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構造

地震構造

地震構造指與地震孕育和發生有關的地質構造。通常按照研究內容和角度的不同,將地震構造分為全球地震構造、區域地震構造、震源構造及工程地震構造。 

地震構造地震構造
地震構造指與地震孕育和發生有關的地質構造。 通常按照研究內容和角度的不同,將地震構造分為全球地震構造、區域地震構造、震源構造及工程地震構造。 

主要特點

地震構造地震帶
構造地震是由地球內部構造運動導致岩層斷裂而引起的天然地震,與地質構造體系關係密切,多分布於地下5-30公里的地殼內。

其特點是地震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破壞力強,並且有重複性。構造地震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

中國板內地震類型多、分布廣,中國地震構造可劃分為三種類型:板緣型、板內斷裂型、板內地塹-裂谷型。這個劃分既反映了板塊運動與地震的關係,也揭示了板內斷塊自身的特點。

類型

地震構造汶川地震構造
(1)孤立型地震:沒有前震,餘震小而少,且與主震震級相差懸殊,地震能量基本上是能過主震一次性釋放的。

(2)主震----餘震型地震: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大的地震特別突出,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90%以上。這個最大的地震叫主震,其他較小的地震中,發生在主震前的叫前震,發生在主震後的叫餘震。

(3)雙震型地震:一個地震活動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發生時間接近、地點接近、大小接近的兩次地震釋放。

(4)震群型地震:一個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的,沒有明顯的“老大”,幾次地震(震群)所釋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80%以上。

詳細描述

地震構造中國地震帶
全球地震構造:主要研究地球行星級規模的動力學過程及構造格局對地震活動的制約作用。按照地震活動與全球構造的關係,可以將全球地震構造分為 3個系統:環太平洋地震構造系(見環太平洋地質);洋中脊地震構造系;大陸地震構造系。它們均是與地球坐標系有關的環形地震構造,是地球現今構造運動活躍的主要地帶。

區域地震構造:主要研究某一地區地震活動與該區地質構造特徵及與新構造運動之間的關係。與一般的區域構造研究不同,區域地震構造的研究,在時間上突出研究該區地質歷史的最新階段,在空間上不僅研究表層構造而且研究地殼內部,特別是震源比較集中的中地殼附近的構造。在研究方法方面,除了依據地質及地貌資料進行分析以外,一般還需要研究該區的震源機制解,地應力與地形變測量結果以及各種地球物理場的觀測資料。以查明區域現代構造應力場、應變圖像與應變速率以及該區地殼的深部結構特徵,並探討控制區域地震活動空間分布規律的構造因素,估算地震活動的強度及大震重複間隔(見地震斷層)。

地震構造地震
震源構造:研究對象包括震源區的深部構造物理環境,震源區附近的構造變形以及震源破裂的力學特徵及發展過程等。震源構造的研究主要通過以下途徑進行:①考察及研究強震(包括古地震)導致的地面破裂及各種殘留的地表變形現象。對於現代強震還需結合大震前後的地形變測量資料及其他各種巨觀資料進行研究,確定地震破裂的力學性質、形成方式及破裂過程。②根據全球或大區域地震台網以及流動地震台網的觀測資料,用地震波初動,地震波譜分析或合成理論地震圖擬合等方法以及震中的精確定位,研究大震震源體的幾何特徵、力學性質、破裂過程及震源函式性質等。③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及岩石力學實驗等方法綜合研究震源區深部介質性狀,震源位錯的力學特性,估算溫度、壓力等參數,查明其深部構造物理環境。④研究大地震的孕育與發生同一些具體構造形式之間的關係。例如,不同方向構造帶的複合,共軛剪下斷裂的交叉等。

工程地震構造:主要是將地震構造的研究成果套用於工程地震危險性評價及地震區劃等工作,以及解決重大工程建設中所遇到的地震構造問題。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內容:①在重大工程的地震危險性評價及地震區劃工作中,利用地震構造的研究成果,合理地確定潛在震源區的位置及其震級上限;②根據不同地區的近期構造運動速率或應變速率,估算特徵地震的重複間隔及各級地震的頻次;③地震活動性參數及地震活動衰減特徵在區域上的差異同各個地區的地震構造特徵有關,通過對地震構造區、帶的劃分,可以為這些研究提供合理的設計單元。

產生原因

地震構造地震板塊
地震構造的研究表明,地震是由地殼及岩石圈塊體的快速破裂與錯動引起的,這種變形方式與相對比較緩慢的蠕變滑動及褶皺變形在空間上交織分布,在時間上交替發生。

地震是地殼及岩石圈構造變形總體圖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球動力演化過程中釋放應變能的一種重要方式。

因此,地震構造的研究從一個重要的側面,為認識岩石圈構造變形的基本特徵提供了新的途徑。

另一方面,地震構造的研究也為工程抗震、地震區劃及地震預報提供科學依據與理論指導。

地區分析

地震構造圖解
中國大陸處於兩個全球性活動地震帶之間,地震構造變得十分複雜。根據地震和構造的差異性,可將中國劃分為以下幾個地震構造區:

