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和四川省農村公路“十二五”建設規劃的通知
川辦發〔2011〕92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四川省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和《四川省農村公路“十二五”建設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四川省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
“十一五”(2006 — 2010年)是全省交通運輸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好、投資規模最大、服務水平提升最顯著的時期。經過5年的超常發展,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規模迅速擴大,運輸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運輸緊張狀況有效緩解,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推進“兩個加快” 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十二五”(2011 — 2015 年)全省交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二五” 是全省深入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繼續推進“兩個加快”、加快推進“兩化” 互動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公路水路交通運輸是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繼續加快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對快速推進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和完善,支撐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川省交通運輸“十二五” 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細化和落實,是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指導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安排重大建設項目和政府投資、制定交通領域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也是政府有效履行巨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手段。《規劃》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八次全會精神,著眼於新時期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實現跨越發展對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的新要求,充分與國家《交通運輸“十二五” 發展規劃》和其他有關重點專項規劃銜接,準確把握交通運輸發展階段特徵,圍繞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運輸服務水平,加強行業管理,強化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建設,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提高安全與應急保障能力等發展重點,描繪了交通運輸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了交通運輸發展的行動綱領,對全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發展基礎
(一)“十一五” 規劃執行情況。
“十一五” 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時期。特別是省委九屆四次全會以來,面對“ 5 · 12 ” 汶川特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交通運輸部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兩個加快”,以科學規劃為龍頭,以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為綱,以加快災後公路恢復重建、加快出川高速公路和水運港口建設為重點,搶抓機遇、加快交通發展步伐,改革創新、拓寬交通發展路徑,實現交通超常發展,“十一五” 規劃目標全面完成,災後交通恢復重建基本完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四川交通運輸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蜀道難” 的歷史問題已接近破解。
1.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十一五” 時期,全省累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2100 億元,為規劃目標的1.65 倍,是“十五” 時期投資總額的2.8倍。特別是省委九屆四次全會以來,每年完成投資持續大幅增長,3 年累計完成投資1665 億元,占整個“十一五” 投資的80% 。到“十一五” 末,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26.6 萬公里,比“十五” 末新增15.1 萬公里,居全國各省(區、市)第1 位;二級及以上公路總里程達到1.8 萬公里,比“十五” 末新增4500 公里;以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幹線公路網建設布局全面展開,農村公路建設快速健康發展,公路站場體系逐步建立;內河航道整治工作進展順利,港口建設進一步加快,“四江六港” 水運建設布局基本展開。
———高速公路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以進出川大通道為重點的高速公路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2681 公里,新增922 公里;高速公路進出川大通道建成7 個,在建11 個。
“十一五” 累計新開工高速公路3421 公里,其中“十一五” 後3 年新開工高速公路3137 公里,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總規模達到5893 公里,居全國各省(區、市)第2 位。累計完成投資959.21 億元,是規劃目標的1.37 倍。
———國省幹線公路升級改造穩步推進。建設改造幹線公10045 公里,是規劃目標的2 倍,現有國省幹線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65.6% ,路面鋪裝率達到97.1% ,分別比“十五” 末提高了17.5 、6.7 個百分點。累計完成投資421.58 億元,是規劃目標的4.22 倍。
———農村公路實現長足發展。建設農村公路12.7 萬公里。其中,通鄉油路(水泥路)1.9 萬公里,通村公路5.8 萬公里,通村水泥路(油路)5 萬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4.7 萬公里,實98.4% 的建制村通公路和90.2% 的鄉鎮、53.7% 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比“十五” 末分別提高7.9 、31.2 、33.7 個百分點。建設農村斷頭公路9500 公里。累計完成投資613.42 億元,是規劃目標的1.53 倍。
———公路運輸站場建設覆蓋面逐步擴大。建成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客運站7 個、貨運站1 個。新改建縣級以上車站93 個、農村客運站2384 個,是規劃目標的1.4 倍。累計完成投資33.68 億元,比“十五” 時期增長50% ,是規劃目標的1.68 倍。成都率先推動和實現運輸站場向物流站場、物流園區轉型,新都物流中心傳化基地已開通公路貨運專線近200 條,形成以長途聯運為主的公路貨運港,龍泉物流中心正抓緊建設公路貨運集散區,青白江、新津貨運公鐵聯運中心建設也加快實施。
