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建築

唐代建築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建築技術和藝術也有巨大發展。唐代建築的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開朗。建築發展到了一個成熟的時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體系。它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形體俊美,莊重大方,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舒展而不張揚,古樸卻富有活力,正是當時時代精神的完美體現。

簡介

陝西西安大雁塔陝西西安大雁塔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建築技術和藝術也有巨大發展。唐代建築的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開朗。唐代中原地區的建築規模宏大,規劃嚴整,中國建築群的整體規劃在這一時期日趨成熟。唐都長安(今西安)和東都洛陽都修建了規模巨大的宮殿、苑囿、官署,且建築布局也更加規範合理。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規劃也是中國古代都城中最為嚴整的,長安城內的帝王宮殿大明宮極為雄偉,其遺址範圍即相當於明清故宮紫禁城總面積的3倍多。

唐代的木建築實現了藝術加工與結構造型的統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內的建築構件均體現了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唐代建築舒展樸實,莊重大方,色調簡潔明快。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是典型的唐代建築,體現了上述特點。

此外,唐代的磚石建築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佛塔大多採用磚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大理千尋塔在內的中國現存唐塔均為磚石塔。

主要特點

第一、規模宏大,規劃嚴整
唐都城長安原是隋代規劃興建的,面積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區(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為當時世界最宏大繁榮的城市。長安城的規劃是中國古代都城中最為嚴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築的宏敞寬廣,也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唐代建築的大木柞結構圖唐代建築的大木柞結構圖

第二、建築群處理愈趨成熟
隋唐時,不僅加強了城市總體規劃。宮殿、陵墓等建築也加強了突出主體建築的空間組合,強調了縱軸方向的陪襯手法。這種手法正是明清宮殿、陵墓布局的淵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為墳,因此比秦漢時的人造巨冢更有氣勢;陵墓的神道極長,石雕剛健雄偉,數量也較前加多,墓內壁畫尤為生動。

第三、木建築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問題,並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體量的建築已不再象漢代那樣依賴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間木建築的辦法來解決。各構件,特別是斗拱的構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規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進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對建築設計也有促進作用。

第四、設計與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設計與施工的技術人員“都料”,專業技術熟練,專門從事公私房設計與現場指揮,並以此為生。一般房屋都在牆上畫圖後按圖施工。房屋建成後還要在樑上記下他的名字(見柳宗元《梓人傳》)。“都料”的名稱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唐代建築的大木柞結構圖唐代建築的大木柞結構圖

第五、磚石建築有進一步發展
主要是佛塔採用磚石者增多。中國保留下來的唐塔均為磚石塔。唐時磚石塔有樓閣式、密檐式與單層塔三種。

第六、建築藝術加工的真實和成熟
唐代建築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又開朗。現存木建築物質反映了唐代建築藝術加工和結構的統一,斗拱的結構、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構件本身受力狀態與形象之間內在的聯繫,達到了力與美的統一。而色調簡潔明快,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樸實無華,給人莊重,大方的印象,這是在宋、元、明、清建築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木構造型

這是鑒真和尚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這是鑒真和尚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

從唐代遺留下來的木構建築在中國已幾乎絕跡,只剩下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大殿,佛光寺大殿兩處。

唐代木構建築的風格除了人們眾所周知的“以中軸線左右對稱”之外,還有什麼呢?唐代木構建築一眼看上去給人的印象是:結構簡單,樸實無華,雄偉氣派。它的造型特點主要包括:

一、斗拱碩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構建築最基本的特徵,因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較為深遠。
二、簡單而粗獷的鴟吻。鴟吻就是房屋屋脊兩端的一種裝飾物,唐代木構建築的鴟吻一般作鴟鳥嘴或鴟鳥尾狀。
三、屋檐高挑。唐代木構建築的屋檐高挑向上翹起,而且屋檐通常分為上下兩層。
四、屋瓦呈青黑色。
五、柱子較粗。唐代木構建築的柱子比較粗,而且下粗上細,體現了唐朝人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
六、色調單一。唐代木構建築所包含的顏色不會超過兩種,一般均為紅白兩色或黑白兩色。
最標準的唐代風格木構建築當推日本平城京奈良法隆寺東大殿。

建築技藝

敦煌第172窟建築細部(盛唐)敦煌第172窟建築細部(盛唐)

