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區[柳州市]

城中區[柳州市]

城中區,1979年建區,轄區總面積77.68平方公里,由河北半島老城區和河東片區組成,是柳州市政治、商貿、文化和娛樂中心。柳江河環繞全轄區,素有“玉帶束龍腰”、“金錢吊玉壺”之美譽。

城中區城中區

歷史文化

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柳州,人文歷史資源十分豐富。在城中區轄區內有為紀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興建的柳候祠,記憶體韓(俞)文、柳(宗元)事、蘇(軾)書而成的"荔子碑"(亦稱"三絕碑");有明代柳州八賢之一的刑部左侍郎張羽中墓。有明代東門城樓;還有清代西來寺歷史遺蹟。

柳宗元,字子厚(773年~819年),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貶官柳州又稱“柳柳州”,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唐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做過藍田縣尉和監察御史、里行等官司職。中唐時期與韓愈共同倡導了古文運動,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永貞元年(805年)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官至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同年貶任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馬。元和十年(815年)改謫柳州刺史,四年後病故。在柳州任職的四年中,他興文教、釋奴婢、修城郭、植樹木、移風易俗、政聲頗著。在他病死柳州後的第三年,即長慶元年(821年),地方人士按照他“館我於羅池”的遺願,在羅池旁建廟以作紀念。唐代就有官紳及文人墨客遊歷柳侯祠。

行政區劃

城中區柳宗元柳宗元

城中區成立於1979年。

2000年,城中區轄4個街道:公園街道、城中街道、中南街道、水上街道。

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57號):撤銷柳州市市郊區,將原郊區的柳東鎮和魚峰區的譚中街道劃歸柳州市城中區管轄。

2005年7月,撤銷城中區柳東鎮,新設河東、靜蘭2個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轄靜蘭、河東、公園、城中、中南、水上、潭中7個街道辦事處,共1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個村民委員會。轄區內居住著漢、壯、回、滿、瑤、侗等22個民族。

地理

地理位置 城中區位於柳州市中心,柳江河環繞全轄區。

氣候 全區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地帶,具有明顯的過渡特徵,季風環流作用明顯。年平均溫度20.5℃,基本無寒冬現象,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土壤 土壤主要有沙頁岩紅壤,第四紀紅壤、河流沖積土。

地形 地形地貌以峰林谷地、石灰岩孤峰平原、矮山低丘為主,境內多緩坡丘陵,有珠江幹流的柳江環繞過境,三面環江成半島狀,形成冬暖夏涼的獨特小氣候。

經濟

城中區街道城中區街道

2007年,城中區按照最佳化市場、提升功能、聚集產業的發展思路,圍繞“一江兩島”(“百里柳江”及河北、河東半島),建設發展五星商圈、河東商圈、環江旅遊休閒圈“三大經濟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8.90億元,轄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45元。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經濟是轄區的支柱經濟,2007年,實現第三產業營業收入105.58億元,三產經濟比重占轄區經濟總量的85%。河北半島老城區歷來商賈雲集,寸土寸金,解放前的“沙街”、解放初的“五角星街市”以及現在的五星商業步行街都聞名遐邇,龍城路是廣西首個“全國商業文明示範街”和“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範街”,現擁有工貿大廈、五星商廈、東都百貨等一批高質量、高檔次的大型商場和蘇寧、國美、上島、尚龍等著名品牌連鎖店,是全市消費的領軍力量,五星商圈的強勢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已經形成。河東片區商業規划起點高、建設速度快,商業設施日臻完善,商業網點迅速拓展,一個全新的特色經濟商業圈正在形成。

城中區樓房
城中區樓房

房地產 城中區區位優越,房地產發展條件得天獨厚,是柳州市最適宜居住和創業的地方。隨著柳州城市建設“東進序曲”的唱響和全市行政中心的東移,河東片區作為老城區和柳東新區的連線帶,房地產市場尤為活躍,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引領著全市高端住宅與精品樓盤最高價的走向。2007年房地產續建、新建開發項目19個,總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陽光100城市廣場、東郡、經典時代東區國際等一批房地產建設精品項目進展順利,有力帶動了柳州市房地產行業和城市建設的發展。

農業 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水稻、甘蔗、水果、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的生長。全區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花生、紅薯等,經濟林及經濟作物主要有:芭蕉、龍眼、大果枇杷、芒果、柿子、桃、李、花卉盆景等,蔬菜大宗產品主要有:大白菜、辣椒、菜花、上海青、甘藍等。據統計2003年全區蔬菜面積達2.25萬畝,總產量2.3萬噸,水果種植面積0.8萬多畝,投產面積0.6萬多畝。城中區分別於1998年、1999年及2002年成功地舉辦了三屆“龍眼節”,同時也成立了環江村龍眼協會,註冊了“金穗”牌水果商標。城中區的水果已馳名區內外,特別是近幾年推出的“四月紅”早熟桃,既有經濟價值,又有觀賞性。即使在2003年“非典”的非常時期,外地水果商也通過網路渠道收購我區優質水果,柳東水果銷售量仍是供不應求。

