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

孫子

孫子(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 --- 公元前460年 ),字長卿,齊國樂安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孫臏的先祖。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占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近覆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基本信息

簡介

孫子孫子塑像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縣)人。生卒年代不詳,大約與儒學創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年?)同時代或略晚,齊國貴族和名將的後裔。其先祖為陳完,原是陳國的公子。公元前672年,陳國發生內亂,陳完便逃奔至齊國避難,改稱田完。田完的第五世孫田書(即孫子的祖父)為齊國大夫,在攻打莒國的戰爭中立下了戰功,齊景公便把樂安封給了田書,並賜姓“孫”氏,以表示對田書嘉獎。公元前532年,齊國發生內亂(史稱“四姓之亂”),孫子便離開齊國,到了南方的吳國,在吳國的都城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過起了隱居生活,潛心研究兵法。在吳國,孫子結識了伍子胥。據《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載,在諸侯爭霸中,南方新興的吳國國君闔閭,為圖霸業,欲攻打楚國,但是,一時難以選出合適的將領。伍子胥常與吳王論兵,他曾向吳王推薦說:孫子“精通韜略,有鬼神不測之機,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誠得此任為將,雖天下莫敵,何論楚哉!”伍子胥先後七次向吳王推薦孫子,吳王便讓伍子胥拜請孫子出山。

孫子晉見吳王之後,呈上所著兵書十三篇。吳王看後,讚不絕口。據有關資料記載,為考察孫子的統兵能力,吳王挑選了180名宮女由孫子操練。這就是人們所傳說的孫子“吳宮教戰斬美姬”的故事。吳宮操練之後,吳王任命孫子為上將軍,封為軍師。從此,孫子與伍子胥共同輔佐吳王,安邦治國,發展軍力。公元前506年冬,吳國以孫子、伍子胥為將,出兵伐楚。孫子採取“迂迴奔襲、出奇制勝”的戰法,溯淮河西上,從淮河平原越過大別山,長驅深入楚境千里,直奔漢水,在柏舉(今湖北漢川北)重創楚軍。接著五戰五勝,一舉攻陷楚國國都郢。“柏舉之戰”後,楚國元氣大傷,漸漸走向衰落,而吳國的聲威則大振,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吳國不僅成為南方的強國,而且北方的齊、晉等大國也畏懼吳國。對於孫子的歷史功績,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寫道:“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也”。

另《孫子兵法》是從戰國時期起就風靡流傳的軍事著作,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而且,其中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還被運用到了現代經營決策和社會管理方面。然而,這部著作者是誰呢?學術界議論紛紛,一種認為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孫武所著,一種認為是孫臏整理而成,一種認為是戰國初年某位山林處士編寫,還有的說是三國時代曹操編撰的。直到1972年4月間,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的兩座漢代墓葬中同時發現了用竹簡寫成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樣,數百年的爭論方告結束,《孫子兵法》的作者被確認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

避隱吳國著兵法

孫子孫子故里——廣饒

孫武的先祖為媯滿,被周朝天子冊封為陳國國君(陳國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以國為氏,故滿,媯姓,氏陳。後來由於陳國內部發生政變,孫武的直系遠祖陳完攜家帶口,逃到齊國,投奔齊桓公。齊桓公早就了解陳公子完年輕有為,任命他為負責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陳完在齊國定居以後,由陳氏改田氏,故他又被稱為田完。一百多年後,田氏家族成為齊國國內後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來越顯赫,在齊國的領地也越來越擴大。田完的五世孫田書,做了齊國的大夫,很有軍事才幹,因為領兵伐莒(今山東莒縣)有功,齊景公在樂安封給他一塊采地(諸侯封賜給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又稱“采邑”為“食邑”),並賜姓孫氏。因此,田書又被稱為孫書。孫書的兒子孫憑,做了齊國的卿,成為齊國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級官員。孫憑就是孫武的父親。

由於貴族家庭給孫武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孫武得以閱讀古代軍事典籍《軍政》,了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實,加上當時戰亂頻繁,兼併激烈,他的祖父父親都是善於帶兵作戰的將領,他從小也耳聞目睹了一些戰爭,這對少年孫武的軍事方面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孫武生活的齊國,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齊景公初年,左相慶封滅掉了右相崔杼。接著田、鮑、欒、高等四大家族又聯合起來,趕走了慶封。後來,內亂日甚一日,齊國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愈演愈烈。孫武對這種內部鬥爭極其反感,不願糾纏其中,萌發了遠奔他鄉、另謀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頭。當時南方的吳國自吳王壽夢以來,聯晉伐楚,國勢強盛,很有新興氣象。孫武認定吳國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實現抱負的地方。大約在齊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孫武正值18歲的青春年華,他毅然離開樂安,告別齊國,長途跋涉,投奔吳國而來,孫武一生事業就在吳國展開,死後亦葬在吳國,因此《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就把孫武稱為“吳人”。

孫武來到吳國後,便在吳都(今蘇州市)郊外結識了從楚國而來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殺害而潛逃到吳國。他立志興兵伐楚,為父兄報仇。孫武結識伍子胥後,十分投機,結為密友。這時吳國的局勢也在動盪不安之中,兩人便避隱深居,待機而發。

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利用吳國伐楚,國內空虛的機會,以專諸為刺客,襲殺吳王僚,自立為王,稱闔閭。闔閭即位後,禮賢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賢臣,又體恤民情,不貪美味,不聽淫樂,不喜女色,注意發展生產,積蓄糧食建築城垣,訓練軍隊,因而大得民心,吳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闔閭又注重搜求各種人才,立志要使吳國更加強盛,使之能向長江中游發展,滅楚稱雄。隱居吳都郊外的孫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隱居之地,一邊灌園耕種,一邊寫作兵法,並請伍子胥引薦自己。終於,孫武寫好了13篇兵法。這13篇兵法,講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全書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

軍事著作和軍事思想

孫子孫子
第一《計篇》,論述怎樣在開戰之前和戰爭中時行謀劃的問題,並論述謀劃在戰爭中的重要意義。孫武認為,在開戰之前,必須對敵我雙方的基本條件作周密的研究和比較,認真地時行謀劃,以便制訂正確的作戰計畫。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有五項,就是“道”(道義)、“天”(天時)、“地”(地利)、“將”(將帥)、“法”(法制)。對這些條件比較清楚了,就可以判斷戰爭的勝負。在戰爭時行過程中,也必須根據利害關係和不斷變化的形勢來時行研究和謀劃,採取機動靈活的措施,做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孫武認為,謀劃周密就可能在戰爭中獲勝,謀劃不周難於獲勝,根本不進行謀劃是肯定要失敗的。

第二《作戰篇》,論述速戰速勝的重要性。因為出兵打仗要耗損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拖久了就會使軍隊疲憊、銳氣挫傷、財貨枯竭,別的諸侯國會乘機進行進攻。從速勝的思想出發,孫武反對以當時簡陋的作戰武器去攻克堅固的城寨,也反對在國內一再徵集兵員和調運軍用物資,而主張在敵國就地解決糧草,主張用財貨厚賞士兵,主張優待俘虜,主張用繳獲來補充壯大自己。他認為這樣做,才能迅速戰勝敵人。

