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族[民國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民國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指20世紀上半葉控制中國政治,經濟命脈的四個家族,即蔣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有道是: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蔣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領軍人物,有了蔣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經煊赫無比的“四大家族”——“蔣宋孔陳”。蔣控制的是政治,陳控制的是黨,宋孔兩家先後擔任財政部長,長期把持國家的財政大權。當前,大陸學術界目前已經認為這類說法很有爭議;經研究考察後,蔣陳雖有些家產但實際上微不足道。孔宋雖是大財團,但財富的累積仍屬於個人資本主義的範圍,與國家資本主義並不相同。

基本信息

家族簡介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會議
抗戰初期設立了中央銀行(蔣介石)、中國銀行(宋子文)、交通銀行(孔祥熙)、農民銀行(陳果夫,陳立夫)四銀行聯合辦事總處,做為國民政府集中的金融機構。蔣介石自任總處理事會主席,“總攬一切事務”。孔祥熙任國民黨的財政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直接控制了四大銀行,設立了中央信託局和郵政儲金匯業局,形成了四行兩局的格局,打著孔氏家族的旗號先後創辦、接收了中國實業銀行,中國國貨銀行、四明銀行、山西裕華銀行、祥記商行、慶記商行等等,雖然說是有四大家族,但是銀行是掌握在財政部手中的,中國銀行原有的董事長叫張嘉敖。孔祥熙任中央銀行總裁。1942年7月,國民政府又規定全國貨幣的發行都集中統一於中央銀行。從而一步一步地加強了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在全國金融業中的壟斷地位。在抗戰期間四行存款數額在四年中增加6桔,是各銀行中增長最快的。在全部銀行存款中,四行的存款占到了%80至%90,而戰前的1936年只占%59。

官僚資本在商業方面形成了正式的公開的壟斷。前述專賣事業管理局、貿易委員會、物資局等機構的成立及專賣、統購統銷政策的實行,是官僚資本實現商業壟斷的重大步驟。此外,原屬孔家系統的農本局福生莊,後改組為花紗布管制局,統制著花紗布的貿易。以上這些宮式機構,作為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組成部分,假借抗戰的名義,壟斷了國統區的國內外貿易。抗戰期間,四大家族以私人名義設立了不少商業公司。著名的有:孔家的慶記紗號、強華公司大元公司,宋家的中國棉業貿易公司、重慶中國國貨公司、西寧興業公司;陳家的華華綢緞公司、棉花運輸公司等等。這類公司既有政治特權,又有極大的金融勢力,具有操縱市場的壟斷地位。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對於工礦業的壟斷在抗戰前還較小,1935年底全國官營、民營工廠資本總額中,官營部分只占%11。抗戰開始後,1937年9月設立工礦調整委員會,擴張官營工業,吞併民營工業,實行國家壟斷工礦業的機構。四大家族官營工業主要有隸屬於資源委員會和軍政部兵工署的兩大直屬系統。1944年,資源委員會下面有105個單位,兵工署下面有數十個單位。此外還有各省所辦的官營工業,如貴州企業公司、四川川康興業公司湖南實業公司等,單位也不少。1943年國民政府經濟部的報告,說明了官營工業的壟斷地位。在國統區3700餘家工業中,官營的600餘家,民營的3100餘家。但官營的占資本總額%69,民營的只占%31。四大家族除官營工業外,還有所謂商辦形式的私營工業,這類工業著名的有:以孔家為主的中國興業公司,1939年7月成立時的資本額力1200萬元,到1943年增為12億元,為後方資本額最大的公司,它共有13個廠,經營的中心是鋼鐵。在宋家控制下的雍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40年成立,1942年5月己完成及未完成的有18個單位,其中絕大部分分布在陝西、甘肅兩省,主要經營紡織業。除了資源委員會主辦的各廠外,它是西北最大的壟斷企業。1942年,它的已開工紗錠占大後方全部紗錠的1/4。陳家的有大華企業公司、華西建設公司、中國工礦建設公司等,也是規模很大的壟斷企業。

四大家族是最大的高利貸主。根據15個省的調查,在農民借款來源中,受四大家族直接間接操縱的銀行、合作社、合作金庫所占比重,1938年為26%,1940年為38%,1942年為59%,1944年為25%。1937年9月,國民政府設定了農產調整委員會,作為控制和壟斷農業生產的機構。抗戰時期棉花蠶絲茶葉豬鬃、桐油等由國民政府統購統銷。在徵購征借的措施下,大量的糧食納入四大家族直接掌握之中。四大家族還直接占有大量農村土地,陳家的華西墾殖公司、蔣經國的新贛南國民經濟建設公司,都是這類機構。

掠奪手段

四大家族蔣介石
四大家族掠奪全國人民膨脹官僚資本主要通過以下的手段:

發行公債

1938年至1944年,國民政府財政部發行內債18種,有的按法幣和關金計算,有的按英鎊美元計算。總計法幣15,192,000,000萬元,關金100,000,000單位,英鎊20,000,000,美元210,000,000。此外還有谷麥糧食債券。除1937年的救國公債在民間“勸募”外,其餘都不公開發行,而以總預約券的方式向銀行抵押,再由銀行墊款國民政府。銀行則利用它作為發行紙幣的準備,發行不兌現的鈔票。官僚資本既發了公債財,又發了法幣財。

