感染。因為發生嬰兒濕疹的部位特別癢,所以,很難控制寶寶不去撓抓
治療
除詳細詢問病史,查找誘發因素,予以糾正外,應採用全身、局部中醫及西醫綜合治療。嬰兒濕疹的全身療法
1.飲食管理 首先,避免餵哺過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過敏,可較久煮沸,使其蛋白變性,可以減少致敏物。必要時可用羊奶或豆漿(參閱營養篇專節)代替牛奶。如疑蛋白過敏,單給蛋黃,或由少量蛋白開始,逐漸加量。餵奶的母親可暫停吃雞蛋。食物中要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糖和脂肪要適量,少吃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
2.抗組織胺類藥物 撲爾敏、非那更、苯海拉明、異丙螓等單一或輪流內服有較好的止癢和抗過敏效果,並有不同程度的鎮靜作用。非鎮靜作用的抗組織胺藥,如息斯敏(片劑或口服液)、特非那丁。具有鎮靜作用的抗組織胺類藥優於後者。
3.皮質類固醇激素 無論口服還是靜脈注射,都能很快控制症狀,有明顯的抗炎、止癢作用,但停藥後易復發,不能根治,且長期套用後有依賴性和各種不良反應,故應酌情慎用,此時用嬰兒霜治療效果很好。泛發急性濕疹其它療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強的松,病情好轉逐漸減量。
4.抗生素 僅用於繼發局部或淋巴結等感染、白細胞增高和體溫增高的病兒。一般採用青黴素肌注或紅黴素、複方新諾明口服。
5.膚樂霜 用於寶寶皮膚常見十大肌膚表現:濕疹、奶癬、口水疹、紅臀、胎毒、尿布皮炎、蚊蟲叮咬、過敏、汗痱、皮膚瘙癢等。
嬰兒濕疹的局部治療
原則上是按照病期分別治療。
1.急性期 採用1%~4%硼酸溶液或1~4%硼酸溶液加0.1%呋喃西林溶液濕敷或外洗局部15分鐘左右之後,外塗雷佛諾爾氧化鋅軟膏或1%氯黴素氧化鋅油。如無明顯感染亦可外用40%氧化鋅油或15%氧化鋅軟膏。套用濕敷2~3天即可。
2.亞急性期 用1%~4%硼酸溶液外洗,然後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爐甘石呋喃西林洗劑,止癢、消炎。外塗苦參皮爽康及SCL膏(磺松糊劑,參見附錄兒科常用藥物劑量表),或中藥祛濕油。
3.慢性期 外用1/2或1/3膚輕鬆或丙酸倍氯美松軟膏加糠餾油軟膏或普連膏,或尿素軟膏,然後用薄塑膠膜覆蓋,繃帶包紮,每隔1~2日封包1次,待皮膚恢復原狀。至多每周洗浴1~2次,必要時外塗膚輕鬆軟膏,皮炎平。對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小片損害可採用醋酸強的松龍,或去炎松混懸液做皮損處的皮內分點注射,每周1次,共2~3次。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發生皮膚萎縮。
嬰兒濕疹的中醫治療
濕熱型
【證見】 皮疹表現為濕性(見上述脂溢型和滲出型),可伴有消化不良,大便於結,小便黃。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
【治法】 利濕清熱,佐以祛風。
【方藥】
1.主方消風導赤湯(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生地黃、金銀花、土茯苓各9克,牛蒡子、白鮮皮、木通各5克,蟬蛻3克,生甘草2克,薄荷1—2克(後下),燈心3—5扎。水煎分3—4次服,每日1劑。
伴有消化不良者,酌加山楂肉3克、炒麥芽5克、炒谷芽9克。
2.單方驗方
(1)清解片(上海中醫學院《中醫外科臨床手冊》)
處方:大黃、黃芩、黃柏、蒼朮各500克。共研細末,和勻軋片,每片含量0.3克。每次服1~2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可先用少量溫開水溶化藥片)。
(2)人造牛黃粉,每日2次,每次0.15克,溫開水送服。(顧伯康《中醫外科學》)
3.小兒化濕膏
小兒化濕膏由兒茶、黃柏、爐甘石、枯礬等中藥成分配置而成,治理時直接塗抹到患兒皮膚上即可被吸收。使用時需要注意將藥膏放置到幼兒不易接觸的地方,同時切勿將藥膏給患兒食用。如發生嚴重過敏則停止使用,嚴重時送往醫院治療。
