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是研究人類認識和利用地理環境的歷史,以探討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及其規律。它是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自然科學史和社會科學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地理學發展史,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階段。

地理學發展史

正文

━━━━━━━━━━━━━━━━━━━━━━━
引言
古代地理學(公元前10世紀前後至公元18世紀)
上古時期(公元前10世紀前後至公元 3世紀)
 中古時期(4~14世紀)
 近古時期(15~18世紀)
近代地理學(19世紀~20世紀50年代)
 產生時期(19世紀初至後期)
 發展時期(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
現代地理學(20世紀60年代以來)
━━━━━━━━━━━━━━━━━━━━━━━

引 言


地理學發展史是研究人類認識和利用地理環境的歷史,以探討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及其規律。它是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自然科學史和社會科學史的一個組成部分。研究全人類認識地理環境的歷史,是世界地理學史或稱地理學發展史;研究各個地區、民族或國家地理學的發展過程,是該地區、民族或國家的地理學史。地理學發展史,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階段。

古代地理學(上古時期至18世紀末)


古代地理學是農牧業社會的產物。其特點是以地理知識的描述性記載為主;學科內外分化不明顯;由於環境差異和交通不便,古代地理學的體例和內容具有顯著的地域差異。
上古時期(公元前10世紀前後~公元3世紀) 本時期的地理思想和著作主要出現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中國、印度、古希臘和稍後的羅馬帝國等古代文明中心。它們各具特點,其中以中國古希臘羅馬最為重要。
古希臘羅馬 古希臘羅馬地理學繼承了古埃及地理學運用數學探討地理現象的傳統,成為西方地理學發展的源流。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 5世紀的希羅多德,他最早探索了歷史上的人地關係、討論了區域的界線;希波克拉底創立了人的 4種氣質學說,探討了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稍後,德謨克利特對宇宙的無窮性、大氣現象的原因、生物對氣候的依存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係,進行了觀察和推測。柏拉圖從唯心論出發,認為圓是最完美的對稱形,演繹出圓的地球位於宇宙中心,這是球形說最早的概念。柏氏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則唯物地認為地球和天體都是原質構成的,從實驗材料和實地觀察中進行了歸納判斷,科學地證實了大地球形說。
亞里士多德以後的古希臘文明衰落期和羅馬帝國時代,是西方經典地理學建立時期。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和羅馬時代的斯特拉波托勒密。埃氏被西方地理學界尊為“地理學之父”,他不僅第一次合成了 geographica(意為地理學或大地的記述)這個術語,而且用兩地竿影換算出弧度,計量了地球的周邊是252000希臘里(約折合為39690公里),已近於近代的實測值。埃氏不僅是古代數理地理的創始人,還發展了亞里士多德的居住適應地帶學說,將世界分為歐洲、亞洲和利比亞(以後的非洲)3個地區,以及一個熱帶、兩個溫帶和兩個寒帶等5個地帶,並首次根據經緯網繪製世界地圖。斯特拉波整理荷馬史詩以來的古代地理知識,繼承亞里士多德和埃拉托色尼的居住適應地帶學說,利用當時商業航海的記載並結合自己一生旅行見聞,寫成17卷《地理學》。它較詳細地記載了當時以地中海為中心的羅馬帝國地理情況,是西方區域地理的先聲。托勒密的名著《地理學指南》(8卷),內容包括地圖投影、各地的經緯度表和繪有經緯度的世界地圖。這部著作為近代地圖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地心說統治人類的思想達1500年之久。
中國 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各種流派的人地關係思想。在世界觀方面,主要是圍繞著所謂“天”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指主宰一切的上帝,一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兩者分別具有唯心和唯物傾向,但均有聽天由命的色彩。孔子提出“畏天命”,符合周王自命為天子的政治要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視自然規律並具有地理唯物論見解。在方法論方面,陰陽、五行、八卦學說作為一種樸素的辯證說理工具,對地理現象的解釋起到不少作用。《周易》認為自然界是由陰陽兩種對立力量作用下發生變化的,在地理書籍中山的陰坡和陽坡、河的北岸和南岸亦均以陰陽區分,沿襲至今。以八卦表示8個天象和地理方位,更是始於中國。《內經·素問》這本最早的醫書將木、火、土、金、水類比為東、南、中、西、北 5個方位和春、夏、長夏(暑)、秋、冬5個季節,並認為東部地區主木,屬青色,象徵植物繁茂;南部地區主火,屬紅色,象徵土壤紅赤;中部地區主土,屬黃色,象徵黃土高原和沖積沃土;西部地區主金,屬白色,象徵戈壁大沙漠;北部地區主水,屬黑色,象徵日照短暫和土壤棕黑。
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管子·地員》。《尚書·禹貢》按地理特徵將古代中國版圖分為九州,並概要記載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活動和物產交通,堪稱世界上第一部綜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員》探索了中國土地的分類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帶譜,是世界上最早對土地進行系統分類的作品。
