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經》

《古蘭經》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唯一的根本經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安拉啟示”的匯集。“古蘭”一詞系阿拉伯語Quran的音譯,意為“宣讀”、“誦讀”或“讀物”,複述真主的話語之意。中國舊譯為《古爾阿尼》、《可蘭經》、《古蘭真經》、《寶命真經》等。中世紀伊斯蘭經注學家根據經文的表述,說它有55種名稱,其中常以“克塔布”(書、讀本)、“啟示”、“迪克爾”(贊念)、“真理”、“光”、“智慧”等來稱呼。現存最古老的西元688年的《古蘭經》藏於埃及國家圖書館。

基本信息

簡介

現存於麥地那阿卜杜阿齊茲圖書館的古蘭經手抄本(2) 現存於麥地那阿卜杜阿齊茲圖書館的古蘭經手抄本(2)

《古蘭經》(又譯《可蘭經》;阿拉伯語:أَلْقُرآن,意思為“念誦”),共有30卷114章6236節,每一章以一個阿拉伯詞作為名稱,是伊斯蘭教的經典。穆斯林認為《古蘭經》是真主安拉的語言,通過大天使 吉卜利里(聖經譯為“加百利”)傳授給穆罕默德。《古蘭經》需要經常念誦,每一位穆斯林出生時聽到的第一句話和臨去世時聽到的最後一句話都是念誦《古蘭經》。《古蘭經》雖然有多種語言譯本,但只是幫助穆斯林理解經意;只有阿拉伯文本才是真正的《古蘭經》,念誦才有意義。世界各民族的伊斯蘭教阿訇都得會用阿拉伯語念誦《古蘭經》。在穆罕默德在世時,經文由弟子們背誦,並書寫記錄在樹葉、石片和獸皮上,並由先知保存。後來,第一任哈里發對經文作了核對和整理;到第三任哈里發時,重新統一編纂為《古蘭經》定本,消除了各地穆斯林間在朗讀和記錄上的差異。第三任哈里發將這個定本發往各地,並且焚毀了其他全部抄本。

背景資料

阿聯向非伊斯蘭國家宣教人員教授《古蘭經》誦讀規則。 阿聯向非伊斯蘭國家宣教人員教授《古蘭經》誦讀規則。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唯一的根本經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安拉啟示”的匯集。“古蘭”一詞系阿拉伯語Quran的音譯,意為“宣讀”、“誦讀”或“讀物”。中國舊譯為《古爾阿尼》、《可蘭經》、《古蘭真經》、《寶命真經》等。中世紀伊斯蘭經注學家根據經文的表述,說它有55種名稱,其中常以“克塔布”(書、讀本)、“啟示”、“迪克爾”(贊念)、“真理”、“光”、“智慧”等來稱呼。《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經典作品。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安拉啟示”的匯集。憑著這部《古蘭經》,穆罕默德在二十三年之中把一盤散沙似的阿拉伯人鼓鑄成一個堅強的民族。憑著這部《古蘭經》,阿拉伯民族在百年之中解放了亞非歐三洲上被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所奴役的幾百萬人民。後來,他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引起了歐洲各國的文藝復興。阿拉伯人為了使新入教的各民族和自己的子孫能正確地了解《古蘭經》經義,而草創阿拉伯的文字學、文法學、修辭學、聖訓學、教律學、法理學、教義學,並且記載穆罕默德的遺教,以及阿拉伯的民間歌謠傳說和故事。因此,阿拉伯語文的學科和伊斯蘭教的學科,都是以《古蘭經》為中心的。故《古蘭經》在阿拉伯文學史上,在伊斯蘭文化史上,都占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

概述

《古蘭經》 《古蘭經》

唯一的根本經典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唯一的根本經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安拉啟示”的匯集。“古蘭”一詞系阿拉伯語Quran的音譯,意為“宣讀”、“誦讀”或“讀物”。中國舊譯為《古爾阿尼》、《可蘭經》、《古蘭真經》、《寶命真經》等。中世紀伊斯蘭經注學家根據經文的表述,說它有55種名稱,其中常以“克塔布”(書、讀本)、“啟示”、“迪克爾”(贊念)、“真理”、“光”、“智慧”等來稱呼。據載,610年(伊斯蘭教曆9月),安拉在“蓋德爾“的吉祥夜晚,命天使吉卜利勒向穆罕默德開始陸續啟降《古蘭經》文,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啟示”中止。伊斯蘭教認為《古蘭經》是安拉“神聖的語言”,是一部“永久法典”。它是伊斯蘭教信仰和教義的最高準則,是伊斯蘭教法的淵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據,是穆斯林社會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為的準繩,也是伊斯蘭教各學派和各派別學說賴以建立的理論基礎。《古蘭經》是阿拉伯有史以來第一部阿拉伯文書寫的典籍,其文體是一種非常絕妙的韻文,具有獨特的風格。

作為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指導原則

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是穆罕默德宣布的“安拉啟示”的匯集。“古蘭”一詞系阿拉伯語 Qur’an或Qur╣n的音譯,意為宣讀、誦讀或讀物,舊譯為《古爾阿尼》、《可蘭經》、《古蘭真經》等,共30卷,114章。該經為闡述伊斯蘭教教義和立法的首要依據,也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學、法學、倫理學以至歷史學等賴以建立與發展的基礎。穆斯林認為它是“安拉的言語”和穆罕默德的最大奇蹟,也是個人行為的準則。至今仍有一些伊斯蘭教國家將它作為國家立法的首要依據或以其中的有關內容作為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指導原則。

基本內容

古蘭經經文 古蘭經經文

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古蘭經》從降示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穆罕默德最大的奇蹟,它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包括中國穆斯林在內的各國穆斯林信仰和遵循的一部根本法典。它既是伊斯蘭信條的源泉和教法創製的依據,也是一切穆斯林的行動指南和道德規範的準則。《古蘭經》的內容,按體系來劃分,大致分為三類:①信仰。②法律。③倫理。從具體內容上可分為四項:①命令:即命令人們做一切應該做的好事。②禁止:不準做一切違主違教違法的事情。③警示:讓人們警惕一切懲罰的嚴厲性。④承諾:使人們了解一切善功都將獲得優惠的獎賞。因此,《古蘭經》在穆斯林的心目中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它能引導人類於正道,遵從《古蘭經》引導的人,能獲得兩世吉慶。在今世做一個敬主愛人的好穆斯林,在後世憑著安拉的恩典進入天堂。《古蘭經》的全部內容確立了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和制度,同時也反映了穆罕默德時代阿拉伯半島希賈茲(一譯漢志)地區的社會現實和伊斯蘭教傳播過程中的鬥爭概況。