增加捐稅

由於工業、商業發達的沿江沿海地區相繼淪陷,關稅鹽稅統稅三稅收入大為減少。國民政府便通過擴大徵稅範圍和增加稅率的辦法,來彌補減少的稅收。國民政府將統稅擴大為貨物稅,形成幾乎無物不稅的狀況。1943年十月開徵食鹽附加稅,開始每斤征3元,到1945年1月增至60元。由於通貨膨脹,從1941年下半年起,實行田賦徵實,按田賦的正稅和附加稅的稅額,每元折征稻穀2市斗,1942年增至4市斗。從1942年起普遍實行糧食隨賦徵購,徵購價格遠低於市價,而且多數不付現款,只付糧食庫券或法幣儲蓄券。1943年普遍實行糧食征借,既不付利息,還本也只是空話。從1941年到1945年6月,國民政府通過“三征”,共實收稻穀小麥240,000,000多萬石。這是對廣大農民最直接最厲害的掠奪。

通貨膨脹

抗戰開始後四個月,國民政府決定用增發紙幣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法幣發行額,據官方公布的數字,1937年底為十六億1,600,000,000元。1945年底為10,319億元。八年中增加了738倍。實際上還不止此數。濫發鈔票的結果,使四大家族的財富迅速集中,而廣大人民則越來越貧困。

外匯管制和買賣黃金

國民政府從1938年3月起實行外匯管制。從此官價外匯被壟斷,黑市交易隨之而起。伴隨法幣的貶值,官價與黑市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大。抗戰期間,外匯中美元與法幣的對換率一直是1:20,而黑市1943年12月為1:85.4,1944年12月為一比五四二點二1:542.2。四大家族利用特權,以官價買進大量外匯和黃金,以黑市價格拋出,轉手之間,牟取暴利。

實行專賣制

1941年4月,國民政府成立專賣事業管理局。從次年初開始,先後對食鹽捲菸火柴茶葉等六類物品實行專賣。這一制度,使國民政府收入大增。增收數額,1942年為47,800萬元,1943年為174,700萬元,1944年為18億元左右。這一制度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國民黨官員和有關機構乘機營私舞弊,套取專賣品轉投黑市,從中牟取暴利。

統購統銷

1937年9月,在國民政府之下成立貿易委員會,該會下設復興公司富華公司中國茶葉公司三大公司,對國統區的絲、茶、桐油、豬鬃等主要出口物資,實行統購統銷。鎢、銻、錫、汞等主要出口礦產品,則由資源委員會統購統銷。1942年2月,成立物資局,對棉紗實行統購。在統購統銷政策下,國民政府實行低價強購,利用買賣之間的差價獲取重利。以桐油為例,1942年收購價比內銷市場價每擔差100元,1943年差1100元。

總之,國民政府用種種手段對人民實行公開的掠奪,使官僚資本在抗戰期間迅速膨脹起來。

官僚資本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住宅
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對國民經濟的壟斷,在抗戰前即已開始,抗戰中不但金融壟斷更為加強,而且將壟斷擴展到工商業的各個部門。

在金融方面,抗戰初期設立了中央銀行(蔣介石)、中國銀行(宋子文)、交通銀行(孔祥熙)、農民銀行(陳果夫,陳立夫)四銀行聯合辦事總處,做為國民政府集中的金融機構。蔣介石自任總處理事會主席,“總攬一切事務”。孔祥熙任國民黨的財政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直接控制了四大銀行,設立了中央信託局和郵政儲金匯業局,形成了四行兩局的格局,打著孔氏家族的旗號先後創辦、接收了中國實業銀行中國國貨銀行四明銀行山西裕華銀行、祥記商行、慶記商行等等,雖然說是有四大家族,但是銀行是掌握在財政部手中的,中國銀行原有的董事長叫張嘉敖。孔祥熙任中央銀行總裁。1942年7月,國民政府又規定全國貨幣的發行都集中統一於中央銀行。從而一步一步地加強了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在全國金融業中的壟斷地位。在抗戰期間四行存款數額在四年中增加6桔,是各銀行中增長最快的。在全部銀行存款中,四行的存款占到了80%至90%,而戰前的1936年只占59%。

抗戰期間,官僚資本在商業方面形成了正式的公開的壟斷。前述專賣事業管理局、貿易委員會、物資局等機構的成立及專賣、統購統銷政策的實行,是官僚資本實現商業壟斷的重大步驟。此外,原屬孔家系統的農本局福生莊,後改組為花紗布管制局,統制著花紗布的貿易。以上這些宮式機構,作為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組成部分,假借抗戰的名義,壟斷了國統區的國內外貿易。抗戰期間,四大家族以私人名義設立了不少商業公司。著名的有:孔家的慶記紗號、強華公司、大元公司,宋家的中國棉業貿易公司、重慶中國國貨公司西寧興業公司;陳家的華綢緞公司、棉花運輸公司等等。這類公司既有政治特權,又有極大的金融勢力,具有操縱市場的壟斷地位。

四大家族對於工礦業的壟斷在抗戰前還較小,1935年底全國官營、民營工廠資本總額中,官營部分只占11%。抗戰開始後,1937年9月設立工礦調整委員會,擴張官營工業,吞併民營工業,實行國家壟斷工礦業的機構。四大家族官營工業主要有隸屬於資源委員會和軍政部兵工署的兩大直屬系統。1944年,資源委員會下面有105個單位,兵工署下面有數十個單位。此外還有各省所辦的官營工業,如貴州企業公司四川川康興業公司湖南實業公司等,單位也不少。1943年國民政府經濟部的報告,說明了官營工業的壟斷地位。在國統區3700餘家工業中,官營的600餘家,民營的3100餘家。但官營的占資本總額69%,民營的只占31%。四大家族除官營工業外,還有所謂商辦形式的私營工業,這類工業著名的有:以孔家為主的中國興業公司,1939年7月成立時的資本額力1200萬元,到1943年增為12億元,為後方資本額最大的公司,它共有13個廠,經營的中心是鋼鐵。在宋家控制下的雍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40年成立,1942年5月己完成及未完成的有18個單位,其中絕大部分分布在陝西甘肅兩省,主要經營紡織業。除了資源委員會主辦的各廠外,它是西北最大的壟斷企業。1942年,它的已開工紗錠占大後方全部紗錠的1/4。陳家的有大華企業公司、華西建設公司、中國工礦建設公司等,也是規模很大的壟斷企業。

