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在同一震源區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發震機制具有某種內在聯繫或有共同的發震構造的一組地震總稱地震序列。
相關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主震後在同一震區陸續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餘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區發生
的較小地震稱為前震。地震序列可分為以下幾類:(1)主震型—主震的震級高,很突出,主震釋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為“主震—餘震型”和前震—主震—餘震型”兩類;主震型的最大特點是主震震級突出,主震和最大前震、 最大餘震的震級相差顯著。
(2)震群型—沒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出來的;震群型的最大特點是沒有突出的主震,前震、餘震和主震震級較接近,一般相差在1級以內。
(3)孤立型(單發性地震)—其主要特點是幾乎沒有前震,也幾乎沒有餘震。 孤立型的最大特點是前震和餘震少而小,且與主震震級相差極大。
當然,這裡介紹的是典型的地震序列類型,實際序列是很複雜的。
首發強震是指一個地震序列中第一次發生的強震。在它之後還有與它震級相近的或稍大於它的地震。所以首發強震既不同於主震,也不同於前震。在震群型地震中常出現這類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和1989年巴塘地震。
強餘震是指主震後再次發生比主震小0.7級左右的地震。強餘震多出現在主震型和震群型的地震序列中。根據強餘震距主震時間的長短,又可分為早期強餘震和晚期強餘震。
相關的科學研究
基於震源機制解的地震序列及區域應力場特徵研究
地殼構造應力場是地球動力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探討地殼構造應力場的空間分布形態及其隨時間的動態演
從最初一秒準確判斷地震序列
美國科學家在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計算結果表明從地震最初一秒的p波頻率大小可以區別地震的震
一般而言,4級以下地震的整個過程不到1秒,而5級地震可能持續幾秒鐘,7至8級地震可能會持續數十秒。科學家說,如果在最初1秒就能對地震大小作出判斷,就可以減少很多損失。比如在寶貴的幾秒鐘時間內,可以使一列火車停止運行,可以關閉天然氣管道等等。不過,一些專家對這種預測方法提出了質疑,因為對於6.5級以上的地震而言,最初幾秒鐘的數據並不能反映整個地震過程。
專家指出:地震預測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它的困難在於地震物理過程本身所具有的複雜性和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即人們無法深入到地球內部直接在震源內設定台站、安裝觀測儀器。再者,大地震的復發時間比人的壽命、比有現代儀器觀測以來的時間長得多,這也限制了科學家目前所掌握的地震觀測資料的完整性和它的科學價值。目前,地震學家只能利用很不完整、很不充足,甚至有時還是很不精確的資料進行推測和判斷,從而決定了地震預測預報遠未達到氣象預報那樣的準確程度。
地震一般都不是只震一次就完事的孤立的地震事件,為此,人們常把一次強震以及發生在相近時間和同一地質構造帶內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稱為地震序列,並將它劃分為主震型、震群型和孤立型等幾種震型。主震型:該類型震級很高,其釋放的能量為整個序列的90%以上,震群型:屬此類地震的沒有突出的主震,其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來實現的,最大的地震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地震釋放能量的比例不大於80%。孤立型或稱單髮型地震:其能量幾乎是通過一次孤立的地震釋放的。判定地震序列,對於預報地震趨勢尤其是判斷震後趨勢和防震減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該地震屬主震型序列,那就是說主震後再不會發生比主震更大的地震,此時應把注意力放在監視其較大的餘震活動上;如果該地震是屬於震群型序列地震,那么此時就應該把注意力和工作放在與破壞性地震震級相近的下一次大地震上;如果是一次孤立型的地震,那么大震後大家盡可放心,因為不會再有地震發生了。
新疆巴楚—伽師6.8級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師發生6.8級地震,震中位於1997—1998年伽師9次6級地震分布區域的東南端。這次6.8級地震的餘震呈北西向分布,與極震區長軸走向一致,截止2003年4月15日最大餘震為5.8級。震源機制解初步分析結果為:震源斷錯屬逆傾滑性質,近南北向的節面可能為主破裂面,主壓應力P軸方位為北西西。6.8級地震發生在2003年度全國劃定的6—7級地震危險區內。震前根據新疆震情的發展,新疆地震局預報中心在對2月份的震情判定中明確提出“2月或稍長時間新疆兩個地震重點危險區有發生中強震的可能”,預測意見對應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