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資料
姓名:宇文覺
又名:北周孝閔帝
民族:鮮卑族
陵墓:靜陵(今陝西富平境內)
政權:北周
在世:公元542年—公元557年
在位:8個月
平生簡介
北周的第一個皇帝宇文覺,生於大統八年(公元542年),宇文覺9歲時就被封為洛陽郡公。公元556年三月,西魏恭帝拓跋廓命宇文覺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為大將軍。到了十月,宇文泰過世,由宇文覺繼承他太師等官位。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詔給他岐陽之地,封為周公。次年在其堂兄宇文護的支持下,受禪位,正式即位稱天王,是為北周的開始。
宇文覺生性剛毅果敢,對於宇文護專政感到相當不滿,而司會李植與軍司馬孫恆也對宇文護

後來北周武帝宇文邕誅殺宇文護,下令為宇文覺上徽號。於是派遣蜀國公尉遲迥在南郊上謚其為孝閔皇帝,稱其陵墓為靜陵。
斯文皇帝
宇文覺是西魏宰相、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第三子,母親為北魏馮翊公主,七歲(《周書》記為九歲)時,被封為略陽郡公。當時有善於面相者史元華為他面相,私下告訴他的親人:“這位公子有至貴之相,但可恨的是他不長命。”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他的侄兒宇文護扶持15歲的宇文覺承襲父位,由宇文護輔政。第二年正月,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禪讓給宇文覺,宇文覺即位稱帝,定都長安,立國號周,史稱北周。
宇文覺稱帝後,軍政大權實際上全部掌握在他的堂兄大司馬宇文護手中,宇文護專橫跋扈,一部分元老大臣對他心生不服。太傅趙貴密謀刺殺宇文護,找太保獨孤信商議,獨孤信阻止了他,但也沒有告發他。後來有人告發了這件事,宇文護立刻殺了趙貴,獨孤信也被罷官,不久又被賜死。
外表斯文的宇文覺卻有著剛毅果敢的性格,對於宇文護專政感到相當不滿。他雖然尚未成年,但也想親自執政,而司會李植與軍司馬孫恆也對宇文護權高位重頗有微詞,公元557年四月二人便與乙弗鳳、賀拔提等人一同私下向宇文覺請求誅殺宇文護,宇文覺同意,準備借宴請公卿的機會捕殺宇文護。他們又找了張光洛一同行事,不料張光洛卻將此事告訴宇文護。但宇文護這次沒有大開殺戒,只是改封李植為梁州刺史,孫恆為潼州刺史,將他們兩人從宇文覺身邊調離,貶到地方做官。僥倖留下來的乙弗鳳卻不死心,加緊謀劃,準備由宇做官文覺設御宴招待群臣,乘機幹掉宇文護,但張光洛又將此事告訴宇文護,這次宇文護不再心慈手軟,立即召集心腹,將乙弗鳳等人一一捕殺,使宇文覺身邊沒有了侍衛,接著派賀蘭祥逼迫宇文覺遜位,將他貶為略陽公並幽禁,一個月後,宇文護又批派人將他毒死,年僅十六歲。
歷史故事
宇文覺是西魏宰相、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第三子。鮮卑習俗早婚,宇文覺

第二年正月,宇文覺在長安即天王位,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這時字文覺才16歲,軍政大權實際上掌握在堂兄大司馬宇文護手中。宇文覺雖然尚未成年,卻也想親自執政。對宇文護不滿的大臣司會李植、軍司馬孫恆和宮伯乙弗風、賀拔提等看出了小皇帝的心事,便密謀策劃,請求宇文覺除掉宇文護。宇文覺心中贊成,但不敢貿然行動。於是,招集了一批武士在皇家花園講習武藝,演練擒拿捆縛本事。當年八月,這一夥人怕勢單力薄,又由李植去拉宮伯張光洛入伙。張光洛偷偷向宇文護告了密,宇文護料知這些人成不了氣候,沒有殺他們,只把為主的李植貶為梁州刺史,孫恆貶為潼州刺史,把他們從小皇帝身邊調走。
誰知宇文覺並不罷休,老想召回二人。宇文護只得耐著性子向小皇帝進行“哭諫”,他說:“天下至親莫如兄弟,若是兄弟互相猜疑,那世間還有可信之人嗎?叔父囑託我幫陛下治理國家,如果陛下能獨立料理朝政,名揚天下,為兄也就死而無憾了,可是陛下現在年紀尚小,我擔心除掉了我以後大權落到奸臣手中,那時候非但對陛下不利,連國家也將滅亡,叫我有何面目去見地下的叔父!我既是陛下長兄,又當了宰相,還能有什麼想法!望陛下三思,切勿聽信讒言,疏遠骨肉。”這一席話說得懇切合理,宇文覺只得停止召回李、孫二人。
仍在宇文覺身邊的乙弗鳳怕日子長了一切都成泡影,便加緊謀劃,準備由宇文覺設御宴招待群臣,乘機幹掉宇文護。此事又被張光洛告密。宇文護立刻召集柱國賀蘭祥、領軍尉遲綱商討對策。賀蘭祥等勸宇文護廢掉宇文覺,殺其同黨。當時尉遲綱掌管禁軍,很容易辦到。宇文護便派尉遲綱進宮通知乙弗風等去商議國事,等他們一到,便一個個被活捉生擒。接著下令撤銷了宮廷宿衛,宇文覺才發覺形勢不妙,忙命宮女太監操起兵器自衛。宇文護派賀蘭祥逼宇文覺退位,廢為略陽公。乙弗鳳、孫恆等也都成了刀下之鬼。一個月後,宇文覺又被殺,葬於靜陵,謚“孝閔帝”。
北周簡介
中國歷史上代西魏而立的朝代,北朝王朝之一,宇文覺創建。歷五帝,共二十五年(公元557年~公元581年)後為隋所滅。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遺命宇文護掌管國家大政。因宇文護想早日奪取政權,即迫使西魏恭帝禪位。次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孝閔帝)建立北周,都長安(今西安)。不久,宇文護殺孝

