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里聖訓實錄》

《布哈里聖訓實錄》

《布哈里聖訓實錄》是布哈里費時十六年,從一千零八十位學者蒐集了六十萬段傳述,經過篩選,彙編成布哈里聖訓實錄。它是伊斯蘭遜尼派最具權威性的六大聖訓集,與穆斯林聖訓實錄並稱為聖訓兩真本;除古蘭經外沒有比聖訓兩真本更可靠的伊斯蘭經典。是穆罕默德的言行彙編,共分為九十三冊,涵括伊斯蘭信仰,法律,經濟,政治,家庭,戰爭等方面的內容。二十世紀初開始在中國西北流傳,是清真寺經教育的主要教材。

基本信息

簡介

布哈里聖訓布哈里聖訓

布哈里聖訓實錄》、《穆斯林聖訓實錄》、《艾布•達吾德聖訓實錄》、《提爾米奇聖訓實錄》、《伊本•馬哲聖訓實錄》、《南撒一聖訓實錄》、伊瑪目•馬里克的《穆宛塔》、伊瑪目•艾哈邁德•罕百里的《穆斯奈德》、艾布•達吾德•塔亞麗思的《穆斯奈德》,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文本。其中,前六部常常被稱作SihahSittah,即六部真實可靠的聖訓。而布哈里和穆斯林的聖訓輯錄尤其受到尊重,它們被稱作兩大聖訓純真本。那些被接受為完全可靠的聖訓就包涵在這兩部優秀的聖訓集當中。

特點

《布哈里聖訓實錄》全書總計99篇,3450節,始之於“天啟章”終之於“一神教章”。布哈里不僅是位天才式的聖訓學家,而且也是位法學家,這對《布哈里聖訓實錄》有著深遠的影響,全書每一章節無不體現著他的法學觀,與其它聖訓學家最大的不同點是:他根據自己的法學觀,把聖訓分成諸如買賣、婚姻、契約、作證、戰爭等不同章節分門別類加以整理記載。有時甚至把一段聖訓按不同內容分割開來,分別歸於不同的章節,他的這種法學觀和收集聖部時細緻入微的態度,及以“最完整的傳述紀系”的編纂的方法,構成了被後世學人稱之為“布哈里的條件”,說的再細緻點,即傳述者必須具備忠實可靠,品德公正,謹慎認真,思維正常,觀點正確等條件。“布哈里條件”深深影響著後世的聖訓學家。

作者

布哈里於希吉萊歷194年(公元810年)10月13日(星期五聚禮日)出生在中亞文化古都布哈拉(今[1][2]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他的全名是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本•伊布拉欣•本•穆厄伊爾•本•白爾迪茲拜•嘉爾菲(MuhammadIBNIsma’ilibnIbrahimibnAl-mughairibnBardizbahAl-ja’fi),別名艾布•阿卜杜拉(Abu‘Abdullah),人們習慣稱他為“布哈里”(Al-bukhari),即“布哈拉人”的意思,因為他出生在布哈拉。“白爾迪茲拜”在波斯語中是“農夫”的意思,因此,史學家們認為,布哈里的祖上為中亞農家。布哈里的曾祖父穆厄伊爾在當時布哈拉總督亞瑪尼•嘉爾菲(Al-yamanAl-Ja’fi)手下歸信了伊斯蘭教,來到布哈拉定居,故其姓氏歸屬於“嘉爾菲”。布哈里的父親伊斯瑪儀是當時一位很有學識的聖訓學家,曾師叢著名聖訓學家馬立克等人學習過聖訓。不過布哈里並沒有得益於父親的學問,因為就在布哈里很幼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布哈里是在母親的照料下長大的。

布哈里幼時一度患上眼病,幾乎雙目失明。他的母親異常痛苦,卻無能為力,只能無數次地祈禱真主。後來布哈里的雙眼竟奇蹟般地復明,母親便送他到當地國小堂學習。布哈里天資聰明,勤奮好學,10歲左右就能背誦全部《古蘭經》和大量聖訓,顯露出超群出眾的才華。布哈里雖未能受教於父親,但父親留下一份相當可觀的遺產卻使他受益匪淺,使他在今後的歲月里擁有足夠的川資負笈求學,週遊四方。16歲那年,即希吉萊歷210年,布哈里隨同母親和哥哥艾哈曼德前往麥加朝覲,這是布哈里第一次出門遠行。朝覲結束後,母親與哥哥返回故鄉,青年布哈里則留在聖地求學。布哈里十分珍惜在聖地的時光,尋名師,訪益友,記筆記,背聖訓,孜孜不倦地學習,為他一生的學術成就,特別是在聖訓學領域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就在這個時期,布哈里開始著書立說了。布哈里回憶說:“我18歲的時候,在麥地那先知的陵旁,在夜晚皎潔的月光下,寫成了《聖門弟子和再傳弟子的教法判例》和《歷史大集》。”《歷史大集》是一部歷史人物的傳紀性著作,收錄了許多著名歷史人物。研究和考察歷史人物,特別是聖訓傳述人的生平,是聖訓研究的基本功之一。