在這兩年,城中區大力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引進和推廣一系列優良新品種和先進農業技術,各種優質農產品不斷增長,其中畜牧業生產呈現突飛猛進的趨勢,至2003年全區“二元雜母豬”飼養已初 具規模,“三元雜仔豬”出欄25000頭,出欄肉豬10270頭,肉牛220頭,家禽出欄60萬羽,生產牛奶780多噸,牧業純收入437萬元,漁業純收入293萬元。

工業 城中區工業以發展高新、高科企業為先導,以發展汽車配件業為重點,形成了汽配、印刷、針織、冶金、模具生產等工業部門。轄區內有規模以上企業14家,主要分布於河東新區半島一帶。河東新區半島為未柳州市新的行政管理中心,這裡風景優美,交通便利,各項配套設施完善,發展潛力巨大。

面積人口

城中區位於柳州市中心,總面積77.67平方公里,全區人口12萬,其中,農業人口1.458萬,耕地面積1.18萬畝,林地面積3.13萬畝,水田面積0.126萬畝,全區有效灌溉面積0.06萬畝,保水田0.04萬畝,望天田面積0.02萬畝,人均耕地面積0.8畝,人均水田面積0.08畝,水果種植面積0.8萬畝,花卉種植面積87畝。

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57號):撤銷柳州市市郊區,將原郊區的柳東鎮和魚峰區的譚中街道劃歸柳州市城中區管轄。城中區管轄面積從原來的2.89平方千米,擴大為77.675平方千米,人口由原來的7.84萬人,增加到1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5萬人)。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74764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城中街道7756公園街道41100中南街道25382水上街道5262

科教文衛

城中區義務出診義務出診

衛生 城中區醫院:城中區政府成立後,1980年5月由原公園、城中、中南水上4個公社衛生所合併,組建城中區醫院,院址設在解放南路89號,占地590M2,建築面積3100M2。設有西醫內、外科、中醫內科、口腔科、婦產科、兒保科、檢驗科、放射科、心電圖室,B超室,有病床30張。主要設備有:200MAX光機一台,B超機2台,心電圖機一台,半自動生化分析儀一台,尿十一項半自動分析儀一台等。現有醫務人員27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3人,初級13人。城中區醫院是一所綜合性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目前是綜合門診和治療老年性慢性病為主的一所醫療機構。

柳東衛生院:成立於1958年5月,位於市東環路桂柳路口1號,占地面積3150M2,建築面積1300多M2。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五官科、檢驗科、放射科、B超室、心電圖室、手術室和住院部等十多個臨床科室,有病床20張。主要設備有:B超2台,高頻電刀一台。200MAX光機一台,自動血球計數儀一台尿液分析儀一台,母嬰監護儀一台,心電監護儀一台等。能開展"子宮切除術、剖腹產術、引產術、宮外孕、無痛人流,輸卵管通液術,胃大切術,脾切術,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膽囊切除術和四肢各種骨幹析切開內固定術等手術。現有醫務人員33人,其中級職稱18人,初級職稱15人。柳東衛生院是一所綜合性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集醫療、預防保健和農村衛生服務為一體的國家一級乙等醫院

教育 2006年順利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教育資源整合工作,新老城區教育資源配置日趨合理。全面啟動“東區教育崛起工程”,河東新區中國小和幼稚園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學校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中考成績繼續保持名列全市各縣區之首。實施國家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對農村學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學生免除雜費,為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受惠學生2500多人。認真實施“教育扶貧關愛項目”,繼續開展“陽光•城中”捐資助學活動,捐助困難學生186人(次)。全面完成教育工作任務,榮獲“柳州市兩基鞏固提高先進城區”和自治區“教育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縣(區)”稱號。

城中區的文化凝聚力由來已久。教育,更是城中區的金字招牌,市龍城中學、市十二中、景行國小、公園路國小、彎塘路國小、公園路幼稚園、機關幼稚園……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校名,承載了柳州厚重的文化積澱,也承載了人們無限的希望和期待。優先發展教育的大旗下,城中區一直闊步走在前列。

“科研強校”“人才興校”,城中區的教育資源,在規模、質量和層次上,一直在柳州起著引領作用。隨著市龍城中學、市十二中、景行國小、公園路國小和彎塘路國小順利通過市級評估驗收,成為我市第一批示範國中、示範國小,加上已經獲得自治區示範幼稚園稱號的公園路幼稚園、機關幼稚園、地區保育院和獲得柳州市示範幼稚園稱號的中山西路幼稚園,大量的示範國中、示範國小、示範幼稚園都匯集在城中區內。整個城區有近半數的學校獲得了示範學校的稱號,數量和比例上都在全市絕對領先。市十二中新校園、景行國小東校園和景行雙語實驗學校的落成使用,更使城中區的教育平台又上了一個台階。

旅遊

城中區東門城樓東門城樓

城中區集中擁有眾多文化古蹟和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有600多年歷史的東門城樓屹立於柳江河畔,是目前柳州市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蹟,是柳州及廣西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占地1.1萬公頃的三門 江國家森林公園是廣西著名的“天然氧吧”,園內植物種類繁多,綠蔭如蓋。其所在的蓮花山地區將建設成為西南最大的生態休閒度假區。

