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雞

勺雞

勺雞(學名:Pucrasia macrolopha):體長390-630毫米,體重750-1100克。體形適中,頭部完全被羽,無裸出部,並具有枕冠。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2枚短甚,第2枚與第6枚等長;第4枚稍較第3枚為長,同時也是最長的。尾羽16枚,呈楔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的約長一倍。跗蹠較中趾連爪稍長,雄性具有一長度適中的鈍形距。雌雄異色,雄鳥頭部呈金屬暗綠色,並具棕褐色和黑色的長冠羽;頸部兩側各有一白色斑;體羽呈現灰色和黑色縱紋;下體中央至下腹深栗色。雌鳥體羽以棕褐色為主;頭不呈暗綠色,下體也無栗色。 棲息於針闊混交林,密生灌叢的多岩坡地,山腳灌叢,開闊的多岩林地,松林及杜鵑林。生活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之間。分布於阿富汗,中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雄性成鳥

勺雞 勺雞

頭頂棕褐,冠羽細長,同色而較棕,再後有更長的黑色而具輝綠色羽緣的枕冠向後延伸;頸側在耳羽後面下方有一大形的白色塊斑(約20×30毫米);下眼瞼具一小白斑;頭的餘部包括頦、喉等均為黑色,而帶暗綠色的金屬反光;喉部反光較差淡;頸側白斑後面及背的極上部均淡棕黃色,形成領環狀,羽片中央貫以乳白色縱紋;上體羽毛呈披針形,概紫灰色,內外翈各具一個黑色沾栗的稍闊縱條,兩者合成“V”形,兩者之間並具蟲蠹狀黑斑所成的縱條一對,沿著白色羽乾的兩側:尾上覆羽及中央尾羽,其中部為褐灰色,再外為“V”形栗色縱帶,栗帶的內外兩側並緣以黑色,羽緣灰色:外側尾羽灰色,具三道黑色橫斑,近端黑斑較寬,其餘二黑斑較窄,並在羽緣處前後相連,各羽末端均為白色;肩羽大都棕褐色,貫以白色或皮黃色羽乾紋,並於羽端近處雜以絨黑色塊斑;翅上覆羽黑褐,而具灰色雜以黑褐色細點的軸紋及純灰羽緣,羽乾白色;初級飛羽黑褐,並具棕白色羽端,第2至第6枚的外翈還緣以棕白色寬邊,次級飛羽黑褐,雜以棕褐色蟲蠹狀細斑,並具同色的羽緣和羽端。下體中央自黑喉以至下腹概染栗色;下腹羽基黑褐,端部淺栗棕;體側與上體相似,但灰色較淺淡,黑紋較窄;尾下覆羽暗栗,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

虹膜褐色;嘴黑;腳暗紅色。  

雌性成鳥

勺雞(雌雞和雛雞) 勺雞(雌雞和雛雞)

額頭頂及冠羽等羽基黑色,羽端棕褐:較長的外側冠羽大都棕色,雜以黑斑,並具黑色羽緣;眼後有一寬闊的棕白色而密綴以黑點的眉紋,向後延伸至後頸;頭側棕褐,頸側栗褐,均雜以黑斑;頦、喉及耳羽下的一大塊斑均白沾棕;在頦、喉等與耳羽下塊斑之間有一對黑色顴紋,向後伸至頸基處各擴大為三角形黑色塊斑,左右幾相連合而圍著白色的喉部;這些顴紋和塊斑的羽色都是棕白色,羽緣均黑,彼此相疊;因而外呈黑色;上體大都棕褐色,各羽密布以黑褐色蟲蠹狀斑,並貫以淺淡色羽乾;上背黑斑特大而著,羽乾紋粗著,大多還沾葡萄粉紅色;尾上覆羽與下背同色,但中央具粗著黑斑或“V”形黑紋,羽乾紋淺栗;較長的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均棕褐色,而具鈍栗近黑色斑點和橫斑,羽端棕白;外側尾羽與雄鳥相同。肩羽絨黑,羽緣棕褐而具黑斑,羽乾棕白;兩翅覆羽與背略同,但棕褐色較淡,黑斑較少,羽乾純白;飛羽與雄鳥相同。下體自喉以至下腹包括兩脅,大都淡栗黃色,各羽近羽基處具有黑色塊斑一對,二塊斑之間並雜以黑色細斑兩行,羽乾棕白;下腹中央白色沾棕,各羽亦具黑色細斑兩行,羽乾棕白;下腹中央白色沾棕,各羽亦具黑褐色塊斑一對,不過更加寬闊而顯著;尾下覆羽栗紅色,羽端潔白,栗紅色和白色之間有一黑色細線為界。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腳及趾等均暗紅色。  

雛鳥

全身被以軟絨,在頭部較短。頭頂皮黃色,後頭有一狹窄栗帶:眼的前方和上方以及耳區均具栗紋;後頸亦皮黃;上體餘部栗;肩和兩翅棕褐,肩羽及內側翼羽均有小栗點,翅上大覆羽的末端皮黃;下體概淡皮黃色,胸羽污黃。  

大小量度

勺雞(河北亞種為例)
體重(g)體長(mm)嘴峰(mm)翅長(mm)尾長(mm)跗跖(mm)
雄性(♂) 760-1184 530-626 22-27 205-225 182-255 57-67
雌性(♀) 900-1000 395-518 19-24 165-210 107-180 46-58