唐朝單棟建築在長方形平面中,以滿堂柱網雙槽平面和內外槽平面最多,或有龜頭屋,挾屋等的平面變化。唐朝殿堂各間面闊有兩種,一為明間大而左右各間小;一為各間相等。唐代的建築組群主次分明,高低錯落,大型廊院組合複雜,正殿左右或翼以迴廊,形成院落,轉角處和庭院兩側又有樓閣和次要殿堂,並有橫向擴展的建築組群方式,在中央主要庭院左右,再建縱向庭院各一至二組,而在個組之間之夾道來解決交通和防火問題。

唐代的的瓦有灰瓦、黑瓦和琉璃瓦三種。灰瓦較為疏鬆,用於一般建築。黑瓦質地緊密,經過打磨,表面光滑,多使用於宮殿和寺廟上。長安大明宮出土的琉璃瓦以綠色居多,藍色次之,並有綠琉璃磚。唐朝重要建築的屋頂,常用疊瓦脊和鴟尾,其鴟尾的形制比之宋、元、明、清各代遠為簡潔秀拔。唐瓦當則多用蓮瓣圖案。還有用木做瓦,外塗油漆,和“鏤銅為瓦”的。此外,唐代建築的屋頂坡度較緩,屋頂曲線恰倒好處,歇山頂的房屋收山很深,並配有精美的懸魚;較重要的建築都用線條鮮明的筒瓦,在屋脊上還常用不同顏色的瓦件“剪邊”,更加突出了屋頂的輪廓。以上這些,再加上雄健的斗拱,深遠的出檐,素雅的外牆粉飾和帶“側腳”、“生起”的立柱,便形成了大唐建築高貴富麗的形象。

唐代的斗拱已臻成熟極盛,有一斗、一斗三升、雙抄單拱、人字形補間鋪作、雙抄雙下昂和四抄偷心等等……。其風格奔放,但又不失典雅,再加上唐式建築斗拱與柱比例甚大,更使它的結構之美顯現的淋漓盡致。 唐代的門窗多用版門和直欞窗,門扇分上中下,上部高裝直欞便於採光,且門窗框四周加線腳。唐代欄桿多用勾片欄板或用臥欞欄桿,其下並護以雁翅版,可石制望柱和螭首已見於大明宮含元殿遺址中,可知當時重要建築的台基上使用石制欄桿。唐代台基,臨水建築使用木結構的柱、枋斗拱外,一般建築用磚石二料構成,再在台基外側設散水一周。台基的地栿、腳柱、間柱階沿石等都飾以雕刻或彩繪,踏步面和垂帶石亦是,但也有用花磚的。唐代柱礎多用蓮花柱礎,比較矮平。城樓基座有斗拱,用梯形梁架做城門道或用叉手做城門道。

在垂足而坐的習慣普遍後,長桌、長凳、腰圍凳、扶手椅及靠背椅應運而生。唐代家具的式樣趨樸素,實用大方,線條柔和,裝飾嵌鈾及製作技術均有進步,室內布置亦多樣化,富於生活情趣。

壁畫風貌

敦煌唐代壁畫裡的宮殿,可以首先注意那些表現“宮闕”的畫面。在第397窟有兩座初唐時繪製的宮闕:中央是宮城正門,上建兩層門樓;左右夾建二台,就是闕台,平面向前略伸使整體平面呈一淺“”字;闕台上各建有一座單層闕樓,其縱軸和中央城樓平行。盛唐第172窟有兩座宮城門,平面都是形,上有城樓、挾屋和曲折連屋,城下列戟架。這兩圖都是宮闕。晚唐第9窟中有一城樓,在城樓前左右各一闕台,台上也有縱軸和城樓平行的闕樓,三座建築之間以弧形城牆相連。