在農村,四大家族是最大的高利貸主。根據15個省的調查,在農民借款來源中,受四大家族直接間接操縱的銀行、合作社合作金庫所占比重,1938年為26%,1940年為38%,1942年為59%,1944年為25%。1937年9月,國民政府設定了農產調整委員會,作為控制和壟斷農業生產的機構。抗戰時期棉花、蠶絲、茶葉、豬鬃、桐油等由國民政府統購統銷。在徵購征借的措施下,大量的糧食納入四大家族直接掌握之中。四大家族還直接占有大量農村土地,陳家的華西墾殖公司、蔣經國的新贛南國民經濟建設公司,都是這類機構。

四大家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勞動人民的最大剝削者,嚴重地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極大障礙。由於官僚資本殘酷剝削所激起的階級矛盾的尖銳化,是中國革命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官僚資本正式開始在國民經濟中占統治地位是在抗日戰爭時期。

歷史背景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美國豪宅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其輝煌早已隨歲月煙消雲散。目前,這四大家族的後代散居世界各地。宋美齡之死將他們又聚到一起。據報導,來自世界各地的蔣、宋、孔等家族成員,已於11月2日前陸續飛抵紐約,參加由宋美齡外甥女孔令儀主持的家族會議,討論治喪事宜。而這四大家族的後代,也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蔣家自第一代蔣介石,第二代蔣經國蔣緯國相繼逝世後,這個家族的光彩逐漸褪色,早已沒有了昔日的權勢。而今蔣家後代開枝散葉,人口眾多,大部分都在台灣定居,一部分在美國生活,只有蔣經國的愛女蔣孝章及其家人在英國生活。
今天仍然在台灣政壇活躍的蔣家子女,只有蔣經國和章亞若的私生子章孝嚴了。他屬於蔣家第三代,曾在島內一度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國民黨秘書長這樣“位高權重”的職位,現在是台灣的“立法委員”。他去年曾宣布“認祖歸宗”,但蔣家大多數成員還是不承認他的“蔣家人”身份。10月27日,章孝嚴明確反對陳水扁在過境紐約時將青天白日旗覆蓋在宋美齡靈柩上的企圖。他說:“我認為由一個民進黨籍或台聯籍的人,幫蔣夫人覆蓋國旗,是非常不恰當的。”
蔣家第四代都遠離政壇,他們大都從事商業、教育、演藝事業。像第四代的章蕙蘭,是台灣電影界頗受矚目的新銳導演,1999年章蕙蘭首次自編自導電影處女作《小百無禁忌》,由影星舒淇擔綱主演,還受邀參加了2000年的愛丁堡影展。
目前在台灣最出名的蔣家第四代恐怕要數蔣友柏了。他長得高大英俊,頗受台灣媒體喜歡,去年他和台灣影星林怡結婚,今年9月生了一個女兒,按照蔣家“孝友得成章”排序,取名為蔣得曦。蔣家有了第五代的訊息,頓時成為台灣媒體報導的熱點。在蔣得曦滿月那天,蔣方智怡擺滿月酒,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台灣政壇重量級人物都來祝賀,稱得上蔣家近年來難得的盛事。
隨著宋美齡的逝世,如今宋家兄弟姐妹六人均已不在人世。宋子文宋子安宋子良三兄弟的後代大部分都在美國定居,平時十分低調神秘。宋家人丁興旺,後代人數眾多,但無人從政。宋美齡在世時,宋子安的兒子宋仲虎常去看望她,至於其他宋家人的行蹤,則很少被外界所知。
宋子文的家屬曾把他們保存的宋子文的檔案,一共58箱,捐給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其中17箱屬於機密檔案,禁止閱覽,截止期限為1995年4月1日。結果期限到時,宋家後人又宣布這批檔案必須等到宋美齡去世後方能公開。現在宋美齡已經去世,這批具有重大歷史研究價值的檔案可望公布,這對於從事宋子文以及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學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好訊息。
四大家族孔祥熙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由宋靄齡孔祥熙開創的孔氏家族,是當時中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在國民黨逃到台灣前夕,有“先見之明”的宋、孔二人,攜帶著萬貫家財和他們的子女倉皇跑到了美國。
幾十年來,孔家子女一直在美國定居,顯得十分低調、神秘,除了至親好友外,他們絕少與其他中國人來往。孔家目前無人從政,家族成員人丁稀少,在孔祥熙四個子女中只有小兒子孔令傑有後代。
孔家子女十分精明,他們將從孔祥熙、宋靄齡那裡繼承的大筆遺產,拿來投資到石油、建築、股票期貨、批發等行業,結果發了大財。舉個例子就可以知道孔家的富有。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媒體曾經披露,孔令傑曾修建了一座“水底城堡”,酷似著名電影《007》里的布景,這座城堡就建在他的私人別墅的人工湖的下面,裡面十分龐大,擁有上百個房間,裝飾豪華,設備先進,甚至連監獄都有,據說可以抵禦核子彈的攻擊。孔家有多富,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時至今日,孔祥熙四個子女中,只有平日被稱為“孔大小姐”的長女孔令儀還在人世,已經有80多歲了,與丈夫住在美國紐約。孔令儀是孔家不折不扣的“大家長”,掌管著孔家的家族生意。宋美齡晚年在美國的生活,也一直是由她來照顧。在如今的蔣、宋、孔家族中,她的輩份是最高的。
陳家保不住父親故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是“四大家族”中陳氏家族的開創者,他們曾經替蔣介石負責國民黨內的特務工作,權力極大,當時甚至有“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如今陳家輝煌不再,後人遠離政治,在台灣已經沒有什麼實質影響力了。
陳立夫有3個兒子1個女兒,而陳果夫只有1個女兒,為了讓自己哥哥的香火延續下去,陳立夫將自己的大兒子陳澤安過繼給了陳果夫。現在陳家自陳立夫、陳果夫算起,已經有了第四代,家族人口眾多。
陳家除了陳立夫的小兒子還居住在台灣以外,其他人都在美國生活。在陳家後代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二陳”共同的兒子陳澤安了。他是美國一家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國際知名的植物病理學家
陳家是四大家族中較窮的一個。陳果夫、陳立夫一生沒有多少積蓄,死後並沒有留下多少財產,再加上“二陳”在國民黨敗退台灣時,就已被蔣介石趕出了國民黨的權力中心,因此陳家子弟一直靠自己的努力生活,並沒有多少名門望族的感覺。
陳家子弟在島內的地位可謂江河日下。前不久島內有人要拆除陳立夫在台北市的故居。陳立夫的兒媳婦林穎曾雖然一再懇求對方“手下留情”,建議將陳立夫的故居改成陳立夫的文物紀念館,但最終房子還是被拆除。在拆遷現場,獨自抗爭的林穎曾只好拿出相機,傷感地拍下照片留念。
蔣、宋、孔三大家族的後人因為有宋美齡這個大家長活到一百多歲,所以聯繫較多。每逢宋美齡過生日,三大家族都有後代前去探望。至於陳家子弟,與三大家族聯繫就相對少了。
四大家族後人絕大部分都沒有像他們的前人那樣踏上政壇。這其中原因很多,蔣家是因為蔣經國表示不希望後代再從政,而孔、宋、陳三大家族,則是因為他們在國民黨逃台後名聲很差,後人也喪失了從政的基礎。除此之外,四大家族的後人在近幾十年中,親眼見證了自己家族的衰落與凋零,從長輩的沉浮起落中看到了政治的灰暗,嘗盡了世態的炎涼,恐怕這也是他們不願從政的重要原因吧。