與多神教和有經人的論爭

《古蘭經》的內容,幾乎有五分之一是記述伊斯蘭教同當時阿拉伯半島上多神教徒和“有經人”(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論爭和鬥爭的。論爭的焦點是:關於安拉的唯一性、穆罕默德使者的地位和《古蘭經》是否為安拉的啟示等問題。《古蘭經》提出:“除了安拉,再沒有神”,要求人們放棄多神崇拜,只尊唯一安拉。而麥加的多神教徒則說,他們崇拜眾神或者是為了通過眾神而接近安拉,或是遵守祖輩的宗教,故將《古蘭經》提出的“只拜一神安拉”視為“怪事”;他們認為放棄多神崇拜是背離自己祖先的異端行為,而持懷疑和反對態度。當時“有經人”雖曾用安拉一詞稱呼自己所信奉的最高主宰,但並不同於《古蘭經》中所說的安拉。《古蘭經》一再宣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即《聖經》中早已預言將要降世的先知,而且強調是繼承已往先知一神教統的最後使者。但多神教徒和“有經人”都拒不承認穆罕默德是神的使者的地位。前者說他是一個世俗凡人,神不可能選凡人作為使者;後者則說,只有他們是安拉的“兒女”和“選民”,神的使者只能在他們中產生。《古蘭經》還說,安拉曾為已往的一些先知降過經典如《討拉》、《引吉勒》等,阿拉伯人是一個沒有經典的“文盲民眾”,故為“引導”和“勸化”他們而以阿拉伯語降示了古蘭;並說古蘭有證實已往諸經的作用,要求人們信仰它,並遵從其中的勸告。然而,多神教徒和“有經人”則說,古蘭經文是詩人或卜者的言辭,是“古人的神話”,既不相信它是安拉的啟示,也不相信穆罕默德這個凡人能得到安拉的啟示等。圍繞上述有關宗教信仰問題,穆罕默德同他們進行了長期的論爭。他用所宣布的啟示駁斥反對者的論點,同時還申述並確立了伊斯蘭教關於信仰安拉、經典和使者的基本思想。據記載,雙方除了宗教信仰方面的論爭外,還涉及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各個方面,由於宗教思想的論爭貫穿於穆罕默德傳教的整個過程,故《古蘭經》作了著重的記述,同時,也有不同程度地涉及其他方面的鬥爭情況。

幾項宗教義務

《古蘭經》在維護一神信仰的基礎上,規定了幾項宗教義務:①屬於個人對安拉的敬拜儀式,如淨儀、禮拜、齋戒和朝覲;②為緩和社會貧富對立和維護穆斯林集體利益,對財產占有者規定有一定的疏捐制度,如天課;③為保衛伊斯蘭社會及其發展而對穆斯林集體規定的疏捐獻身的兵役制度。但是,這些義務在《古蘭經》中只提出一些原則,尚未作具體規定,其細則是由後來的“聖訓”和教法加以補充而系統化的。如禮拜儀式,早期的啟示只提到向安拉鞠躬、叩頭,早晚的讚頌、祈禱和夜晚站立等,後來在傳教的過程中逐漸把這些動作連結起來,形成名為“薩拉”的正式儀式,而禮節上的清潔條件以及面向禁寺等要求,也是在先知遷到麥地那以後才規定的。至於齋戒和朝覲,是在古代宗教傳統儀式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宗教功修。《古蘭經》肯定了這種傳統,排除了其中與多神崇拜有關的內容,將其定為敬拜安拉和效法先聖的儀式。在早期的啟示中,天課只作為一種個人善行而受到鼓勵,後來由於穆斯林社會和武裝的建立,需要一定的財力解決作戰費用和遷士 (622年從麥加遷往麥地那的穆斯林)的生活補給等問題,於是天課遂被定為穆斯林的必盡義務。《古蘭經》要求信徒“為安拉之道而戰”的兵役制度,開始時只是穆斯林為反對暴力迫害而採取的一種自衛手段。穆罕默德遷出麥加不久,即宣布對進犯的敵人允許進行戰鬥的啟示,接著建立武裝,又宣布了“為安拉之道而犧牲的人,雖死猶生”、“並將獲得巨大的報酬”等啟示,鼓勵參加戰鬥。但同時又宣布“宗教無強迫”,只要對方“停止戰爭”,“傾向和平”,穆斯林也要停止戰爭,傾向和平,而且“不要侵犯任何人”。後來隨著鬥爭的發展,這種自衛手段逐漸轉變為主動討伐的軍事行動,以實現“一切宗教全歸安拉”的目的。另外,還就處理戰利品和戰俘問題,作出具體的規定。

倫理道德

麥加時期的啟示提出了孝敬雙親、和睦鄰里、接濟親屬、憐恤孤貧、釋放奴隸、慷慨助人、稱量公平,反對浪費和狂妄驕傲,禁止淫亂,禁止高利貸,禁止虐殺女嬰和侵害他人以及無故殺人等一系列倫理道德方面的主張。後來又根據新的情況提出諸如恕人、誠實、主持公道以及禮貌規範等屬於個人品德修養的內容,逐漸形成為調整伊斯蘭社會內部關係的重要準則。

法制

《古蘭經》承襲古代阿拉伯社會的習慣法和仲裁慣例,提出了如下幾種法規:
①無息借貸法。《古蘭經》在禁止高利貸後,為了確保債權人的利益,規定借債時要由債務人請人立據,如找不到代書人,可以用實物作抵押。
②遺囑繼承法。規定死者的父母及親屬(包括子女、弟兄和姐妹)和具有結盟關係的人均有繼承其財產的權利,但女子原則上只能獲得男子應得份額的一半。如遺孤多,按規定遞次增減遺產的分配,必須在執行死者的遺囑償還債務之後進行。
③婚姻法。伊斯蘭教創立前,阿拉伯半島雖已經實行一夫一妻,但是由於缺乏穩定的婚姻制度以及戰爭造成男子的相對減少和可買奴為妾等原因,一般生活較富裕的人以及部落和家族頭人,大多過著多妻的生活,甚至多妻是無限的,妻子隨時可遭到丈夫的虐待或遺棄。《古蘭經》雖提出“男子比婦女高一級”,在作證和繼承財產時,兩個婦女只等於一個男子,但它又認為男女在安拉的面前是平等的,因而在婚姻問題上鼓勵一夫一妻並有條件、有限制地允許多妻或納婢作妾。另外,為了消除舊婚姻殘餘習俗的影響和確保以男系血統為準的夫權制,禁止同母輩、同輩、卑輩中有血統關係或有乳緣關係的婦女以及有夫之婦結婚,同時規定穆斯林不能同多神教徒婚配,以維護伊斯蘭教的權益和促使多神教徒改信伊斯蘭教。
④刑律。為了維護、穩定已確立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古蘭經》規定殺人者要抵命;對叛教後又反抗安拉和使者以及進行破壞者,將如同對強盜一樣,處以極刑或斷其手足,或驅逐出境;對淫亂的男女和誣衊貞節婦女淫亂者,處以鞭刑,對男女竊犯要斷其手,以儆效尤;對犯罪後悔罪自新者,可以免刑(見伊斯蘭教法)。