———內河航道建設進展順利。渠化航道189 公里,長江、岷江、嘉陵江三、四級航道分別達到228 公里和762 公里。完成長江宜賓至瀘州段航道整治,實現宜賓以下航道1000 噸級船舶晝夜通航。嘉陵江四川段規劃的13 級航電樞紐建成11 級,在建2 級。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前期工作全面啟動並加快推進;渠江航道廣安段建設工程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58.84 億元,是規劃目標的1.47 倍。
———港口建設步伐加快。新增港口貨物吞吐能力300 萬噸,達到7995 萬噸。新增貨櫃吞吐能力95 萬標箱,達到100 萬標箱,跨上內河港口百萬標箱級新台階。新增1000 噸級泊位13 個,達到46 個。瀘州港二期續建工程順利推進,瀘州港多用途碼頭二期工程形成生產能力,宜賓港用2 年時間建成並開港試運營,瀘州港、宜賓港吞吐能力大大提升。廣安港開工建設,南充港、樂山港、廣元港前期工作全面啟動。全省港口貨櫃吞吐能力建成和在建規模達到200 萬標箱。累計完成投資13.64 億元,是規劃目標的1.36 倍。
2. 交通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取得重大勝利。“ 5 · 12 ”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全省交通運輸系統攻堅克難,順利完成交通運輸應急保障救援任務,同時搶抓災後恢復重建機遇,編制完成了《四川
省災後公路恢復重建規劃》,制定了《加快四川災後交通恢復重建工作方案》,科學指導災後交通恢復重建工作。到2010 年底,災後重建項目完成451 個,占項目總數的93.4% ,累計完成投資773 億元,占規劃期投資的91.7% ,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 的目標災區生命線公路網初步形成,交通運輸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3. 運輸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公路運量持續增長,內河水運快速發展。2010 年,公路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完成23.1 億人、802.2 億人公里、12.1 億噸和985 億噸公里,分別比“十五” 末增長45% 、61% 、114% 和273% ;水路貨運量、客運量分別完成5218 萬噸、2733 萬人,港口客、貨吞吐量分別完成1802 萬人次和5100 萬噸,貨物吞吐量較“十五” 末增加1640 萬噸。
———運輸裝備逐步向專業化發展,運力結構不斷最佳化。2010年,公路運輸營運載客汽車擁有量為50456 輛,客位數增加9.4% ,中高級車比例達到35.9% ,比“十五” 末提高10.1 個百分點;營運貨車503204 輛,較“十五” 末增長77.5% ,其中專用貨車18564 輛,是“十五” 末的5.6 倍。
———客運服務範圍不斷擴大,客運網路進一步延伸。2010 年,客運線路達10221 條,比“十五” 末增加1913 條;鄉鎮、建制村班車通達率達到93.7% 和74.4% ,比“十五” 末提高6.8 和11.3 個百分點。
4. 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十一五” 時期,全省實現了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建立了公路資料庫和電子地圖系統,實現了國省幹線公路路況數據的自動化快速檢測,建成了渡口碼頭資料庫和信息管理系統。以安全和質量監管為重點,通過公路建設市場信用管理系統、道路運政業務系統、道路運輸GPS 監控系統、船舶船員管理系統及“一卡通” 等業務系統的建設和推廣套用,交通運輸市場監管信息化套用取得了重大進展。
5. 安全監管與應急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十一五” 期間,在“ 5 · 12 ” 汶川特大地震、“藏區維穩”、“ 8 · 13 ” 特大山洪土石流災害、多發的地質次生災害等突發事件的挑戰下,交通運輸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加強組織和協調,保障了交通運輸工作正常有序開展。加強安全專項整治,強化安全監督,進一步完善了交通運輸安全和應急管理體系建設。5 年建成省、市和企業三級GPS 監控平台846 個、對4 萬多輛營運車輛實施動態監控;新增碼頭視頻監控點601 個、船載移動視頻362 個;改造農村渡口1000 座,實施人行橋工程458 座;實施公路安保工程1.5 萬公里。為各市(州)海事局、各縣(市、區)海事處配置海事執法車總計180 輛、巡邏艇70 多艘。長江幹線基本建成瀘州海事業務用房和長江幹線部分市、縣海事工作船碼頭,長江幹線14 米以上海巡艇達9 艘,提高了海事監管能力和水路運輸應急搶險效率,確保了長江幹線水上安全應急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6. 行業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十一五” 期間,全省進一步加強了交通建設管理,制訂並落實了多項公路水路項目建設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了公路養護管理,制訂並印發《四川省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預防性養護指導意見(試行)》,啟動了18 個機械化公路養護中心建設,建成36 個國家一類治超檢測站點;不斷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18 個市(州)、135 個縣(市、區)出台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或具體辦法。進一步加強了交通運輸管理,組織完成了春運、黃金周等重點時期和救災重建物資、重大裝備、藏區維穩運輸等重點物資運輸任務,交通運輸保障能力大大提高。進一步健全了交通法規體系,施行了《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實施辦法》、《四川省港口管理條例》等行業法規。節能減排、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工作進一步深化和深入,初步建立運營車輛燃油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制度,創新“以人為本、服務民眾、發展經濟” 理念,制訂《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規劃》,服務區改造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十一五” 時期的成功經驗。
1.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國家的大力支持是推動交通運輸快速發展的主動力。“十一五” 期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運輸發展,特別是2007 年底,省委九屆四次全會作出了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大決策部署,並將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確定為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首要任務。2009 年,省委、省政府專題召開全省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工作會議,進一步加快了四川交通運輸的發展步伐。同時,省政府專門建立了交通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交通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協調省直相關部門、各市(州)人民政府共同推進交通建設。另外,省政府還與地方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把交通建設作為本區域的重要任務來抓,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加大地方財政投入,提供環境保障,積極支持交通建設。