唐代建築壁畫唐代建築壁畫

可以看出,唐代宮闕是從周漢就有的闕發展來的,並與東漢至北朝盛行的塢壁闕有更密切的傳承關係。“闕”之一名,首見於《詩經》《鄭風·子衿》曰:“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說明周時已經有了闕。自東周以至東漢,闕主要都是作為一種禮制性建築而存在的。形制是兩座孤立的台,台上有屋,對峙於宮門、城門、墓道和廟門之前,起標表入口以壯觀瞻的作用。大約自東漢中期開始直至南北朝,塢壁大量興起,在塢門處往往也建闕,它不再孤立於大門外邊而是緊挾在塢門兩側,突出了它的物質性功能即軍事防禦作用。塢壁闕在敦煌早期窟中也可大量見到,大都是塑出的,稱為闕形龕,雙闕中間連有屋頂,但中間屋頂仍低於左右闕,保持有漢闕雙峙的構思;少數是畫出的,其中有的中央屋頂比雙闕為高,顯出了以中央屋頂為構圖中心的新意匠,為闕的繼續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隋唐以後,隨著國家的統一,社會趨於安定,同時也隨著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這種在漢代本來是有嚴格等級規定的闕又恢復了它的權威性而且更加嚴格了,遂專屬之於帝室,而且除個別帝陵有墓闕外,闕都建於宮門處,形成了宮闕獨步的局面。

敦煌壁畫中的臨水欄桿、台基敦煌壁畫中的臨水欄桿、台基

從壁畫的宮闕形象可以知道,唐代的宮闕總體平面是“”字形,左右二闕不再象塢壁闕那樣與大門在一條直線上而是更向前推移出去。這種現象說明闕的防衛性意義又降低到次要的地位,而重新突現了它的禮制性意義。從這一點看,似乎唐闕是漢闕的某種恢復。但歷史雖然有可能是相似的卻永遠也不會重複,由漢至唐,闕的發展也經歷著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唐闕在闕台與門樓之間有牆連繫著,又特彆強調中央城樓,這些都說明唐代宮闕是魏晉塢壁闕的直接發展。高大巍峨的中央城樓位置後退,強烈顯示了它在整座建築中的構圖立體作用;左右闕樓位置前伸,與它形成犄角之勢,只處於陪襯的地位,三者共同組成了一座極富統一感的建築整體。在壁畫宮闕中,我們還注意到它們的中央城樓大都又各分出左中右三部,左右二部和中部的關係又形成了一個較小範圍的統一整體,突出於外的城台進一步加強了它的統一感。人們在遠處時更多的是對全景範圍的大整體的感受,走近以後,中央城樓的統一構圖隨之突現,在整個行進過程中,建築都以其不同規模的完整藝術形象吸引著人們的注意。

字形平面拉開了整組建築的深度,使它比塢壁闕所能控制的空間大大擴張了,再加上它的絕對尺度的擴大,氣勢當然也要大得多。平面的進退又加強了對立面高低錯落的感受,豐富了建築群的造型。字所圍的封閉空間,本身就具有壓抑感,其內界面又是大片牆面,就更使人們感到森嚴,對人發揮了強烈的震懾作用。漢代人崔豹曾說:“闕……人臣將朝,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古今注》),這話雖不免有望文生義之嫌,卻也透露了禮制性闕的精神功能作用。人臣至此,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缺點”,而頓起悚懼之心,闕,充分體現了它作為君臨天下的皇權象徵的意義。建築就是通過這樣的空間造型手段來發揮它的藝術作用的,在這種場合,恐怕象繪畫、雕塑等其它藝術的感染作用就不能和它相比了。

首都建築

唐代建築唐代建築

唐代首都長安城,是當時中國的政冶、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那個時候全世界規 模最大的都市之一。城始建於二(西元五八二年)六月,第二年三月完成。最初名“大興城”,到唐代才改稱長安城,並作了修建和擴充。城內有帝王后妃的官城,有政府機關所在的皇城。有商業區東西二市,還有一百零八坊。全市規劃整齊,作棋盤狀,總面積83平方公里,約是現在西安城(明清時建)的七倍半多。

長安城及各宮殿建築形制,歷代有不少學者考證研究,並作圖志之。但早在唐長安城即已被破壞殆盡,學者的考證多根據文獻,其中不免頗多錯誤。50年代末期開始,考古工作者對長安城作了多次采勘和發掘,復原了部份城垣、城門、宮殿,對長安城有了更卻確切的了解。

長安城的四城牆與西門(現存的城牆為明代所建),長安城外郭城(京城)東西長9721公尺,南北長8651.7公尺,牆厚在9至12公尺左右。現在僅殘存牆基,埋在地下。每面城各有城門三座,南面當中是長安城的正門明德門,明德門向北是止對皇城的朱雀門和正對太極宮的承大門,有五個門道,較其他城門多兩道。門道寬5公尺,最旁邊的兩道有車轍痕,有的車轍從中間三個門道前面繞至兩端的門道通行。推測當時左右兩端的門道專給車輛行走,其次二門則出入行人。而當中一門,從石門檻雕刻特別精緻看,大約只有皇帝郊祀或出行時才通行。