此外,在生活習慣等方面,還針對古代阿拉伯人對食物的過多禁戒,規定只有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不能食用;針對阿拉伯人嗜酒以及因酒醉影響宗教活動,妨害團結,故宣布酒雖有益而不可飲;同時,將一些同多神崇拜有聯繫或直接引起毆鬥糾紛和影響宗教活動的求籤、占卜和賭博等亦予以禁止。

傳說人物故事

關於對古代“安拉使者”或與之有關人物的敘述,其中包括阿丹及其妻子哈娃、伊德利斯、努哈、胡德、薩利哈、易卜拉欣及其兒子伊斯瑪儀、伊斯哈格達伍德及其兒子蘇萊曼、耶爾古卜及其兒子優素夫、舒爾布、穆薩及其弟兄哈倫、魯特、阿尤伯、尤努斯、伊勒亞斯、宰克令雅、耶哈雅、爾薩及其母馬爾彥、艾勒耶賽、祖勒·基夫勒、左農、魯格曼和“雙角王”等。這些人物除胡德、薩利哈和舒爾布外,其餘人的故事情節可在《聖經》中看到類似的記述。《古蘭經》中除了有一章對優素夫的故事講得比較完整並具有故事性外,其餘人物的事跡有的斷斷續續散見於數章之中,有的只提及人物的某事或某言,有的甚至只提及其名而未講述其任何事跡。這些人中除了阿丹妻子哈娃和爾薩之母馬爾彥和“雙角王”外,均被《古蘭經》稱為先知或“使者”,連同穆罕默德共為27人。《古蘭經》在將這些人物作為人類的典範加以推崇的同時,還提及一些憑藉權勢阻撓先知們傳教或加害於他們的反面人物和氏族,如法老、戈倫、賈路特以及賴斯人、阿德人和賽木德人等的故事。另外,還提到為逃避多神教迫害,躲進山洞沉睡三百年後重臨人間的“山洞人”(亦稱“七眠子”)的故事。《古蘭經》將這些不同時期的傳說人物用一條反對多神、信仰一神的線索加以串連,構成一個一神教的道統,而穆罕默德則是這個被認為已經中斷的道統繼承者和集大成者,他所宣傳的伊斯蘭教是對過去眾先知所奉行的宗教的恢復和繼續。

成書過程

埃及人辦喜事時習慣上是先擺出朱古力和水果,吟誦《古蘭經》,吃肉麵湯泡饃、米 埃及人辦喜事時習慣上是先擺出朱古力和水果,吟誦《古蘭經》,吃肉麵湯泡饃、米

降示

《古蘭經》說,該經是安拉頒降的啟示。穆罕默德在傳教過程中陸續接受這些啟示並傳之於世人。據傳,首次宣布的啟示是該經的第96章前5節,是說明不會讀寫的穆罕默德由於得到造物主的教導,將成為能宣讀啟示的先知。從此以後,他便不斷宣布啟示,每次多寡不一。最後宣布的因無明確的記載,故有不同說法。什葉派認為是第2章第281節;遜尼派則傾向於把第5章第3節定為最後的降示。古蘭經文之所以陸續降示,主要是因為啟示所回答的問題是在穆罕默德傳教過程中陸續發生的,故宣布的每段啟示都有其具體的原因和背景。全部啟示的內容雖是根據當時阿拉伯半島社會的文化思想和社會經濟狀況決定的,但伊斯蘭教認為,即使是為某一具體事件而頒降的某節經文,作為教法依據或道德標準,則仍然具有普遍的意義。

降示的社會背景

《古蘭經》降示的過程,也就是伊斯蘭復興和發展的過程。我們知道伊斯蘭復興於阿拉伯半島麥加城。當時半島和世界各地的狀況是:社會動盪不安,各種矛盾日益尖銳,戰火連綿不斷,道德風尚極端敗壞,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因此,那時人們十分渴望和平安定和統一。《古蘭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下降的。穆罕默德也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開始傳播伊斯蘭的。

記錄

啟示頒降時期,希賈茲地區雖有少數著名而重要的文獻和詩歌用文字銘刻在石頭上,但一般文學作品、演說詞和冗長的宗譜,卻靠人們的記憶保存流傳,因而早期的啟示主要是靠口傳和背誦記憶的。據記載,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時期,就有人記錄他宣布的啟示,而正式設定啟示記錄人則是在遷到麥地那之後。專司記錄者將所聽到的啟示記錄在皮革、石片、獸骨或椰棗葉肋上,同時其他人也有記錄自己所聽到的啟示的。穆罕默德去世後,記錄啟示的皮革、石片等散亂地保存在各記錄者的手中,尚未整理成帙。當麥地那的伊斯蘭政權還未來得及整理啟示的記錄,阿拉伯半島上便發生了“叛教”事件。哈里發艾卜·伯克爾等人從平息叛教的鬥爭中體會到,只有將反映先知使命的《古蘭經》保存下來,以它為旗幟,先知開創的伊斯蘭事業才能繼續得到發展。於是決定由曾經擔任過專司啟示記錄的栽德主持其事,蒐集、整理分散的記錄,並加以核對、謄清。規定凡採納一段經文,必須有另外的文字或口頭材料作為旁證,單方的記錄不予接受。經綴輯成冊後,命名為“穆斯哈夫”(意為匯集本),交給第一任哈里發艾卜·伯克爾;艾卜·伯克爾去世,移交給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歐麥爾遇刺後,由他的女兒、先知的妻子哈芙賽保管。