“十一五” 以來,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相關部委大力支持四川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和災後公路恢復重建,在資金、政策方面給予了重點傾斜,加大了人才、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 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是實現交通運輸超常發展的重要保障。全省交通系統充分發揮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緊緊抓住災後恢復重建和國家擴大內需的發展機遇,超常工作,精細管理,攻堅克難,以求真務實和不畏艱難的奉獻精神,加快推進災後公路恢復重建,加快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抓住相關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到中央基金299 億元用於災後公路恢復重建,爭取到國家在資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為全省交通建設提供了要素保障。
3. 科學規劃是引領交通運輸開創加快發展新局面的基礎和先導。2008 年以來,全省交通系統緊緊圍繞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編制完成了《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08 — 2030 年)》、《四川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四川省國省幹線公路改造實施方案(2009 — 2012 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09 — 2012 年公路建設推進方案》、《四川省農村斷頭公路建設實施方案(2009 — 2011年)》等20 餘項規劃,初步形成了科學完善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體系,為有效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聚各類投資、加快建設布局的展開發揮了龍頭作用,切實做到以規劃引領建設、引領資本、引領發展。
4. 創新機制、多渠道融資,是實現交通運輸加快發展的關鍵。堅持走以“多個積極性、多元主體、多種方式” 為特點的交通運輸創新發展之路,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分級負責、省市互動、部門聯動、多元主體、市場運作的交通建設新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全面開放高速公路投資市場,發揮市(州)人民政府的主體作用,截至2010 年底,全省BOT 高速公路項目已累計招商成功13 條(18 個項目)1914 公里,引進社會資金1376 億元,居全國各省(區、市)第2 位。二是採用“股份合作、市企共建” 方式建設高速公路邁出重要步伐,如達萬、巴南、麗攀、樂雅等高速公路已組建股份制項目公司,並實現開工建設;汶九、綿九高速公路已簽定市企共建合作協定。三是全面開展與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中期票據、信託融資、盤活存量資產等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建高速公路項目所需投資基本落實;川高公司與多家銀行簽定了雅康、汶馬、川汶、綿九等4 個擬建藏區高速公路項目750 億元貸款框架協定。四是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實現重大突破,如成渝公司A 股成功上市,募集資金18 億元。五是高速公路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將19 個高速公路營運公司整合組建為7 個片區化公司,管理效率明顯提高。六是積極爭取中央支持,主動與交通運輸部的規劃、計畫對接,做好資金保障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一五” 時期,四川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成就顯著,但與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對交通運輸的要求仍不相適應,交通運輸仍然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為:
1. 內聯外通的高速公路網路尚未形成,有效供給不足。突出表現在高速公路建成規模偏小,通車裡程2681 公里,約占規劃里程的1/5 ,僅居全國第13 位;省際大通道建成數量較少,規劃的33 個高速公路出川通道目前僅建成7 個,相鄰的7 個省(區、市)還有陝西、貴州、青海、甘肅和西藏5 個省(區)沒有高速公路直接相連;部分重要通道尚未貫通;省內城際間快速連線的高速公路通道不足。
2. 國省幹線公路總體服務水平偏低,覆蓋面不足。現有國省幹線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僅為65.6% ,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6 個百分點,居全國各省(區、市)第23 位;仍有四級及以下公路4047 公里,還有617 公里未鋪裝路面。全省尚有6 個縣沒有國省道覆蓋,有128 個縣只有一條普通國省道連線,網路化程度低。與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港口尚未完全實現有效連線,對重大產業基地、重要城鎮等節點也未實現全面覆蓋。
3. 農村公路雖然發展很快,但仍不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通暢程度不足,全省尚有782 個建制村不通公路、440 個鄉鎮不通油路,建制村通暢率僅為55.3% ,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6.4 個百分點。部分建成的農村公路技術等級偏低,安全性和抗災能力偏弱。養護管理相對薄弱,養護資金尚未完全落實,部分管養主體缺位,影響農村公路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農村公路覆蓋範圍和技術質量還不能適應農業產業園區、新農村綜合體及示範片等的發展需要。
4. 區域發展不平衡,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交通發展相對落後。甘孜、阿壩州府尚未通高速公路;部分縣(區)尚未規劃有國省幹線公路相連。782 個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全部集中在三州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交通發展水平與成都平原地區的差距較大,建設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5. 水運發展滯後,航運體系尚未形成。航道通行能力不足,僅長江宜賓至瀘州228 公里能實現1000 噸級船舶常年有效運輸。運輸發展水平不高,港口物流發展滯後,標準船舶比重低,水運資源優勢未能充分發揮。
6. 運輸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亟待提高。運輸組織化程度不高,運輸裝備現代化程度偏低,與綜合運輸相適應的運輸站場體系亟需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應急資源相對薄弱,應急協調聯動機制不完善,運輸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7. 統一高效的高速公路行業管理機制尚待進一步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發展已形成以省交通投資集團、BOT 項目公司、省市共建股份制公司等為主體的多元格局,隨著各類高速公路項目的建成通車,統一高效的高速公路運行管理體系亟待進一步完善。
