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緊縮性財政政策](/img/1/788/ml2ZuM3XzMTM0czN5kDMxUDOxITM5AzMwETMwADMwAzMxAzL5A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人民銀行採取一系列措施減少貨幣的流通量。
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存款準備金、央行基準利率、再貼現、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以及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賣國債和外匯等。
那么緊縮銀根的政策就是: 1、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2、提高央行基準利率 3、調高再貼現率 4、買賣國債或外匯
鬆緊交替
![緊縮性財政政策](/img/3/719/nBnauM3XwgTNwATM4gTMxUDOxITM5AzMwETMwADMwAzMxAzL4E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政策的鬆緊搭配是指同一時期內不同政策的相互配合鬆緊搭配可以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配合,也可以是財政政策內部各種財政手段之間的配合。如美國 R.W.里根在總統任期內(1981~1989),實行高利率的緊縮性貨幣政策,以對付通貨膨脹。在財政政策上一方面實行減稅和高赤字的擴張政策,一方面又壓縮社會性支出,也是松中有緊。
現狀
![緊縮性財政政策](/img/0/bb1/ml2ZuM3X1YTN1QDM4kTMxUDOxITM5AzMwETMwADMwAzMxAzL5E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1961~1965) 這次調整的主要任務是克服“大躍進”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嚴重比例失調和混亂局面。主要緊縮措施是:大力壓縮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節約非生產性開支,壓縮社會集團購買力;精減職工,減少國家工資支出;對預算外資金實行“納、減、管”,增加預算內收入;加強財政工作的集中統一,搞好綜合平衡。在實行緊縮措施的同時,還採取了有力的增產措施,增加有效供給,如加強財政對農業的支援並減輕農民負擔,調整投資結構從而增加農業和輕工業產品的生產,清倉核資充分發揮物資的潛力等。經過五年的努力,國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 1963~1965年間工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5.7%,財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長14.7%,各項經濟指標恢復到或超過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 (1953~1957)的最好水平。
實行方針
1989年,中國針對改革開放政策實行以來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的一些深層問題,提出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方針,繼續控制社會總需求,堅持財政、信貸的雙緊政策,實現社會供求總量平衡。在財政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加強稅收征管,特別是加![緊縮性財政政策](/img/b/c4a/nBnauM3X0cDO1kTM5UTMxUDOxITM5AzMwETMwADMwAzMxAzL1E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通貨膨脹
![緊縮性財政政策](/img/b/eec/nBnauM3X1MzMxcDOxQDNxUDOxITM5AzMwETMwADMwAzMxAzL0Q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原因。通貨膨脹的原因被概括為以下三種情況:
①需求拉動。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又稱超額需求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顯著上升。這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又被形象地描述為“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動。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又稱供給通貨膨脹,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升。
③ 結構性因素。結構性通貨膨脹指在沒有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情況下,只是由於經濟結構因素的變動造成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社會各部門勞動生產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發展趨勢不同,與世界經濟聯繫程度不同,但由於一方面現代社會經濟結構不容易使生產要素從落後部門、衰落部門、封閉部門向先進部門、興起部門、開放部門轉移,另一方面落後部門、衰落部門、封閉部門卻又要求在工資、價格等方面向先進部門、興起部門和開放部門看齊,結果就會導致一般價格水平上漲。
(3)影響。通貨膨脹對經濟生活的影響隨通貨膨脹本身的發生類型、程度以及人們預期的不同而不同。通貨膨脹一旦發生,在社會的產量、就業、收入分配等方面會產生複雜的影響。尤其是通貨膨脹在社會財富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影響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政治後果,是每一個國家的政府必須認真對待、審慎處理的問題。
財政學
財政學是研究以國家為主體的財政分配關係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它主要研究國家如何從社會生產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額,並用以實現國家職能的需要,包括財政資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經濟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