篇三《謀攻篇》,論述用計謀征服敵人的問題。孫武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全伍”地強迫敵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戰方案,“破國”、“破軍”、“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擊破敵人則次一等,“非善之善者”。

怎樣才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呢?孫武認為上策是“伐謀”,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張通過政治攻勢、外交手段和武裝力量來征服敵人。在和敵人鬥爭時,如果敵強我弱,應該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敵人,做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即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設法分散敵人,和敵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於戰勝敵人,比敵人的兵力少就要善於退卻,戰鬥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與敵人作戰,不能強拚硬打。孫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光輝思想,認為謀略必須建立在了解敵我雙方情況的基礎上。

第四《形篇》,論述用兵作戰要先為自己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以等待敵人可以被我戰勝的時機,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孫武認為:戰爭的勝負決定於敵我雙方力量的大小,要想戰勝敵人,就必須在力量的對比上使自己處於絕對優勢,造成一種迅猛不可抵擋之勢。除此之外,還要等待敵人可以被我戰勝的有利時機,善於抓住敵人的弱點,這樣,就能輕而易舉地戰勝敵人。孫武認為,要在作戰中取勝,必須善於對待攻和守的問題。兵力不足就防守,兵力有餘就進攻。防守時要十分嚴密地隱蔽自己,進攻時要打得敵人措手不及。這樣,就能達到“自保而全勝”的目的。

第五《勢篇》,論述用兵作戰要造成一種可以壓倒敵人的迅猛之勢,並要善於利用這種迅猛之勢。

勢是什麼呢?孫子說,這種勢就像可以漂起石頭的激流,就像一觸即發的拉滿的弓弩,就像圓石從千仞高山上滾下,有一種不可抵擋的力量。用這種力量打擊敵人,就能夠以一當十,所向無敵。

怎樣造成這種勢呢?首先,要給自己創造條件,使本身具有戰勝敵人的強大力量。其次,要“擇人而任勢”。選擇熟知軍事、知人善任的將帥,指揮士兵作戰靈活自如,並且善於用假象迷惑敵人,用小利調動敵人,引誘敵人陷入圈套,然後用伏兵狠狠地打擊敵人。
第六《虛實篇》,論述用兵作戰須採用“避實而擊虛”的方

怎樣才能做到避實擊虛呢?第一,要使我方處於主動地位,使敵方處於被動地位,把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善於用兵作戰的人,能夠設法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第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擊敵人兵力空虛之處。第三,要集中自己的兵力,並設法分散敵人的兵力,造成戰術上的我眾敵寡。

孫武指出,運用避實擊虛的作戰方針,要從分析敵情出發,要隨著形勢的變化,因為戰爭過程中的眾寡、強弱、攻守、進退等等關係處在急劇變化之中,“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第七《軍爭篇》,論述如何爭奪制勝的有利條件,使自己掌握作戰主動權的問題。孫武認為:首先,必須了解各諸侯國的政治動向,必須熟悉地形,必須使用嚮導,做到情況明。其次,必須行動統一,步調一致,做到“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第三,要求指揮正確,機動靈活,“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做到以上幾點,才能在戰爭中處於有利的位置。

第八《九變篇》,論述將帥指揮作戰應根據各種具體情況靈活機動地處置問題,不要機械死板而招致失敗,並對將帥提出了要求。

孫武強調,將帥處置問題時必須做到:首先,考慮問題要兼顧有利和有害兩方面。在有利的情況下要想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況下要想到有利的因素。其次,要根據不同的鬥爭目標,採取不同的鬥爭手段。第三,要立足在充分準備、使敵人不可攻破的基礎上,不能存僥倖心理。第四,要克服偏激的性情,全面、慎重、冷靜地考慮問題。只有做到了以上這些,方能“得地之利”、得人之用”。孫武認為,將帥要從實際出發處置問題才能戰勝敵人,所以對於國君的違背實際的命令可以不執行,因此,他大膽地提出了“君命有所不受”的軍事名言。

第九《行軍篇》,論述行軍作戰中怎樣安置軍隊和判斷敵情問題,還論述了軍隊在山地、江河、鹽鹼沼澤地、平原等四種地形上的不同處置辦法,還論述了軍隊遇到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等特殊地形的處置辦法。孫武還提出了31種觀察、判斷敵情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把看到、聽到和偵察到的各種現象加以分析,掌握真實的敵情,才能制訂出正確的作戰方案,才能獲得勝利。孫武在本篇中還提出了“令之以文,齊這以武”的文武兼用的治軍原則,即要用道義來教育士兵,用法紀來統一步調,這樣的軍隊打起仗來一定能取得勝利。

第十《地形篇》,論述用兵作戰怎樣利用地形的問題,著重論述深入敵國作戰的好處。孫武分析了九種戰地的特點和士兵處在這些地區的心理狀態,相應地提出了在這些地區用兵的不同措施,認為深入敵國,等於把士兵投置在危地、陷入死地,他們會迫不得巳拚死作戰,發揮更大的戰鬥力,而且,深入敵國,還可就地補充軍糧 ,還可因離家太遠而不會逃散,服從指揮,一心一意作戰,奪得戰爭勝利。
第十二《火攻篇》,論述在戰爭中使用火攻的辦法、條件和原則等問題。

孫武認為,火攻有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五種,即焚燒敵軍的營寨、積聚、輜重、府庫和運輸設施這五種。著眼點在於摧毀敵人的人力、物力和運輸線。這五種火攻方法必須變化運用,我軍可以掌握,敵軍也可以掌握,應該注意防備。

之攻必須具備條件。除了發火的器材必須平時有準備之外,縱火時還要選擇天時,要在天氣乾燥和颳風的日子放火。實施火攻也必須和士兵的進攻互相配合,這樣才能發揮火攻的作用,達到奪取勝利的目的。

第十三《間篇》,論述使用間諜偵察敵情在作戰中的重要意義,並論述了間諜的種類和使用間諜的方法。孫武十分重視間諜的作用,認為它是作戰取勝的一個關鍵,軍隊依靠間諜提供的情報而採取行動。孫武把間諜分為五種: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所謂因間,就是利用敵國鄉里的普通人為間諜 。所謂內間,就是利用敵國的官吏為間諜 。所謂反間,就是利用敵方的間諜來為我所用。所謂死間,就是故意對外散布虛假的情況,讓我方間諜知道,然後傳給敵方。所謂生間,就是派往敵方偵察敵情以後能親自回來報告的間諜。這五種間諜,前三種是利用敵方人員,後兩種是我方潛入敵人內部的。這五種間諜都使用起來,情報的來源就十分廣泛,打起仗來使敵人茫茫然不知怎樣應付,確實是神妙莫測。從反間得來的情報最重要。因此,要特別重視反間,對待反間的待遇應該特別優厚。