城中最北部是宮城,東西長1.80.3公尺,南北長1492.1公尺。包括了太極宮東宮掖宮三座宮殿。太極宮也叫“西內”,就是隋的大興宮,位居宮城中央,東西各有一牆與東宮、掖庭宮相隔。整個城被現在的西安市區所占據。唐長安復原圖石碑中大晴宮部分的模本

緊接著宮城之南是皇城,也叫“子城”,東西長與宮城相同,南北長1843.6公尺。皇城是政府機關所在,三省、九寺、四監均在此。可惜現在遺址上面滿是建築,無從勘測。

唐代斗拱(大雁塔門楣石刻殿堂圖· 局部)唐代斗拱(大雁塔門楣石刻殿堂圖· 局部)

皇城東南、西南是東市和西山,隋代稱為“都會市”、“利人市”、這是長安城的商業中心,也是當時最繁榮的地區,據載兩市各有二百二十行之多,可見當時貿易之盛。兩市均呈長方形,市內有南北向和東西向的平行街道各兩條,交叉成井字形,把整個市劃成九個長方形,每方都臨街,方之內還有小巷道,巷道下有磚砌的排水溝,設計相當完備。

東市的東北,貼近外廓城東城垣處有興慶宮,建於玄宗開元二年(西元七一四年),系作為離宮之用。以後多次擴充,到了開元十六年乾脆移此聽政,根據一九五八年探測的結果,發現城門樓、宮殿、迴廊建築遺蹟十七處,多殘破不可辨識,僅西南一隅有勤政務本樓、花萼相輝樓可確認。據文獻記載,宮內還有龍堂、南薰殿、興慶殿、沈香庭等建築。名詩人杜甫在“丹青引”一詩中有“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薰殿”的句子。興慶宮也稱“南內”,是規模最大的三大內之一,玄宗時代又移此聽政,不難想見當時的規模。

關於長安城的街道,各文獻的記載一致,都是南北向街道十一條,寬一百步;東西向十四條,寬四十七步、六十步、一百步不等。探勘結果與文獻大致相符,街道筆直,作正東西和正南北向,交錯如棋盤。街面而中間高,兩側低,旁邊有寬2.5公尺左右的排水溝,兩旁綠樹成蔭。一般街道寬在30公尺以上,通各城門者較寬,便於通行車輛。尤其皇城正門朱雀門前面的朱雀街,是貫通京城南北的上軸,北連宮城,南出明德門至郊祀之所,特別寬闊,長達150公尺以上。這種設計很合乎城市交通的需要,比之現代都市毫不遜色。

街道劃分出來的即一百零八坊及東西二市,各坊有坊牆,坊內有街道、下水溝,每坊有名字,成一個獨立小單位,宅院、廟宇就蓋在坊內。 

代表建築

廣仁王廟廣仁王廟

據文物專家考證,中國僅存唐代建築四處,全部在山西省境內。

1、廣仁王廟
在山西芮城縣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遺址內,中龍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著一座四合院形的廟堂建築,它與永樂宮、古魏城、五龍泉、萬仙泉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文物群。整個建築結構簡練,古樸雄渾。2001年06月25日,廣仁王廟作為唐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廟後條山蔥翠,古堞崢嶸;廟前泉涌成溪,林木蒼鬱,這便是供奉龍泉之神“廣仁王”的廟宇——廣仁王廟。又因五龍泉水從廟基前湧出的緣故,當地民眾也俗稱其為“五龍廟”。五龍廟由正殿、戲台、廂房組成,四周有圍牆,東南角辟有小門。正殿座北向南,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開間四架椽進深三間,平面呈長方形,單檐歇山頂,柱頭斗拱為五鋪雙抄偷心造,各種斗欹部的幽度極深,拱瓣稜角顯明,內部擱架鋪作斗拱碩大,叉手長壯,侏儒柱細短,構成極平緩的廈坡,只有五台山南禪寺可相比擬。殿內無柱,梁架全部露明。整個建築結構簡練,古樸雄渾,顯示了唐代建築風格。