家族成員

四大家族宋子文
宋子文

宋子文(1894年—1971年),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財政部長。原籍廣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省)。1894年12月4日(清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初八)出生於上海。父親宋嘉樹早年留學美國﹐一度在上海當傳教士﹐後改營工商業﹐同情和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宋子文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繼入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1917年回國後受盛宣懷之聘﹐任漢冶萍公司上海總辦事處秘書等職。1923年10月赴廣州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英文秘書兼兩廣鹽務稽核所經理。1924年8月任中央銀行行長。其後調任廣東省政府商務廳長。後又升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兼任廣東省財政廳長﹐整理財務頗有成績。1926年1月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央商務部長等職﹐負責籌措北伐軍經費。蔣介石奪取國民黨黨﹑政﹑軍大權時﹐他積極從財政上予以支持。1926年12月前往武昌。次年初先後任武漢國民政府委員﹑常委等職。

1927年4月﹐宋子文乘武漢政府派他往上海考察形勢之機﹐與吳稚暉白崇禧等策劃反共清黨﹐支持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併力促蔣﹑汪合流。蔣介石8月下野﹐12月同其妹宋美齡結婚。他竭力爭取美國當權人物和江浙財團支持蔣介石重新上台。1928年2月蔣介石再次上台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宋被任為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長﹐隨之任中央銀行總裁。1929年3月當選為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以後又連任三屆。1931年6月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長“九·一八”事變後﹐曾多次發表演說﹐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12月與蔣介石同時下野。1932年宋子文再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一度代理行政院長。1933年10月後﹐辭去政府職務﹐專門從事財政金融活動。次年4月兼任中國銀行董事長。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宋贊成和平解決﹐與宋美齡往西安同張學良楊虎城及中共中央代表等進行談判﹐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和國共聯合抗日作出貢獻。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國民政府到重慶﹐任中國銀行董事會主任等職﹐擁有巨大經濟實力﹐操縱著國民黨的經濟實權。1940~1942年充當蔣介石常駐美國代表﹐為蔣爭取美援﹐第一次獲一億美元借款﹐第二次簽訂租借協定﹐獲五億美元借款。1942年10月返國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1945年4月同中國共產黨代表董必武等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舊金山會議。6月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1946年1月任國民黨最高經濟委員會委員長。10月再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竭力勸說美國杜魯門政府出錢出槍﹐多方支持蔣介石集團發動內戰。1947年9月為蔣介石謀取退路﹐宋改任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主席。11月兼任蔣介石廣州行營主任等職。