孫武的兵法13篇,各有側重,波瀾起伏,分析透徹,見解精到,實用性強。為了使吳王能夠任用他,他在兵法開頭就說:“吳王聽我所陳之計而用兵則必勝,我就留在這兒,如不聽我計而用兵則必敗,我也就要再到別的國家去。”為了使吳王讀兵法感到親切,他在兵法中經常運用當時吳、越兩國衝突的戰例,有針對性地闡述。他在兵法中自比商朝開國大臣伊尹和周朝開國大臣姜太公,希望輔佐吳王統一王朝。

試兵任將 西征南伐

孫子兵法孫子兵法
闔閭即位三年,即公元前512年,吳國國內穩定,倉廩充足,軍隊精悍,向西進兵征伐楚國的準備工作巳經基本就緒。伍子胥向闔閭提出,這樣的長途遠征,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韜略的軍事家籌劃指揮,方能取勝。他向吳王闔閭推薦了正在隱居的孫武,向吳王介紹孫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幹,稱讚孫武是個方能安邦、武能定國的蓋世奇才。可是,孫武自從來到吳國後一直隱居著書,吳王連孫武這個名字都不曾聽說,認為一介農夫不會有大本事。伍子胥便反覆推薦,僅一個早上就推薦了7次,吳王才答應接見孫武。

孫武帶著他剛寫就的兵法進見吳王。吳王將兵法一篇一篇看罷,嘖嘖稱好,但忽然產生一個念頭,兵法頭頭是道,是否真適合於戰爭的實用呢?孫武能寫兵法,又怎樣才能證明他不只是一位紙上談兵的人呢?吳王便對孫武說:“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巳經逐篇拜讀,實是耳目一新,受益不淺,但不知實行起來如何,可否用它小規模地演練一下,讓我們見識見識?” 孫武回答說:“可以”。吳王又問道:“先生打算用什麼樣的人去演練?”孫武答:“隨君王的 意願,用什麼樣的人都可以。不管是高貴的還是低賤的,也不論是男的還是女的,都可以。”吳王想給孫武出個難題,便要求用宮女來演練。

於是,吳王下令將宮中美女180 名召到宮後的練兵場,交給孫武去演練。孫武把180 名宮女分為左右兩隊,指定吳王最為寵愛的兩位美姬為左右隊長,讓他們帶領宮女進行操練,同時指派自己的駕車人和陪乘擔任軍吏,負責執行軍法。

分派巳定,孫武站在指揮台上,認真宣講操練要領。他問道:“你們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後背和左右手吧?向前,就是目視前方;向左,視左手;向右,視右手;向後,視後背。一切行動,都以鼓聲為準。你們都聽明白了嗎?”宮女們回答:“聽明白了。”安排就緒,孫武便擊鼓發令,然而儘管孫武三令五申,宮女們口中應答,內心卻感到新奇、好玩,她們不聽號令,捧腹大笑,隊形大亂。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兵法,斬兩位隊長。吳王見孫武要殺掉自己的愛姬,馬上派人傳命說:寡人巳經知道將軍能用兵了。沒有這兩個美人侍候,寡人吃飯也沒有味道。請閽軍赦免她們。”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孫武執意殺掉了兩位隊長,任命兩隊的排頭充當隊長,繼續練兵。當孫武再次擊發令時,眾宮女前後左右,進退迴旋,跪爬滾起,全都合乎規矩,陣形十分齊整。孫武傳人請闔閭檢閱,闔閭因為失去愛姬,心中不快,便託辭不來,孫武便親見闔閭。他說:“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為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制勝。”聽了孫武的一番解釋,吳王闔閭怒氣消散,便拜孫武為將軍。

在孫武的嚴格訓練下,吳軍的軍事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就在公元前512 年,闔閭、伍了胥和孫武,指揮吳軍攻克了楚的屬國鍾吾國(今江蘇宿遷東北)、舒國(今安徽廬江縣西),這時闔閭頭腦發熱,想要長驅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縣紀南城)。孫武認為這樣做不妥,便進言道:“楚軍是天下的一支勁旅,非舒國和鍾吾國可比。我軍巳連滅二國,人疲馬乏,軍資消耗,不如暫且收兵,蓄精養銳,再等良機。”吳王聽從了孫武的勸告,下令班師。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孫武的主張,並向吳王獻策說:“人馬疲勞,不宜遠征。不過,我們也可以設法使楚人疲睏。”於是伍子胥說孫武共同商訂了一套擾楚、疲楚的計策,即組成三支勁旅,輪番襲擾楚國。當吳國的第一支部隊襲擊楚境的時候,楚國見來勢不小,便全力以赴,派兵迎擊。待楚軍出動,吳軍便往回撤。而楚軍返回駐地時,吳國的第二支部隊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輪番襲擊,弄得楚國連年應付吳軍,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費,國內十分空虛,屬國紛紛叛離,吳國卻從輪番時攻中搶掠不少,在與楚對峙中完全占據上風。

公元前506年,楚國攻打巳經歸附吳國的小國——蔡國,給了吳軍伐楚的藉口。闔閭和伍子胥、孫武指揮訓練有素的3萬精兵,乘坐戰船,溯淮而上,直趨蔡國與楚國的交戰。楚軍見吳軍來勢兇猛,不得不放棄對蔡國的圍攻,收縮部隊,調集主力,以漢水為界,加緊設防,抗擊吳軍的進攻。不料孫武突然改變了沿淮河進軍的路線,放棄戰船,改從陸路進攻,直插楚國縱深。伍子胥問孫武:“吳軍習於水性,善於水戰,為何改從陸路進軍呢?”孫武告訴他說:“用兵作戰,最貴神速。應當走別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個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遲緩,楚軍必然乘機加強防備,那就很難破敵了,”說得伍子胥點頭稱是。

就這樣,孫武在3萬精兵中選擇了強壯敏捷的3500人為前陣,身穿堅甲,手執利器,連連大敗楚軍。舊曆11月28日攻入楚國的國都郢,楚昭王帶著妹妹倉皇出逃。孫武以3萬軍隊攻擊楚國的20萬大軍,獲得全勝,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然而,這時越國乘吳軍伐楚之機進攻吳國秦國又出兵幫助楚國對付吳軍,這樣,闔閭不得不引兵返吳。此後,吳又繼續伐楚,楚為免亡國,將國都由郢遷到都(今湖北宜城縣東南)。

孫武在幫助闔閭西破強楚的同時,計畫征服越國。公元前496年,闔閭聽說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踐年輕稚弱,越國國內不大穩定,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便不聽孫武等人的勸告,不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就倉猝出兵,想要擊敗越國。不料,勾踐整頓隊伍,主動迎戰,兩軍相遇於吳越邊境的李(今浙江嘉興縣西南)。勾踐施展巧計,他派死刑犯首先出陣,排成三行,把劍放在脖子上,一個個陳述表演後,自剄於陣前。吳國士兵不知那是一個個罪犯,居然看得忘了神,傻了眼,越軍乘機發動衝鋒,吳軍倉皇敗退,闔閭也傷重身亡。