(1)台灣地震構造區。包括台灣省及其鄰近海域,是中國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區。該區地震的發生與太平洋弧構造、台灣島及周圍的活動構造(包括火山弧、山間拗陷、新生代褶皺帶西部邊緣拗陷)運動有關。地震斷層呈北北東向,為逆-左鏇走滑性質。

(2)青藏高原構造區。範圍包括青藏高原的全部和川滇高原的西部,是中國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區之一。新生代以來強烈隆起,構成世界上最雄偉的高原,也是中國地殼厚度最大的地區。地震多集中於北西-東西-北北西弧形展布的斷裂系以及北東向、南北向的斷裂上。

(3)新疆地震構造區。是中國強震多發區之一。地震發生與巨大大的新生代擠壓型盆地及其間的造山帶運動有關。最大的準噶爾塔里木盆地內部較穩定,很少地震發生。其間的天山、阿爾泰山強烈隆起,地震多發生在山區與平原區交界處。地震斷層呈東西或北西走向,北西及北北西走向者多以擠壓兼右走滑為主。

(4)華北地震構造區。是中國地震構造研究最細的地區。新第三紀以來構造運動非常強烈。深部構造表現為地殼拉薄和上地幔隆起,還發現有局部殼內低速層存在;淺部則表現為裂谷地塹盆地的形成以及斷裂的新活動。構造線以北北東為主,北西向次之。

(5)東北地震構造區。新生代以來構造運動較弱,是中國地震活動最弱的地區。中、小地震常發生在新活動的北東向和北西向斷裂上。該區東北邊緣琿一帶為深震區,最大震源深度達590公里。從板塊構造觀點看,它是西太平洋俯衝帶的一部分。

(6)華南地震構造區。新生代構造整體比較穩定,構造運動幅度和地震強度都較小,只有東部沿海和長江中下游一帶較為強烈。構造線和地震斷層以北東向為主,北西向次之。發生在該區的中國最大水庫地震--新豐江水庫地震,為研究地震成因提供了寶貴資料。

歷史事件

地震構造受地震危害的地區
《東觀漢記》《後漢書》記載,漢永元十二年庚子夏間四月,即公元100年,“秭歸山高四百餘丈崩,填溪水,壓殺百餘人……”大概這是歷史上對西陵峽岩崩的最早記錄。

據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歸州》中說,秭歸山“孟縣境內山也”。又據史書記載中說這次岩崩堵填的是溪水而不是江水。因此,專家們認為這次岩崩應發生在秭歸縣東入江的香溪上。

據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公元100年,巫山發生了一次岩崩。這次山崩幾乎與西陵峽秭歸山崩塌同時發生。巫山發生的最大一次岩崩,是在1600年前的東晉。據史料記述:“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這就是說,這次山崩將上游江水水位提高了數十丈,而且影響到上游100多里的地方,其規模之大相當驚人。據說,這次岩崩阻塞汪道,形成了險灘。800年後,宋代詩人范成大乘舟路過此地時,險灘依然存在。他在舟行此灘時的描述中寫:“高浪大渦,巨掀舞不當一槁葉。或為渦所使,如磨之鏇……”險惡的灘石,洶湧的水勢,寥寥數語,躍然紙上。

地震構造地震構造
北宋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秭歸又一次發生了大規模的岩崩。西陵峽主要岩崩地段青灘南北兩岸,大多是由砂岩和花崗岩構成。這次岩崩,據史書記載,發生在秭歸縣城以東的贊皇山。岩崩之時,濁浪滔天,巨石堆積江中,長江頓時被阻斷流。

據史書記載:明代後期,兵書寶劍峽青灘一帶曾多次出現岩崩。1542年6月,秭歸山一帶暴雨如注,北岸長達5里多的山嶺發生崩塌。岩崩之時,先在崩岩附近的泉水中湧出一股股混濁的泥漿,接著岩石與山體逐漸分離,隨即岩石相繼崩塌江中。入江之時,“巨石騰壅,閉塞江流”。《明史》上記載:“塞江江流二里許”。這一帶的山峰,大多是由砂岩組成,岩石風化十分嚴重,因而稱之謂沙子嶺。這次山崩是在長時間豪雨侵潤、衝擊下逐漸形成的,居民獲悉後先撤離,因此並未傷人,僅“壓民舍百餘家”,但規模之大是空前的。繼這次西陵峽大岩崩之後,青灘一帶山岩又相繼在1558年夏、1609年春,接連發生崩塌。1561年5月,青灘上游秭歸縣城在一場磅礴大雨中又一次發生了大規模岩崩,雖然尚無嚴重堵塞長江航道的記載,但造成了許多房屋的毀壞和居民的傷亡。長江三峽最近一次的岩崩,是上游瞿塘峽的山崩。1896年7月,瞿塘峽一帶連降暴雨,雲陽縣境內的黃官槽山竟有一半坍塌入江。瞬時間,山傾大江,浪濤翻卷,構成了三峽少有的壯麗奇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