此後,布哈里開始四處遊學,不辭辛勞,如饑似渴地蒐集聖訓。他到過撒馬爾罕、巴爾赫(呼羅珊地區名城,在今阿富汗境內)、木鹿(呼羅珊地區名城,在今阿富汗境內)、內沙布爾(呼羅珊地區名城,在今伊朗境內)、雷伊(在今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為歷史文化名城)、巴格達、巴斯拉、庫法(在今伊拉克境內)、麥加、麥地那、瓦西特(在今伊拉克境內,位於巴斯拉和庫法之間)、埃及、大馬士革、開塞利、阿斯凱隆(在今巴勒斯坦,濱臨地中海)、霍姆斯(在今敘利亞境內)等許多地方。從阿拉伯半島到兩河流域,從北非洲到中亞、西亞,到處都留下了布哈里的足跡。布哈里回憶說:“我到過沙姆、埃及;兩次到過美索不達米亞,四次到過巴斯拉;留駐希賈茲六年;我與聖訓學家們一起到過庫法和巴格達的次數之多,連我自己也記不清了。”布哈里師從許多聖訓學家,同時也為許多弟子傳授所學,可謂先生眾多,弟子無數。布哈里回憶說:“我從1080位先生處聽錄了聖訓,他們都是聖訓學的大學者。”這些人大都是當時有名的聖訓學家,其中還有聖門再傳弟子及三傳弟子。僅《聖訓實錄》收入的有名有姓的先生就有289位,至於聽過布哈里授課的人就更是不計其數了。布哈里成名後,每到一處,都備受歡迎。他一設帳講學,人們便蜂擁而來,聽他授課。先後聽過布哈里授課的人多達九萬人!其中一些人後來都成為很有造詣的大學者,如著名聖訓學大師穆斯林、奈薩儀提爾密濟等。

希吉萊歷250年,布哈里到了內沙布爾。聖訓學大師穆斯林在談到當時布哈里受到的歡迎盛況時說:“當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來到內沙布爾時,內沙布爾人熱烈地迎接了他。我不曾見過任何一位總督或學者受到過如此隆重的接待。”布哈里在內沙布爾住下,設帳講學,人們紛紛前來聽講,講堂的庭院常被擠滿,有時甚至連房頂上都是人。不久,布哈里因思念故鄉而回到布哈拉。故鄉的人們同樣熱情地歡迎他,他在清真寺內繼續講學。布哈拉總督哈立德•本•艾哈曼德•祖黑里(KhalidibnAhmadAl-zuhli)因慕其聲名和學問,派人來要布哈裡帶著《聖訓實錄》及歷史著作去給總督的子弟們講授。布哈里對總督使者說:“你告訴他,我不會讓知識受辱,不會帶著它低三下四地去進王公權貴的門。如果他需要這些知識,讓他到我這裡來,到我的家裡或清真寺里來。”“如果這不能使他滿意的話,那么,他有權有勢,讓他阻止我的講座吧,以便在後世的日子,在真主那裡我也有理由說我並沒有隱匿知識!”布哈里沒有卑躬屈膝、摧眉折腰地去事權貴,而是捍衛了知識和學者的尊嚴,體現了一代大師的高貴品格和凜然氣節。就這樣,布哈里激怒了總督大人,再加上他涉嫌《古蘭經》受造問題的爭論,被迫又一次離開故鄉,應邀前往撒馬爾罕。在抵達撒馬爾罕附近的小鎮哈爾旦克(Hartank)時,因欲看望小鎮親戚,又聽說撒馬爾罕有一些人不歡迎他,他便在此鎮住了下來。不久便身染重病,他自己也感到不久於人世,便時常徹夜祈禱。不到一個月,撒馬爾罕又派人來接他,他答應出發,穿上靴子,纏好頭巾後,朝著座騎走了二十幾步,這時他說:“請扶我回去,我不行了!”於是人們扶他回到屋裡,他祈禱很長時間後躺下來,大汗淋漓,不多時,便溘然長逝了,時在希吉萊歷256年開齋節之夜,享年62歲(差13天)。

伊斯蘭教經訓典籍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和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初誕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目前世界上有10億多信徒,他們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國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亞、西亞、東南亞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