統一定本

644年奧斯曼任哈里發時,伊斯蘭教已隨阿拉伯人的遠征傳播到半島以外的廣大地區。為了向人們闡述教義,就需要有經典為根據。但在艾卜·伯克爾時期匯集的“穆斯哈夫”僅有一部,並保存在麥地那,難以發揮指導各地區統一啟示的作用;而保留在人們記憶中的經文和個別人手抄的經文片斷,既不完整,也難免有錯漏;加以當時記錄經文的文字還很簡陋,同義詞又多,各部落的方言也很複雜,因而又出現了各傳抄本在編排、個別用詞以及某些詞的讀法和斷句等方面不一致的現象。此外,在遠征亞塞拜然地區的胡澤法軍隊中的敘利亞人同伊拉克人,因各遵自己的讀法而發生的嚴重爭鬥事件,震動了麥地那的當權者,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統一抄本對增進團結和宣傳教義的重要性。於是,奧斯曼又指派栽德等人,以艾卜·伯克爾時期蒐集起來的匯集本為依據,重新進行訂正、整理,統一《古蘭經》的內容和章次編排,並以古來什語統一《古蘭經》的文字。整理成書後,定為“標準穆斯哈夫”,亦稱“奧斯曼定本”。以區別於艾卜·伯克爾時期的匯集本,並令抄出數部,除麥地那保存一部外,分送麥加、大馬士革、庫法、巴斯拉等重鎮,並宣布其他抄本一律無效,予以焚毀。至今,全世界穆斯林都通用這個定本。

章節編排

奧斯曼定本的《古蘭經》包括114章,各章長短不一。最長的有286節,最短的只有3節。每章的長短和節次,據說是在先知通過誦讀、教讀的方式已基本確定下來的。奧斯曼定本沒有採取按啟示時間先後順序編排,而是將一篇具有伊斯蘭教教義綱領性的禱詞作為全經之首,將一些同當時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和社會生活聯繫較密切的長篇編排在後,將那些闡述一神思想、譴責多神崇拜和敘述古代先知事跡的較長篇章編排在中間,而將一些早期降示的短篇置於末尾。後來,《古蘭經》的誦讀家和研究者以先知遷徙麥地那為界限,將遷徙前降示的稱為“麥加章”,遷徙後降示的稱為“麥地那章”。前者約占整個《古蘭經》的三分之二,後者約占三分之一。至於經文的分節,不完全是根據一段完整的意思,有些是按讀時的句讀來劃分,有些又以句尾出現詞性相同、音律和諧的詞作為分節的標誌,所以各節長短不一。由於對某些經文的分節標準有不同的主張,故對《古蘭經》節數就有近十種不同說法,其中最少者為6204節,最多者為6666節,中國明、清兩代的穆斯林學者都採用後一說法。埃及是較早印刷《古蘭經》的伊斯蘭國家之一,它的官方版本採用庫法派的分節法,為6236節。現在巴基斯坦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出版的《古蘭經》多沿用這種標節法,所以《古蘭經》的節數也在逐步趨向統一。

改進書寫文字

《古蘭經》原用古體阿拉伯文即庫法體書寫。這種文字只有輔音字母,沒有元音及音符,讀音全靠老師傳授。然而,《古蘭經》在哈里發國家初期是唯一的宗教經典,也是唯一成書的阿拉伯語和宗教課教材。為了便於學習《古蘭經》和阿拉伯語,就必須設法改進和健全阿拉伯語的拼音和書寫。首先是伍麥耶王朝派駐巴斯拉省的總督基亞德提出,在保持《古蘭經》原貌的原則下改進其書寫方法,並委派艾卜·艾斯沃德·杜埃里從事這項工作。杜埃里接受任務後,遂按阿拉伯人的標準讀法一字一句地朗讀,讓助手根據他的讀音和口形給每個詞尾的字母標上元音。這種在詞尾加元音符號的方法,初步解決了阿拉伯語語法中心內容的尾變問題。但是阿拉伯語中有幾個形同音異的字母,書寫上仍不易區別,同時每個詞除了詞尾字母外其他字母仍無讀音符號,讀時還會發生錯誤。到了阿卜杜·麥立克任哈里發時期,伊拉克總督哈加吉便委託奈斯爾·本·阿綏姆和亞哈牙主持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改進了杜埃里的標音,把那些讀音不同而形狀相似的字母用點加以區別。到了8世紀中葉,阿拉伯語法學家哈利勒創造出靜符、長音、疊音等符號,並改進了杜埃里標點的元音符號。隨著阿拉伯文正楷體的出現及其在官方文書中的廣泛使用,《古蘭經》文字遂由庫法體改為容易辨認和書寫的正楷體。這種文字書寫的改進過程,大約經歷了200多年,到10世紀上半葉始由阿巴斯王朝兩個善於書法的大臣伊本·穆格萊和伊本·伊薩在博學的穆賈希德的協助下最後完成。以後,歷代《古蘭經》的研究者,在經文上又逐漸增加了一些符號,指出每節的句讀和讀音的長短以及字母的同化,並在每章前註明本章章名、節數、降示次第等。所以當今各種版本的《古蘭經》,同當年奧斯曼定本在書寫形式上已有所不同。

章節和下降的時間

《古蘭經》 《古蘭經》

 《古蘭經》的章節和下降的時間。《古蘭經》共有一百一十四章六千二百三十六節,為了誦讀方便又分為三十卷。《古蘭經》章節的順序,並不是按著降示時間的先後編排的。如開端章並不是首先降示的,而世人章也不是最後降示的。其實第一次降示的是第九十六章血塊章中的一至五節。而最後降示的經文,則是第五章筵席章中的第三節:“今天我為你們完成了你們的宗教,也全美了我給你們的恩惠。我願伊斯蘭作為你們的宗教”。穆聖在麥加和麥底那先後傳教二十二年零八個月,史稱二十三年。《古蘭經》各章節下降的原因,一般是根據穆聖在傳教活動中所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和不同情況而下降的,都是有針對性的。如在對敵作戰、被人詢問、與人辯論、解答質疑、決定重大事件和處理重大問題的時候,穆聖陸續向人們宣布。

經文詮釋

 