闔閭去世後,由太子夫差繼承王位,孫武和伍子胥整頓軍備,以輔佐夫差完成報仇雪恥大業。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踐調集軍隊從水上向吳國進發,夫差率10萬精兵迎戰於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邊),在孫武、伍子胥的策劃下,吳軍在夜間布置了許多詐兵,分為兩翼,高舉火把,只見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連成一片,迅速向越軍陣地移動,殺聲震天,越軍驚恐萬狀,軍心動搖,吳軍乘勢總攻,大敗越軍,勾踐在吳軍的追擊下帶著5000名甲士跑到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市東南)上的一個小城中憑險抵抗,由於吳軍團團包圍,勾踐只得向吳屈辱求和,夫差不聽伍子胥勸阻,同意了勾踐的求和要求。

吳國的爭霸活動在南方地區取得勝利後,便向北方中原地區進逼,公元前485年,夫差聯合魯國,大敗齊軍。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領著數萬精兵,由水路北上,到達黃池(今河南封丘縣南),與晉、魯等諸侯國君會盟。吳王夫差在這次盟會上,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爭得霸主的地位。孫武雖沒有直接參加攻齊取勝、與晉爭霸兩事,但在此前孫武精心訓練軍隊和制定軍事謀略,對夫差建立霸業有不可抹煞的巨大貢獻。

悄然歸隱留《孫子》

孫子兵聖孫武塑像

隨著吳國霸業的蒸蒸日上,夫差漸漸自以為是,不納忠言。伍子胥認為:勾踐被迫求和,一定還會想辦法到以後報復,故必須徹底滅掉越國,絕不能姑息奸,留下後患。但夫差聽了奸臣的挑撥,不僅不理睬伍子胥的苦諫,反而製造藉口,逼其自盡,甚至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一隻皮袋裡,扔到江中,不給安葬。孫武深知“飛鳥絕,良弓藏;狐盡,走狗烹”的道理,對伍子胥慘死的一幕十分寒心,於是便悄然歸隱,息影深山,根據自己訓練軍隊、指揮作戰的經驗,修訂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事情不出伍子胥所料,越王勾踐屈辱求和後,臥薪嘗膽,立志報復,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越國富足,越軍精悍。公元前482 年,越軍乘吳軍主力聚集黃池與中原諸侯盟會、吳國國內兵力空虛之際,發兵襲擊吳國,攻入吳國國都,吳國遭此動難,便一蹶不振,由盛轉衰,延至公元前473 年,正式被越國滅亡,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孫武所夢想的由吳王統一華夏,也就成為泡影。

孫武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戰功以外,更主要的是他給後人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論兵、論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傳下來的《孫子兵法》最著名。這短短的13篇5000字,體現了孫武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

孫武的軍事思想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觀點。他強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與政治清明、經濟以展、外交努力、軍事實力、自然條件諸因素有聯繫,預測戰爭勝負主要就是分析以上這些條件如何,這就體現了他樸素的唯物論觀點。孫武不僅相信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運動變化著,強調在戰爭中應積極創造條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對立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化,表明孫武掌握了生動活潑的辯證法。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科學這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

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例如:孫武主張“慎戰”。在《孫子兵法》中開宗明義便指出:“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人民的生死,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慎重研究悉心考慮的”。孫武又警告國君不可因憤怒而興兵,將帥也不可因惱火而交戰,一定要瞻前顧後,以國家利益為尺度作出決策。例如,孫武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個著名論斷,認為一定要對自己的實力和對方的情況了如指掌,隨時隨地掌握對方的動態變化,採取相應的應變措施,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例如,孫武又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主張,認為不管敵我總體力量對比的強弱如何,一定要創造機會,造成我在局部兵力上的優勢,以十攻一,以眾擊寡,全殲敵方。……這些光輝的軍事思想和軍事論斷都倍受軍事家們的推崇,孫武被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一致尊崇為“兵家之祖”。戰國時代的吳起、孫臏、尉繚等眾多的軍事家推崇孫武的軍事藝術首屈一指。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盛讚《孫子兵法》,他親自整理前人對《孫子兵法》的研究,作成簡明的“略解”,為後人學習運用《孫子兵法》提供方便。寧代,《孫子兵法》作為《武經七書》的第一部,成為科舉中武科考試的理論科目,《孫子兵法》從此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流傳。同時,《孫子兵法》也向越南、朝鮮、日本、以色列乃至英、德、俄等國流傳。

近現代的戰爭使用許多新式武器,與古代戰爭的條件大不相同,但《孫子兵法》所論述的戰爭的基本原理和原則都沒有因戰爭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所以仍然受到軍事家們的普遍推崇。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毛澤東曾高度評價說:“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將軍斯瓦茨科夫使用最古老的《孫子兵法》中“重將治兵”的原則及名種謀略思想來驅動裝備著最現代化的戰爭武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斯瓦茨科夫也由此被譽為“將星奇才”。英國著名戰略家利德爾.哈特在《孫子兵法》英譯本序言中說:“2500多年前中國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對於研究核時代的戰爭是很有幫助的。”

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不僅運用於軍事領域,還被推廣運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孫武的軍事理論與企業管理雖然活動的領域不同,但它們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市埸,競爭即戰爭。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所著《兵法經營全書》指出:“採用中國的兵法思想指導企業經營管埋,比美國的企業管理方式更合理、更有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霍吉茲在《企業管理》一書中指出:《孫子兵法》一書中“揭示的許多原理原則,迄今猶屬顛撲不破,仍有其運用價值”。古老的兵法在現代社會中閃耀著迷人的光彩。孫武雖非出生吳地,但一生活動是在吳地。

口語

指兒子的兒子,或京罵的一種(註:發音要有力,重音放在後面sun zei!)

