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赤田鎮](/img/8/e69/ml2ZuM3X3gzNyAzM0UTN4gDNzITM5EjM0YjMwADMwAzMxAzL1U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赤田鎮地處奉新縣東南部,東鄰安義縣,南毗高安市,素有奉新“南大門”之稱。赤田鎮政府駐地在緊靠奉新至南昌幹線公路的十五里亭,距奉新縣城8公里,與南昌相隔僅50公里。赤田鎮面積120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場),124個村民小組,城鄉居民6424戶,人口30100人,耕地面積為46907畝(水田41270畝,旱地5637畝),林地7萬畝,水庫山塘161座,水面4萬餘畝。
簡介
赤田鎮原為羅塘公社,1984年3月改為羅塘鄉,1984年12月更名為岡咀鄉,1986年底更名為赤田鄉,1999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設鎮。
赤田鎮區位優勢明顯。奉(新)—南(昌)省道穿鎮而過,為奉新、靖安至南昌、宜春等地的必經之處,赤田鎮內村村通公路(已有6個村修通水泥公路),交通便利,電力充足,通訊發達,輻射力強。該鎮資源廣博,物產豐饒。公路以南屬丘陵地帶,壠田坡地,錯落有致,林茂糧豐,百業在興;公路以北大平川,田地肥沃,物產富饒。有豐富的農副產品可供運銷和深層次加工;有充足的土地、山林、水面以及高嶺土等地下礦產資源可供開發和利用;有優越的條件發展工業,商貿和運輸行業。
經濟發展
![(圖)赤田鎮](/img/6/5f6/nBnauM3X2IDN2ATM4MTN4gDNzITM5EjM0YjMwADMwAzMxAzLzU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自1978年以來,赤田鎮經濟發展迅速。2004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1.5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7600萬元,工業總產值7400萬元,財政收入643.9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3326元。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了以優質稻為主,花生、大豆、玉米、油菜、芝麻、紅薯為輔,林果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全面發展的格局。赤田鎮辦企業打破行業,區域和部門界線,運用兼併、拍賣、買斷等形式全部進行了改制。赤田鎮私營企業和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有磨具磨料、建築建材,鑄造加工、水產養殖、畜牧良種繁育,以及農副產品加工等私營企業58家,戶辦、聯戶辦企業294個,個體運輸戶230戶,個體工商104戶。赤田鎮先後引進投資1.2億元的恆昌棉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投資4000萬元的天順紡織有限公司以及投資1500萬元的恆明壓縮機有限公司在馮田工業區落戶。
基礎建設
![(圖)赤田鎮](/img/e/039/nBnauM3XyQDO5EjMyYzMwETNzITM5EjM0YjMwADMwAzMxAzL2M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赤田鎮政府駐地系1990年經上級批准,1992年正式搬遷的新興集鎮,建成面積3.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一心”(以赤田大道與陶仙大道交匯點為圓心)、“二路”(以赤田大道、陶仙大道為主線)、“四區”(行政辦公區、教育衛生區、文化娛樂區、商業服務區)的新型集鎮格局。該集鎮南北街道長2公里,2條主街道和3條分支街道全長4.8公里,並已全部實現砼硬化,安裝路燈137盞,營造了花壇草圃,主要街道完成了硬化、綠化、亮化工程,集鎮現有居住人口5100餘人。
赤田鎮商業、郵電、通訊、金融網點設施完備;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迅速,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完全國小11所,教學點5個。幼稚園1所,共有教職員工360人,在校學生5000餘人。其中,赤田中學校園面積150畝,是一所教學條件好,內外環境優,活動空間大,配套設施齊的農村中學。赤田鎮衛生院有中、西醫門診和住院部設施,並分別在縣城、赤田、岡咀設了三個醫療點。赤田鎮有文化中心站和有線電視站,村有俱樂部、文化室,初步形成了三級文化網。