自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宋子文利用政治特權發展官僚資本﹐先是控制中央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發行貨幣﹑公債以及通貨膨脹等手段掠奪財富﹐後以開設棉業公司﹑壠斷對外貿易等手段聚集錢財。經過抗日戰爭時期發國難財和戰後接收敵偽產業等辦法積聚起巨額財富﹐同蔣介石﹑孔祥熙和陳立夫﹑陳果夫合稱為“四大家族”﹐是中國官僚資產階級的典型代表。1949年1月去法國﹐隨後僑居美國紐約1971年4月25日病逝於美國舊金山

孔祥熙

自稱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孫的孔祥熙,青年時期經貿有術,在家鄉山西太谷擁有一定資財。1927年4月投靠蔣介石集團,並促成蔣(介石)宋(美齡)聯姻,從此官運亨通,歷任工商、實業、財政等部部長和行政院副院長、院長等要職。孔主管財政達11年之久,對幣制改革、支持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及支撐抗戰財政,有過一定的貢獻。但孔以權謀私、貪污腐敗,一再受到輿論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職,從此離開政壇

陳果夫

四大家族陳果夫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CC系首腦。原名祖燾。浙江吳興人。1892年10月27日(清光緒十八年九月初七)出生。陳其美之侄。幼年在長沙明德學堂讀書。1907年入浙江陸軍國小堂,受陳其美革命活動影響,加入同盟會。1911年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辛亥革命爆發後,赴武漢參加革命軍,後隨陳其美參加討袁鬥爭。1918年起在上海經商,與蔣介石等從事交易所投機買賣。1924年黃埔軍校創辦後,在上海為軍校招募新生兼採購物資。1926年當選為國民黨第二屆中央監察委員,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代部長,掌管國民黨黨務,排斥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1927年春積極參與蔣介石“清黨”反共。他曾幾度出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是第三、四、五、六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長期掌管國民黨黨務。

陳立夫

陳立夫(1900年—2001年)浙江省吳興縣(現湖州市)人,名祖燕,號立夫。陳果夫之弟。其二叔陳英士(陳其美)於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中山的左右股肱,與蔣介石關係密切。陳果夫及陳立夫是國民黨重要人物。陳立夫曾任蔣介石私人秘書,長時間主持人事及組織工作,亦是國民黨黨內安全特務機構: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中統)的始創人。在國民黨內部,陳立夫和陳果夫的派系被稱為“二陳”或者CC系。1948年陳立夫曾到美國為杜威助選,結果杜威落選,而國民黨亦因而開罪上台之杜魯門。1949年到台灣後,蔣介石為整頓在台勢力,陳立夫難以在台立足,離開政壇去美國新澤西州定居,以經營農場養雞、賣皮蛋粽子等食品為生。晚年回台灣後也多做文化上的工作,不在政壇上有決定性影響。但因是國民黨元老,仍很受尊敬。

掠奪手段

四大家族掠奪全國人民膨脹官僚資本主要通過以下的手段:

發行公債

1938年至1944年,國民政府財政部發行內債18種,有的按法幣和關金計算,有的按英鎊、美元計算。總計法幣15,192,000,000萬元,關金100,000,000單位,英鎊20,000,000,美元210,000,000。此外還有谷麥糧食債券。除1937年的救國公債在民間“勸募”外,其餘都不公開發行,而以總預約券的方式向銀行抵押,再由銀行墊款給國民政府。銀行則利用它作為發行紙幣的準備,發行不兌現的鈔票。官僚資本既發了公債財,又發了法幣財。

增加捐稅

由於工業、商業發達的沿江沿海地區相繼淪陷,關稅、鹽稅、統稅三稅收入大為減少。國民政府便通過擴大徵稅範圍和增加稅率的辦法,來彌補減少的稅收。國民政府將統稅擴大為貨物稅,形成幾乎無物不稅的狀況。1943年十月開徵食鹽附加稅,開始每斤征3元,到1945年1月增至60元。由於通貨膨脹,從1941年下半年起,實行田賦徵實,按田賦的正稅和附加稅的稅額,每元折征稻穀2市斗,1942年增至4市斗。從1942年起普遍實行糧食隨賦徵購,徵購價格遠低於市價,而且多數不付現款,只付糧食庫券或法幣儲蓄券。1943年普遍實行糧食征借,既不付利息,還本也只是空話。從1941年到1945年6月,國民政府通過“三征”,共實收稻穀和小麥240,000,000多萬石。這是對廣大農民最直接最厲害的掠奪。

通貨膨脹

抗戰開始後四個月,國民政府決定用增發紙幣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法幣發行額,據官方公布的數字,1937年底為十六億1,600,000,000元。1945年底為10,319億元。八年中增加了738倍。實際上還不止此數。濫發鈔票的結果,使四大家族的財富迅速集中,而廣大人民則越來越貧困。

外匯管制和買賣黃金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
國民政府從1938年3月起實行外匯管制。從此官價外匯被壟斷,黑市交易隨之而起。伴隨法幣的貶值,官價與黑市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大。抗戰期間,外匯中美元與法幣的對換率一直是1:20,而黑市1943年12月為1:85.4,1944年12月為1:542.2。四大家族利用特權,以官價買進大量外匯和黃金,以黑市價格拋出,轉手之間,牟取暴利。

實行專賣制

1941年4月,國民政府成立專賣事業管理局。從次年初開始,先後對食鹽、糖、捲菸、火柴、茶葉、酒等六類物品實行專賣。這一制度,使國民政府收入大增。增收數額,1942年為47,800萬元,1943年為174,700萬元,1944年為18億元左右。這一制度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國民黨官員和有關機構乘機營私舞弊,套取專賣品轉投黑市,從中牟取暴利。