中古時期(4~14世紀) 中國、阿拉伯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思想有長足的進步;歐洲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思想則出現了停滯和倒退。
歐洲 中世紀是經濟、文化衰落的黑暗時代,政教合一、閉關自守的小君主國使人們的地理眼界大為縮小,統治者力圖使地理學成為基督教的奴僕,出現了地理學思想的反動。不僅古希臘、羅馬在地理方面的優秀傳統未得到繼承,而靡用宗教迷信和占星術來解釋一切地理現象。如 6世紀商人科斯馬斯著《基督世界地形》,以地平說代替球形說。書中以摩西的聖櫃作為地球的形狀,把大地看成為扁平長方形,東西長度為南北之兩倍,四周為海洋環繞,其外又有陸地,即天堂所在。12世紀以後,由於十字軍東征,使歐洲人地理眼界擴寬了;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成立和教會建立大學,將古希臘、羅馬的經典著作由阿拉伯文轉譯過來;加上指南針從中國傳入,使商業航海發達起來。所有這些使歐洲的地理作品和地圖繪製開始出現某些轉機。
阿拉伯世界 7世紀開始,伊斯蘭教團結了分散的阿拉伯部族,統治了中亞、西亞、北非和伊比利亞半島,巴格達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學術中心。他們翻譯希臘先哲的著作;連年征戰、麥加朝覲和商業航海活動,又使伊斯蘭世界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樞紐,湧現了許多偉大的穆斯林旅行家,如馬蘇第等。十進位制和羅盤就是此期由中國經印度和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的。古代阿拉伯地理學的成就是不應忽視的。如921年,巴爾基蒐集了阿拉伯旅行者的氣候觀察,編成了第一本《世界氣候圖集》;稍後,馬克迪西提出將世界分成14個氣候區的方案;11世紀早期,阿維森納觀察中亞山區,提出褶曲抬升山嶽的運動和侵蝕切割地形的均變過程。
中國 這個時期在方誌沿革地理、域外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如法顯的《法顯傳》、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至今仍是研究中亞、印度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酈道元的《水經注》至今仍為考證中國水資源和水環境演變的要著;沈括的《夢溪筆談》一書提出了河流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並用以解釋華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較西方類似的見地早4個世紀。
近古時期(15~18世紀) 本期的重大事件是中國的鄭和“七下西洋”和西方的地理大發現。雖然,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比C.哥倫布開始的地理大發現早半個多世紀,船隊的規模、航海的技術也遠勝於哥倫布,然而其社會意義和對地理學的影響則遠不及地理大發現。
各民族之間的相互旅行探險,古已有之。但是,旅行探險同地理大發現不是一回事,說哥倫布是新大陸的發現者,正是從地理大發現這一重大社會事件出發的。哥倫布之後開始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即西方由中世紀封建制向近代資本主義的過渡階段。地理大發現給地理學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從3方面闡明:①地理大發現期間,成功地在遠程航行中運用了羅盤,並精密地測定了經度,技術的改進和數據的積累導致了地圖學的革新。16世紀初,P.亞皮安繪製了一個地球的心狀圖,其弟子G.墨卡托於1569年繪成了一幅適用於航海的等距圓柱投影世界全圖,成為第一個將整個地球表面描繪在平面上的人,爾後又編繪《墨卡托地圖集》。在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編繪的世界地圖,改變了中國學者沿用的“天圓地方”、“華夏居於寰宇之中”的舊觀念。②通過15世紀末到18世紀的地理探險和發現,出現了一些學術價值較高的地理著作。德國S.明斯特爾的《宇宙誌》於1544年出版,被認為是地理大發現的早期代表作。德國B.瓦倫紐斯的《普通地理學》首次將地理學領域區分為專論和通論兩大部分,前者描述地區特徵,後者揭示全球性法則。中國明末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後,也在同期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理論探索工作,如徐霞客《徐霞客遊記》已有不少成因方面的論述;清初劉獻廷提出地理學要闡明“天地之故”,即探討地理現象形成的原因等。但是,沒有成為中國古代地理學的主流,中國古代地理著述多描述性記載,缺少對地球表面整體規律的研究。這是近代中國地理學落後的原因之一。③15世紀20年代到17世紀20年代,西歐出現了“文藝復興”,藝術和科學得到蓬勃發展,從而使學者能對自然界和人類活動的某些法則進行概括。當時的地理考察和發現,為哲學家和科學家提供了豐富的自然、人文及二者關係的具體素材。另一方面,新生的地理唯物論又給予地理學發展以難以估量的影響。17世紀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提出的氣候決定論,18世紀德國哲學家I.康德的二元論,均成為近代地理學的方法論基礎。中國沒有一個文藝復興,且地理髮現的眼界遠較西方為窄,歷代封建王朝的權力集中,一方面保證了國家統一和經濟穩定,另一方面也阻礙了社會、文化和科學的變革。不變論的思想、傳統天人感應的唯心哲學觀,嚴重阻礙了地表事物內在規律的研究和正確人地關係的探討。
總之,從15~18世紀,地理學處於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時期。西方地理學用了3個多世紀,完成了技術革新、資料積累和建立地理唯物論的哲學基礎3方面的準備,為歐美近代地理學的建立創造了前提。中國在明末清初,亦開始了整體地表規律的探索,但由於技術手段缺乏創新、科學資料積累不夠,特別是統治者仍鼓吹天命論等,新的地理學無法興起。

