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理

政治地理

地球的種族表面,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國家,有的人口眾多,象中國有10多億人,占全球人口的1/4;有的人口稀少,如冰島只有25萬人。在組成上講,加拿大和瑞士,是多種語言的國家,美國和蘇聯是多種民族的國家,比利時是多種文化的國家。政治地理是來分析國家的產生、發展和其特徵,並探討地理環境對國家制度與政治決策的影響,同時也研究國際關係,探討大國和小國、富國和貧國之間的矛盾和協調。這對世界人類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衡量國家的政治地理,人們先要評估國家的面積、形狀、疆界、位置和國都。在地理位置上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位於濱海之城,可稱為海都;一為處於內陸,可稱為陸都。

內容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是來分析國家的產生、發展和其特徵
包括:國家和政治區域的面積、形狀功能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領土特徵,疆界的進退變動,以及社會性質、政治體制、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構成、資源的開發、產業結構及其地理布局、公民的生活水平情況;首都和區域中心城市的建立及其作用;國際政治關係的地理背景,根據對於領土(包括領海、領空)主權和國界劃分的理論研究以及有關國界變動的史實考證,確定在本國與鄰國以及其他國家之間關於邊界問題的爭端中的立場和依據,探討各國之間的矛盾和協作,包括軍事衝突、外交鬥爭、國際移民、貿易關係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分析比較世界各個國家集團的組合和演變,以及公海問題等。

要點

一、政治地理現象
政治地理現象:人類社會政治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密切聯繫,被稱為政治地理現象。他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徵:

政治地理現象存在於人類社會活動的每一個角落,幾乎無處不在。
政治地理現象是一種具有排他意義的權力空間現象。
政治地理現象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社會文化現象。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單元
二、政治地理單元
政治地理單元:在一定地理環境及社會文化條件下形成、有具體政治組織支配、具有一定範圍的地理區域稱為政治地理單元。政治地理單元主要分為三個級別:

國家級:既具有確定人口領土主權國家。國家是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單元。
國際級:即由若干主權國家和區域性或全球性國家集團組成的國際關係體系。在政治地理中稱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國內級:即一國內部的行政分區。

三、政治地理結構
政治地理結構:又稱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世界戰略格局或國際政治格局。它是指活躍在國際舞台上的各種戰略力量在一定時期內相互聯繫、相互制約所形成的國際政治地域的總體框架結構。可分為政治空間結構和政治實力結構兩種。

(一)政治空間結構:政治空間結構:是指由政治地理單元中包括領土範圍、邊界、位置、形狀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區域等空間要素組成的政治地域體系。政治空間結構是政治地理單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地理基礎。它不僅是各種政治現象的載體,其本身又是某一政治地理單元謀求安全、權利與財富相對穩定的因素。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

(二)政治實力結構:政治實力結構:是指由領土、自然條件、人口、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國民士氣及政府能力等要素組成的政治地域體系。政治空間結構是政治地理單元相對穩定的基礎條件。而政治實力結構則是政治地理單元相對活躍的因素。

四、政治地理過程
政治地理過程:是指政治地理單元及其結構要素髮生和發展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擴散:政治現象在某一地方出現後,可通過各種方式向另一地方傳播,被稱為政治擴散。有遷移擴散和擴展擴散兩種。

(二)政治整合:是若干較小的政治地理單元,因為某種權利和利益的需要自願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採取共同行動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單元的過程。如歐盟東協等。

(三)政治分離:是與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過程。如帝國的崩潰、殖民體系的瓦解、國家的政治分裂等。羅馬帝國的崩潰、蘇聯南斯拉夫的解體即屬之。

(四)主權的變化:因領土的變化、民族獨立而發生的變化。

歷史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已對國家與其地理區域的關係進行探討。在其著作《理想國》中,提出了理想國家的模式。以後,古羅馬學者斯特拉波在其著作《地理學》中,也論述了大政治區域有效功能的必要條件。

古代所有主要區域地理著作中,政治地理的內容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著重記述國家疆域、邊界、首都、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城市、交通以及與鄰國的敵友關係等有關政治現象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例如,中國東漢歷史學家班固所撰《漢書·地理志》,以及後來歷代史書和方誌中,都有這方面記述。

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顧祖禹分別撰寫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讀史方輿紀要》,論述了中國古代利用區域地理特點經營邊防、保衛疆土的歷史。到了近代,西方不少地理學家根據大量歷史資料和當時的政治狀況,進行理論探索。

拉采爾1897年發表的《政治地理學》,第一次把政治地理學作為地理學的一個分支進行研究。他還提出了國家有機體學說,以及政治地理學的空間和區位分析因素。瑞典的謝倫進一步發展了國家有機說,並提出了地緣政治學這個名稱。以後麥金德提出了陸心說,斯皮克曼提出陸緣說,鮑曼提出“民族自決論”。他們的政治地理學論述,在不同時期的國際問題討論和國際形勢決策中,起過相當重要的作用。