2、天台庵
天台庵位於山西省平順縣城東北25公里處王曲村口的壇形孤山上,始建於唐末天祜四年(公元907年)。庵院的規模並不大,它是中國僅存的四座完整的唐代木結構古建築之一,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台庵東傍山谷、西臨漳水,坐北向南,占地面積970平方米,建築面積90餘平方米。院子的東部矗立著唐碑一通,由於數百年的風雨剝蝕,字跡已經風化,已無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

天台庵天台庵

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廣深各3間,面闊7.15米,進深7.12米,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大殿單檐歇山頂,舉折平緩,出檐深廣,其翼角下四根粗大的擎檐柱均為後世所加。屋頂施灰筒瓦及碩大的琉璃鴟吻。此殿的琉璃脊飾當為金代所改,但仍保留古風。佛殿檐下四周設台明,正面明間台明下安裝踏跺,殿身四周為圓形木柱,柱間施闌額,不用普拍枋。殿身各柱柱頭卷殺平緩優美,柱上施斗口跳斗拱,均用足材拱,跳頭上施替木承托撩檐槫。壁內施兩道單材柱頭方,方間用小斗承托。柱頭方表面柱頭部位刻出泥道重拱,各面柱頭鋪作之慢拱拱身甚長,形制古樸。正立面明間正中施補間鋪作一朵,亦為斗口跳,但用單材。山面及北立面明間無斗口跳,僅於上層柱頭方上隱刻一斗三升斗拱。轉角鋪作45°斜向出跳用足材拱,正方向上的出跳均用單材。
殿身結構為典型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現存的幾根直抵於四椽栿下之柱均為後世所補加。明間前後檐平槫下施襻間。平樑上施駝峰+蜀柱承托橫拱,拱上施替木承托脊槫。山面斗拱柱頭鋪作里轉出一跳華拱承托箚牽。角部用45°遞角梁。殿內梁架及斗拱上保留有簡單的清式彩繪,山花壁內尚有部分清代壁畫殘跡。天台庵大殿規模不大,但結構簡練,相交嚴實,沒有繁雜裝飾之感,這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點。天台庵大殿雖然具有很多後期修繕的痕跡,但其依然是中國現存唐代木結構古建築的珍貴實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3、南禪寺
位於山西省五台縣西南的李家莊,離縣城二十餘公里。重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積3078平方米。寺內主要建設有山門(觀音殿)。東西配殿(菩薩殿龍王殿)和大殿。組成一個四全院式的建設。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殿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也是亞洲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稱唐代雕塑藝術的珍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

南禪寺南禪寺

禪寺座北面南,規模不大,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長60米、東兩寬51米多,寺內現分東、西兩院,有殿宇6座,除主體建築大佛殿三間是唐代原物外,山門內的四合院中,東、西配殿,即建於明代的龍王廟和建於清代的觀音殿、菩薩殿。東跨院全為僧房,也是明、清時期的建築。

唐建大佛殿,為南禪寺主殿,外觀秀麗,形體俊美、古樸。三間正殿高大雄偉,據實際測量,面寬十一點六二米,進深九點九米。方整的基台幾乎占了整個院落的一半,大殿三間見方,單檐灰瓦歇山頂,全殿由由台基、屋架、屋頂三部分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內沒有天花板,也沒有柱子,梁架製作極為簡練,牆身不負載重量,只起隔擋的作用。屋頂重量主要是通過梁架由檐牆上的柱子支撐。檐牆起間隔內外和防禦風雨侵襲的作用。四周各柱,柱頭微向內傾,與橫樑構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與層層迭架、層層伸出的斗拱構成“翹起”。即使梁、柱、枋的結合更加緊湊,增加了建築物的穩固力,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個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揚、輪廓秀麗、氣勢雄渾的風格,給人以莊重而健美的感覺。屋脊兩端裝飾著鴟吻。全殿結構簡練,形體穩健,莊重大方,體現了中國中唐大型木構建築的顯著特色。正殿重建於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構建築,堪稱國寶。殿內的一根大平樑上面,保存有不十分明顯的墨跡:“因舊名(時)大唐建中三年……重建殿法顯等謹志”,是此殿重建年代的佐證。推算起來,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了。墨書題記的兩行字跡很淡,四周似乎被颳去了一層,所以,有字跡處微覺高起。看來,原有題記不止於此,或許在爾後修理時曾被刨去。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4、佛光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五台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佛光寺大殿並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卻被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因為它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