《孫子兵法》——後人評價

韓非:“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戰者多,披甲者少也。”
白圭:“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
司馬遷:“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9]“ 非兵不強,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司馬法》所從來尚矣,太公、孫、吳、王子能紹而明之,切近世,極人變。”
班固:“春秋之後,滅弱吞小,並為戰國……雄傑之士因勢輔時,作為權詐以相傾覆,吳有孫武,齊有孫臏,魏有吳起,秦有商鞅,皆禽敵立勝,垂著篇籍。當此之時,合縱連衡,轉相攻伐,代為雌雄。齊愍以技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世方爭於功利,而馳說者以孫、吳為宗。時唯孫卿明於王道,而非之。”
王充:“孫武、闔廬,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學其法者,戰必勝;不曉什伯之陳,不知擊刺之術者,強使之軍,軍覆師敗,無其法也。”
曹操:“聖人之用兵,戢而時動,不得已而用之。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孫子者齊人也,名武,為吳王闔閭作兵法一十三篇,試之婦人,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後百歲余有孫臏,是武之後也。審計重舉,明畫深圖,不可相誣。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訓說,況文煩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
諸葛亮:“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
劉勰:“孫武兵經,辭如珠玉,豈以習武而不曉文也。”
李世民:“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夫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焉。”“吾謂不戰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戰百勝者,中也。深溝高壘以自守者,下也。以是較量,孫武著書,三等皆具焉。”
李靖:“愛設於先,威設於後,不可反是也。若威加於前,愛救於後,無益於事矣。《尚書》所以慎戒其終,非所以作謀於始也。故孫子之法,萬代不刊。”
司馬貞:“孫子兵法,一十三篇。美人既斬,良將得焉。”
杜佑:“語有之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誠謂得兵術之要也。以為孫武所著十三篇,旨極斯道。故知往昔行師制勝,誠當皆精其理。今輒捃摭與孫武書之義相協並頗相類者纂之,庶披卷足見成敗在斯矣。”
杜牧:“自古以兵著書列於後世、可以教於後生者,凡十數家,且百萬言。其孫子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後凡千歲,將兵者有成者、有敗者,勘其事跡,皆與武所著書一一相抵當,猶印圈模刻,一不差跌。”
歐陽修:“武之書本於兵,兵之術非一,而以不窮為奇,宜其說者之多也。”
蘇洵:“孫武十三篇,兵家舉以為師。然以吾評之,其言兵之雄乎!今其書,論奇權密機,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書者罕所及。……吳起與武一體之人也,皆著書言兵,世稱之孫吳。然而吳起之言兵也,輕法制,草略無所統紀,不若武之書辭約而意盡,天下之兵說皆歸其中。”
蘇軾:“古之言兵者,無出於孫子矣。利害之相權,奇正之相生,戰守攻圍之法,蓋以百數,雖欲加之而不知所以加之矣。”
何去非:“言兵無若孫武,用兵無若韓信、曹公。武雖以兵為書,而不甚見於其所自用;韓信不自為書,曹公雖為而不見於後世,然而傳稱二人者之學皆出於武,是以能神於用而不窮。竊嘗究之,武之十三篇天下之學兵者所通誦也,使其皆知所以用之,則天下孰不為韓曹也?韓曹未有繼於後世,則凡得武之書伏而讀之者,未必皆能辦於戰也。武之書、韓曹之術皆在焉,使武之書不傳,則二人者之為兵,固不戾乎武之所欲言者;至其所以因事設奇,因而不窮者,雖武之言有所未能盡也。驅市人白徒而置之死地,惟若韓信者然後能斬陳余;遏其歸師與之死地,惟若曹公者然後能克張繡。此武之所以寓其妙,固有待乎韓曹之儔也。”
陳直中:“自六經之道散而諸子作,蓋各有所長,而知兵者未有過孫子者。”
戴溪:“孫武之書十三篇,眾家之說備矣。奇正、虛實、強弱、眾寡、饑飽、勞逸、彼己、主客之情狀,與夫山澤、水陸之陣,戰守攻圍之法,無不盡也。微妙深密,千變萬化而不可窮。用兵,從之者勝,違之者敗,雖有智巧,必取則焉。可謂善之善者矣。然武操術,有餘於權謀而不足於仁義;能克敵制勝為進取之圖,而不能利國便民為長久之計;可以為春秋諸侯之將,而不可以為三代王者之佐也。”
鄭友賢:“求之而益深者,天下之備法也。叩之而不窮者,天下之能言也。為法立言,至於益深不窮,而後可以垂教於當時,而傳諸後世矣。儒家者流,惟苦《易》之為書,其道深遠而不可窮。學兵之士,嘗患武之為說,微妙而不可究,則亦儒者之《易》乎!蓋《易》之為言也,兼三才、備萬物,以陰陽不測為神,是以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武之為法也,包四種、籠百家,以奇正相生為變,是以謀者見之謂之謀,巧者見之謂之巧,三軍由之而莫能知之。迨夫九師百氏之說興,而益見大《易》之義,如日月星辰之神,徒推步期輝光之跡,而不能考其所以為神之深。十家之注出,而愈見十三篇之法,如五聲五色之變,惟詳其耳目之所聞見,而不能悉其所以為變之妙。”
朱元璋:“以朕觀之,武之書雜出於古之權書,特未純耳。其曰‘不仁之至’、‘非勝之主’,此說極是。若虛實變詐之說,則淺矣。苟君如湯武,用兵行師,不待虛實變詐而自無不勝。然虛實變詐之所以取勝者,特一時詭遇之術,非王者之師也,而其術終亦窮耳。蓋用仁者無敵,恃術者必亡,觀武之言與其術亦有相悖。蓋武之書必有所授,而武之術則不能盡如其書也。”
戚繼光:“愚嘗讀孫武書,嘆曰:兵法其武庫乎!用兵其取諸庫之器乎!兵法其藥肆乎!用兵其取諸肆之材乎!及讀諸將傳又悟曰:此固善握器而妙用材者乎?學者欲求下手著實工夫之門,莫逾於此。數年間余承乏浙東,乃知孫武之法,綱領精微莫加矣。第於下手詳細節目,無一及焉,猶禪者上乘之教也。”
鄭端:“古今談兵之雄者,首推孫子。蓋孫子能推黃帝太公之意,而武侯衛公又皆推孫子之意,故言兵者以孫子為宗,第孫子之微旨不傳。”