啟示和記錄

《古蘭經》 《古蘭經》
 《古蘭經》是在二十三年(公元六一零——六三二年)的期間依照臨時發生的事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陸陸續續地零星啟示的。最初啟示的是:“你當奉你的能創造的主的名義而宣讀,他曾用血塊創造人。你當宣讀,你的主是最尊嚴的,他曾教人用筆寫字,他曾教人以人所未知。”(96:l-5)最後啟示的是:“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做你們的宗教。”全部《古蘭經》總計一百一十四章,穆聖在 麥加傳道的期間啟示了八十六章,他遷移到 麥地那後啟示了二十八章《黃牛章》是最初啟示的),大部分是比較長的。當時為了某一件事情,或某一個問題,而啟示一節或數節,有時降示整整的一章,例如第一章和第一一二章,便是一次啟示的。穆聖每奉到啟示,立刻就傳授面前的門弟子;會寫字的,立刻就把它記錄起來;不會寫字的,立刻就把它緊記在心上,當面就背誦給他聽,看背記得正確不正確。他們再把它傳授給不在場的教友。當日,他們以學習《古蘭經》為最重要的功課,故聖門弟子多有能背誦全部《古蘭經》的。穆聖有幾位書記,專負記錄《古蘭經》的責任,如 宰德(Zaid ibn Thabit)、 阿里(‘Ali ibn AbiTalib)、 伊本·默斯歐德(Abdullah ibn Mas‘ud)、武百耶(‘Ubayy ibn Ka‘b)、歐斯曼(‘Uthman ibn‘Affan)、艾奈斯(‘Anas ibn Malik)等是比較著名的。穆聖把新的啟示口授他們,他們就把它記錄在一塊皮子上,或一片石板上,或海棗樹枝上,或駝羊等的肩胛骨上。‘他們記錄《古蘭經》的時候,猶如背誦的時候一樣,穆聖指示他們這幾節應該記錄在某章的某節之後。穆聖在拜內或拜外,常常當眾朗誦《古蘭經》一章或數章,門弟子也聽熟了。因此,《古蘭經》每章中各節的次第,是穆聖在世時早已編定了的。至於各章的次第,那是聖門弟子編定的,大概是把比較長的放在前面,把比較短的放在後面,但也不一定是那樣的。因此,阿里所編排的《古蘭經》,各章的次第,是依年代的先後;又伊本·默斯歐德和武百耶所編的,各有其特殊的次第。

 

整理和保管

《古蘭經》 《古蘭經》

穆聖在世的時候,《古蘭經》並未編纂成冊。因為當時一方面穆聖健在,另一方面有好多聖門弟子都是哈菲祖(能全部背頌《古蘭經》的人)。所以當時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能按著《古蘭經》的明文規定來處理和解決。這時編輯和整理(古蘭經》的任務還不十分迫切。穆聖去世後,《古蘭經》還沒有定本。艾卜.白克爾(Abu Bakr)繼位的第二年,葉麻默(al-Yamama)戰役,能背誦全部《古蘭經》的聖門弟子,有好幾位犧牲了。歐默爾(Umaribnal-Khattab)向艾卜伯.克爾建議整理《古蘭經》,以免散佚。艾卜·伯克爾說:“使者沒有做過的事,我們怎么能做呢?”但歐默爾終於說服了他。他就使人去把宰德找來,對他說:“你是一個有才智的青年,我們對於你是毫不懷疑的;你還替使者記錄過啟示。請你把《古蘭經》蒐集起來吧。”嗣後,艾卜伯克爾又聘請了武百耶、阿里、歐斯.曼三人來協助宰德。他們四位都是替穆聖記錄啟示的,又都能背誦全部《古蘭經》他們組織了一個《古蘭經》整理委員會(在那個時候,當然沒有此類名稱),經常開會整理他們以前所記錄的啟示,以背記的資料和記錄的資料,互相校對。他們校到第九章(《以討白章》)第一二八節和一二九節的時候,只有背記的資料,卻沒有記錄的資料,後來,費了很大的工夫,在艾卜·胡宰默(Abu Khzaimaibn‘Aus)的家裡找到了記錄的資料,他們才放著筆。第三三章(《艾哈薩卜章》)第二三節的記錄資料,也是費了許多工夫,才由胡宰默(KhuzaimaibnThabit)的家裡找出來的。他們把全部《古蘭經》整理起來,交給艾卜·伯克爾保管。他去世後,歸歐默爾保管。歐默爾去世後,歸他的女兒聖妻哈福賽(Hafsa bint‘Umar)保管。

 

流傳和翻譯

 

手抄階段

《古蘭經》成書後,主要靠穆斯林的手抄和口傳以及推廣原文的朗讀與背誦,藉以流傳。在伊斯蘭教史上,教讀、背記和繕寫《古蘭經》被認為是宗教善行。各類伊斯蘭教育都以學習《古蘭經》為教學的中心內容,鼓勵信徒自幼背誦經文,能背全經者稱為“哈斐孜”而受到嘉許。在使用紙張之前,《古蘭經》是寫在羊皮、紙草和牛或駱駝的肩胛骨以及木板之上,供人習讀。造紙術傳入哈里發國家後,便利了《古蘭經》的傳抄和流傳。在信仰伊斯蘭教的東方各民族中,出現過不少優秀的《古蘭經》繕寫家,並以帶有其民族特點的單色或彩色圖案裝飾自己寫就的經文寫本。當權者和富人也以支持抄寫《古蘭經》為功德,故從9世紀起就已出現了用金泥書寫的《古蘭經》。千百年來,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中,都有許多書法優美、裝飾精緻的《古蘭經》寫本,有的流傳至今,收藏在各主要伊斯蘭教國家的圖書館或博物館內。西方一些著名的圖書館,均藏有中世紀穆斯林的珍貴寫本。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和北京牛街禮拜寺東四清真寺等處,藏有中國穆斯林繕寫者於元、明、清時期的寫本。(見彩圖)

《古蘭經》 《古蘭經》
《古蘭經》 《古蘭經》

印刷流通  

印劇術興起後,《古蘭經》仍靠手抄或由專人繕寫,用石印或銅版印刷;因怕發生錯誤,不用活字排印。據說《古蘭經》第一個印刷本是15世紀末在義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版的,但未廣泛流傳。17世紀末,東方學者亨克利曼曾在德國漢堡印行了《古蘭經》。至於穆斯林印刷的《古蘭經》,當以1787年由毛拉奧斯曼在俄國聖彼得堡出版的為最早。直到19世紀,土耳其、波斯、印度等國才先後開始印刷《古蘭經》。1862年,中國雲南省的穆斯林也刊行了木刻版的《古蘭經》。1923年,埃及官方又出版了由愛資哈爾大學長老委員會審定的《古蘭經》。至此,各伊斯蘭教國家都以不同的開本和裝幀大量印行。  