近代地理學(19世紀~20世紀50年代)


近代地理學是同工商業社會相適應的知識形態。它的特點是以對地球表面各種現象及其關係的解釋性描述為主體;其邏輯推理和概念體系漸趨完善;學科日益分化,學派林立。德國為近代地理學的發源地,較早受其影響的是法、英、俄、美等已開發國家,然後受影響的是不已開發國家,包括中國。
產生時期(19世紀初~19世紀後期) 最傑出的人物是德國 A.von洪堡C.李特爾(見彩圖)。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他們不僅是德國,也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
洪堡將畢生貢獻於考察自然界,足跡遍歐洲和南北美洲。他的報告《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30卷),是新大陸自然、經濟和政治的第一部百科全書和拉美北部的第一部區域地理著作。他提出世界年均溫等值線圖和大陸性概念、以及植物緯向水平地帶學說,是地理學的重要理論,從而公認他為自然地理學植物地理學的創始人。洪氏代表作《宇宙》,解決了近代地理學的三大問題:①認為地球是統一整體,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②主要探討地表各區域相互關聯現象的差異性;③研究特定自然要素,應注意其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在柏林大學任教的李特爾是德國第一個地理學講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學會的創建人。他的名言是“土地影響著人類,而人類亦影響著土地”,被認為是近代地理學中人地關係的最早闡發者和人文地理學的創始人。他對區域的開創性見解,集中於19卷的《地學通論》中,該書確定了區域的概念和層次。他還認為地理學的基本概念是差異性中的一致性,從而導出這門學科的兩個基本部分:系統地理學和區域地理學。
洪、李二氏分別在地文和人文兩大方面對地理學開創了新局面,而且均重視對區域的分析。但前者將重點放在地表自然要素的地域結合、包括其對人文現象的影響,而後者則認為人是地理研究的頂點。
發展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50年代) 德國F.von李希霍芬在19世紀末將地球表面分為4個圈(岩石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認為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有成因聯繫的事物和現象的科學。20世紀初,瑞典S.德·耶爾充實了李氏關於地球表面的內容,認為它是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圈 5個圈的互動重疊地帶。這樣,地理學的定義便具體化了。
近代地理學是繼地質學、人類學之後,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開始發展的。19世紀的亞、非大陸內部勘測,美國的西部大考察,澳大利亞的沿岸開發以及南、北極的探險,均為地理學積累了大量第一手的資料,並結合測繪技術的進步,出現了一批較精確的國家和世界地圖或圖集。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大學大量設立地理系,地理學開始成為一個職業領域。隨著地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各分支學科的分化,在氣象學、海洋學、土壤學等獨立發展後,一些地理學家強調區域或景觀的方向,另一些學者則推行了人文化運動,使地理學的人文分支蓬勃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後,地理學逐漸向參與經濟工作過渡,西方的套用地理學和蘇聯的建設地理學應運而生。
近代地理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許多成果,並形成了3種傳統和3個學派。
生態傳統與環境學派 早期的近代地理學是從生態觀點出發,將人作為地球表面的一個因素看待,代表人物是德國F.拉采爾。拉氏的《人類地理學》闡述了地理環境對人類分布和遷徙的作用;《政治地理學》是對上一著作的補充,其中受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將“生存空間”的生物學概念,運用於國家。拉氏學生、美國E.C.森普爾女士在20世紀初系統地闡述了環境對人類的支配作用。另一個美國地理學者E.亨廷頓著有《文明與氣候》和《人文地理學》,詳述了氣候決定論。
