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

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

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是中國自建的第一個地震台,位於鷲峰國家森林公園秀峰寺南邊內。於1930年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成,1937年日寇發動侵華戰爭後停止觀測。1966年北京遙測台網建成,有8個子台。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不僅是中國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地震台,也是當時世界上一流的地震台之一,開創了中國地震研究的新紀元,也見證了中國地震研究史。

基本信息

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

鷲峰地震台位於北京西山鷲峰,它是當年中央地質調查所的一個下屬機構。當時擔任地質調查所所長的翁文灝,很重視地震地質的研究。1920年甘肅發生大地震,翁文灝曾與王烈、謝家榮等奔赴現場,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過詳細的調查。通過那次調查,翁文灝深切感到要加強中國的地震研究,必須建立地震台,並需要有物理學基礎的人參加,才能取得更完善的資料。

鷲峰地震台的建台工作,始於1928年。當時北平的一位名律師林行規,同丁文江、翁文灝等地質界人士有很深的交情,且頗熱心於科學事業。他得知地質調查所要建立地震台,便主動把他在鷲峰新建別墅旁的一塊空地捐給地質調查所,做建地震台之用。與此同時,翁文灝還通過清華大學教授葉企孫的介紹,請了李善邦來擔任這項研究工作的負責人。

鷲峰地震台從1930年9月20日開始記錄,每月把記錄到的震相到達時間編成月報,與世界各地震台交換。到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為止,共記錄了2472次地震,中間未曾間斷。對其中重要的地震,還參考和利用其它地震台交換來的資料,定出震中位置及震源深度等數據,進一步加以分析和研究,編成鷲峰地震研究室專報出版。鷲峰地震台的儀器設備、管理水平及記錄質量等,都已達到了當時的世界一流水平。加之鷲峰台地處在亞洲地震台站較少的地區,所以觀測結果及研究報告很受世界同行的重視。

抗日戰爭爆發後,鷲峰地震台被迫停止工作。地震台的伽利清-衛利普式電磁地震儀拆卸後運到燕京大學存放,維歇爾式機械地震儀因不便拆運,留在鷲峰。抗戰期間,李善邦、秦馨菱、賈連亨等鷲峰地震台的工作人員都相繼離去,原鷲峰地震台的房屋則被抗日游擊隊作為指揮部之用。鷲峰地震台的歷史,從此告終。

相關人物

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觀測網
李善邦,地震學家,1902年10月2日生於廣東省興寧縣一農民家庭,1926年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1929年經清華大學葉企莉教授推薦步入地震觀測研究工作。1930年在當時的實業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瀕先生的領導下,在北平 (今北京)西郊創建中國自行建設的第一個地震台-鷲峰地震台;1941年勘探發現四川攀枝花大型鈦鐵礦;1943年在重慶北碚設計、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地震儀-霓式(亦稱1式)水平向地震儀;20世紀50年代,進一步開發研製成功51式等多種型號的地震儀,主持編繪我國第一套地磁圖,領導建立中國第一批全國地震基本台站,主編第一部《中國地震目錄》 ,編制完成第一幅《中國地震區域劃分圖》;1960年主持組建新豐江水庫地震考察隊,開創了我國水庫地震研究新領域;晚年,抱病撰寫專著《中國地震》,為中國地震事業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1980年4月29日逝世於北京。
李善邦不僅致力於地震科研事業,而且還承擔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研究室的組建、制定發展規劃、組織科研管理等許多繁重工作,其間親自舉辦多期地震乾邯培訓班,並在北京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講授地震學課程多年,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地震工作的骨幹力量。李善邦自開創地震事業之日起,便十分注重向發達、特別是地震科技發展較早的國家學習,為促進中外地震科技交流與合作,為提高中國地震事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善邦撰寫的專著及30多篇地震科技論文,贏得國內外地震學界的高度評價。其中《中國地震目錄》(一、二集)與《中國地震區域劃分圖及其說明》獲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和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專著《中國地震》獲1977一1981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和國家地震局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李善邦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學會早期的終身會員;1947年參與創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任常務理事;1979年參與創建中國地震學會,任常務理事。為弘揚李善邦先生在開拓與發展我國地震事業方面的業績,激勵青年科技人員熱愛地震科技事業,勇攀科學高峰,中國地震學會於1998年設立 “李善邦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每兩年頒發一次,以獎勵我國在地震科技領域從事基礎、套用和開發研究工作中創作出優秀地震科技論文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李善邦作為我國地震事業的先驅者,他的百折不撓、不畏艱苦的創業精神,嚴謹治學、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計個人名利和恩怨得失的高尚品德,永遠值得我們景仰。

周邊景物

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
鷲峰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北約30公里的群山懷抱之中,在北京市第二條景觀大道北清路的西盡頭,距中關村高科技園僅2公里。從頤和園乘346路公共汽車到北安河北口下車,西行1公里即到。是北京市最近的國家森林公園之一。
隸屬北京林業大學的鷲峰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全國青少年科普活動基地。林地面積832.04公頃,年均氣溫12.2℃。鷲峰主峰海拔465米,公園最高峰1153米,是海淀區第二高峰。公園共劃分為鷲峰中心區寨兒峪谷壑區蘿芭地山頂區三大旅遊景區。其中,鷲峰中心區位於公園的核心部位,主要以人文古蹟和自然景觀為主,有中國自建的第一座地震台,清代的響塘廟,明代的秀峰寺,金代的普照寺,遼代的鷲峰山莊,盤景軒,觀音洞,千年登山古道等28處景點。寨兒峪谷壑區則以人工營造的森林景觀、巧奪天工的奇石地貌和各種各樣的木本觀花植物構成景區的主要景色,也是一條通往妙峰山娘娘苗燒香的主要香道,王母娘娘行宮、十八盤、杏林深處、眾香朝拜等15處景觀讓人流連往返。蘿芭地山頂區位於海拔900米以上,茫茫林海、無數野花、高山草甸構成了獨特的景觀。而楊六郎轉塔、無暑清涼、空中花園、四面雲山等14處景點更是錦上添花,讓旅行充滿了神奇快樂。
在秀峰寺南邊的鷲峰地震台是中國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地震台,也是當時世界上一流的地震台之一,不僅開創了中國地震研究的新紀元,也見證了中國地震研究史。
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北京西山鷲峰地震台探測實驗室
正是公園良好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科技優勢和極佳的環境資源,世界梅花權威、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俊愉先生才會選擇把國際梅園建在這裡。該園將展示多年來梅花科學研究的成果,包括華東、華中、華南(含台灣)、西南、華北及國外栽培的200多個優良品種及44個露地抗寒優良品種。它的建成將是世界上第一個集中展示一種國際登錄植物的園林創舉,是融教學、科研、科普、生態旅遊、文化活動等目的於一體的最新嘗試。由成仿雲教授主持的野生牡丹、芍藥園也正在建設之中。
目前,公園內部旅遊接待設施業已完善,高檔客房、大型餐廳、卡拉OK、娛樂室、檯球室,應有盡有,每天可接待400人同時就餐、住宿。此外,拓展訓練、野營、田園燒烤以及篝火晚會等活動豐富多彩。這裡現已形成了以教學、科研、會議、療養、度假、影視、科普和夏令營於一體的生態旅遊格局。

相關詞條

中國南北地震帶美國舊金山大地震 震源 唐山大地震 火山地震 地動儀

人類的災難:地震相關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