滅北齊後,周武帝繼續進行改革。多次下詔將被北齊、東魏掠為奴婢的免為平民,並繼續禁斷佛、道。他還頒布《刑書要制》,嚴懲貪污,規定全國實行統一的度量衡。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武帝死,子宇文贇(宣帝)繼位,在位二年,荒淫而死。宇文闡(靜帝)繼位,外戚楊堅輔政,宣布恢復奉行佛、道。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二月,楊堅迫周靜帝禪位,自立為帝,北周滅亡。
北周皇帝
孝閔帝(公元542年—公元557年):公元557年即位,在位8個月。孝閔帝宇文覺,鮮卑族宇文泰第三子,公元557年即位,國號“周”,在位8個月被殺。
明帝(公元534年—公元560年):公元557年即位,在位4年。明帝宇文毓,宇文泰長子,在位4年被殺,時年27歲。
武帝(公元543年—公元578年):公元560年即位,在位18年。武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他統治時,北周日益強大,開始統一北方,消滅北齊,並攻擊南陳,取得長江以北的全部土地,他死於公元578年,時年36歲。
宣帝(公元559年—公元579年):公元578年即位,在位1年。宣帝宇文贇,武帝長子,荒淫無度,嗜酒如命,在位1年就禪位於太子。死於公元580年,時年22歲。
靜帝(公元573年—公元581年):公元579年即位,在位1年。靜帝宇文衍,宣帝長子,即位時才7歲,由楊堅輔政,公元581年,楊堅迫靜帝禪位於他,建立隋朝,北周亡。
相關詞條
中國歷代皇帝之北朝皇帝
王朝 | 廟號 | 諡號 | 姓名 | 年號 | 統治時間 |
---|---|---|---|---|---|
北魏 | 太祖 (初謚烈祖) | 道武皇帝 | 拓跋圭 | 登國 皇始 天興 天賜 | 386年—409年 |
太宗 | 明元皇帝 | 拓跋嗣 | 永興 神瑞 泰常 | 409年—423年 | |
世祖 | 太武皇帝 | 拓跋燾 | 始光 神麚 延和 太延 太平真君 正平 | 424年—452年 | |
— | 南安隱王 | 拓跋余 | 承平 | 452年 | |
高宗 | 文成皇帝 | 拓跋濬 | 興安 興光 太安 和平 | 452年—465年 | |
顯祖 | 獻文皇帝 | 拓跋弘 | 天安 皇興 | 466年—471年 | |
高祖 | 孝文皇帝 | 元宏 | 延興 承明 太和 | 471年—499年 | |
世宗 | 宣武皇帝 | 元恪 | 景明 正始 永平 延昌 | 500年—515年 | |
肅宗 | 孝明皇帝 | 元詡 | 熙平 神龜 正光 孝昌 武泰 | 516年—528年 | |
— | — | 元釗 | 建義 | 528年 | |
敬宗 | 孝莊皇帝 (初謚武懷皇帝) | 元子攸 | 建義 永安 | 528年—530年 | |
— | 長廣王 | 元曄 | 建明 | 530年—531年 | |
— | 節閔皇帝 | 元恭 | 普泰 | 531年—532年 | |
— | 安定王 | 元朗 | 中興 | 531年—532年 | |
— | 孝武皇帝 (出皇帝) | 元修 | 太昌 永興 永熙 | 532年—534年 | |
東魏 | — | 孝靜皇帝 | 元善見 | 天平 元象 興和 武定 | 534年—550年 |
北齊 | 顯祖 (初謚高祖) | 文宣皇帝 | 高洋 | 天保 | 550年—559年 |
— | 濟南閔悼王 | 高殷 | 乾明 | 559年—560年 | |
— | 孝昭皇帝 | 高演 | 皇健 | 560年—561年 | |
世祖 | 武成皇帝 | 高湛 | 大寧 河清 | 561年—565年 | |
— | — | 高緯 | 天統 武平 隆化 | 565年—577年 | |
— | — | 高延宗 | 德昌 | 576年 | |
— | — | 高恆 | 承光 | 577年 | |
西魏 | — | 文皇帝 | 元寶炬 | 大統 | 535年—551年 |
— | 廢帝 | 元欽 | — | 551年—554年 | |
— | 恭皇帝 | 拓跋廓 | — | 554年—556年 | |
北周 | — | 孝閔皇帝 | 宇文覺 | — | 557年 |
世宗 | 明皇帝 | 宇文毓 | 武成 | 557年—560年 | |
高祖 | 武皇帝 | 宇文邕 | 保定 天和 建德 宣政 | 561年—578年 | |
— | 宣皇帝 | 宇文贇 | 大成 | 579年 | |
— | 靜皇帝 | 宇文衍 | 大象 大定 | 579年—58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