20世紀20~40年代,豪斯霍弗等德國地緣政治學者歪曲拉采爾的“生存空間”的概念,使地緣政治學成為納粹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工具,致使政治地理學的名聲一度深受損害。為使政治地理學復興為真正的科學,一些政治地理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即開始探討新的研究方法。1950年,哈特向提出政治地理學應當研究政治區域內的區域異同,強調向心力和離心力對政治單元結合的作用。以後,工戈特芒提出引起國家不穩定的流通或運動和促進國家穩定的國家意識,是政治地理學研究的兩個重要因素。70年代以來,研究多集中在政治過程和政治行為方面,更為關注較小的政治區域,如城市政治地理、隔離區、選舉地理等。政治地理學涉及的學科很多,除了依靠區域地理學研究成果之外,還藉助歷史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學、國際關係學等學科,並同人文地理學其他分支學科關係密切。

分類

政治地理經濟性決定的海都若干國家
海都又可分為下列幾種形式:
(一)海都向海上發展者——多利用半島、島嶼、峽角和海峽,向海洋開拓領土,移民海外。
(二)海都向陸發展者——自16世紀以來,歐洲人移民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時,由殖民地發展而成的獨立國家,其國都或行政中心,也多在濱海之地,但當以後白人移民漸向內陸擴展,以便從海外祖國吸取供應,此類據點,為由海都向陸發展者,地位優越,往往成為獨立新國家的國都。
(三)經濟性決定的海都若干國家,雖為濱海之國甚至島國,然而不能算是海權之國,但也不是白種人的殖民地,而是以農立國的獨立國,其國都也在濱海之地。
所謂陸都,可有以下不同的類型: (一)位於大陸中心的陸都——大陸國家一般海岸線短,領土略呈方形、長方形或近圓形,國都設於全國中心,交通方便,國防安全。
(二)由於經濟因素而成的陸都——有的陸都甚至靠近邊界,這種情況不符合國防安全的需要,但位於氣候適宜及重要經濟地帶而成為國都。
(三)由於交通因素——國都也有設於全國主要交通中心,所謂交通,主要為河流和道路。現代國都為鐵路交通中心者,往往先決定為國都,然後由此為起點建鐵路,向四方輻射。
(四)由於地勢因素——赤道低緯地區,終年高溫,不適人居。高原之地,則溫度適宜,適於人口聚集。
(五)由於其他人文因素——加拿大的國都,選在渥太華,而不選其他地位適中的都市如多倫多、溫尼伯或維多利亞,是因為該城為加拿大東南部人口集中之區,約占全國人口2/3。而且是法人區(350萬)和英人區(650萬)交界地帶上,而該市人口中,法人占1/3,英人占2/3,恰好代表全國民族的比重。又如澳大利亞的國都定為坎培拉者,則全受該國政治影響。澳大利亞在1927年前的國都為悉尼,為該國之最大商港,人口百萬,相當於全澳洲人口的1/7,國會認為國都不應設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也不應設在某邦土地之內,使他邦有不平之感,乃在新南威士州,劃出2434平方公里之地,稱為聯邦國都,是為坎培拉,此為受政治因素而成為國都的佳例。

關係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
歷史上,或者在現實的世界裡,民族或國家和地理環境到底有何種關係。這是政治地理上重要的問題,而且也是最不容易研討的題目,把“民族”和“國家”這兩個名詞解釋一番。民族起源於家庭,因為家庭產生宗族,由宗族而產生部落,由部落而產生民族。國家就不同,它是一個有一定的人口,限定的土地以及武力,並有明確疆域的團體組織,為著這個團體的一般利益而行使職權。它是執行機構的法人,而往往是富有民族情感的集團。國家的基礎,應當建築在民族之上。可是引發國家的民族感情,並不來自內在因素,而常是受外力壓迫而發動的。
種族相同,語言相同,宗教相同,都不是產生民族感情的唯一根據,更不是構成國家的主要因素。依人類學家所定的種族定義來說,歐洲沒有一個民族,也沒有一個國家是由單一的種族所組成的。譬如德意志人,這是諾底克人(即北歐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猶太人的混血物,稱不上是一個民族,也不能說是一個種族。至於說同一語言和宗教是立國的基礎,那也不一定。以往印度之所以不能有一個政治統一的國家局面,都歸因於兩教的對立和語言的分歧。可是為什麼有數種宗教和數種語言的瑞士,竟能構成一個團結的現代國家呢?瑞士是由日耳曼、法蘭西和義大利三種人而組成的,而且有多種的語言,可見問題並不這么簡單。人們知道歐洲分國的政治圖,和歐洲的宗教分布圖,或者歐洲的語言分布圖,是完全不一致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