 

初期翻譯 

歷來穆斯林只重視傳抄經文的阿拉伯原文和對原文的講解,而不主張將它譯為非阿拉伯語文。他們認為:①《古蘭經》是以阿拉伯文降示的,譯成非阿拉伯語文就不成其為“古蘭”了;②經義深奧,譯文不能完全表達原意;③譯文難以表現經文在韻腳、節奏、修辭和動聽感人等方面的特點。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絕大多數宗教學者,尤其是出生於阿拉伯民族的學者都持此主張。但是也有人認為,既然伊斯蘭教的使命是針對全世界的,就需要將《古蘭經》譯成各種文字,以便更多的人了解。這一主張的最早代表人是伊瑪目艾卜·哈尼法·努爾曼。波斯人是繼阿拉伯人之後接受伊斯蘭教較早的民族,而穆斯林翻譯《古蘭經》可能也以波斯文為最早。他們的譯文是逐行抄寫或印刷在原文下面的,這不單是為了與原文對照,更主要的是為了表示譯文不等於原文,只供學習參考。  

 

非穆斯林譯本

非穆斯林對《古蘭經》沒有穆斯林的那種神聖感,他們基本上是作為阿拉伯文化的重要文獻而進行翻譯的。據記載,12世紀一個名叫伊本·薩利比的基督教主教曾將《古蘭經》部分卷章譯成古敘利亞文,這可能是保存下來的非穆斯林最早的《古蘭經》譯本。《古蘭經》被譯為西歐多種文字,首先是中世紀基督教教會勢力為配合十字軍東征,企圖批駁《古蘭經》、反對伊斯蘭教而開始的。12世紀中葉,在法國克呂尼修道院院長的主持下,《古蘭經》首次被譯為拉丁文。15世紀奧斯曼帝國的興起及其向歐洲的擴張,引起了歐洲對伊斯蘭教和《古蘭經》的重視,從16世紀以來,西歐各國陸續翻譯出版了拉丁、法、英、日耳曼、義大利、俄羅斯等文字的《古蘭經》譯本。1689年在帕多瓦出版的拉丁文譯本《駁斥古蘭經》,譯者天主教神父馬拉齊根據原文譯出並參考阿拉伯文的有關經注加了注釋,成為後來歐洲各種文字譯本的基礎。最早的法文譯本是杜立葉根據阿拉伯原文翻譯的,題名為《穆罕默德的古蘭》,1647年在巴黎出版。第一個英文譯本是英國牧師亞歷山大·羅斯根據杜立葉的法文譯本轉譯的,沿用了法文譯本的題名,1649年出版於倫敦。1734年出版的喬治·賽爾的意譯本,在西方殖民主義大舉入侵東方時代被稱為標準的英文譯本,並編入《占多斯叢書》。最早的德文譯本是施維格翻譯的,出版於1616年,而以1773年出版的布義森的譯本流行較廣。最早的義大利文譯本是安得烈·阿爾法賓譯的,1547年出版。最早的俄文譯本是波斯尼科夫從西歐譯本轉譯的,1776年出版於彼得堡。晚近以來,隨著東西文化交流的加強,一些東方學家對伊斯蘭教和《古蘭經》的研究的加深,又出現了不少比較好的譯本。

 

穆斯林譯本
《古蘭經》 《古蘭經》

由於西方非穆斯林譯本中存在的某些缺點與錯誤,促使穆斯林學者從事各種文字的翻譯。但由於這些譯本中也存在某些缺點及教派偏見,從而又引起《古蘭經》是否可譯為非阿拉伯語文的爭論。結果,主譯派取得了勝利,各國穆斯林學者紛紛用本民族語言翻譯《古蘭經》,一些伊斯蘭教國家的宗教機構和國際伊斯蘭教組織,也積極從事或贊助這一工作。目前,世界上約有60餘種文字的《古蘭經》譯本。

 

中國譯本

《古蘭經》在中國,歷來也是靠傳抄和口頭講解來流傳的。明末清初出現了一些精通漢語的伊斯蘭教學者,但尚未發現有人從事《古蘭經》的翻譯,只在他們的著作中看到少量引證經文的譯句。到了19世紀中、下葉才出現了馬致本翻譯的《孩提解譯》(即《古蘭經》選譯本)和馬復初的《寶命真經直解》 5卷。辛亥革命後,才開始嘗試通譯《古蘭經》。最早出版的漢語通譯本,有1927年在北平出版的鐵錚譯《可蘭經》;1931年出版於上海的姬覺彌等人譯的《漢譯古蘭經》。但譯者均不懂原文,是根據日文或英文轉譯的。通曉原文並較早致力於通譯《古蘭經》的學者為王靜齋阿訇。他用文言、白話體分別作了三次嘗試,先後於1932、1943和1946年印出了三個譯本,而以1946年出版於上海的《古蘭經譯解》(丙種)較為完善,鉛印發行,流傳較廣。20世紀40年代在北平還出版了劉錦標《可蘭經漢譯附傳》楊仲明《古蘭經大義》。1950年,北京大學出版了馬堅教授翻譯的《古蘭經》(上冊),附有譯者對《古蘭經》的簡介和簡注。1958年,台灣省出版了時子周根據英譯本並參考王靜齋漢譯本譯出的《國語譯解古蘭經》。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又出版了馬堅教授的全部《古蘭經》正文譯本。

作用影響

 

文化地位

《古蘭經》既是一部宗教經典,也是第一部散文形式的阿拉伯文獻,在阿拉伯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於它的內容直接反映了 7世紀初發生於阿拉伯半島並對後來阿拉伯民族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一場偉大社會變革,故又是研究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以及當時半島社會情況必不可少的文獻史料。阿拉伯語《古蘭經》是帶韻的散文,語言凝鍊,節奏明快,鏗鏘有力,其語言辭藻和表達形式,至今仍被奉為阿拉伯文學的典範。該經中的某些命題和典故,一直是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學的創作題材。由於《古蘭經》在語言文字上的權威性,使阿拉伯語得以統一和規範化,這對散居於許多不同國家的阿拉伯人維持其語言和心理上的統一,曾經產生過巨大作用。《古蘭經》的哲理是阿拉伯哲學和伊斯蘭教神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道德規範和法制思想,曾成為中世紀伊斯蘭國家當權者經世治國的依據。歷史上,伊斯蘭國家的人民也曾以該經的有關內容為旗幟,進行反對封建專制和外來侵侮的鬥爭。在中世紀,穆斯林學者曾寫過不少評價和讚揚該經的專著;文藝復興後,不少西方的社會科學家、文學家以及近代的一些東方學家,對《古蘭經》也相繼發表過評論,肯定了它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上的影響和地位。