 

棲息環境

棲息於針闊混交林,密生灌叢的多岩坡地,山腳灌叢,開闊的多岩林地,松林及杜鵑林。生活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之間。棲息高度隨季節變化而上下遷移。喜歡在低洼的山坡和山腳的溝緣灌木叢中活動。分布區域內,西部及北部的個體于海拔1200-4600米間做季節性遷移,但在東部只見於海拔600-1500米處。  

生活習性

勺雞雄鳥和雌鳥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情機警,很少結群,夜晚也成對在樹枝上過夜。雄鳥在清晨和傍晚時喜歡鳴叫,沙啞的嗓音就像公鴨一樣,故在中國四川產地稱它為“山鴨子”。秋冬季則結成家族小群。遇警情時深伏不動,不易被趕。槍響或倒樹的突發聲會使數隻雄鳥大叫。雄鳥炫耀時耳羽束豎起。常在地面以樹葉、雜草築巢。  

以植物根、果實及種子為主食。主要是雲杉、樺樹、苔草、鱗毛蕨等木本、草本和矍類植物的嫩芽、嫩葉、花以及果實和種子等,已經記錄到的種類多達43種。此外也吃少量昆蟲、蝸牛等動物性食物。

叫聲易與其他雉類分。響亮、震耳的粗獷叫聲khwa-kha-kaak或kok-kok-kok…ko-kras遠外可辨。倒數第二音高,但重音在最後。  

分布範圍

勺雞的分布分東西兩段,西段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印度北部和尼泊爾;東段在中國境內,兩段之間不連續,而且在各段中也呈現不連續分布。分布於華北以南的廣大地區,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中部及東部。  

勺雞分布圖 勺雞分布圖

繁殖方式

勺雞繁殖地點的巢址選在林緣附近,坡度適中,坡向南或者東南、下坡位,巢向向陽;視野開闊、離水源近並有巢材的地區,巢為地面巢,能遮風避雨;巢周圍有棲材、沙浴場。勺雞巢穴處的植被有喬木、灌木、草本差異不明顯,都有一定數量的喬灌草。  

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樹葉、雜草築巢,巢置於灌叢間的地面上,呈碗狀。每窩產卵5-7枚,卵白色或乳黃色,帶不規則淺紅或茶褐色的粗斑點。孵卵以雌鳥為主,孵化期26-27天,雛鳥出殼後能獨立活動。雛鳥很有特點,全身密被絨羽,眼前方、上方及耳羽栗色,上體栗色,其餘為栗黃色,頭後部有一條栗色的橫帶。  

亞種分化

勺雞(10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勺雞印度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bethelae Fleming, 1947
2. 勺雞克什米爾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biddulphi G. F. L. Marshall, 1879
3. 勺雞阿富汗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castanea Gould, 1855
4. 勺雞東南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darwini Swinhoe, 1872
5. 勺雞安徽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joretiana Heude, 1883
6. 勺雞指名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macrolopha Lesson, 1829
7. 勺雞雲南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meyeri Madarasz, 1886
8. 勺雞尼泊爾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nipalensis Gould, 1855
9. 勺雞陝西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ruficollis David & Oustalet, 1877
10. 勺雞河北亞種 Pucrasia macrolopha xanthospila G. R. Gray, 1864

 

種群現狀

全球的數量規模並沒有被量化,但被描述為普遍和相當常見的品種。東南亞種和安徽亞種的個數可能少於10,000隻。中國的數量規模估計為C.100-10,000個繁殖對。

廣布於中國遼寧省以南至西藏東南部的中部地區。勺雞雖然分布區範圍較大,但分布區不連續,每地的數量都不多,例如安徽大別山的安徽亞種密度為每公頃0.12-0.23隻;四川北川、寶興、南坪等地的陝西亞種的密度分別為每公頃0.02、0.05和0.007隻;寧夏六盤山的河北亞種密度為每公頃0.01隻等等。

物種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棲息地破壞,中國東部人口密集,林砍伐和農業開發等人類行為對勺雞構成了威脅。另外作為食物被捕獵。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綱

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 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  
角赤頸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黑頸鸕鶿黃嘴白鷺岩鷺海南虎斑(開鳥)、小葦(開鳥)、彩鸛彩䴉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鴛鴦、其他鷹類隼科(所有種)、黑琴雞柳雷鳥岩雷鳥鐮翅鳥花尾榛雞雪雞(所有種)、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黑鷳白鷳原雞勺雞白冠長尾雉錦雞(所有種)、灰鶴沙丘鶴白枕鶴蓑羽鶴長腳秧雞姬田雞棕背田雞花田雞銅翅水雉小杓鷸小青腳鷸灰燕鴴小鷗黑浮鷗黃嘴河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黑腹沙雞綠鳩(所有種)、黑頦果鳩皇鳩(所有種)、斑尾林鴿鵑鳩(所有種)、鸚鵡科(所有種)、鴉鵑(所有種)、灰喉針尾雨燕鳳頭雨燕橙胸咬鵑藍耳翠鳥鸛嘴翠鳥黑胸蜂虎綠喉蜂虎犀鳥科白腹黑啄木鳥闊嘴鳥科(所有種)、八色鶇科(所有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