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達維古蘭經注》

《拜達維古蘭經注》

波斯《古蘭經》注釋家納綏爾丁·拜達維(?~1286)編著,是13世紀伊斯蘭教遜尼派經注之一。

簡介

13世紀伊斯蘭遜尼派經注之一。為波斯《古蘭經》注釋家納綏爾丁·拜達維(?~1286)編著。原名《啟示光輝和經義奧秘》 ,後以《拜達維經注》聞名於世。編著者在研·究 《古蘭經》和編此經注的過程中,吸取了宰邁赫舍里的《凱沙甫古蘭經注》和法赫魯丁,拉齊的《拉齊經注》的精華,取二者之長,對《古蘭經》經文的語言文字、修辭章法及所涉及的各種問題進行全面注釋,並涉及各家對《古蘭經》的不同讀法。該經注文字流暢,結構嚴謹,邏輯性強,東方遜尼派經院教育和中國西北地區清真寺經堂教育多將其作為講學教材。因該經注學術價值較高,故先後有謝赫·扎德(?~1544)、希哈卜·赫法吉(1569~1659)和薩迪·埃芬迪等學者分別為其作注,其中以謝赫·扎德的腳註最為詳盡。《拜達維經注》已由一英國學者擇要譯為英文本。(馬賢)

伊斯蘭教經訓典籍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和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初誕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目前世界上有10億多信徒,他們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國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亞、西亞、東南亞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