 

思想內容

 

《古蘭經》 《古蘭經》

《古蘭經》強調順從真主及其使者穆罕默德,認為真主決定一切,要求人們虔誠、忍耐、和善,把最大的希望寄託於“後世的天堂”。它表現了當時人們對於人類起源和發展道路的認識,敘述了征服多神教的征戰歷程,影響了許多代穆斯林的觀念、語言、風俗、文化,至今在阿拉伯世界乃至全世界穆斯林中有著重要作用。《古蘭經》的內容廣博而龐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穆罕默德的傳教活動及其對異教徒進行鬥爭的記錄。 2.伊斯蘭教的宗教信條和典章制度。 3.穆罕默德針對當時半島情況提出的社會主張和倫理規範。 4.為傳教活動需要而穿插出現的所引證的各種神話、傳說、故事、寓言、諺語、見聞等。

 

藝術特色

1 .《古蘭經》獨創了一種新奇美妙的散文文體。

2 .全書具有莊嚴宏偉的文章風格。

3 .譬喻、誇張、排比、對比、反問、呼語等多種修辭手法的成功運用。

4 .各色各樣的《聖經》故事和阿拉伯半島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在經文中的頻繁出現。 

古蘭經 古蘭經
 

評論

我希望讀者對於《古蘭經》的真相,有一個比較正確的的認識,放在下面征百機位歐洲作家比較客觀的評論。

賽爾說:

《古蘭經》 《古蘭經》

《古蘭經》的文體,通常是優美而且流利的……。在許多地方,尤其是在描寫上帝的尊嚴及其德性的地方,《古蘭經》的文體,是莊嚴而且堂皇的,它能迷惑聽眾,連穆罕默德的敵人,也有承認真魔力的,由此可以想見他的成功到了什麼程度。

巴麥說:

阿拉伯最優秀的作家,對於阿拉伯文學的功績,絕沒有能與《古蘭經》相提並論的,我們對於此點,並不覺得驚奇。

雷因說:

麥加初期的啟示中包含著一個偉大的宗教中最崇高的教義和一個大偉人心中最純潔的德性。

歌德說:

《古蘭經》是百讀不厭的,每讀一次,起初總覺得它更新鮮了,不久它就引人入勝,使人驚心動魄,終於使人肅然起敬,其文體因內容與宗旨而不同,有嚴正的,有堂皇的,有威嚴的——總而言之,其莊嚴性是不容否認的……。這部經典,將永遠具有一種最偉大的勢力。

司騰迎斯博士說:

我們有理由說:《古蘭經》是最偉大的典籍之一。其中宣布關於上帝獨一的最高真理的文辭,是威嚴而且典雅的;描寫人類因順從或違抗上帝的意旨而受報應的文辭,是借高音的鏇律而引動一個富有詩才的民族的想像的;屢次歐對使者(穆罕默德)加以鼓舞和安慰的文辭,是觸動那個民族的樸素的——幾乎是天然的——熱誠的。再加上對他所教導的人民的一個嚴厲的警告,並且敘述古代若干先知的事跡。日常生活在公私的各方面與這新宗教的教義相協調的時候,《古蘭經》的語言,很能適應日常生活的需要。

因此,作為一種文學產品的《古蘭經》,其功績或許不可用富於主觀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先人為主的格言去加以衡量,而應當用它對於穆罕默德同時代的人和他的同鄉人所生的效果去加以評定。它很有力量地、使人深信地對一般聽眾的心靈講話,而將許多離心離德、利害衝突的部落鑄造成一個結實的、組織完密的民族,並且以許多高尚的觀念去鼓舞他們,那些觀念,與直到現在還統治著阿拉伯人意識的一般觀念比較起來,真有天訓之別,再加上《古蘭經》文體的美妙,故能將許多野蠻的部落改造成一個文明的民族,而將一種新的緯線織人歷史的舊經線之中。

繆義爾說:

有史以前,麥加和整個的阿拉伯半島,早已沉面於精神的麻痹之中,猶太教、基督教或哲學的探討,都只有微弱的和暫時的影響,對於阿拉伯人的意識,不過象微風掠過安靜的湖面,處處吹起了漣確,下面的水,仍然保持其原來停止和寂靜的狀態。阿拉伯人浸沉於迷信、殘忍、邪僻……之中。他們的宗教,是一種粗野的偶像崇拜;他們的信仰,是對於鬼神的迷信的恐怖……。回曆紀元(公曆六二二年)前十三年,麥加是死氣沉沉地處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之下。那十三年的工夫究竟引起了什麼變化呢?……猶太教的教義,早在麥地那震動當地人的耳鼓;然而他們聽見了這位阿拉伯的先知驚心動魄的聲調,才從酣睡中覺醒過來,並且突然地跳進一種又新鮮又熱烈的生活之中。

這件奇蹟發生之前,要想在世界上找一個比阿拉伯人更渙散的民族,是很困難的。有一個人站起來,借著他自己的人格和他所宣稱的上帝的引導,居然實現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就是把這些好戰的因素統統聯合起來。”

司密斯說:

這是穆罕默德所宣布的唯一的奇蹟——他自己所謂“永久的奇蹟”,這確是一件奇蹟。

赫什斐爾說:

野蠻的阿拉伯人,由伊斯蘭教迅速地跨進文明的境域,其開化之速,是同等級的任何民族所不及的。就說服的力量、文辭的動人、結構的奇妙這三方面而論,《古蘭經》是不可及的。回教世界上,科學的各部門,都有過奇異的發展,這也不能不歸功於《古蘭經》。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蘭經》抄本