8. 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足。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有待建立,節能減排尚未形成系統的控制手段和應對措施,環境保護仍然存在薄弱環節。交通運輸發展亟需處理好建設需求大與資金供給不足、加快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的矛盾,進一步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發展環境
(一)面臨的形勢與要求。
經過改革開放30 餘年和西部大開發10 年的建設發展,四川已總體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 時期,四川正面臨國家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優先地位、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進一步支持地震災區發展振興、大力扶持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跨越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兩化” 互動發展等重大機遇,將進入推進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新階段。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建設高地、跨越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全面提升四川在西部和全國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根本保障在於加快全面改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率先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這對今後一個時期公路水路交通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 深化國內國際區域合作,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要求加快進出川大通道建設,完善綜合運輸體系。
……………。
2.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推動產業強勢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支撐四川向經濟強省邁進,要求加快形成完善的骨架交通網路。……………。
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要求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促進現代物流發展。……………。
4.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要求提高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
5. 加快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集約利用資源,要求著力構建低碳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6. 保障經濟社會安全穩定,有效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要求強化交通運輸安全與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
(二)“十二五” 時期階段性特徵。
“十二五” 時期,四川交通運輸將繼續圍繞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在“十一五” 取得階段性成績的基礎上,迎來新的發展格局,發展態勢將由謀篇布局進入加快推進,發展要求將由蓄勢聚能進
入強力攻堅,發展重點將由做大規模進入集中建設,整體發展呈現如下主要特徵:
———交通基礎設施邁入集中建設投運攻堅期。……………。
———交通運輸進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關鍵期。……………。
———交通運輸步入發展方式的轉型期。……………。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四次全會戰略部署,主動適應“兩化” 互動加快推進的需要,緊緊圍繞基本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以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為主線,堅持“打開通道、構建樞紐、完善路網、提升功能、支撐發展” 的基本思路,打好基礎設施集中建設投運攻堅戰,提升運輸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推進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建設,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提高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推動四川交通運輸更好更快跨越發展,為建成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的交通基礎。
(二)基本原則。
———搶抓機遇,堅持加快發展。……………。
———統籌兼顧,推進協調發展。……………。
———提升理念,鼓勵創新發展。……………。
———低碳集約,促進綠色發展。……………。
———以人為本,加強安全發展。……………。
(三)發展目標。
1. 總體目標。“十二五” 時期四川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 年,基本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全面突破,運輸服務效率和水平顯著提升,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行業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西部領先,基本適應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2. 具體目標。
(1 )基礎設施。
———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成效。公路總里程超過30 萬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超過3 萬公里,公路網路更趨完善,結構更加合理,安全保障能力、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高速公路網框架基本建成。新增通車裡程超過3700 公里,累計通車總里程達到6350 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進出川大通道11 條,累計建成18 條。基本實現高速公路網路化,實現骨架路網和主要進出川通道由普通公路向高速公路跨越。
高等級國省幹線公路網基本形成。國省幹線公路等級水平顯著提高,現有國省幹線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85% ,三州達到三級及以上標準,其他地區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路況水平明顯改善,現有國省幹線公路全面消除未鋪裝路面,路面使用性能達到良等水平。網路更加完善,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幹線公路連線所有縣級及以上行政節點。科學化養護管理體系基本建立,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完善、路況良好、安全暢通的普通幹線公路網,實現技術質量、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安全暢通的農村公路網路逐步形成。農村公路通暢通達水平進一步提高,通行能力明顯增強,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75% 的建制村通水泥路。安保等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完成具備條件的渡口改橋工程,缺橋少涵問題基本解決,安全保障能力和抗災水平顯著提升。農村公路通暢通達程度進一步延伸,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藏區、彝區、革命老區和集中連片扶貧地區交通條件明顯改善,省級示範的現代新村、新農村綜合體交通條件顯著改善,安全暢通的網路逐步形成,有效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農業產業化建設。農村公路實現管養規範化、常態化,基本實現“有路必養”。