大事年表

一歲:據《史記》和《新唐書》所記,孫武子系陳國公子陳完(又稱田完、田敬仲)後裔,生於樂安(今山東廣饒縣)[14]。至公元前544年,孫武一周歲。
二歲: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齊景公五年,孫武子在齊。子產執鄭政,鄭國大治。
三歲: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齊景公六年,孫武子在齊。
四歲: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齊景公七年,孫武子在齊。晉趙武死,韓宣子執晉政。
五歲: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齊景公八年,孫武子在齊。春,晉侯使韓宣子聘魯,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春秋》,說:“周禮盡在魯矣,吾乃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
六歲:公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齊景公九年,孫武子在齊。>齊之田氏放貸,大斗出,小斗進,“民歸之如流水”。
七歲: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齊景公十年,孫武子在齊。楚會蔡,陳,鄭,許,徐,滕,頓,胡,沈,小邾之君及宋世子佐,淮夷於申(今河南省南陽北)。楚靈王與陳,蔡等攻吳,破朱方(今江蘇省江東),執殺齊慶封。
八歲: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齊景公十一年,孫武子在齊。魯廢中軍,四分公室。楚聯越攻吳,敗於鵲岸(今安徽銅陵一帶)。
九歲: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齊景公十二年,孫武子在齊。楚攻徐,吳人救之,楚令尹子盪攻吳,敗於房鍾(今安徽省蒙城西南)。
十歲: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齊景公十三年,孫武子在齊。楚靈王六年,章華之宮落成,召魯君往賀,魯昭公不得已赴楚。衛襄公死,子靈公元立。
十一歲:公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齊景公十四年,孫武子在齊。楚滅陳。
十二歲: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齊景公十五年,孫武子在齊。
十三歲: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齊景公十六年,孫武子在齊。田,鮑二氏攻欒,欒施,高疆奔魯。田桓子無宇對貧困孤寡者都發給糧食,其勢益大。
十四歲: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齊景公十七年,孫武子在齊。楚靈王十三年,誘殺蔡靈侯,滅蔡,以公子棄疾為蔡公。吳王餘祭死,弟餘眯立。
十五歲: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齊景公十八年,孫武子在齊。楚靈王十一年,派兵圍徐以威脅吳。
十六歲: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齊景公十九年,孫武子在齊。楚公子棄疾(蔡公),公子比(子乾),公子黑肱(子皙,三人均靈王之弟)率陳,蔡,不羹,許,葉之師入楚,靈王西歸自殺,立子比為王。棄疾以靈王將至恐嚇子比,子皙,二人自殺,棄疾即位,名熊居,是為楚平王。吳餘眯二年,來州來(今安徽省鳳台)。
十七歲:公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齊景公二十年,孫武子在齊。楚平王初立,恐國人及諸侯叛之,乃施惠於民,結好鄰國,息兵五年。
十八歲: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齊景公二十一年,孫武子在齊。吳王餘眯死,子僚立。
十九歲: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齊景公二十二年,孫武子蒙山求學。齊攻徐,至蒲遂(今江蘇省睢寧西南)。
二十歲: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齊景公二十三年,孫武子蒙山求學。吳王僚攻楚,戰於長岸(今長江裕溪口一帶),大敗,失王船“余皇”,公子姬光(諸樊子)夜襲楚軍,奪回“余皇”。
二十一歲: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齊景公二十四年,孫武子漫遊天下,考察歷史古戰場。
二十二歲: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齊景公二十五年,孫武子漫遊天下,考察歷史古戰場。少師費無極(忌)欲平王疏遠太子建,請在城父(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北)築城,使太子居之,以通北方。楚在州來築城以拒吳。田書因伐莒功大,景公賜姓孫,食采于樂安。
二十三歲: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齊景公二十六年,孫武子在齊,博覽群書,研究歷代戰爭兵法理論,作著《兵法》的準備工作。費無極譖太子建將以方城之外為叛,楚平王召見,建奔宋,繼又奔鄭,為鄭人所殺。楚殺伍子胥父兄及全家三百餘口,伍子胥奔吳。
二十四歲: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齊景公二十七年,孫武子是年與田淑賢成婚。
二十五歲: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齊景公二十八年,孫武子在齊。周景王死。國人立長子猛。子朝猛爭位。晉出兵助猛。猛鏇死,謚悼王。立其弟匄,是為周敬王。
二十六歲: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齊景公二十九年,孫武子在齊。吳王僚八年,攻州來。楚與頓,胡,沈,蔡,陳,許之兵往救,戰於雞父(今河南省固始東南,一說在安徽壽縣西南),楚軍大敗。
二十七歲: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齊景公三十年,孫武子在齊。楚平王十一年,以舟師與越人窺吳境,楚平王至圖陽(今安徽省巢縣南境)而還。吳躡楚之後,滅鍾離(今安徽省鳳陽東北)。
二十八歲: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齊景公三十一年,孫武子在齊。魯昭公率師攻伐季孫氏,“三桓”聯兵反抗昭公,昭公兵敗奔齊。孔子因魯亂帶弟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
二十九歲: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齊景公三十二年,孫武子在齊。楚平王死,子珍立,是為楚昭王。
三十歲: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齊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聯合欒,鮑,田三家反晏嬰,孫武子參與其中,恐遭敗後株連,孫武子奔吳,隱於穹窿中,著成《孫子兵法》十三篇。吳王僚十二年,攻楚圍潛(今安徽省霍山東北)。楚左尹伯卻宛等絕其後,吳軍被困不能退。公子光利用時機,設宴請吳王僚赴會,遣專諸刺王僚。姬光繼位,是為吳王闔廬(閭)。楚伯卻宛等乘吳亂大敗吳師,凱鏇而還。費無極,鄢將師妒火中燒,設計殺伯卻宛全家,伯卻宛子伯喜奔吳。國人怨令尹囊瓦,囊瓦殺死費無極,鄢將師。
三十一歲: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吳王闔閭元年。闔閭舉伍子胥為行人,伯喜為大夫。伍子胥奉闔廬之命,請孫武出山練兵斬姬。闔廬拜孫武子為元帥兼軍師,執掌吳之國政。
三十二歲: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吳王闔閭二年。孫子子在吳(今無錫,並著孫子兵法)。
三十三歲: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吳王闔閭三年。吳取分兵擾楚之策,討吳叛臣,斷楚翅翼,滅徐與鍾吾。
三十四歲: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吳王闔閭四年。吳取三師以敝楚,多方以誤楚之策,攻楚之夷,潛,六,楚軍往救,吳軍攻弦,楚軍往救,吳軍又退。楚人探知吳軍確已返國,乃自回軍。楚軍一退,而吳之又一軍復出,進攻養邑,楚人救援不及,吳遂攻克養邑,殺公子掩余與燭庸。
三十五歲: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吳王闔閭五年。楚聯越伐吳,為吳軍所敗。闔閭使伍子胥增築都城。
三十六歲: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吳王闔閭六年。孫子在吳。
三十七歲: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吳王闔閭七年。吳為繼續施行多方誤敵之策,誘桐叛楚,投餌釣魚,囊瓦上鉤,率師攻吳,被吳軍擊敗於豫章,吳遂取巢,獲公子繁以歸。自此役之後,楚國豫章山以東諸邑及附庸,屬國全為吳所有。
三十八歲: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吳王闔閭八年。孫子在吳。楚囊瓦向蔡昭侯索裘及佩玉,又向唐成公索馬,兩君不肯,囊瓦無理扣留唐蔡二君。
三十九歲: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吳王闔閭九年。晉以周王室名義會十八國諸侯於召陵,謀攻楚。晉荀寅向蔡昭侯求賂,不得,伐楚夭折。囊瓦圍蔡,吳往救,開始了吳破楚入郢之戰。吳軍至淮納棄舟,越大別山,進攻楚囊瓦軍於柏舉(今湖北省麻城東),勝機攻入郢都。囊瓦奔鄭;昭王逃入雲夢澤中,被“盜”襲擊,又奔隨。楚申包胥求救於秦,哭秦庭七日,秦哀公乃許出兵。
四十歲: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吳王闔閭十年。秦救楚,敗吳兵,闔閭弟夫概回吳自立,闔閭先回吳,奪回王位。吳軍相繼班師回國。楚昭王回郢。
四十一歲: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吳王闔閭十一年。吳攻楚,敗其舟師,又敗其陸師於繁陽(今河南省新蔡北)。
五十歲:公元前495年,夫差元年。孫武主張速決,反對兩面作戰。夫差不聽其言。
五十四歲-五十八歲:公元前491年和487年,夫差兩次興師伐齊,伍子胥再次進諫,應先去掉越國這一心頭之患,不宜攻打齊國。夫差不聽,聽信伯嚭的讒言。
六十一歲,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自刎而死。吳王乃將伍子胥屍體裝在皮口袋內,拋在江中。孫武隱退。
七十三歲:公元前472年是年吳亡。
七十五歲:公元前470年終於吳國姑蘇(江蘇吳縣)