近日從青海省文物局獲悉,由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街子清真寺保管的我國現在年代最早的手抄本《古蘭經》,目前已由南京博物院專家成功修復,青海省有關部門正在向國家文物局申報將其列為國寶級文物。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是我國少數民族撒拉族聚居地。據歷史傳述,撒拉族的祖先來自土庫曼斯坦共和國的馬雪州撒爾赫斯地區。700多年前,撒拉族的祖先由於不堪忍受派系鬥爭,從遙遠的中亞向東遷徙,最後定居在今天的循化縣街子鄉。這部《古蘭經》便是撒拉族祖先當年從中亞帶來的,一直被撒拉族人民視為歷史的見證和傳世之寶,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之一。由於這部的《古蘭經》長期以來一直存放在循化縣街子清真寺里,風化、風蝕非常嚴重,很多地方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6年10月,由中國紙質文物保護修復權威專家,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所所長領銜的南京博物院“青海循化《古蘭經》修復小組”負責,對這部《古蘭經》就地實施保護修復,成功地完成了保護工作。目前,青海文物管理部門正協同有關單位進行《古蘭經》的複製工作,複製完成後將分別存放於青海省博物館和街子清真寺,替代原件進行展覽。

《古蘭經》對人類的挑戰

《古蘭經》 《古蘭經》

《古蘭經》不僅是一部宗教經典,同時又是阿拉伯語言文學的巨著,文辭優美,風格凝重,它在語言文學方面的成就和價值是無可比擬的,其高超的修辭藝術、獨特的藝術形式、振聾發聵的語言魅力,都是無可企及的。文學界所公認的人類歷史上文學價值的最高體現,是人類無法超越的。《古蘭經》向世人宣布:無論阿拉伯人或非阿拉伯人,如果懷疑《古蘭經》,他們都可以擬做整部《古蘭經》或其中的十章,或其中的一章。這種挑戰以及人類的無能擬做就是證明《古蘭經》是安拉啟示的偉大證據。 的確,《古蘭經》的妙文深受歷代東西方文學家的讚嘆。德國偉大詩人歌德曾模仿過《古蘭經》的文學體裁,但沒有成功。阿拉伯人的雄辯的修辭家、傑出的演說家、著名的詩人聽到《古蘭經》後,因《古蘭經》的雄辯修辭而張口結舌,折服於《古蘭經》的辭章,他們的詩人,驚奇不已,目瞪口呆。詩人的詩意、演說家的靈感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所有的修辭和雄辯面對《古蘭經》的雄壯不復存在了。如當時一位反對先知的文人沃利德·本·穆厄伊爾感嘆地說:“指安拉發誓,我從穆罕默德那里聽到的,既不是人類的語言,也不是精靈的語言。它甘美而典雅,豐富而磅礴!”. 關於這種挑戰《古蘭經》的方式先是要求阿拉伯人擬作整部的與《古蘭經》相似的著作。《古蘭經》說:“你說:你們拿來發自安拉的,比它倆更能引導人的經典吧!如果你們是誠實的,我就跟隨它。如果他們沒有應答你,那么,你當知道:他們只是追隨自己的私慾,誰比無有發自安拉的引導,且追隨自己的私慾之人更迷誤呢?的確,安拉不引導不義的民眾。”(28:49,50)阿拉伯人為此而張皇失措,不知怎樣才能擬作類似的經文,他們企圖回擊這種挑戰,然而卻無能為力。因此,我們又看到了《古蘭經》夜行章中曉喻他們說:他們絕不能擬作,甚至人類,精靈全部聯合起來,也無能夠擬作類似《古蘭經》的經文。安拉說:“你說:如果人類和精靈聯合起來擬作類似《古蘭經》的經文,他們絕對不能擬作出來。即使一部分幫助一部分也不能。”(17:88)對此《古蘭經》對他們的挑戰又讓了一步,不要求擬作整部的《古蘭經》。只要求他們擬作十章《古蘭經》。呼德章中說:“不然,他們說:他編造了《古蘭經》。你說:你們編造類似《古蘭經》中的十章來,如果你們是誠實的。你們可以召喚你們能召喚的人來幫助,如果你們沒有應答,你當知道:那《古蘭經》只以安拉的本知而降示的,只安拉是受崇拜的主,你們順從了嗎? ” (呼德章:13、14)然後,《古蘭經》又做了一次讓步:要求他們擬作一章類似《古蘭經》的經文。這是最嚴厲的挑戰了。安拉說:“如果你們懷疑我降示給我的僕人的經典,那么,你們就擬作類似的一章吧!如果你們是誠實的,你們除安拉外,號召你們的證人吧!如果你們未曾這樣做,其實,你們絕對做不了,那么,你們就當提防火獄——它的燃料是人和石頭,為不信道者所備下的。”(2:23、24)這並不是人的判決。因為對於智者發出的這種挑戰, “你們擬作…..”、“你們拿來……”象是強制性的一樣,強制的事情是難的,是不可能的。因為,少有理智者都會認為大地上不可能沒有類似他的強者。阿拉伯人聽到了挑戰的經文,那經文在他們之間宣傳,他們也互相轉告,然而面對《古蘭經》的這種挑戰,越發顯示出了他們的軟弱和無能,他們只得承認,他們無能應戰。歷史變遷,代代更替,每個時代的博學家、文學家、雄辯家、批評家、著作家,卻不得不招認自己的無能,承認自己無法達到《古蘭經》的那種修辭法及其雄辯。至今無人應戰。

千年《古蘭經》現身

千年前《古蘭經》手抄本現身甘肅東鄉。2010年12月上旬,在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哈穆則嶺拱北發現了一部極其珍貴的約千年以前的《古蘭經》手抄本。近日,由甘肅省文物鑑定委員會邀請7名國內外知名學者對該手抄本進行初步鑑定,定級為國家一級文物,可能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之一。這部手抄本《古蘭經》所採用的封面風格、彩繪藝術、書法字型及紙張均起始於公元8-9世紀,綜合該手抄本的書法字型、紙張、彩繪、傳承信息、成書及修補的時間差等,專家判斷其抄寫年代上限為公元9世紀,下限為公元11世紀,有1000年左右的歷史,有可能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之一。
古老的裝訂 古老的裝訂
 
對開經文 對開經文
 

伊斯蘭教經訓典籍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和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初誕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目前世界上有10億多信徒,他們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國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亞、西亞、東南亞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 

全世界最暢銷的15本書

聖經可謂是史上最暢銷的書。那么,除掉它之外,哪些書能拔得頭籌呢?毛澤東的“紅寶書”緊隨其後排在第二,接下來的就比較意外了。宗教書籍占領了榜單的前半部分,餘下則大多是魔幻系列。從這張榜單中,是否能看清我們自己作為人類的本性?
《毛主席語錄》 | 《古蘭經》 | 《新華字典》 | 《摩門經》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 《無人生還》[書籍] | 《指環王》 |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 《達文西密碼》[書籍] | 《哈利·波特與密室》 | 《麥田守望者》 |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 | 《賓虛:基督的故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