宮殿建築

含元殿復原圖含元殿復原圖

大明宮

大明宮在長安城禁苑中,位於城東北部的龍首原。此宮建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龍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命令擴建,第二年即遷入大明宮聽政。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此宮毀於兵火。大明宮周長7.6多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宮城共11個城門,其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是唐代最為宏偉的宮殿建築群。經考古發掘在大明宮內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等大型遺址。

麟德殿復原圖麟德殿復原圖

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殿基高於坡下15米,面闊11間,進深4間,殿外四周有寬約5米的“玉階”三級,殿前有長達70餘米的龍尾道至殿階。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鸞、棲鳳二閣,殿閣之間有迴廊相連,成“凹”形,是周漢以來“闕”制的發展,且影響了歷代宮闕直至明紫禁城的午門。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組合大殿高閣,相互呼應,輪廓起伏,體量巨大,氣勢偉麗,開朗而輝煌,極富精神震懾力。古時有人形容它的氣魄“如日之生”、“如在霄漢”,不愧為大唐建築傑出的代表。含元殿662年開始建設,翌年建成,以後的200多年間一直被使用,是舉行國家儀式、大典之處,所謂“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寫含元殿大朝會的盛況。遺憾的是,如此壯麗的宮殿,於886年毀於戰火。

麟德殿

麟德殿在大明宮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是皇帝宴飲群臣的地方,也是大明宮內另一組偉大的建築。它的遺址已被發掘,底層面積合計約達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兩座是樓)前後緊密串連而成,是中國最大的殿堂。在主體建築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台,台上有體量較小的建築,各以弧形飛橋與大殿上層相通。據推測,在全組建築四周可能有廊廡圍成庭院。麟德殿以數座殿堂高低錯落地結合到一起,以東西的較小建築襯托出主體建築,使整體形象更為壯麗、豐富。

五代時的室內布置(《韓熙載夜宴圖》·局部)五代時的室內布置(《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三清殿

三清殿原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對稱嚴謹,主次分明,總占地24畝, 是福建省現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築,現僅有主殿三清殿、山門與東嶽殿,西嶽殿兩座附屬殿。三清殿總體採用廳堂型構架混用殿閣型做法的建築,殿內豎有20根木石連線大柱,柱頭採用偷心造法,上用十字令拱,體現唐代的典型特徵,殿內梁架縱橫,柱網羅列,體現出變化統一的和諧美,斗拱出跳,下昂調節,又顯示等差有度的節奏感,整個建築沉浸在大音希聲的藝術氛圍中,精美的圖案與雕刻展現著古藝術之美,具有極高文物價值。

由於三清殿位於市區中央,伴隨著城市的建設,古建築保護問題也日益迫切,目前當地政府已經為三清殿劃定了6168平方米的保護區域。本著合理利用原則,修葺一新的三清殿大殿經常舉辦藝術、書畫展覽,東嶽殿開闢為文博藝術城,門口也逐步發展成為莆田的古玩交易市場。如今三清殿正成為莆田的一個重要的文化活動中心。

陵墓建築

永泰公主墓·前室永泰公主墓·前室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為墳,因此比秦漢時的人造巨冢更有氣勢;陵墓的神道極長,石雕剛健雄偉,數量也較前加多,墓內壁畫尤為生動。

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它因山為墳,海拔1049米,呈圓錐形,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陵園周長40公里,由內外兩城組成。外城遺蹟已難尋覓,內城遺址猶存,面積2.4平方公里,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門,門外均有石刻,當年陵園內還有獻殿、下宮、畫像詞堂等建築。據記載,唐後期曾重建殿宇378間,初建時的規模顯然更加龐大。現乾陵遺存的主要是朱雀門外的神道和其兩側的石刻。長長的神道兩側有2組殘存的土闕和石刻114件,石刻有華表、翼馬、朱雀、 石馬、石人、石獅等,多用整塊巨石雕成,雕工精細,線條流暢,氣勢偉岸,富於質感,反映了盛唐的國威和工藝水平。

乾陵的建築質量極高,墓道用石條密封,並在縫隙中灌鐵水,極難開啟,因此成為唯一沒有被盜的唐代皇帝陵墓。乾陵周圍這有十七座陪葬墓,已發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