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帶性學說
正文
認為土壤的發生、發展和分布,在生物因素為主導的諸成土因素綜合影響下,呈現與氣候帶相適應的地帶性現象。表現為成土過程、土壤性狀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和制約。不論風化殼類型,礦物質的遷移和轉化,有機質的分解、合成和累積,以及物質的淋溶和澱積等,均與生物、氣候條件相一致。土壤地帶性學說是由俄國В.В.道庫恰耶夫及其繼承者們創立的,並逐步形成土壤發生學派。強調土壤發生與生物、氣候帶的一致性與協調性;強調土壤的形成受生物、氣候的制約,據此形成地帶性土壤類型。美國土壤學家C.F.馬伯特在劃分美國土壤類型時吸取了土壤地帶性學說,強調了地帶性土壤──顯域土,同時也發現不少土壤類型並不全部符合地帶性土壤的概念。因而創立了顯域土、隱域土及泛域土 3個土綱,發展了土壤地帶性學說。
①顯域土。排水條件良好、成熟而正常發育的土壤。剖面特徵和性狀與所處生物、氣候條件一致,在陸地表面呈帶狀分布。地帶性土壤類型均屬之,如紅壤、黑鈣土、灰壤等。
②隱域土。排水條件不良,水分、鹽分過多或因母質影響而形成的土壤。呈不連續性斑狀分布,分布範圍比地帶性土壤寬。如多水條件下形成的沼澤土、潛育土;鹽分累積形成鹽土;石灰岩母質風化物,由於游離石灰的影響阻滯土壤的發育過程,形成的多種石灰(岩)土等,均屬受非地帶性成土因素影響,具有明顯地區性特徵的非地帶性土壤。但它們仍與一定的生物、氣候條件相關,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帶性特徵。
③泛域土。具有 A-C剖面結構的土壤。如初經風化岩層發育的薄層土壤石質土、粗骨土;紫色砂頁岩風化形成的紫色土;黃土層侵蝕後,黃土風化或耕種的黃土性物質所形成的黃綿土等。這種土壤發育處於“幼年”階段,尚無明顯的物質淋溶、移動和累積,在任何氣候帶中都可見及。美國土壤系統分類所稱新成土和始成土,中國分類所指的初育土大都屬於泛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