———內河航運體系基本建立。“四江六港” 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出川水運主通道通過能力和內河港口貨櫃吞吐能力全面提升,全省四級及以上航道里程達到1209 公里,三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達到544 公里,瀘州—宜賓—樂山和廣安—南充—廣元兩大港口群貨櫃總吞吐能力超過250 萬標箱。基本形成以長江、岷江、嘉陵江、渠江高等級航道為骨架,以六大重點港口為樞紐,乾支結合、水陸聯運、功能完善的內河航運體系。樂山至宜賓至重慶航道力爭實現1000 噸級及以上船舶常年通航。
———運輸樞紐站場體系基本建成。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客、貨運站場建設全面展開,建成一批綜合客運樞紐和功能較為完善的物流園區(貨運站)。基本形成以國家樞紐為龍頭,次級樞紐為支撐,縣鄉站場為節點的道路運輸站場體系。
(2 )運輸服務。
———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服務現代物流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貨物運輸向物流化發展,運輸裝備專業化、標準化水平明顯提高,運輸服務信息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顯著提升,運輸服務範圍進一步延伸,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取得突破,航運市場培育取得明顯進展,綜合運輸協調發展,初步建立與多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與產業布局、物流園區有效對接,覆蓋城鄉的現代交通物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城際、城市、城鄉、鎮村四級客運網路,城市公交快速發展,城鄉客運一體化取得明顯進展,具備條件的鄉鎮和絕大部分建制村通客車,客運服務逐步實現高品質化,公眾出行更加便捷舒適。
(3 )行業管理。
———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交通運輸規劃建設體系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分級負責、省市互動、部門聯動、多元主體、市場運作” 的規劃建設模式廣泛推行。建設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大規模多主體交通重點項目建設的管控能力顯著增強。公路水路投融資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市場更加開放,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化。基本建立統一高效的高速公路網運行管理監管體系。基本建立權責明晰、事權與財權相匹配的國省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管理體制。基本建立公路和內河航道科學化養護管理體系。市場準入、退出、監管機制和信用體系進一步完善,規範、有序的建設和運輸市場體系基本形成。
(4 )交通科技與信息化。
———交通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研推廣套用體系進一步健全。行業運行信息監測採集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交通運輸行政管理系統、監管系統和服務系統逐步完善。一、二級客運站和主要貨運站實現信息聯網,初步建立客貨運輸市場動態信息監測體系。
(5 )綠色交通。
———綠色交通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生態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強,適宜路段全部實施生態恢復。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資源集約利用程度進一步提高。
(6 )安全與應急保障。
———交通安全與應急保障水平顯著增強。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體制及工作機制基本健全。安全監管覆蓋面進一步拓展,公路交通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明顯提升。水上安全監管和救助體系基本完善。工程建設和城市公共客運的安全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實現管理規範化、監管法制化、設施現代化、人員專業化、應急高效化。
四、發展重點
(一)主要任務。
1. 加快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圍繞基本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按照“暢通進出川通道、完善骨架路網、構建綜合運輸體系、提升港航能力” 的總體要求,繼續突出高速公路建設,大力推進國省幹線和農村公路建設,加快樞紐站場建設,積極推進內河航道和港口發展,加快“大通道、大樞紐、大路網、大港口” 的建設步伐。
———全面完成災後公路恢復重建。加快建設映秀至臥龍、雪山樑隧道、巴朗山隧道、黃土梁隧道、茂縣至北川、綿竹至茂縣等汶川地震災後公路恢復重建續建工程,全面完成災後重建任務,有效
促進地震災區發展振興。
———集中推進高速公路建設投運。以進出川通道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全省高速公路網。繼續推進國家高速公路網項目建設,加快對加強省際、區域和城際聯繫具有重要意義的高速公路建設,積極推進連線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的高速公路建
設,加強重要城市過境高速公路建設,適時啟動重要路段擴容建設,提高主要通道的通行能力。全力建成成都主樞紐11 條放射線和2 條環線,廣元、遂寧等14 個次級樞紐(或節點)城市建成四個及以上方向(“十” 字型交叉)高速公路射線,打通西北向1 條和東南向3 條、北向3 條和西南向2 條、東向9 條高速公路進出川大通道。
———全面加快幹線公路建設。以提升等級、完善路網、改善路況、健全管理為重點,進一步加快幹線公路建設。加強國省幹線公路升級改造,著力提高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加強高等級路面改造,全面消除現有國省幹線公路中無路面鋪裝路段。加大連線縣級及以上行政節點的重要經濟幹線公路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大覆蓋,完善路網。大力推動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的幹線公路建設與發展。實施幹線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加快推進預防性養護,建立科學化養護管理體系。
———縱深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堅持“擴大成果、完善設施、提升能力、統籌城鄉” 的總體思路,深入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加快推進鄉鎮通暢和建制村通達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建制村通水泥路(油