統購統銷

1937年9月,在國民政府之下成立貿易委員會,該會下設復興公司、富華公司、中國茶葉公司三大公司,對國統區的絲、茶、桐油、豬鬃等主要出口物資,實行統購統銷。鎢、銻、錫、汞等主要出口礦產品,則由資源委員會統購統銷。1942年2月,成立物資局,對棉紗實行統購。在統購統銷政策下,國民政府實行低價強購,利用買賣之間的差價獲取重利。以桐油為例,1942年收購價比內銷市場價每擔差100元,1943年差1100元。
總之,國民政府用種種手段對人民實行公開的掠奪,使官僚資本在抗戰期間迅速膨脹起來。

家族後代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其輝煌早已隨歲月煙消雲散。四大家族的後代散居世界各地。

蔣家自第一代蔣介石,第二代蔣經國、蔣緯國相繼逝世後,這個家族的光彩逐漸褪色,早已沒有了昔日的權勢。而今蔣家後代開枝散葉,人口眾多,大部分都在台灣定居,一部分在美國生活,只有蔣經國的愛女蔣孝章及其家人在英國生活。

20世紀中期後,仍然在台灣政壇活躍的蔣家子女,只有蔣經國和章亞若的私生子章孝嚴(蔣孝嚴)了。他屬於蔣家第三代,曾在島內一度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國民黨秘書長這樣“位高權重”的職位,是台灣的“立法委員”。他曾宣布“認祖歸宗”,但蔣家大多數成員還是不承認他的“蔣家人”身份。10月27日,章孝嚴明確反對陳水扁在過境紐約時將青天白日旗覆蓋在宋美齡靈柩上的企圖。

蔣家第四代都遠離政壇,他們大都從事商業、教育、演藝事業。像第四代的章蕙蘭,是台灣電影界頗受矚目的新銳導演,1999年章蕙蘭首次自編自導電影處女作《小百無禁忌》,由影星舒淇擔綱主演,還受邀參加了2000年的愛丁堡影展。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
在台灣最出名的蔣家第四代恐怕要數蔣友柏了。他長得高大英俊,頗受台灣媒體喜歡,他和台灣影星林姮怡結婚,9月生了一個女兒,按照蔣家“孝友得成章”排序,取名為蔣得曦。蔣家有了第五代的訊息,頓時成為台灣媒體報導的熱點。在蔣得曦滿月那天,蔣方智怡擺滿月酒,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台灣政壇重量級人物都來祝賀,稱得上蔣家難得的盛事。

隨著宋美齡的逝世,宋家兄弟姐妹六人均已不在人世。宋子文、宋子安、宋子良三兄弟的後代大部分都在美國定居,平時十分低調神秘。宋家人丁興旺,後代人數眾多,但無人從政。宋美齡在世時,宋子安的兒子宋仲虎常去看望她,至於其他宋家人的行蹤,則很少被外界所知。

宋子文的家屬曾把他們保存的宋子文的檔案,一共58箱,捐給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其中17箱屬於機密檔案,禁止閱覽,截止期限為1995年4月1日。結果期限到時,宋家後人又宣布這批檔案必須等到宋美齡去世後方能公開。宋美齡已經去世,這批具有重大歷史研究價值的檔案可望公布,這對於從事宋子文以及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學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好訊息。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由宋靄齡和孔祥熙開創的孔氏家族,是當時中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在國民黨逃到台灣前夕,有“先見之明”的宋、孔二人,攜帶著萬貫家財和他們的子女倉皇跑到了美國。

幾十年來,孔家子女一直在美國定居,顯得十分低調、神秘,除了至親好友外,他們絕少與其他中國人來往。孔家無人從政,家族成員人丁稀少,在孔祥熙四個子女中只有小兒子孔令傑有後代。

孔家子女十分精明,他們將從孔祥熙、宋靄齡那裡繼承的大筆遺產,拿來投資到石油、建築、股票、期貨、批發等行業,結果發了大財。舉個例子就可以知道孔家的富有。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媒體曾經披露,孔令傑曾修建了一座“水底城堡”,酷似著名電影《007》里的布景,這座城堡就建在他的私人別墅的人工湖的下面,裡面十分龐大,擁有上百個房間,裝飾豪華,設備先進,甚至連監獄都有,據說可以抵禦核子彈的攻擊。孔家有多富,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陳家保不住父親,故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是“四大家族”中陳氏家族的開創者,他們曾經替蔣介石負責國民黨內的特務工作,權力極大,當時甚至有“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如今陳家輝煌不再,後人遠離政治,在台灣已經沒有什麼實質影響力了。

陳立夫有3個兒子1個女兒,而陳果夫只有1個女兒,為了讓自己哥哥的香火延續下去,陳立夫將自己的大兒子陳澤安過繼給了陳果夫。從陳家自陳立夫、陳果夫算起,已經有了第四代,家族人口眾多。

陳家除了陳立夫的小兒子還居住在台灣以外,其他人都在美國生活。在陳家後代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二陳”共同的兒子陳澤安了。他是美國一家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國際知名的植物病理學家。

陳家是四大家族中較窮的一個。陳果夫、陳立夫一生沒有多少積蓄,死後並沒有留下多少財產,再加上“二陳”在國民黨敗退台灣時,就已被蔣介石趕出了國民黨的權力中心,因此陳家子弟一直靠自己的努力生活,並沒有多少名門望族的感覺。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
陳家子弟在島內的地位可謂江河日下。前不久島內有人要拆除陳立夫在台北市的故居。陳立夫的兒媳婦林穎曾雖然一再懇求對方“手下留情”,建議將陳立夫的故居改成陳立夫的文物紀念館,但最終房子還是被拆除。在拆遷現場,獨自抗爭的林穎曾只好拿出相機,傷感地拍下照片留念。