脾虛型
【證見】皮疹表現為乾性(見上述乾燥型),常伴有消化不良,吐乳,大便溏薄。舌質淡紅,苔薄。
【治法】 健脾滲濕。
【方藥】
主方參苓白朮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太子參9克,茯苓、白朮、山藥、炒扁豆、蓮子肉、薏苡仁各6克,蟬蛻3克,生甘草1.5克,砂仁1.5克(後下)。水煎分3~4次服,每日1劑。
伴有消化不良者,酌加山楂肉3克、炒麥芽5克、炒谷芽9克。吐乳明顯者,加薑汁炒竹茹6克。
嬰兒濕疹的食療
◆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白糖適量。將海帶、魚腥草洗淨,同綠豆煮熟,喝湯,吃海帶與綠豆。每天一劑,連服6~7劑。
◆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玉米須15克,三味一同煮熟,喝湯,食薏米、紅小豆。每天一劑,連服7~8劑(濕熱俱盛型)。
◆冬瓜皮30克,薏米30克,車前草15克,三味同煎後,喝湯,吃薏米。每天一劑,連服7~10劑(脾虛濕盛型)。
◆桑椹30克,百合30克,大棗10枚,青果9克,共同煎服。每天一劑,連服10~15劑(血虛風燥型)。
驗方8則
嬰兒濕疹是小兒常見皮膚病,初起皮膚發紅,呈密集丘疹或丘皰疹,皰破後滲液、糜爛,液乾結黃痂,好發於頭額及眉間。1~3個月的嬰兒多發,可選用下方治療:
1.黃瓜皮適量,水煎代茶飲。
2.鮮馬齒莧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3.炒槐米、香油各適量,將槐米研細,加香油調成糊狀,塗患處。
4.紅薯適量,搗爛取汁,用消毒紗布放在紅薯汁內浸透,折成兩層,貼患處,然後用乾紗布包好,每日換藥1次。
5.僵蠶適量,去嘴研末,煎湯浴洗,每日或隔日一次。
6.活蚯蚓4條,白糖少許,共搗爛取汁液,擦塗患處。
7.土豆一個,切薄片,敷擦患處。每日數次。
8.蛤蟆草30克,水煎溫洗,每日數次。
危害
傷損肌膚,影響容姿
無論急性還是慢性濕疹,給患者肌膚帶來的損傷都是不可忽視的。初期的紅斑、丘疹及水皰會引發表皮糜爛,污損真皮顏色。而濕疹的反覆發作則會引發表皮角質化,患處肌膚顏色會因色素沉積而變暗,甚至引發皮膚皸裂等惡性後果。
瘙癢難忍,並發感染
濕疹病變引發的瘙癢除卻帶給患者身心上的痛苦之外,反覆抓撓還可能引發患處肌膚的二次感染,常見症狀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感染等。
反覆發作,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濕疹屬於過敏反應的一種,在人體二次或多次接觸過敏原後觸發,因此當患者本身不知道過敏原為何物時極易階段性復發。同時它具有一定的遺傳幾率。在所有的過敏性疾病中,嬰兒期發病的只有濕疹。
小兒發病,易將病根帶至成年
小兒濕疹發作後自愈幾率較大,因此父母往往容易忽視其治療,但濕疹體質在幼兒時期不得以改善的話,成年後發病極易演變為慢性濕疹,給患者帶來終身痛苦。
預防
嬰兒濕疹預防很重要。平時小兒內衣應穿鬆軟寬大的棉織品或細軟布料,不要穿化纖織物。內、外衣均忌羊毛織物,以及絨線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夾襖、棉襖、絨布衫等。
要密切注意患兒的消化狀態,是否對牛奶、雞蛋、魚、蝦等食物過敏。母乳餵養的,母親應避免進食這類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患兒要避免鹼性肥皂、化妝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發病期間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預防接種。要避免與單純皰疹(俗稱“熱瘡”)的患者接觸,以免發生皰疹性濕疹。
在嬰兒濕疹明顯時得先治療,嬰兒濕疹治療皮疹消失後並不萬事大吉,更重要的任務是家庭護理預防寶寶濕疹的反覆。
1、儘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但往往有困難。
2、餵養和飲食:
(1) 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濕疹的程度。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添加,如雞蛋、魚、蝦類,一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而有濕疹的寶寶,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寶寶的飲食儘可能是新鮮的,避免讓寶寶吃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加工食品。
(2) 如果已經發現某種食物因食用出現濕疹,則應儘量避免再次進食這些食物。
(3) 有牛奶過敏的寶寶,可用豆漿、羊奶等代替牛奶餵養。
(4) 對雞蛋過敏的寶寶可單吃蛋黃。
(5)人工餵養的寶寶患濕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幾分鐘以降低過敏性。
(6)寶寶食物以清淡飲食為好,應該少些鹽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而易發濕疹。
3、衣物方面:比如貼身的衣服是棉質的,所有的衣服領子最好是棉質的,衣服穿得要略偏涼,衣著應較寬鬆、輕軟。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乾爽。日常生活護理方面要避免過熱和出汗。並讓寶寶避免接觸羽毛、獸毛、花粉、化纖等過敏物質。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
4、洗浴護膚方面:以溫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的洗浴用品。護膚用品選擇低敏或抗敏製劑護膚,並且最好進行皮膚敏感性測定,以了解皮膚對所用護膚用品的反應情況,及時預防過敏的發生。
5、環境方面: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環境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過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過敏反應。家裡不養寵物,如鳥、貓、狗等。室內要通風,不要在室內吸菸,室內不要放地毯,打掃衛生最好是濕擦,避免揚塵,或用吸塵器處理家裡灰塵多的地方,如窗簾、框架等物品上。
6、 保持寶寶大便通暢,睡眠充足。睡覺前為寶寶進行節奏性肢體運動20分鐘左右,既可以增加機體抗敏能力,又有利於胃腸功能和提高寶寶睡眠質量。
護理常識
過敏測試是否有用
為尋找敏根源而做過敏測試,其實不太值得,證明身體對某種物質敏感,也並不代表就是這種物質引致濕疹。如果驗出身體對多種物質有過敏反應,結果變成很多東西需要戒口,反而會造成營養不良的問題。況且,治療程式其實都不會根據這些測試結果來進行。
濕疹會反覆出現
濕疹屢屢發作,是因為濕疹很癢,小朋友會忍不住搔癢,使皮膚結痂惡化,愈痕便愈抓,以致反覆不愈。
藥膏要塗得足夠
藥膏一般都或多或少含有類固醇,沒有類固醇也無法把濕疹醫治。醫生在處方時,會用微溫和的藥膏給患者塗,沒有效時,才會逐級加重藥量。
塗藥膏時,只需薄薄地蓋過患處。不過,有些父母因為擔心類固醇有副作用,在孩子的患處塗藥的分量太少,以致效果不理想,一來會令醫生以藥力不足,加重藥分,變成因減得加;二來這樣會拖延病情。其實新一代的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已較以前少。
口服抗敏藥
濕疹嚴重時,患處範圍會較大,甚至晚上因痕癢而睡不著,可以口服抗敏感藥來幫助止痕,不過口服藥只屬輔助性質,不能使濕疹治癒。
有菌殺菌
細菌會在不在正常的皮膚上滋生,尤其是金葡萄球菌,如果濕疹嚴重的,可能需要同時清除這些細菌,才可治癒。要消減這些細菌,在沖涼時可用殺菌番梘或濕疹皮膚專用沐浴露沖涼。
穿衣之道
濕疹患者宜穿純棉的衣服,如尼龍、冷衫等質地就不宜穿著。洗衣粉要使用非生物性的,洗衣粉包裝上會有說明。