路)建設,提高農村公路通達通暢水平。完善農村公路配套設施,主要包括已建成農村公路的等級改造、橋樑新改建工程、渡改橋和安保設施等,提高農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抗災水平。啟動重點鄉鎮間聯網路建設,推進省級示範的現代新村、新農村綜合體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工程,延伸通達通暢深度,提高農村公路網路化程度和服務水平。推進和創新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標準適宜、設施完善、管養到位的農村公路網。
———大力推進內河水運建設。按照暢通水運出川通道的基本思路,加快“四江六港” 規劃建設,著力打造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內河航運。加強以提升長江航道川境段通過能力為重點的航道整治,推進以岷江航電綜合開發為重點的航道渠化工程,全面提升水運通道通過能力。加快主要港口的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建設,更加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和內河航運作用。深入開展全省水運資源調查和相關規劃研究。全面推進農村渡口改造,基本完成具備條件的渡口改橋工程建設,完善公益性渡口設施,改善農村水上出行條件。
———加快運輸樞紐站場建設。圍繞構建綜合運輸體系和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以國家公路運輸樞紐站場建設為重點,加快運輸樞紐站場建設。加強與鐵路、航空等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重點建設一批集多種運輸方式、便捷換乘、無縫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和綜合運輸港站樞紐。加強樞紐城市及產業園區、物流園區的公路水路集疏運體系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具有物流服務功能的綜合貨運樞紐站場。加強貨運港站樞紐和物流園區的配套建設,重點抓好成都、瀘州、宜賓、遂寧、達州等示範港站園區建設。完善市、縣客貨運輸站場的布局,推進滿足城鄉公交化發展需要的縣鄉客運站建設。
2. 加強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建設。
———最佳化客運組織。統籌規劃建設城際、城市、城鄉、鎮村四級客運網路,促進客運向集疏運綜合型、網路型發展。完善公路快速客運系統,改進幹線客運組織方式,逐步實現客運線網的跨市、跨區融合,大力發展精品線路班線、包車客運、旅遊客運、機場快線、商務快客、短途駁載等運輸效率高、通達度深,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特色客運服務。強化公路客運銜接鐵路、航空、水運等運輸方式的集疏運功能,完善公路客運集疏運服務網路。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引導大中城市優先發展快速公交、軌道交通,規範並加強計程車市場管理,構建以大容量公交為主體,出租汽車為補充,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的城市交通運輸體系,大力發展縣級以上城市公交,推進大中城市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創新城鄉客運發展運營模式,鼓勵開通城際或區間公交化班線,有效覆蓋沿途鄉鎮,積極探索城市公交向農村延伸,促進城鄉客運有效銜接,積極支持農
村客運公司化、公交化、區域化、網路化改造。
———促進現代物流發展。鼓勵支持貨運站場向物流站場轉型,引導支持運輸企業拓展物流業務,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構建城際快速公路貨物運輸網路,開行城際貨運專線班車。拓展小件快運網路,引導城市配送規模化、標準化、網路化發展。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江海直達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積極發展貨櫃、甩掛、滾裝船運輸,努力拓展水路貨櫃運輸市場。培育發展農村物流運輸市場,逐步發展農村物流。推進建設物流信息平台。
———提升運輸裝備水平。引導營運車船向標準化、專業化、清潔化方向發展,鼓勵發展大中型高檔客車和越野車、商務車等滿足個性化需要的小型客車,鼓勵發展貨櫃車輛、專用運輸車輛、多軸重載大型車輛和物流標準化車輛。大力發展適合農村客運的安全、實用、經濟型客車。推廣運用安全、節能、環保船型,適當發展機動駁頂推船隊。
———加強城市公共客運指導和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多層次、差別化的城市公共運輸服務網路,充分發揮快速公交、軌道交通在城市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幹作用。建立城市公共客運指導管理工作體系,逐步完善城市客運管理制度,建立城市公共運輸發展考核評價機制、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車安全服務質量考評標準和考核制度,保障城市公交特別是計程車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3. 加強行業管理現代化建設。
———完善規劃建設體系。進一步強化政府對規劃的主導作用,提升交通運輸行業主管部門科學制訂規劃的能力,突出規劃的延續性、前瞻性、指導性和權威性。進一步落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施規劃的主體責任,依據批准的規劃,按照基本建設程式,擴大開放,多元主體,市場運作,有序推進項目建設。
———規範工程建設市場。圍繞現代工程管理,完善建設市場管理體系,積極培育規範健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公路、水路建設市場。嚴格建設市場準入制度,完善市場公平交易機制,加強國家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監管,規範建設市場發包和承包行為,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建設市場環境。完善多元主體形勢下的交通建設管理體系,進一步規範項目業主的建設管理行為。完善工程分包管理制度,規範工程分包行為。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公路、水路建設從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的信用評價工作,促進信用信息互聯互享。
———加強管理創新、深化管理體制改革。以完善行政管理體制和市場運行機制為重點,深化交通運輸行業相關領域的改革,推進建立與綜合運輸體系相適應的管理體制機制。開展高速公路管理、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車管理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的立法工作。完善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建立統一高效的運行監管體系,推進實現建設規劃和技術標準、規章制度、運行監控、應急指揮、聯網收費、服務標準、執法監督和運輸管理“八個統一”。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配套設施,提升高速公路服務水平。推進幹線公路管理體制改革,重點解決好事權不清、責權不符的問題。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養體制,強化落實縣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做到責任、機構、資金三落實。
———加強公路和航道養護管理。以提高養護技術水平為重點,全面加強公路和航道的科學化養護管理。加快推進市州和區域性公路養護和應急保通服務中心建設,完善路況檢測評價制度,加強路政管理和公路保護力度,逐步建立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養護管理科學決策體系。建立長期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公共財政投入體制和運行機制。完善航道養護管理的政策法規體系、養護技術體系和養護服務體系。
———完善運輸市場體系。加強運輸市場環境建設,完善市場準入、退出和監管制度。最佳化道路運輸經營主體結構,鼓勵道路運輸企業向大型化、集約化發展,推進跨區域、跨行業、跨專業的道路運輸企業的合併與兼併。加快航運市場體系培育和開拓,擴展港口貨櫃運輸市場。