20世紀最初的20年,歐美各國出現了對環境決定論的懷疑和否定,人地相關的可能論和生態調節論應運而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P.維達爾-白蘭士及其弟子J.白呂納。維氏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和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係;白氏的觀點更為明確,說:“環境雖足以影響人類之活動,人類亦有操縱與征服環境之能力”。生態調節論的宣揚者是美國H.H.巴羅斯,他認為地理學應該人文化,成為人類生態學,並是地理學用生態方法參與實際工作的開創者。由於西方於20年代後、蘇聯於30年代後、中國於50年代後均展開了對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批判,環境派的決定論觀點到20世紀中已被遏止。
描述傳統與區域學派 對地表各種現象的分布進行記載和描述,是地理學最古老的傳統。為此,須把地球表面按等級序列分成區域。近代地理學區域學派的首倡者是德國A.赫特納,繼承者是美國R.哈特向。20世紀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納提出了地理學的核心應是區域研究。根據赫氏觀點,哈特向分別於30年代末和50年代寫了《地理學的性質》和《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兩本專著,認為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異特徵,部門地理學是起點、區域地理學是終結。但終因其僅以區域綜合代換地表機理探討,效果頗不理想。不過,經赫、哈二氏的倡導,特別是法國E.de馬東A.德芒戎,美國D.S.惠特爾西、P.E.詹姆斯等的努力,20世紀中葉在西方出現了一個區域地理的黃金時代。
蘇聯的區域地理既受到西方、主要是德國的影響,又具有自己的傳統。30年代初形成了以Н.Н.巴蘭斯基和H.H.科洛索夫斯基為首的經濟地理的區域學派。
綜合傳統與景觀學派 為使對地表紛紜多樣的現象研究深入,出現了從發生學觀點、用綜合方法劃分地表類型的景觀學派,以彌補環境學派和區域學派的不足。景觀具有地表可見景象的綜合和某個特定區域等含義。德國O.施呂特爾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提出景觀學說,認為地理學的中心是對可見景觀的研究,景觀是一個區域結合的外貌單元,其中“可以感覺到的”具有地域意義的自然和人文現象,共同形成一種獨特的結合。同時代的德國S.帕薩爾格則認定景觀是一種地域類型,即地表相關要素的集合體,其界限的確定最為重要,劃分的最好標誌是植被。以後蘇聯Л.С.貝爾格的景觀地理帶,便是受到帕氏思想影響而形成的。
20年代中期,美國C.O.索爾發表著名論文《景觀的形態》,把景觀看作地表的基本單位。他認為景觀由兩部分疊加構成:自然景觀,即一地區在人進入前的原始景觀;文化景觀,即被人所改造過的景觀。索爾及其許多弟子研究了大量景觀變遷的實例,揭示了人在改變地球面貌上的作用,使當時的環境派理論和區域派程式相形見絀。
蘇聯地理學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不承認文化景觀的存在,因此經濟地理學中的景觀學派只能改頭換面冒出來,這就是科洛索夫斯基在20世紀30年代後提出的地域生產綜合體理論。這一理論已經並正在蘇聯區域開發和經濟區劃中發揮巨大作用。60年代初,В.А.阿努欽在其理論著作中,試圖把地理學的生態、區域和景觀觀點結合起來,從綜合研究地域複合體、特別是區域出發,認定了統一地理學的存在。這符合地理學的一元化傳統,又適應了60年代後學科橫向發展的趨勢,因而終於得到地理學界的重視。
其他成就 近代地理學在發展中還取得許多重大成果。如美國M.F.莫里於19世紀中期提出第一個大氣環流模式,發表了近代海洋學的第一部著作《海洋自然地理學》(1855);俄國В.В.道庫恰耶夫於19世紀後期提出土壤地帶性學說和自然地帶學說;美國W.M.戴維斯於19世紀末提出侵蝕輪迴學說;德國W.P.柯本從20世紀初起到30年代,提出氣候分類法和大陸氣候模式;英國H.J.麥金德先後於1904和1919年推出“陸心說”(即“心臟陸地說”)的地緣政治理論;英國A.J.赫伯森完成世界自然區劃;德國W.克里斯塔勒於30年代提出中心地學說。蘇聯М.И.布德科於1956年發表《地表面熱量平衡》等。
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出現較西方各國要晚近 1個世紀,也有不少成果。如張相文的代表作《地文學》(1908),將地球表面無機界和有機界結合在一起,較法國馬東的同類著作早1年,書中還將全國劃了18個地文區;竺可楨的《中國氣流之運行》(1933)和《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1934),揭示了中國氣壓場、季風、降水及其相互關係的規律性;丁文江、翁文灝和曾世英於1934年編繪出《中華民國新地圖》,這是中國第一本採用分層設色等高線表示地形的中國地圖集