蔣、宋、孔三大家族的後人因為有宋美齡這個大家長活到一百多歲,所以聯繫較多。每逢宋美齡過生日,三大家族都有後代前去探望。至於陳家子弟,與三大家族聯繫就相對少了。

四大家族後人絕大部分都沒有像他們的前人那樣踏上政壇。這其中原因很多,蔣家是因為蔣經國表示不希望後代再從政,而孔、宋、陳三大家族,則是因為他們在國民黨逃台後名聲很差,後人也喪失了從政的基礎。除此之外,四大家族的後人在近幾十年中,親眼見證了自己家族的衰落與凋零,從長輩的沉浮起落中看到了政治的灰暗,嘗盡了世態的炎涼,恐怕這也是他們不願從政的重要原因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沒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成為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組成部分。

揚子公司
孔祥熙共有子女4人,長子令侃,次子令傑﹔長女令儀,次女令俊。其中,孔令侃的所作所為與其父最為相似。

抗戰結束後,孔令侃回到上海創辦揚子公司。1948年,國共內戰後期,中國出現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政府進行金圓券改革,蔣經國到上海督導經濟管制,以鐵腕手段抑制物價,查封孔令侃的揚子公司,由於蔣介石和宋靄齡的干預,受到挫敗。此後,孔令侃將資金轉移到海外,本人定居美國。宋美齡到美國後,住在孔令侃在曼哈頓上東城為她購買的公寓內。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
20世紀30年代中期,孔令侃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

孔家的大公子,後來人們漸漸發現,不僅僅是住單間,孔令侃比任何學生都享有特權。他想乾什麼就乾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學校的規章制度、校紀校規對他都如一紙空文,連美國校長都敬畏他三分。

如學校規定學生在校讀書期間必須住校,不得在校外留宿。孔令侃當時剛學會跳交誼舞,舞癮極大。每天晚上都出去跳舞,還常拉著一些漂亮的女同學一塊去,一跳就跳到深夜。學校每晚11點關門,孔令侃就從牆上跳進去,有時乾脆就在外面過夜。他有的是錢,想到什麼旅館住就在什麼旅館住。開始還有同學反映,看到校方對此裝聾作啞,也就沒人管了。

一到星期天早上8點,必定有兩輛轎車開到校門口接孔令侃回家。一輛孔令侃自己開,一輛上坐著幾個保鏢。學校的學生都在大灶吃飯,校方官員吃小灶。為了照顧孔令侃,校方特別允許他吃小灶。可只幾天,孔令侃就受不了。從小花天酒地的孔令侃覺得小灶的飯菜實在難以下咽,就和宋藹齡講學校一伙食不好,叫家裡到賓館訂飯送到學校里。於是,只要孔令侃一個電話,到時就有人用車專為他送飯送菜,風雨無阻。

存在決定意識,環境改造人,孔令侃從小就受驕寵。但孔祥熙、。而到了大學,就可以天天不回家看老子的臉色,周圍又全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孔令侃越發唯我獨尊,飛揚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裡。

到了大學二年級,他把宿舍里原來的舊家具換了個遍,重新布置購買了轉椅、沙發、彈簧床,地上鋪上了地毯,牆上掛上了壁畫,並配備了電唱機、收音機等,伊然像一個高級酒店的客房。孔令侃雖是個執絝子弟,但也頗有點野心,這可能是從爸媽那裡繼承而來。在聖約翰讀書時,他組織了一個學生團體起名“南尖社”。把那些成天在他四周左右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同學“團結”起來,以便形成自己的勢力和網路。從這一點上講,孔令侃比之孔祥熙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據說為這個團體取名時孔令侃還頗費了一翻腦筋,他不學無術,自然想不出什麼好名字來。

學生時代的孔令侃即具有政治野心,企圖憑藉其父的權勢,躍登中國政治舞台,於是就把經常與之交往的同學團結在一起,成立“南尖社”,以便把他們培養成自己的黨羽。之所以命名為“南尖”,是由於德語“納粹”的讀音與上海話“南尖”二字的發音相似,取名“南尖”,意在以納粹精神為結社宗旨。按照納粹黨徒效忠元首模式,“南尖社”的成員也必須效忠孔令侃。“南尖”社成立初期,並沒有多少成員。但自從孔令侃大學畢業,在政府里任職後,“南尖”社就迅速擴大了。

四大家族四大家族
1936年大學畢業後,孔令侃任財政部特務秘書,這時國民黨政府決定成立中央信託局,由財政部領導,辦理一切由國家指定或和國家有密切關係的信託業務,財政部還準備一次投給其啟動資金100萬元。中央信託局成立時,孔祥熙任理事長,孔令侃也進入中央信託局。那時孔令侃不過二十四五歲,卻成了中央信託局的太上皇,1937年日軍占領上海後,中央信託局由上海撤到武漢,再撤往香港。不過二十四五歲的孔令侃被任命為常務理事,主持中央信託局的業務和人事大權。1939年,孔令侃私設在香港的電台(蒐集香港金銀、外匯、證券、股票行情及港澳各界名流的言行,外加一些軍事信息,隨時向重慶孔祥熙官邸匯報)被港英當局查抄後,訊息傳到了重慶,蔣介石指示要孔令侃回重慶,當面說清在香港發生的一切。宋藹齡怕孔令侃一回來會成為眾矢之的,一旦威信掃地就很難再爬起來。她就說通了宋美齡,讓孔令侃去美國。到美後,孔令侃除繼續大搞商業投機外,又乾起沽名釣譽的勾當。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孔令侃準備讀一個洋碩士文憑。為此,他想起香港的中央信託局的職員吳某。他設法將吳某調到美國,改用他的名字,進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孔令侃對吳某當然是優禮有加,關懷備至,吳某自然也就感恩圖報,勤奮用功了。就這樣用了兩年多時間,通過考試、答辯和撰寫畢業論文,終於冒名孔令侃領到一張碩士文憑。