另外,有少部分患者對寵物的毛髻會有敏感反應,至於藏於被褥床單中的塵埃蟎對濕疹只有少少影響,平時把被褥床單洗乾淨便可。至於汲煙也會造成刺激,大人應避免中濕疹患病兒面前吸菸。
滋潤肌膚傷痕
塗不刺激的潤膚膏於患處,給患處保濕,便會減少痕癢,自然不會抓得那么厲害,減少患處惡化,而潤膚膏配合藥物,就會加快治療。
潤膚膏也有幾種類別,通常愈油膩愈好,不過,如果滿身都是濕疹,塗得全身油膩膩,會使孩子不舒服,最好在較嚴重的範圍塗抹較油膩的軟膏,在其他地方才塗清爽一點的乳劑。尤其是在夏天出汗,搽清爽的乳劑不會局著皮膚,但冬季皮膚乾燥痕癢,塗油性軟膏較適合。
乳母注意飲食
1)注意飲食管理,不要將寶寶餵的過飽,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可先少量添加,逐漸增多,這樣可以減輕某種食品引起的過敏。
2)儘量避免進食、吸入和接觸各種易致敏的物質。
多數含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可以引起嬰幼兒皮膚過敏而發生濕疹,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米、螃蟹等。另外,灰塵、羽毛、蠶絲以及動物的皮屑、植物的花粉等,也能使某些嬰幼兒發生濕疹。寶寶穿得太厚、吃得過飽、室內溫度太高等也都可使濕疹加重。
餵奶的母親也要忌食海鮮等易致敏的食物。
寶寶得了濕疹後,除了用藥物治療、忌用毛織物和化纖織物之外,餵奶的媽媽也應注意自己的飲食。少吃牛奶、鯽魚湯、鮮蝦、螃蟹等誘發性食物,多吃豆製品,如豆漿等清熱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蔥、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質進入乳汁,加劇寶寶的濕疹。
3)母乳餵養是預防嬰兒濕疹的有效方法。人工餵養時,牛奶煮沸時間應稍長,使其蛋白變性,減低致敏性。
保健護理注意事項
1. 應儘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如寶寶對雞蛋過敏,可暫時不添加。
2. 如果寶寶吃母乳,媽媽應注意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魚、蝦、羊肉等食物,最好別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3. 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經常幫寶寶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濕疹十分痛癢,寶寶常會用手抓,抓撓會引起皮膚的細菌感染。
4. 不能用鹼性強的肥皂、熱水洗患處皮膚。因為肥皂和熱水會將寶寶皮膚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膚更加乾燥,還會刺激肌膚。
5. 注意洗澡水質不佳帶來的皮膚濕疹。城市水質因為經過較長的運輸管道和樓頂水箱,容易產生二次污染,自來水中含有寄生蟲、鐵鏽和漂白粉等,對於寶寶極為幼嫩的肌膚容易造成刺激,從而引發過敏和濕疹。 如果家裡自來水有比較濃重的漂白粉味,或水質偏黃,可以在沐浴軟管的末端安裝“寶寶愛水”嬰幼兒沐浴淨化器 對水質進行過濾,讓寶寶用上乾淨的沐浴用水,從而大幅降低患濕疹的幾率。
6. 給寶寶穿上棉質的寬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濕疹。媽媽和寶寶都不要穿絲、毛織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過敏。
7. 媽媽不能擅自給寶寶用任何激素類藥膏,因為這類藥物外用過多會被皮膚吸收,給寶寶身體帶來副作用。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抗組織胺藥、消炎、止癢、脫過敏藥物。
8. 如果不能進行母乳餵養,可以參考醫生的意見選用脫敏配方奶,已有研究證明選用脫敏配方的配方奶,有助於調整嬰兒的免疫系統,降低嬰兒濕疹,以及避免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