歷史文化
赤田鎮人文底蘊豐厚,名勝古蹟甚多。歷史名人有:張勛(1854—1923),字紹軒,赤田村人,清未軍閥、歷任督軍;許振(1827—1899),字仙屏,高崗村人,清未兩河總督、官終廣東巡撫。境內陶仙嶺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歷代名人官吏都視之為風水寶地,歷史名人許振和張勛之墓葬於此為見證。此外,其良好的生態植被,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優越的區位條件,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風景名勝
![(圖)赤田鎮](/img/c/9cc/nBnauM3X2MDO2kTMzQTN4gDNzITM5EjM0YjMwADMwAzMxAzL0U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張勛莊園和許家大院。赤田鎮歷史名人有張勛和曾任兩河總督、廣東巡撫的清未大吏許振,現遺存張勛莊園、張勛老宅、張勛家祠、昆一公祠和許家大院。張勛莊園位於赤田鎮赤田村,始建於1913年,占地2萬多平方米,由光祿大夫第、資政廳、建武廳、謙雲堂家塾、膳食房等構成,建築雄偉壯觀。張勛莊園,雖成危牆深院,散發著歲月滄桑味,仍可讓游觀者想像出當年玉輦縱橫、金鞭絡緯的奢華;許家大院內異樹奇石、畫棟雕梁,建築精美,部分毀於“文化大革命”。
2、陶仙嶺旅遊開發區。在距赤田鎮政府西1.5公里處的陶仙嶺自然風景秀麗,名勝古蹟較多,有陶安的試劍石、陶嶺仙蹤、蔣成古寨、儺坊神跡、雲霧奇峰等,還有兩大名觀遺址-陶仙觀和錦木觀。良好的生態植被環境對為各類動物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棲息條件和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陶仙嶺是一塊未被很好開發的風水寶地,是旅遊投資者的最佳投資場所,現已被奉新縣列為全縣重點旅遊開發區,規劃面積為3平方公里。
另外還有張勛墓群開發、扇子湖水上樂園、駝鳥養殖場、大嶺湖遊覽小區、和尚泉別墅度假區。
物產資源
![(圖)赤田鎮](/img/7/23c/nBnauM3XwEjN2cDO3QTN4gDNzITM5EjM0YjMwADMwAzMxAzL0U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赤田鎮域內物產資源主要有:
1、優質稻:赤田鎮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優質稻、綠色大米種植基地,優質稻種植面積已達6萬多畝,優質米年產量達2400萬公斤。
2、花生、大豆、玉米:赤田鎮大力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高效經濟作物。花生年產量108萬公斤,大豆65萬公斤,鮮玉米棒25萬公斤。
3、林木資源:赤田鎮山地廣博,森林覆蓋率達85%,各種林木蓄積量達115萬m3。其中杉木35萬立方米;松樹64萬立方米;楓、樟、雜木林16萬立方米。
4、瓷土資源:赤田鎮南部儲有豐富的瓷土資源,全鎮共有瓷土200多萬立方米,是製作各種瓷器的上等原料。
5、水庫資源:赤田鎮域內山塘水庫星羅棋布,共有山塘、水庫161座,水面面積達29.2平方公里,可進行魚、鴨、鵝養殖和實施庫旁養豬、水中養魚、水面興鵝鴨,山上植果樹的立體開發,是進行水產養殖和立體開發的理想場所。
6、山地資源:赤田鎮有丘陵坡地7萬多畝,除去已有的林地,有近5萬畝的宜牧草山草坡,非常適宜以草食動物為主的畜牧業的發展。
社會事業
![(圖)赤田鎮](/img/9/9eb/nBnauM3X0cjM4ADMyIDNwETNzITM5EjM0YjMwADMwAzMxAzLyQ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赤田鎮赤田村文化閱覽室訂有5種報紙,15種雜誌,1000多冊書籍,涉及法律、科普、文學等方面。村民們經常到村里文化閱覽室查閱資料。赤田村還成立了老年文化宣傳隊,每日黃昏,在該村文化休閒廣場,都有老年文化宣傳隊排練和演出。
赤田村有一支由29人組成的村組志願者隊伍,他們主要由村裡的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隊長、老退伍軍人組成,設有公益事業服務組、環境衛生監督組、文體活動聯絡組、社會互助救助組、民間糾紛調解組五個組。這組志願者協會開展公益活動30多次,辦實事、做好事100多件,調解鄰里糾紛8起。
赤田鎮在給予生重病村民一定比例的醫療費用補助,使農民享有雙重醫療保障金。對低保戶、五保戶等困難民眾,實行醫療救助,引導農民參加養老保險,著力實行以村為單位的退養補助金制度,把所需資金納入村財政預算,按月發放。