4. 加強交通科技信息化建設。
———加強交通科技創新和推廣套用。深入實施“科技強交”戰略,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和基地建設,統籌推進創新能力建設、重大科技研發、成果推廣運用和標準化建設,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和信息技術提升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加強交通人才培養,支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加快科技領軍人才和隊伍建設,構建交通行業人力資源保障體系。
———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設。加快建設以電子政務為主體的交
通運輸行政管理系統和服務系統,以物聯網技術套用為引領的交通出行服務系統,以感測和相關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交通運輸監管和應急保障系統。深化跨區域運輸、路網監測監控、交通數據採集、高速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航道和港口管理、計程車運行監管和信息服務等重點業務領域信息化套用。加快行業數據分中心建設進度。
5. 大力發展綠色交通。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強交通運輸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全過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推進生態公路和綠色港口建設。
———集約、節約利用資源。提高公路建設用地和港口岸線使用效率。推廣使用公路建設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推進發展交通循環經濟。
———強化節能減排。加快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建立交通節能減排監測、考核體系,大力發展環保低碳交通。加快發展城市公共運輸、水運等低能耗運輸方式,倡導低碳型交通消費模式和出行方式,引導城市私人小汽車的合理使用。
6. 加強交通安全和應急保障體系建設。
———加強安全生產監管。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健全政府安全生產綜合管理與行業監管指導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強化行業安全監管責任。制訂四川省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規程,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強化交通運輸企業、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安全管理,加強交通運輸工具安全管理,全面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民眾參與監督、社會廣泛支持” 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
———加強交通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加強市州交通安全監管機構能力建設,加大經費投入,提高交通重點項目安全監管能力。大力推進公路安保工程建設,不斷提高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實施“科技興安” 戰略,加強安全避險、監測監控等系統建設。加大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投入,加強客運車輛、客運船舶的動態監管,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技防水平。完善水上安全監管規範化建設,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高風險區域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救助體系。強化客運源頭安全監管工作,以預防預控為核心加強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車船和重點環節的安全監管。完善分級監控機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快建立安全評估體系和科技支撐體系。
———推進交通運輸應急體系建設。完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立省級應急領導小組的協調機制。建立健全包括省級、市級、縣級、企業等層面的應急預案體系框架。加大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的投入,加大應急裝備和應急平台建設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體系建設長效投入機制,加強交通運輸應急保障能力和應急處置平台建設。完善水上安全應急預案,探索建立船舶互為救生船的應急機制。加強重點港口污染監測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提高船舶溢油防控和污水接收處理水平。
(二)建設重點。
1. 高速公路。
(1 )集中攻堅,加快推進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投運,變“歷史性突破” 為“歷史性成效”。
———國家高速公路網項目。包括:京昆線陝西界至廣元段、雅安滎經至石棉段,包茂線陝西界至達州段,蘭海線甘肅界至廣元、廣元至南充段,廈蓉線川黔界至瀘州納溪段,成渝環線重慶界至瀘州、瀘州至宜賓、樂山至雅安、綿陽至遂寧界段等10 個項目。
———省高速公路網項目。包括:內江至遂寧、映秀至汶川、成自瀘赤成仁段、成自瀘赤內自段、成自瀘赤瀘州段、成都至安岳至川渝界、巴中至達州、達州至萬州、成都至南部、南部至巴中、巴中至川陝界、攀枝花至麗江、成都二繞東段、成都二繞西段、南充至大竹至川渝界、成都至綿陽複線、遂資眉遂資段、遂資眉眉山段、樂山至自貢、綿陽過境、廣巴廣南連線線等21 個項目。
“十二五” 時期共續建高速公路項目31 個3212 公里,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交通重點項目三年集中建設攻堅活動方案的通知》(川辦函〔2010 〕54 號),上述項目大部分將在2012 年底前建成,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在“十二五” 時期前三年實現每年上一個“千公里級” 台階;到“十二五” 末,上述項目全部建成。
(2 )加快前期工作,加大項目儲備,推進高速公路持續快速發展。
圍繞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用好用足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支持藏區、革命老區和地震災區發展等政策,有選擇、有重點加快推進《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1 年調整方案)》規劃待建項目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
———連線甘孜、阿壩州府,支持藏區發展的高速公路:汶川至馬爾康、雅安至康定等。
———進出川大通道:汶川經川主寺至川甘界、綿陽至九寨溝(川甘界)、西昌至昭通(川滇界)、宜賓至古藺至習水(川黔界)、馬爾康至阿壩至川青界、巴中至廣安至重慶(川渝界)等。
———有利於完善成渝經濟區、天府新區高速公路網的項目:成都經濟區環線、宜賓至攀枝花、廣安至潼南至榮縣至瀘州、蒲江至井研、內江至威遠、自貢至隆昌等。
———有利於加強五大經濟區、四大城市群之間聯繫的重要高速公路:廣安至武勝至遂寧、綿陽至西充、仁壽至沐川至金沙江岸、遂寧至西充、樂山至漢源等。
———連線革命老區、秦巴山區的高速公路:綿陽至巴中至萬源等。
———重要節點城市的過境高速公路:樂山、廣元、宜賓等。
———已建成高速公路“瓶頸” 路段的擴能改造項目:京昆線瀘沽至西昌段等。
