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座談會
教育技術處主任包同岐在談大校長對電教的支持時激動地說:四十二中在全市比較早地建立了校園網,鼎言校長力主投入較大的資金來建設。四十二中校園網,在天津市在全國都是比較先進的,幾乎屬於首創。在設備安裝調試過程中,校長始終沒有離開過實驗室,在套用的時候也反覆強調,設備只許用壞,不許放壞,有好的不要使差的,有新的不要給舊的,一定要把設備用好。我們的設備不是全國最先進的,但是我們用這些設備取得的成績一定要是全國最先進的、最高的。校長一直給我們的理念,就是科學務實。
評價研究
包同岐(課程專家/團隊)過程性評價的可操作性的支撐或保障是什麼,怎樣才能實現。教師們需要橫向交流,互相借鑑。
你在學生學分認定方面有些什麼好的做法?有什麼困惑?作者:洪英(高中信息技術新疆和田信息技術班)
信息技術學分認定的困惑
1、課時比較緊張,所以要保證過程性評價的有效性,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軟體平台來支撐,使評價簡單易行。採用哪種軟體平台比較好呢?
2、看到學習資料中介紹利用學生部落格、電子檔案袋這兩種典型的成長記錄袋的形式來開展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這兩種方式具體如何實施?
包同岐(課程專家/團隊)
評價,特別是過程性評價,現在重形式較多,談績效的很少,也就是效率和效果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新課程不可迴避的問題,也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師落實新課程創新發展的一個切如點。評價是需要可操作性作為支持的,若形式熱鬧,而內容沒有落實,那這個評價是不足的,是難以堅持和推廣的。評價的方式與方法是這次新課改力圖解決的問題,我們要從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角度去思考評價的方式和方法,從是否具有實際操作性去實踐,在需求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本身進行評價的支撐,若能夠比較好的套用,那就是評價的成功,就是成果,就可能成為樣板。
你在學生學分認定方面有些什麼好的做法?有什麼困惑?作者:蔡萬華(高中信息技術新疆吐魯番信息技術班)
我在多年的教學中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由於信息技術不被學生所重視,所以教師在評價這個方面一定要認真。凡事都怕“認真”二字,不論我們採取什麼樣的評價機制,如果教師能對每一位學生認真、負責地去評價,而不是流於形式怎么複雜多樣,都能收到一定的評價效果。希望各位同行嘗試創新!
在學生學分認定方面做了如下工作:(1)考勤。每次上課或快下課時都點名,到最後期末考核時將成績計入最後成績;如果連這門課都不來上的話,那還談什麼信息技術素養和人文素養呢!(2)平常上課時完成任務、提問等情況。根據提問難度和回答情況以及在巡視過程中觀察到學生學習過程情況和最後完成任務情況,給出分數;(3)期中成績。這和平常的算法差不多,4)期末成績。算法和期中差不多,不過內容多了,難度上要比期中稍難一點,要求高一點。最後,綜合以上成績,考勤連續5次以上不到者,不能得“優”;平時連續三次有D者,不得優;期中、期末都得A(符合前兩個條件)者,為優;依次類推。
存在的困惑:以上對學分認定的工作,都是我自己組裡弄的,熱情也不是很高,因為打不打成績好像也沒人管,無所謂,只是自己覺得一學期過去了,這也是給學生和家長和學校一個交待,信息技術課參加高考的評論已經很多了,希望能有個統一的評價標準。
1、由於任課教師的工作量過大,而且教師個體之間評價認識也是有差異性的,因此建立專門的學分認定組織,既減緩教師的工作壓力,也有利於學分認定的客觀性;
2、在一個地區實施同一個評價硬體平台;
3、信息技術課教師的工作量較大,能否出台一個信息技術教師工作評定辦法,符合信息技術課程特色,與其他學科有所區別。
包同岐(課程專家/團隊)
“認真”二字非常好,我們要想有所創新和成就就要認真,連我們自己當事人都不認真,還有誰來認 真,“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還要靠我們自己。
天津市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榮譽性、又有專業性的教師稱號。特級教師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為培養一批適應天津市建設需要、引領天津教育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名師,樹立天津教育形象,為我國課程改革起到引領作用。為此創建詞條,張揚天津市特級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