現代地理學(20世紀60年代以來)


現代地理學是同科技社會或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地理學發展的最新階段,當今尚處於開創時期。社會經濟要求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主要動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西方國家在經濟建設和規劃方面提出了眾多任務。地理學戰前已在土地利用和流域開發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對新的城市、區域和環境規劃尚難適應。與此同時,50年代起系統論、控制論和資訊理論等綜合科學方法論迅速興起,電子計算機廣泛套用,使很多學科包括地理學在內轉入現代化階段。
特點 古代地理學在地域上是各自分立的,民族特點明顯;近代地理學從德國開端,繼而從歐洲向世界擴散;現代地理學則自美國發起,反過來影響英國和北歐,然後再滲入蘇聯東歐日本西歐和中國。現代地理學的特點:①將人類居住的地球表面看作統一的複合系統,地理學本身的結構和體系已趨向於世界性的一元化。②對地理現象的解釋由單純的類型歸納,過渡到理論演繹、實驗反饋和模式化的方法。③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紛紜複雜的地表機理進行確定性研究。
發展過程 現代地理學的發展過程包括:60年代的數量運動、70年代的行為研究、80年代的綜合趨勢等。總起來,可稱為地理學的理論化和數量化。
50年代初期,旅美德國經濟地理學者F.K.謝弗對區域學派的批評形成了數量運動的前奏。之後,在西方出現了地理學的理論化和數量化的3個學派:①以W.L.加里森為組織者、有美國著名經濟地理學者E.L.厄爾曼協助,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舉辦的研究生班──華盛頓小組。這是美國許多數量地理中心的影響最大者,從推廣中心地方論、交通網路理論和其他統計方法開始,培養了W.W.邦奇、B.J.L.貝里等名家。②以R.J.喬利、P.哈格特和D.W.哈維為代表人物的形成於英國劍橋大學的劍橋派。此派繼華盛頓小組而興起,以理論造詣高深而著稱。③以T.哈格斯特朗為首的在瑞典隆德大學興起的隆德派。此派40年代已開始空間擴散的探討,60年代後又開展了時-空地理學工作,均卓有成效。故哈氏被公認為當今最著名的理論和數量地理學者、現代區位論大師。
地理學中的行為研究,是60年代行為科學出現後波及的,至70年代大為風行。它是在自然、技術、經濟和社會等客觀條件之外,再估計到地理事物形成與演變的人的主觀因素,即各式各樣的人群(如決策人、勞動者、消費者等)對地球表面現象的知覺(感應)和相應採取的行為,從而能使決策和預測更符合實際。故正確的行為研究應是對人們主觀因素的客觀規律進行探索,如美國地理學者A.R.普雷德提出的“行為矩陣”便是一例。
80年代,由於世界範圍內人口、資源、環境和開發等問題日趨嚴重,在聯合國有關組織號召下,有關科學均介入了上述問題的研究。各國地理學者,廣泛地參與了三大規劃(城市規劃區域規劃和環境規劃)的工作,在有些方面起了主導作用。這樣,就從實踐中產生了對城市、區域和環境的綜合研究,在理論、模式和決策方面大有進展,發揮了地理學固有的綜合特點,萌發出了一系列的新分支:①理論地理學,包括人與環境、區位論和區域研究3個組成部分,是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對其他分支有指導作用;②元地理學,是地理學的科學哲學與科學學,是哲學同地理學中間的承上啟下學科;③套用地理學,是地理學通向實踐的套用分支,早在近代地理學後期開始形成,在現代地理學階段具有了計畫規劃、勘測設計和文化教育 3個方向;④新方法、新技術學科,包括地理數量方法地理信息系統、室內模擬實驗和地理定位研究(見彩圖)。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它們均受理論地理學和科學方法論制約,並為套用地理學提供方法和技術。(見中國地理學史德國地理學史法國地理學史英國地理學史美國地理學史蘇聯地理學史

配圖

地理學發展史地理學發展史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