姓氏變遷

武王(姬發)婿,名媯滿,舜後裔,受封陳,諡號為胡,故世人稱為陳胡公,其子孫,即姓陳.
公元前707年,弟殺兄,恆換厲,七年後,恆公兒,殺厲公,侄殺叔,為莊公,位七年,其弟繼,號宣公,立長子,為太子。公元前672年,宣寵妃,又生子,為討好,殺太子,立妃子,為太子。公子完,厲長子,恐禍至,逃離陳。完至齊,任工正,管百工。講仁義,且得體,幫助齊,工與器,蓋天下,齊恆公,賜田莊,為隱姓,表感激,姓改田,當是時,陳與田,音相近。原陳完,換田完,娶齊女,家始興。田完死,號敬仲。敬仲子,穉孟夷,得貴子,湣孟莊。湣孟莊,生貴子,名須無,事齊莊。鬚生子,名無宇,亦事莊,承遺風,力無比,勇武稱,受器重,封大夫,食莒邑。田無宇,生三子。一曰開,二曰乞,三曰書。開布衣,活動在,柏寢台。曾登台,為景公,鼓琴樂,留美名。二子乞,為大夫,事景公,後事悼,封為相,小斗取,大斗施,暗行德,收民心,受愛戴,歸如流,田家族,日益盛。三子書,官大夫,因景公,賜姓孫。武祖父,名孫書,孫書子,名孫憑,乃武父,字起宗。景公朝,封為卿。田三代,朝為官,位顯赫,權傾時。

個人名言

1、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
2、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3、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4、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5、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6、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中原、內虛於家,...
7、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
8、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9、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虛實是也。
11、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有餘,攻則不足。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12、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13、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14、兵者,詭道也。
15、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16、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7、暑往則寒來,春還則秋至。今四境無憂,王恃其強盛,驕樂必生。
吾非欲自全,並欲全子。

後世地位

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北宋朝廷追尊孫武為“滬瀆侯”。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孫武。
孫武和他的軍事思想享譽古今、蜚聲中外,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後人尊稱他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在世界軍事史上亦有著極高的地位。

孫武祠

孫武祠:廣饒縣委、縣政府重視孫子故里的文化建設。1991年,聘請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規劃設計了一組仿宋式的建築群體,占地約7000㎡。它以南宋關帝廟大殿為依託,在其前側中軸線和右側共建有3個院落,整個建築古樸典雅,蔚為壯觀。1992年,整個建築群體完工,並定名為廣饒縣孫武祠。1993年4月,廣饒縣孫武祠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全國政協副主席洪學智為孫武祠落成剪彩。孫武祠大門懸掛著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題寫的匾額。
孫武祠前院正中是一尊孫武漢白玉石雕像,該像是由青島工藝美術學院譚國信教授創意製作的,像高3.2米,孫武手持兵書,腰挎寶劍,睿目遠眺,儼然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正在指揮千軍萬馬鏖戰沙場。
第一展室是孫武故里考證資料展覽。本展室主要向世人展示了孫武故里在廣饒的考證資料、史料及其對後世的影響。關於孫武的生平,《史記》、《新唐書》、《古今姓氏書辯證》等史料均有記載。史料對孫武的最早記載見於漢代司馬遷的《史記》,云:“孫子,武者,齊人也……”其後,晉代的《孫夫人碑》、唐代的《貞觀氏族志》和撰刻的多通《墓志銘》、宋代歐陽修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鄧名世的《古今姓氏書辨證》都對孫武身世和里籍作了比較系統地考證和記述,對後世影響頗大,在孫武里籍探考史上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在清代孫星衍的《魏吏部尚書孫邕傳》、《孫子兵法序》中也有同樣的記載。民國7年《樂安縣誌》和民國24年《續修廣饒縣誌》也有“孫武是邑人”的記載。
第二展室是《孫武書畫展》。本展室薈萃了國內眾多專家、學者、書畫大家和各級黨政領導的書畫作品80餘幅,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了對孫武及其故里的關注。
孫武祠的二門兩側是《孫子兵法》巨幅瓷刻。本瓷刻長42.7米,高0.9米,分作141塊板面,嵌貼423塊瓷板,正文隸書陰刻,裝幀古樸典雅,通體凝重壯觀,實乃絕世瑰寶。它由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瓦村農民刻瓷藝術家常宗林父子三人,歷時2載,於1993年刻制而成,後贈廣饒縣孫武祠珍藏並展出。本瓷刻因其卷幅巨大,氣勢恢宏,技藝精湛,舉世獨尊,1995年被評為“世界基尼斯之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大殿坐落在孫武祠後院。該殿始建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坐北面南,全木結構。高10.38米,東西闊12.63米、進深10.70米、月台高0.73米。是山東省現存最早的宋代木構殿堂之一。1977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孫武祠建成。孫武祠建成之後,廣饒縣委、縣政府十分注重以孫子兵學為內容的旅遊開發,先後投資2000餘萬元拆遷了廣饒縣教師進修學校和廣饒縣教育局,對孫武祠進行擴建。
2003年又投資2000萬元建設了縣博物館新館。坐落在孫武祠西側的博物館、孫武文化園和孫武文化廣場已投入使用。將整個面積擴大到98890平方米,合148.34畝,是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縣級文博單位”建築景點之一。2003年,孫武祠共接待國內外觀眾35000餘人次,門票收入達3萬餘元。其中有來自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德國、馬來西亞、印尼、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遊客20餘批,約500餘人,對弘揚孫子優秀歷史文化暨宣傳廣饒縣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東營市(廣饒縣)歷史博物館還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積極組織東營市各縣區中國小生參觀學習,讓他們從小接受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教育。2003年,廣饒縣實驗一小、實驗中學、大王鎮中心國中、碼頭鄉中心國中和央上國中,以及東營市、勝利油田和其它縣區的部分學校組織學生前來參觀,參觀人數達到1.8萬人次,較好地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2003年縣委、縣政府又決定在城東新區之古淄水畔,建孫武湖和中華兵聖文化博覽園,充分利用其地理環境秀麗之優勢,進一步拓展新的旅遊景區,以展現廣饒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強勁的經濟發展實力,招商引資,為人民造福,為子孫後代造福。其土方工程已完成。

