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方家胡同國小坐落於方家胡同15號與17號兩大院落,始建於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校園環境優美,古香古色的王府建築與學校的國學文化辦學特色相輔相成。
學校緊鄰國學文化重地----國子監,著名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曾任我校的校長,他優秀的人品、文品,不僅為學校積澱了濃厚的文化底蘊,更賦予了方家國小一種寶貴的精神,——老舍精神。
我們一直把發揚老舍精神作為學校的追求,老舍先生的思想精髓重在愛國,我們把繼承發揚老舍愛國精神定位於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國學文化上,全面開展國學文化教育。
提出了“發揚老舍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發展創新思維,辦出精品學校”的辦學目標。力爭使師生在國學文化的學習中感悟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文化魅力,培育以愛國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達到學生長知識,增才能,教師精技能,促發展,學校顯特色,創品牌的效果。
辦學特色
長期以來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古詩文誦讀、國學文化小導遊、保護文物小分隊等各種豐富多彩的國學文化學習、宣傳活動,並開展了書法、中國象棋、國畫、曲藝等興趣小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國學文化的魅力。
學校十分重視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多年來被評為“東城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排球)”的特色校,多次在區級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排球隊員也因此被附近的重點中學選走。另外,每周一的下午,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我們組建了計算機、英語、數學思維訓練、圍棋、書法、朗誦、剪紙、航模、合唱隊等興趣小組,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們也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取得了豐厚的碩果。由於我校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每年的畢業生都得到了就讀中學的好評。
學校嘗試著把閱讀、寫字、美術、手工等幾門課程整合在一起。先從這幾門學科入手,積極推進校本課程的實施,按年級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如:閱讀課上,一、二年級學習老舍的兒歌;三、四年級學習老舍的散文、雜文;五、六年級學習老舍的長、短篇小說並學演話劇。再如:寫字課上有計畫地安排練習軟、硬筆書法;而美術、手工課要使學生掌握我國傳統的剪紙、布貼、泥塑等技藝)最後各學科的作品除展覽外,還可以讓學生以這些作品為內容,設計出成套的郵票,與我校近年教育方面提出的“方寸之間看世界”的郵票設計活動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為培養學生學有特長打下基礎。2005年被全國集郵聯合會授予“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範基地”稱號。
歷史沿革
學校始建於1906年,位於東城區安定門內方家胡同,到現在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的前身為北平國民第十七國小,是當時京城為數不多的公辦國小之一。著名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1918—1920年)曾任我校第三任校長。當時正是“五.四”運動時期,老舍先生到校後,以滿腔熱情,發揮才智、特長辦學,實行新的學生管理辦法,用新的思想啟發、教育學生,使學校形成了關心國家大事、刻苦學習的良好學風。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校長都嚴格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嚴謹辦學,使我校良好的校風不斷得以發揚光大。“尊師、愛校、奮發、進取”八個大字作為校訓,將全校師生緊密團結在一起,攜手並肩地為辦出學校特色而努力。
2005年7月我校與國學國小整合,增強了是師資力量,擴大了辦學規模。學校以“發揚老舍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發展創新思維,辦出精品學校”為辦學目標,以發揚“國學文化”為辦學特色,把校訓重新改為“發揚老舍精神,做真、善、美的人。”
師資力量
學校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教師隊伍,在校領導的帶領下,老師們積極進取、勇於追求,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已經取得本科學歷和正在讀取本科學歷的教師已達到全校教師總數的53%。每一位教師都在辛勤地用自己精湛的技藝教育、培養著一批批祖國的花朵。
學校設施
學校於1985年翻建後,辦學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學校在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投入大量辦學經費建立了多媒體、計算機、美術、音樂、自然等專業教室,並在各教室安裝了現代化教學設備,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教育的作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學校從學生的角度著想,教室的後面,為每一位學生安置了儲物櫃,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方便。
獲得榮譽
近年來,學校連續獲得“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特色校”、“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範基地”、“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基地成員校”、“東城區文明單位”“東城區文明單位標兵”、“東城區體育達標先進單位”、國家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先進集體、“北京市中國小健康促進校”,學生社團保護文物小分隊和快樂陽光導遊團多次在校內外開展活動,受到領導的好評,並在北京電視台播出,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被雙雙命名為東城區百支知榮辱學做人先鋒隊,我校的紅領巾集郵社團被評為全國少先隊優秀社團,均在全區大會上進行過風采展示。
我校的付凱、賈柳麟2名學生被評為東城區“十佳”少先隊員。2008年學校被評為東城區素質教育特色校,2009年被評為東城區校本課程先進校。
北京東城區國小名錄
北京東城區國小名錄,你知道多少?本任務就來細數東城區的各國小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