根據項目在國家、區域、全省路網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前期工作進展情況、國家支持政策落實情況及地方招商引資落實情況等,逐年新開工建設一批具備條件的項目。“十二五” 時期,力爭高速公路新開工項目超過2000 公里,並爭取建成500 公里以上,實現“十二五” 末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6350 公里的目標。
2. 國省幹線。
“十二五” 時期累計建設幹線公路14162 公里,其中建成二級及以上公路8300 公里。
———災後重建續建工程:加快建設映秀至臥龍等13 個項目總計867 公里幹線公路及隧道續建工程,並在“十二五” 時期內全面完成。
———專項改造工程:根據《四川省國省幹線公路改造實施方案(2009 — 2012 年)》,加快建設尚未完成的3649 公里規劃項目,確保在2012 年實現現有國省幹線二級及以上公路達到80% 的階段性目標。根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09 — 2012 年公路建設推進方案》,加快推進“兩路一隧”(國道318 線東俄洛至海子山段、國道317 線甘孜段和雀兒山隧道)、省道217 線理塘縣城至桑堆等尚未完成的1107 公里規劃項目建設,推進甘孜州公路交通跨越發展。
———等級提升工程:以藏區、彝區、秦巴山區等地區的國省道為重點,加強國省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實施升級改造工程4106 公里,確保到2015 年底,現有國省幹線二級及以上公路達到85% 。
———擴大覆蓋工程:以連線縣為重點,加強擬調整為國省道的幹線公路建設,提高通往縣城幹線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共實施擴大覆蓋工程4433 公里。
3. 農村公路。
“十二五” 時期累計建設農村公路9.3 萬公里,建設農村公路橋樑1 萬延米。
———通暢通達工程:以藏區、彝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的農村公路建設為重點,實施通暢通達工程64600 公里。其中,通鄉油路4000 公里、通村水泥路45000 公里、通村公路15600 公里。
———配套完善工程:建設農村斷頭公路大中橋180 座、1 萬延米。繼續實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重要農村公路安保設施10000 公里,加強公路防護欄等安全設施建設,確保“十二五” 期間全省縣級以上公路安全隱患路段完成波形護欄或鋼筋混凝土防撞護欄建設。
———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工程:為適應“兩化” 互動、“三化” 統籌的發展需要,結合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新農村綜合體及城鎮規劃布局,以完善網路、提升等級、推進農村公交和物流發展為重點,選擇部分具備條件的縣,實施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工程,共6000 公里。
———重點延伸工程:根據省級規劃的現代新村和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基地發展需要,重點實施一批縣鄉道、村道改造和連通工程,共22400 公里。其中,實施重要鄉鎮間聯網公路15600 公里(含農村斷頭公路續建7300 公里);改造新農村示範片縣鄉道、村道和農村產業園區公路6800 公里。
4. 公路運輸站場。
———客運發展工程:建設國家公路樞紐客運站場21 個,建設次級樞紐客運站場11 個,建設縣級客運站52 個,建設農村客運站1100 個。
———貨運發展工程:建設國家公路樞紐貨運站場20 個,建設次級樞紐貨運站場6 個,支持具備條件的縣級貨運站建設。
5. 內河航道。
“十二五” 時期,共渠化航道242 公里,整治航道410 公里。
———持續推進長江川境段瀘州至宜賓228 公里航道通過能力提升,完成宜賓至水富30 公里三級航道整治。
———全面實施岷江樂山至宜賓段航電綜合開發工程,建成樂山至宜賓三級航道162 公里。
———全面完成嘉陵江川境段534 公里航道渠化建設,建成蒼溪、亭子口2 個航電樞紐,完成嘉陵江航運配套工程建設。
———結合《四川省渠江流域防洪規劃》的實施,統籌推進渠江流域航道工程建設,“十二五” 時期完成渠江廣安段航運工程建設,研究建設渠江風洞子航電樞紐。
6. 港口碼頭。圍繞“瀘州—宜賓—樂山、廣安—南充—廣元”兩大港口群,重點建設瀘州港多用途碼頭二期續建工程、宜賓港志城作業區一期、樂山港老江壩作業區一期工程、廣安港新東門作業
區一期工程、南充港都京作業區一期工程、廣元港多用途碼頭一期工程等項目,新增港口泊位28 個(1000 噸級泊位20 個,500 噸級泊位8 個)。
7. 渡改橋及公益性渡口。實施農村公路固定渡口(或涉水點)改公路橋1272 座、10.8 萬延米,改人行橋1000 座、6.8 萬延米。建設公益性渡口1350 個。
8. 公路、航道養護工程。
———高速公路養護工程。主要包括路面大中修、標誌標牌、安保設施等。
———國省幹線公路。實施大中修工程8000 公里。整治安全隱患路段4000 公里。完成災害路段整治1000 公里。實施危橋改造和安保工程。
———農村公路。實施農村公路養護專項工程5000 公里。整治縣鄉公路中橋以上危橋500 座、3.7 萬延米。
———公路養護設施。建設108 個區域性公路養護和應急保通服務中心。建設鄉鎮養護管理站3000 個,基本實現全省所有鄉鎮均有一個養護管理站。
———航道。嘉陵江、岷江、渠江航道養護工程。
9. 交通運輸支持保障、安全應急與信息化建設。
———重點建設交通運輸安全監管、應急管理及運輸服務信息平台,形成指揮、監控、搶險、救助、服務一體化的保障系統。
(三)規劃投資。按照規劃目標和任務,“十二五” 時期我省將進一步加大交通建設投資力度,實現在“十一五” 時期基礎上翻番,完成投資4548 億元。資金來源為:政府財政投入1852.4 億元
(中央財政774.5 億元,省級財政307.6 億元,“十一五” 時期結轉52.3 億元,整合省直部門資金30 億元,市、縣兩級財政688 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40.7% ;市場主體籌集2544.6 億元(高速公路2130 億元,幹線公路14.6 億元,汽車站點59.5 億元,水運項目340.5 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56% ;農村公路等涉農項目農民民眾自願出資和其他方式籌集151 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3.3% 。其中,省級財政資金307.6 億元中,由省級財政預算安排220 億元,其餘資金可通過地方債、政府信用融資等方式籌集。
五、保障措施
為保證四川省“十二五” 公路水路交通發展目標的實現,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和規劃指導,強化政策和資金支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和精神文明建設,為規劃實施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一)加強規劃銜接,強化規劃的指導性。……………。
(二)深化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增強發展活力和動力。……………。
(三)強化資金保障,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四)全力開展集中建設攻堅,加大項目儲備,加快推進交通建設。……………。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提升行業發展軟實力。大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高服務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建設誠信交通,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部門的誠信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貫徹落實廉政準則,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行業內控制度體系。弘揚交通抗震救災精神,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行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