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茲布

希茲布(Hizb) 劃分《古蘭經》篇段的稱謂之一。阿拉伯語音譯,意為“段落”。

主要內容

用以表示《古蘭經》誦讀中所達到的進度,即把一定數量的篇幅劃為一個“段落”。一般每卷(Juz’,朱茲伍)分為兩個“希茲布”,每個希茲布相當於1/2卷。全經30卷遂分為60個“希茲布”。在通行的各種《古蘭經》刊刻版本中,都附有“希茲布”的特定標誌。在《古蘭經》的篇幅劃分中,每兩個“希茲布”之間又被細分出3部分,它們的稱謂是:“魯布爾”(Rub‘,即1/4)、“尼斯夫”(Nisf,即1/2)、“塞拉塞·艾爾巴爾”(Thalathah Arba‘,即3/4)。每卷均據此劃為層次更細、數量均勻的小段落,不少版本都在相應位置逐一標明。但廣大穆斯林讀者較重視“朱茲伍”(卷)的劃分,對逐層細分的小段落未形成較深的概念。

伊斯蘭教經訓典籍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和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初誕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目前世界上有10億多信徒,他們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國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亞、西亞、東南亞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