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心說

陸心說是H.J.麥金德提出的關於心臟地帶的政治地理學學說。

基本信息

陸心說

正文

H.J.麥金德提出的關於心臟地帶的政治地理學學說。他最初在1904年發表的《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文中提出“樞紐地區”,在1919年出版的《民主的理想與現實》一書中,又提出“心臟地帶”以代替“樞紐地區”,心臟地帶的範圍比樞紐地區大。這一學說認為:在經濟和軍事上自給自足的歐亞大陸的中心遠離海岸,是世界島的核心。這一學說被稱為“陸心說”,曾對全球戰略和外交政策有相當大的影響。
麥金德把歐亞大陸稱為世界島,把從東歐到中西伯利亞的這一歐亞大陸中部地區稱為“心臟地帶”,其外圍則依距離的遠近分為兩個新月形地帶:“內新月形地帶”,包括德國奧地利土耳其印度中國;“外新月形地帶”,指歐亞大陸以外的大陸和海島,其中包括英國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等。他的中心論點是:世界政治的樞紐區(即心臟地帶)不僅人力和物力資源豐富,而且由於船無法駛入,幾乎與外界隔絕,海權國家的勢力無法進入,因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壘。在歷史上,居住在這一地區的機動性強大的遊牧民族曾多次向外征服邊緣地區,給周圍的文明帶來極大威脅。現代鐵路的發展,形成新的機動性,俄國取代了蒙古帝國,樞紐國家俄國與德國的結盟,有可能向歐亞大陸邊緣地區擴張,形成世界帝國。東歐則是鍋入心臟地帶的大門。麥金德把他的全球戰略觀點歸納為如下名言:
誰統治東歐,誰就能控制心臟地帶;
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
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控制世界。
這一思想反映出,作為海權國家的英國面臨著陸權國家興起的嚴重挑戰,需要修改戰略和外交政策。陸心說的出現為此提供了理論基礎。
陸心說對國際戰略和政治地理思想有強烈影響,《歷史的地理樞紐》曾被譽為改造世界的巨著之一。雖然它的世界戰略觀點後來為德國的K.豪斯霍弗所承襲,而且他的學說忽視了北美,因而受到一些非議。但是,陸心說畢竟是第一次把歷史、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結合起來,提供世界地理背景下的全球戰略概念的嘗試。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