東門城樓 柳州東門城樓建築建成於明初,城基皆用蕊石,牆用厚磚。城門上鑲有石刻“東門”二字,署“洪武十四年四月立”。明代東樓於清代嘉慶年間曾遭火災,光緒元年由柳州名建造師姓郭的(佚其名)重建。此樓風絡高古,莊重大方,為五個城樓之冠,富於南方古建築的特色。

城中區柳侯衣冠墓柳侯衣冠墓

噴泉廣場 噴泉廣場地處市中心,位於城中區轄的五一路北側,占地面積5公頃。它集廣場、園林、光照、噴泉於一體,是開放性的遊樂場所,周圍是市級科技、文化、通訊、醫療和體育中心,廣場主體建築——音樂噴泉。每逢節假日和紀念活動,經常在此舉辦大型花展,此時,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廣場就成了歡樂的海洋,成為市民們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觀光遊樂的活動中心。喬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柳視察時,無不盛讚之。如今龍城人跟廣場已是密不可分,人們在這裡晨練、觀景、消閒、遊玩、訴情等,樂此不疲,留連忘返。

西來古寺 創建於明代、重建於清代,位於城中區雅儒路臨江巷西側,座北朝南,面臨柳江,是我市尚存古寺之一,名乃取佛經來西天之意。寺前有院,中為大殿,寺東為僧人住房,寺西為民房。寺中昔塑有佛像5尊,皆高大莊嚴。原有6塊碑刻已散失,今西牆尚存石刻碑文1塊,記敘清光緒二十八年千寅(1902年)柳州特大洪水情況。另在寺殿正門右邊,存放光緒甲午夏刻的一方石刻,上書“西來古寺”4字,書法流暢,遒勁豪放,刻工頗為精細。此碑歷經滄桑,至今仍保存完善,亦彌足珍貴。

柳侯公園 位於柳州市柳江北岸的古羅池地區,是為紀念唐代柳州刺史柳宗元而興建的。始建於唐長慶二年(822年),因鄰近羅池,舊稱“羅池廟”。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地方名流倡議,以柳侯祠為中心闢建公園。宣統元年(1909年)在柳侯祠的原有基礎上擴建成公園,並定名為柳侯公園。1963年2月26日,柳侯公園柳侯祠公布 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柳侯墓、柑香亭和羅池附屬碑刻。主要景點有柳侯祠、柳侯衣冠墓、柑香亭、羅池等古蹟和南大門牌樓、北門、解放紀念碑、動物園、兒童樂園、黃泥山、人工湖、盆景園、觀魚樓、漪雲樓、月季園等現代修建的景點。

柳侯祠,位於柳侯公園南隅,原名羅池廟(因建於羅池西畔得名),是柳州市最著名的名勝古蹟,為紀念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而建。

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南寧市青秀區 | 興寧區 | 西鄉塘區 | 良慶區 | 江南區 | 邕寧區 | 武鳴縣 | 隆安縣 | 馬山縣 | 上林縣 | 賓陽縣 | 橫縣
柳州市城中區 | 魚峰區 | 柳北區 | 柳南區 | 柳江縣 | 柳城縣 | 鹿寨縣 | 融安縣 | 融水苗族自治縣 | 三江侗族自治縣
桂林市象山區 | 秀峰區 | 疊彩區 | 七星區 | 雁山區 | 陽朔縣 | 臨桂縣 | 靈川縣 | 全州縣 | 平樂縣 | 興安縣 | 灌陽縣 | 荔浦縣 | 資源縣 | 永福縣 | 龍勝各族自治縣 | 恭城瑤族自治縣
梧州市萬秀區 | 蝶山區 | 長洲區 | 岑溪市 | 蒼梧縣 | 藤縣 | 蒙山縣
北海市海城區 | 銀海區 | 鐵山港區 | 合浦縣
防城港市港口區 | 防城區 | 東興市 | 上思縣
欽州市欽南區 | 欽北區 | 靈山縣 | 浦北縣
貴港市港北區 | 港南區| 覃塘區 | 桂平市 | 平南縣
玉林市玉州區 | 北流市 | 容縣 | 陸川縣 | 博白縣 | 興業縣
百色市右江區 | 凌雲縣 | 平果縣 | 西林縣 | 樂業縣 | 德保縣 | 田林縣 | 田陽縣 | 靖西縣 | 田東縣 | 那坡縣 | 隆林各族自治縣
賀州市八步區 | 鐘山縣 | 昭平縣 | 富川瑤族自治縣
河池市金城江區 | 宜州市 | 天峨縣 | 鳳山縣 | 南丹縣 | 東蘭縣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 巴馬瑤族自治縣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大化瑤族自治縣
來賓市興賓區 | 合山市 | 象州縣 | 武宣縣 | 忻城縣 | 金秀瑤族自治縣
崇左市江州區 | 憑祥市 |寧明縣 | 扶綏縣 | 龍州縣 | 大新縣 | 天等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