孔令侃在機關時,經常駕駛著汽車在繁華街道上橫衝直撞,經常違章肇事。南京新街口廣場交通擁擠,按照當時的交通法則,汽車必須沿左邊環行道繞行,而孔令侃的汽車卻往往抄近道從右邊拐彎,警察往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1939年,香港《大公報》曾發表過一篇諷刺小品文,標題是:《爸爸在朝當宰相,人人稱我小霸王》,就是對孔令侃的如實報導。

抗戰結束後,孔令侃回到上海創辦揚子建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揚子公司。這個公司經營的特點是只做現貨交易,不做訂貨交易﹔只收美元黃金,不收法幣。

孔宋兩家有矛盾,孔令侃對宋子文也一點不客氣。對宋子文則沒放在眼裡。小時候,宋子文常來看他,給他買些玩具、糖果,他還能叫聲舅。長大了,他反而不叫了。他稱宋子文為“TV”,即宋子文英文名的縮寫。,不然要鬧出更大的笑話。有一次孔令侃聽說美國市場豬鬃緊俏,就趕快叫人去收購豬鬃,準備運到美國發一筆橫財。不料幾天后手下的人報告,說豬鬃收購困難。孔令侃一了解,原來宋子文也得到了這個訊息,正派人四處收購。他馬上打電話給宋子文,讓其讓出一塊地盤,讓讓他這個外甥,還說好處大家占、有錢你我分之類的話。

宋子文一直就看不慣孔令侃那股橫不講理的勁。自從孔令侃踏入政界商界後,除了必要的應酬,從不和他說話。這次收購豬鬃一事,自然不會相讓,就回電話搪塞說,豬鬃收購一事他並不清楚,如查明和孔家有衝突之處,自會妥善處理。

孔令侃見宋子文不買帳,就直接驅車來到宋子文的辦公室,和宋大吵了一頓,並布置手下的人到貴州雲南等地收購,如遇到宋子文公司的人作對,就砸車綁人,然後一切由他負責。

後來,宋子文找到孔祥熙,二人商討後最後劃定了勢力範圍。四川、廣西由宋子文收購,雲南、貴州由孔令侃收購,才算避免了一場拳斗。

宋家姐妹宋家姐妹
揚子公司由孔令侃獨資經營,實際上背後卻有孔宋兩大家族的背景。。關鍵是宋美齡。她一生不能生育,蔣經國、蔣緯國已漸漸長大成人,她急需在下一代中找幾個侄輩的來與之抗衡。宋氏一門幾個兄弟,都是晚婚而且兒女稀少,只有孔家人丁興旺,而其中孔令侃又是她最喜歡的一個。因此宋美齡對孔令侃“情有獨鍾”,並極力培養他來與蔣經國、蔣緯國抗衡。

到美國定居前,宋藹玲曾專程拜訪宋美齡,姐妹倆相對垂淚,心潮難平。臨了宋藹齡拜託宋美齡,多多關照自己留在大陸的兒子,當下宋美齡自然應允。

正是由於有了這種種背景,孔令侃的揚子公司才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崛起,大賺其錢,成為上海灘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孔令侃做生意,既有從老爹孔祥熙那裡繼承過來的手腕,又有自己的“發明創造”:如炒外幣美金當年就是孔祥熙的拿手好戲,可輪到孔令侃手裡。他玩起來也一點不比他老爹差。

抗戰後,外匯由中央銀行統一管理經營,外匯價格由官方規定。當時1美元合法幣1.2萬元。但不久黑市漲到1美元換法幣4萬元。孔令侃一看這裡頭有油水可賺,就想盡辦法套購官價外匯美元。他通過宋美齡,一次就搞到幾百萬美元。他還將2輛進口高級轎車送給中國銀行外匯部主任,外匯部主任就源源不斷的將平價美元賣給孔令侃。靠著這近千萬美元的外匯,孔令侃在美元市場上進行炒做並大發了一筆。不過,孔令侃賺錢最多的,還是走私和汽車生意。

例如,公司從美國進口的“雪佛蘭”、“奧斯汀”等汽車,進口價格是每輛1500美元,而孔令侃卻以“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優越條件,經常保持5000美元一輛的高價向市場出售。僅此一項,他就攫取了大量的美金。1947年國民黨統治區市場物價暴漲,馬口鐵奇缺(製作罐頭盒的原料),揚子公司從美國共和鋼鐵企業搞到一批馬口鐵原料,由於海關拒不簽發進口許可證,以致無法進口,這就觸犯了揚子公司的利益。孔令侃大發雷霆,一方面在《大陸報》上向海關當局發起攻擊,同時以“降低物價、扶持工業”為理由,與海關當局大打筆墨官司﹔另一方面,則在海關職員中進行活動,終於迫使海關讓步,簽發了進口許可證。貨物到手之後,孔令侃即以高價向市場拋售,獲取暴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