人物爭議

故里

孫武的故里問題,前人已有成說,即《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孫子武者,齊人也”。史學界至今仍有爭議,廣饒說、惠民說、博興說、臨淄說並存。今人在探究孫子故里的過程中,對孫子故里的定位出現了“祖居地”與“出生地”的分歧。持“樂安說”者以“祖居地”為故里,依據孫武的祖父孫書“食采于樂安”,而認定樂安就是孫武的故里。持“非樂安說”者以“出生地”為故里,認為“出生並長期生活的地方即為故里”。從而依據《史記》《左傳》等典籍提供的史料,得出孫武出生在前,孫書“食采于樂安”在後的結論,論證孫武的故里不可能在樂安。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如此以各自的故里標準在兩條道上跑車。
廣饒說
孫武,齊國樂安即今廣饒縣人,歷史上只此一種說法。從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到清代孫星衍《孫子兵法序》、《魏吏部尚書孫邕傳》、《陽湖孫氏譜記序》等史書記載甚明。新發現的唐代《貞觀氏族志》以及孫處約、孫起、孫壬林等墓誌碑銘,進一步證實了史書所載先秦齊國樂安縣邑與世居東漢青州樂安郡(孫氏郡姓出處)“與齊同姓”的孫武后裔為同一地面上的孫氏望族。經歷史學家考證,這一望族所居住的同一地面正是今廣饒縣。民國七年(1918年)所撰修的青州《樂安縣誌》和二十五年(1936年)《續修廣饒縣誌》上亦均載孫武為邑人。
在新編的《山東歷史》、《辭海》等資料文獻中都有所體現,從廣饒挖掘出的一系列古墓石碑上的記載也可以確定“孫子故里”廣饒說的正確性。越來越多的史學界、軍事界學者認同“廣饒說”。2012年3月,八省市樂安孫氏後裔齊聚廣饒尋祖考察。2012年5月,廣饒縣作為孫子故里被邀請參加《中華樂安孫氏總譜》專家論證會[20],《中華樂安孫氏總譜》認定樂安孫氏故里在今廣饒縣。2013年孫武后裔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女士到廣饒孫武祠祭拜先祖孫武,並贈送給廣饒縣孫中山銅像一座。
惠民說
1987年,為編纂《惠民縣誌·人物誌》,縣政府有關部門開展了孫子故里的考證工作,為此,成立了專門孫子研究籌備小組,研究人員收集查閱了大量關於孫子的資料,分赴大江南北,向歷史學者請教,獲得了直接考證線索。經過軍事科學院戰略部、北京大學專家查閱有關正史,認定孫子故里在惠民縣這一傳統成說是確鑿無疑的。1989年5月22日至25日由惠民縣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戰略部、總後勤部編審辦共同於孫子故里惠民縣召開的首屆“孫子兵法國際學術討論會”,兼紀念《孫子兵法》問世2500年,標誌著“孫子故里惠民說”得到國家領導人和諸多著名專家學者廣泛的認同,此後歷屆舉辦的《孫子兵法》國際學術研討會,惠民縣都以孫子故里的身份受邀與會。
此說存在的疑點是,廣饒縣建國後至1983年之前曾經有一段時間屬於“惠民專區”管轄。受其管轄前均只有“廣饒說”。受管轄期間“惠民說”可以成立,但是“惠民說”是指的包括廣饒在內的“惠民專區”,而非今天的“惠民縣”。1983年10月份廣饒縣劃歸東營市後,惠民縣於1987年開始了與廣饒縣“孫子故里”的爭奪戰。
樂安說
所依據的史料最重要的有兩則:一是唐朝元和年間林寶編纂的《元和姓纂》孫姓條下的“樂安,孫武之後,漢有賓、碩,魏有清河太守孫煥,晉有孫顗,避地於魏,故屬樂安,因家焉”的記述。二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齊田完字敬仲,四世孫桓子無宇,無宇二子:桓、書。書字子占,齊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采于樂安。生憑,字起宗,齊卿。憑生武,字長卿,以田、鮑四族謀為亂,奔吳,為將軍。”前則被認為是關於孫武故里的最早記載,後則被認為是證明孫武故里在樂安的“鐵證”,此後許多關於孫武的介紹多以此說稱其為“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人”,此說印證了“廣饒說”的正確性。
臨淄說
據《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和《山東通志》知,孫武的祖父陳文子家居臨淄魚里。若按現代意義上的故里概念而論,臨淄魚里即是孫武故里。

死因

關於孫武的結局,有的史書說他是被殺戮而死的。《漢書·刑法志》稱:"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於前,而功滅亡於後。"顏師古注"誅戮"的人名云:"孫武、孫臏、吳起、商鞅、白起也。"唐李筌《太白陰經·善師篇》亦承襲其說,謂"孫、吳、韓、白之徒,皆身被刑戮,子孫不傳於嗣"。此說把孫武與吳起、商鞅、韓非、白起並列在一起,可知他晚年的景況必然不妙。在伍員被殺以後,孫武可能受到牽連。他或者因與伍員同樣諍諫,激怒了夫差而遭不幸,或者就因為他是伍員的知友,夫差誅殺伍員後遷怒於他。不過,孫武被"誅戮"之說始見於《漢書·刑法志》。《史記》本傳既沒有記載,《漢書》也未言其原委和出處,故這個說法還可存疑。

故里考疑

孫武,齊國樂安即今廣饒縣人,歷史上只此一種說法。從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
為了徹底弄清楚孫武的里籍問題,為後世負責,1990年冬,廣饒縣成立了孫武故里考證領導小組,抽調有關史志人員參加,並邀請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維衍、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教授駱承烈和淄博市的文博專家等10多名史地專家、教授,共同進行孫武故里考證並實地勘察了古樂安的地理位置。
通過考證和新發現的史料,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先秦齊國樂安地面主體在今廣饒縣;古濟水、時水故道主流區域在廣饒縣並由此入海;樂安故城在廣饒縣城北近30里之草橋村;與齊國樂安邑為同一地面的東漢至隋代的青州樂安郡(孫氏郡姓出處)治所亦在廣饒縣。故孫武故里樂安在廣饒縣信而有據。
1991年1月27日至30日,廣饒縣組織召開“孫武故里研討會”,揭開了孫武故里齊樂安主體地面在廣饒縣的千古之謎。4月21日至24日,廣饒縣召開“先秦齊國樂安地面考察論證會”,論定:“先秦齊國樂安地面主體在今廣饒縣境”,並初步認定齊樂安故城即今“草橋遺址”,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孫武故里的考證工作。5月11日至16日,廣饒縣召開“齊樂安故城遺址考古鑽探調查論證會”,再次論定:草橋遺址即為春秋齊國樂安故城遺址。齊樂安故城的確認,使孫武故里的考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92年6月6日至9日,廣饒縣召開“孫子學術討論會”,來自全國13個省市的楊向奎、張政烺、任繼愈、周維衍、唐嘉弘、駱承烈等150餘位專家學者從歷史學、歷史地理學、文獻學、考古學和方誌學等諸多領域分析論證,在對“孫武故里齊樂安即今廣饒縣”取得共識的同時,一致否定了孫武故里在其它地方的種種無據之說。
1992年3月31日至4月3日,廣饒縣與山東古國史學會聯合召開“海峽兩岸孫子與齊文化討論會”,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河南、山東、台灣、香港等省市和地區的專家學者130多人參加會議。著名史學家王玉哲、黃盛璋、周維衍、田昌五、趙海成、安作璋、劉敦願、駱承烈、洪家義等都在大會上作學術性發言。中共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董鳳基發來賀電,向大會表示祝賀。中國先秦史學會、山東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及全國著名史學家楊向奎、張政烺、任繼愈、李學勤、胡厚宣、張岱年、台灣著名學者陳鼓應等也發來賀電或賀信。大會共收到學術論文40餘篇,書稿3部。同時收到聶榮臻元帥、楊得志、楊成武、王任重、洪學智、遲浩田、李德生等老將軍為孫武故里廣饒縣和中國孫子與齊文化研究會的題詞10多幅,取得了十分豐碩的研究成果,同時也為“孫武故里在今廣饒縣”的考證工作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